12月22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鄭州分所在鄭東新區智慧島正式揭牌。這是智慧島大數據產業引導和培育的重大成果,將促進河南大數據產業科研能力、學術水平、孵化能力大幅提升。
二度結緣
此次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在智慧島的落地,將支持智慧島建設科研創新高地,島內企業「產學研」互動交流也將更加頻繁,科研機構對島內大數據企業「智力支持」作用亦更加明顯。
為什麼落戶鄭州?中科院計算所所長孫凝暉告訴記者,鄭州是中原腹地,也是新的國家中心城市,輻射面非常廣,如果信息技術、數據不跟需求,不跟行業結合,作用將是有限的。
「我們也感受到河南、鄭州與信息技術的結合的需求很大,而且鄭州正在建設河南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區,我們在一個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地點,在大數據領域20多年的基礎應用與河南的需求結合,希望在人才聚集、技術進步、傳統產業和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上,進一步推動河南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們來鄭州發展的主要的動機。」
據介紹,中科院計算所一直是「兩條腿走路」:一是發展技術服務,二是將技術與地方經濟結合。為促進信息技術與地方經濟結合,計算所已在全國建立了19個與政府共建的新興科研機構,鄭州恰好是其在全國的第20個科研機構。
據記者了解,這是計算所與河南的第二次交集。三年前,其在洛陽建立了與農機產業相結合的研究機構,目前在智慧島建立的大數據研究院,將有更廣泛的應用場景。孫凝暉表示:「鄭大一附院是全亞洲最大的醫院,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試驗場,我也非常理解國家把國家大數據試驗區放在河南的初衷。」在他看來,河南的數據容量之大、之多、滲透率都很可觀,大數據在政府治理、智慧教育、醫療上的應用都很有前景。
過去計算所布局之地多為長三角、珠三角、北上廣深等地區,位於河南鄭東智慧島的大數據研究院,將成為該所在中部地區建立的最大科研機構,「希望把我們的技術和中部經濟和中部崛起相結合,這也是我們對這家研究所的期望。」孫凝暉說。
孵化百家
據了解,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創建於1956年,是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綜合性研究的學術機構。該所成功研製了我國第一臺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並形成了我國高性能計算機的研發基地,我國首枚通用CPU晶片也誕生於此。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先後為國家培養了數百名我國最早的計算技術專業人員,是我國最早培養計算機專業研究生的機構,也是目前我國最大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基地之一,在計算所工作或學習過的兩院院士有二十餘位。
從計算所陸續分離出中科院微電子學研究所、計算中心、軟體所和網絡中心等多個研究機構,以及聯想、曙光等高技術企業。六十多年來,在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計算所的定位是圍繞著計算機系統、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方向,開展人才培養、學術研究、技術創新、技術應用與技術轉移,率先成為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所。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計算所累計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225項,其中,國家級科技獎勵50餘項。2002年起已在全國建設了18家地方分所,被譽為中科院第一家「網絡型研究所」。成功孵化了聯想、曙光、中科天璣、寒武紀等國內外知名的創新型企業100餘家。
這一計算領域的國內一線研究機構成功落戶智慧島,會將更多的科研資源引入鄭州,建設成為綜合性的科技研發機構,智慧島將打造河南乃至全國的大數據科研創新高地。與此同時,島內企業「產學研」互動交流也將更加頻繁,科研機構對島內大數據企業「智力支持」作用亦更加明顯。
強強聯合
智慧島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的正式揭牌,將豐富智慧島的智力資源、人才隊伍和科研成果轉化項目,將促進大數據、人工智慧、科技金融、數字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完善大數據產業生態圈,期待計算所的落戶儘早結出累累碩果。
當前,大數據產業已成為智慧島最富活力的主導產業,目前已有包括華為、甲骨文、浪潮、海康威視、南威軟體等國內外行業龍頭在內的137家大數據企業入駐,重點面向金融、農業、醫療、交通物流、教育、商業等行業開發應用技術,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大數據企業集聚入島,河南省已成立50億元的大數據產業專項引導基金,重點引進國內外大數據優勢企業,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此外,智慧島還雲集了5家院士工作站、6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5個省級研發中心、12所高校大學生雙創基地,正在規劃建設雲湖智慧城、科學大道科學谷、啟迪科技城等產業園區。
據記者了解,智慧島與中科院計算所的「緣分」始於今年8月。當時,智慧島考察團赴京考察包括計算所在內的多個大數據龍頭公司和科研機構,與其負責人進行深入溝通交流,並對計算所伸出了「橄欖枝」。
今年10月18日,2018數字經濟峰會暨5G重大技術展示與交流會在河南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區舉行,現場一批總投資近千億元的重大項目籤約,其中就包括鄭州市政府與中科院計算所戰略合作的達成。雙方的此次合作,可謂醞釀已久,強強聯合,鄭東智慧島未來將為計算所的科研成果落地提供強大支撐。
未來將在河南做哪些事?
1、建設大數據創新平臺
通過建設大數據研究院,集成計算所國際領先的大數據與智能計算優勢成果,研究具有引領性的大數據研究分析核心關鍵技術與引擎系統,建設我國最先進的大數據分析系統研發平臺,打造支撐鄭州市乃至河南省大數據行業和相關產業發展的創新引擎平臺。
2、建設大數據應用研究中心
將基於大數據創新平臺,從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支撐地方產業發展兩方面,建設系列大數據應用研究中心▼
一是落實國家關於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保障國家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的精神,建設網信大數據研究中心、公安大數據研究中心、安全大數據研究中心和軍民融合大數據研究中心等。二是大力開展產業培育、結構調整、科技創新和生態建設工作,支撐鄭州國家中心城市高質量和軟實力建設,加快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發展以大數據驅動為核心的數字經濟。建設環保大數據研究中心、物流管理大數據研究中心、金融大數據研究中心和科技情報大數據研究中心等。
3、打造高端戰略智庫
全面提升鄭州大數據高級人才質量,為地方大數據產業和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主要包括:擬組建研究院專家委員會;籌建河南省大數據專家委員會、河南省新工科大數據產教融合聯盟;成立院士工作站。
4、推動大數據人才生態建設
研究院將全面提高鄭州市乃至河南省的大數據教育專業水平,提升當地大數據專業人才培養的數量與質量,通過產教融合,建設良好的大數據人才培養就業與合理流動的生態環境。
5、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和創新能力
引進中科院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相關方向的優勢創新型企業落地鄭州,指導孵化大數據創業企業,構建大數據「政產學研用」生態閉環;並引入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落地研究院,提升河南省前沿領域的科研水平及科技核心競爭力。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