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中國鈾業改革發展的關鍵之年。中國鈾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集團黨組的堅強領導下,研究制定新時代發展綱要,持續深化內部改革,加快創新開放步伐,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科研生產任務高效完成,重大產業政策、重大項目進展、重要改革舉措等方面取得新進展、新成果、新突破。
經濟效益實現較快增長
中國鈾業全系統凝心聚力,勇於拼搏,克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不利影響,超額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各項經濟考核指標。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9.4%,其中集團外收同比增長29.5%;實現利潤同比增長44.8%;EVA實現同比增加0.5億元。
戰略引領作用有效發揮
主動對接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按照集團黨組和董事長的要求,對照集團公司新時代「三位一體」的奮鬥目標,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並印發了五年戰略發展規劃,明確了中國鈾業的戰略定位;提出了做強做優做大天然鈾、綜合礦業、地礦延伸等三大產業,各成員單位認真編制了配套實施方案。戰略引領作用顯著、成效明顯,匯聚了全系統改革發展共識,堅定發展信心和決心,激發了廣大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系統性改革成果顯著
積極開展機關本部改革,本部機關由原來的21個部門精簡為13個,通過做表率,各項工作實現平穩過渡。同時理順上下兩級的管理關係,完善相應授權機制並印發授權方案,賦予企業經營自主權,充分發揮企業市場主體作用。積極推進科研院所改革。化冶院、核四院「兩院」整合為中核礦業科技集團公司,打響了集團科研院所改革第一槍;11家地勘事業單位的「一院(所、隊)兩制」改革深入推進,年底實現掛牌。積極推進優勢資源整合改革,將有關省局與調改硬巖礦山整合,江西局、廣東局實體化公司已掛牌運作。積極推進中國鈾業股份化改革。中國鈾業改制上市思路方案獲集團公司第18次黨組會審議同意,上市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鈾礦找礦實現新進展
重點盆地鈾礦床規模和礦石品級取得質的飛躍,巴音青格利鈾礦床由中型發展為大型,海力錦鈾礦床資源量增加50%以上,單孔最大平米鈾量刷新了松遼盆地找礦記錄。二連盆地、塔裡木盆地、柴達木盆地、甘肅龍首山等地區新發現一批工業鈾礦孔。找礦新層位實現重要發現,鄂爾多斯盆地北部首次在白堊系發現厚富鈾礦體,伊犁盆地首次在三疊系發現工業鈾礦孔。
產供銷儲一體化運行良好
新組建天然鈾業務部門,與原子能公司順利實現業務交接,與中國核電籤訂了長期天然鈾供應合同,產供銷儲運各項業務順利開展。天然鈾國際貿易開局良好,按計劃完成所有實物天然鈾進口,並在兩端在外天然鈾貿易方面取得突破,中國鈾業品牌的影響力向國際市場縱深推進。
重大產業項目實現新突破
化冶院、地研院整體能力建設項目完成科工局評估。核四院工程驗證能力建設項目取得可研批覆。地勘五期能力建設方案通過科工局初審。湖南獨居石項目年底前建成投產。大成製藥內蒙基地項目11月投料試車成功。沽源鈾業氧壓技改項目11月投料試車成功,酸法氧壓浸出技術在行業內首次應用,鉬浸出率由35%提升至80%以上,企業壽命由2年延長至15年以上。
「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
2019年7 月25日,中國鈾業與力拓礦業集團完成交接儀式,正式控股世界第四大產能鈾礦——納米比亞羅辛鈾礦山,我國的鈾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大幅提升。與哈原工、Cameco等主要鈾生產商、貿易商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建立了多元化鈾資源國際貿易渠道。
科研院所薪酬激勵機制邁出重要一步
6所1中心的薪酬改革方案已獲得集團公司批覆,佔集團批覆科研院所數量(10家)的七成。薪酬改革方案在崗位序列優化調整、核心人才的界定和培養、企業化的薪酬體系、科技成果獎勵、中長期激勵和全面薪酬激勵等六大方面建立了薪酬「能高能低」、人員「能上能下」的體制機制,收入分配傾向高層次人才、科研骨幹和一線骨幹等「關鍵少數」,推動中國鈾業高質量發展的激勵機制邁出重要一步。
科技創新成果豐碩
全年實施科研項目119項,研發費投入4.89億元,其中自主研發費1.06億元。積極構建「小核心、大協作」科技創新體系,聯合中科院、清華等13家科研機構成立「中國海水提鈾創新聯盟」,聯合申報的自然資源部放射性與稀有稀散礦產重點實驗室掛牌運行。在自然界中發現了氟欒鋰雲母等3種新礦物。「千噸級大型鈾礦基地綠色高效浸出技術及工程應用」獲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相山大型鈾礦田科學鑽探深部成礦環境與鈾多金屬資源突破」獲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
安全環保嚴防死守取得成效
持續強化安全環保文化理念,進一步層層壓實安全環保責任。全面推行領導班子成員包片管理,成員單位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與生產班組「攜手共建」,專職安全員對風險較大的作業全過程監督,逐步形成了安全環保「齊抓共管」的局面。實施了關停礦山安全環保設施隱患應急整治。堅持「抓早、抓小」,抓成員單位反「三違」,抓隱患排查反差率,加強事故經驗反饋,加大輕傷及以上事故、較大未遂事故的責任追究,逐步扭轉了「重懲處、輕預防」的被動局面。安全環保考核由約束性考核調整為約束性和重點任務同時考核,逐步扭轉了「重結果、輕過程」的局面。
扶貧幫困工作紮實有效
對內幫扶、建檔立卡,改善困難職工基本生活。2019年累計發放困難救助資金1071.86萬元,配套300餘萬元,累計慰問17468人次。勇於責任擔當,盡心盡力做好對外幫扶。選派15名幹部,其中駐村第一書記5名前往扶貧地區開展扶貧工作幫扶資金,累計投入1000餘萬元。二一六大隊蘇輪被評為「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與北京核工業醫院在廣東開展醫療健康服務點開診活動,開展「韶關光明行」活動,成功實施白內障手術36例,全部成功復明,與中國核電在北京籤署產業合作框架協議,航遙中心和地研院的海域溫排水遙感調查服務等項目已落地。主動承接集團定點扶貧任務,購買集團公司定點扶貧縣農產品100餘萬元,購買寧夏同心縣服裝廠工作服650餘萬元。
黨建工作質量持續提升
黨建工作不斷加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開展,努力提高改革發展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將主題教育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全面從嚴治黨,嚴肅執紀問責,認真落實中央和集團公司巡視反饋意見整改,整改完成率100%;對8家成員單位開展巡察工作。
嚴肅執紀問責,全年全系統黨政紀處分共計39人次,約談提醒、批評教育、懲戒談話56人次,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全力推動企業文化建設,提煉出了符合時代特點和工作實際的企業文化理念,發布中國鈾業企業文化體系方案,拍攝企業宣傳片和教育片,發布企業宣傳冊,出版文化圖書《中鈾故事》和《中鈾風採》,宣傳了中國鈾業新形象。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和薪酬激勵機制改革,公開選拔了一批40歲以下正處級幹部和35歲以下副處級幹部,收入分配向高層次人才、科研骨幹和一線骨幹等「關鍵少數」傾斜,使幹部培養和薪酬機制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群團工作迸發活力,組織開展首屆中國鈾業勞動模範評選活動,召開「五四」青年座談會,開展「五四」評優工作,舉薦了一批新時代青春榜樣,激發了廣大青年幹事創業激情和熱情。
作者:劉鑫飛
原標題:《工作會丨中國鈾業:開創改革發展新局面 推動中國鈾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