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鈾儲量能滿足2020年核電發展需要

2020-11-26 和訊網

專家:中國鈾儲量能滿足2020年核電發展需要

【2007.07.09 08:1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春生


  我國鈾礦儲量基本滿足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達到4000萬千瓦的需要。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核安全管理司副司長王中堂日前透露,但是如果希望長期持續發展還是要開拓國際市場,尋找鈾礦資源。

  在日前召開的「鈾監護和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上,王中堂稱,我國相關部門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分析和預測了中國未來核電發展所需要消耗多少中國鈾礦,研究小組日前已向環保總局提交了相關預測報告,目前正由環保總局就安全管理進一步核實。

  根據我國去年制定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我國核電的裝機容量將在2020年達到4000萬千瓦,年發電量達到2600億至2800億度。然而,核電的發展受到鈾原料的制約。從國際上來看,比較容易開採的鈾燃料僅夠支撐世界核電50年左右的需求量。

  王中堂稱,根據目前的分析結果,天然鈾的含量達到0.1%就可以認定為成礦進行開採。我國已經探測了43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勘測結果我國鈾礦的年採集量基本上能夠滿足2020年當年的需求量。

  不過,我國核電要有長期持久性發展,還要開發國際兩個市場。王中堂表示,鈾礦資源的開發也是有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我國將在做勘探工作的同時,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目前正在與南非和澳大利亞洽談合作事宜。同時提高資源利用率,研究新的開發技術,使鈾的利用率將提高50倍到60倍。

[發起辯論] [發表評論] [複製連結] [收藏此文] [我要提問] [列印]

相關焦點

  • 中國鈾礦儲量滿足到2020年核電需求量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核安全管理司副司長王中堂日前在北京表示,中國國內已經探明的鈾礦儲量和開採能力能夠滿足中國2020年的核電發展需要。  王中堂在7月5日召開的「鈾監護和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上指出,中國相關部門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對中國未來核電的發展和中國的鈾礦消耗進行分析和預測,研究小組日前已向環保總局提交了相關預測報告,目前正由環保總局就安全管理進一步核實。根據這一研究結果,中國的鈾礦儲量和開採能力目前足夠滿足中國的核電發展規劃。
  • 賀禹:中國核燃料鈾資源能滿足核電發展需要
    2013年03月12日 11:45:48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任沁沁 顧瑞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公司董事長賀禹兩會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中國核燃料鈾資源供應能力是有保障的,可以滿足核電規模化發展的需要。」
  • 2020年核電市場需求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查...
    2009—**年核電行業銷售收入及增長率變化趨勢  可見,我國核電行業需求量呈逐年增長態勢,且增幅也在不斷擴大。因此內陸核電從市場需求層面來看,發展環境是極為有利的。我們分析認為,特別是隨著內陸地區經濟加快發展,未來電力供需缺口增大,尤其是湘贛鄂三省,未來能源消費總量及人均能耗在數量上將有顯著提升,因此建議國家在核電布局上,需要在沿海核電建設的基礎上,發展內陸核電。
  • 中國遇鈾短缺困境 年消耗量將破萬噸產量僅千噸
    8月23日,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下稱「中廣核」)下屬的大亞灣、臺山、陽江、紅沿河、寧德、防城港6個核電站,同時舉辦核電站公眾開放日,共有700多人進入核電站內探訪。7月,國務院公布《「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掌握先進核電技術,提高成套裝備製造能力,實現核電發展自主化;核電運行裝機達到4000萬千瓦」。
  • 探秘核燃料「鈾」:我國「鈾」資源儲量到底有多少?
    目前全球主要鈾開採情況如下:我國鈾產量尚處於相對較低階段,暫時不能滿足自身核電站發展需求,大部分的鈾礦資源來自於進 口。2013 年,一次供應能滿足全球 92%的天 然鈾需求;二次供應為全球天然鈾供應的一個重要補充,佔天然鈾供應的 8%。
  • 鈾礦內壟斷外依賴 中國核電發展存隱憂
    隨著《核電安全規劃(2011-2020年)》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發布,中國核電建設已經於去年年底正式重啟。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核電發展最快的國家;與此同時,也將成為鈾礦需求最多的國家。2013年BP能源統計年鑑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是世界上新增核能發電量最大的國家,新增量達到110億千瓦時,增幅為12.5%。
  • 中國鈾利用率提升60倍 50年資源變成可用3000年
    這項技術的專業名稱叫「動力堆乏燃料後處理技術」,由此,我國成為世界上第八個擁有快堆技術的國家,我國現已探明鈾儲量夠用上3000年…[我來說兩句]   核電技術  重大突破  我國鈾利用率提升60倍
  • 2018年中國核電燃料行業市場分析:成本佔比較低 三大舉措解決鈾...
    核電燃料成本佔比較低中國鈾資源對外依存度超7成與火電等傳統能源對比,核電燃料成本佔比較低,受能源價格波動影響較小,具備成本效益。從鈾資源的存量來看,2017年中國鈾資源存量為29.04萬噸,佔比5%,排名第7;從鈾資源的生產量來看,2017年中國鈾資源生產量為1885噸,佔比3%,排名第8。我國鈾資源大部分屬於非常規鈾,不僅品位低、埋藏深,且開採成本昂貴,因此需要海外進口,主要國家有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加拿大、納米比亞、尼日和澳大利亞。
  • 經合組織稱全球鈾儲量至少夠用一個世紀
    新華網巴黎6月3日電(記者蘆龍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核能機構3日公布報告說,如果消費保持目前水平,全球鈾儲量最少夠所有反應堆用一個世紀。 報告指出,按照每公斤開採成本低於130美元計算,全球已探明低成本開採鈾儲量達到550萬噸,未探明鈾儲量則可能達到1050萬噸。
  • 我國發現世界級鈾礦,核電發展需求或得到保障
    引起海內外高度關注的這一重大發現有何意義,如何改變中國「貧鈾」論,對我國礦業發展有何啟示?就相關問題,國土資源部中央地質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程利偉接受了記者專訪。  世界級鈾礦的大發現  記者:大營鈾礦被認為是最近兩年打的一場漂亮仗。具體過程能否進一步介紹?
  • 2020年核電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
    我們中國是一個極度貧鈾國,已經探明的鈾量僅有約10萬噸,這個嚴重不足的,截至**國內的核電廠仍依靠部分進口鈾來發電。其他國家如果不發展核電的話,我們可以大量採購鈾燃料存下來。另外核電是一個清潔能源,在發電的過程中不生產二氧化碳,而截至**國內大部電力是採用火電,大概計算一下,我國的火電廠每年生產的二氧化碳,平分給國內的每個人,每年約全60噸二氧化碳,比一個人喝的水還要多的多,想一想是多麼可怕的事。
  • 核電在中國2018年發電量中佔比4.22%
    中新社北京4月2日電 (記者 高凱)《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9》(下稱藍皮書)4月1日在北京發布藍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核電發電量為2865.11億千瓦時,約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22%。《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9》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中智科學技術評價研究中心、中國核科技信息與經濟研究院聯合發起編制。藍皮書稱,2018年中國核電發電量比2017年上升了15.78%,在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中的佔比達到15.83%。
  • 2020年版中國核電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我們中國是一個極度貧鈾國,已經探明的鈾量僅有約10萬噸,這個嚴重不足的,截至**國內的核電廠仍依靠部分進口鈾來發電。其他國家如果不發展核電的話,我們可以大量採購鈾燃料存下來。另外核電是一個清潔能源,在發電的過程中不生產二氧化碳,而截至**國內大部電力是採用火電,大概計算一下,我國的火電廠每年生產的二氧化碳,平分給國內的每個人,每年約全60噸二氧化碳,比一個人喝的水還要多的多,想一想是多麼可怕的事。
  • 數說2020年全球核能發電
    按目前世界能源的消費水平,地球上可供原子核聚變的氘和氚,能供人類使用上千億年。  核能發電發展到2030年,進入第五代作業系統將會提供更安全、更可靠、更經濟、更持續發展,見表可以看出,中國核電站已經自主研究開發的,並且已經進入第四代核電站,操作更加經濟安全,排放廢物更加少。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
    我們中國是一個極度貧鈾國,已經探明的鈾量僅有約10萬噸,這個嚴重不足的,截至**國內的核電廠仍依靠部分進口鈾來發電。其他國家如果不發展核電的話,我們可以大量採購鈾燃料存下來。另外核電是一個清潔能源,在發電的過程中不生產二氧化碳,而截至**國內大部電力是採用火電,大概計算一下,我國的火電廠每年生產的二氧化碳,平分給國內的每個人,每年約全60噸二氧化碳,比一個人喝的水還要多的多,想一想是多麼可怕的事。
  • 第四代核電技術預計兩年後在中國投建 鈾-238核廢料都能再利用
    第四代核電技術預計兩年後在中國投建 鈾-238核廢料都能再利用 目前的主要商業核電站,大多使用的是輕水堆,以鈾-235為燃料,以水作慢化劑和冷卻劑
  • 專家談中國核電前景: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選擇
    如果能把這一比例在2050年前增加到25%,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可減少50%。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戴彥德在去年12月中旬舉辦的「亞洲能源論壇」上表示,中國過去十年能源消耗的增量是之前20年增量的兩倍;未來十年,中國能源總需求依然要增加20億噸標準煤,非化石能源將佔中國總能源消耗的比例為15%,其中核電的裝機容量2020年將達到8000萬千瓦。
  • 煤電優勢與核電復興
    按照目前流行的說法,地球的煤炭資源至少還能供人類使用100年。可是,根據總部設在德國的「能源觀察」組織提供的最新資料,世界煤炭儲量第二大的俄羅斯已經有10年沒有更新該國的煤炭儲量數據了,儲量第三大的中國這個數據甚至還停留在1990年。因此,決策者們關於地球煤炭總儲量的估計相當不可靠。
  • 新能源發展前景可期 2020核電容量將達5800萬千瓦
    在中國可以形成產業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電站)、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是可循環利用的清潔能源。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既是整個能源供應系統的有效補充手段,也是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重要措施,是滿足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的終能源選擇。
  • 全球鈾現貨市場低迷,中企為何「反周期」投資
    2017年,由於鈾市場的供過於求,該集團運營的羅辛礦就出現大面積虧損。對於這次的出售股權,力拓執行長J-S Jacques也表示,他們致力於加強投資組合,專注於核心資產,這些資產在短期、中期和長期都能帶來行業領先的回報。 目前,羅辛礦剩下的股權,15%掌握在伊朗外國投資公司手裡,10%屬於南非工業發展公司,3%屬於納米比亞政府,剩下的屬於個人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