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現世界級鈾礦,核電發展需求或得到保障

2020-11-26 OFweek維科網

  國土資源部日前發布消息: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發現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鈾礦床,控制鈾資源量躋身世界級大礦行列。引起海內外高度關注的這一重大發現有何意義,如何改變中國「貧鈾」論,對我國礦業發展有何啟示?就相關問題,國土資源部中央地質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程利偉接受了記者專訪。

  世界級鈾礦的大發現

  記者:大營鈾礦被認為是最近兩年打的一場漂亮仗。具體過程能否進一步介紹?

  程利偉:大營鈾礦勘查是由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按「煤鈾兼探」思路實施的勘查項目。2011年8月31日,我們根據前期煤炭勘查過程中出現的重大找鈾線索,在京召開會戰啟動會。9月中旬,4支勘查隊、30臺鑽機、6臺套測井設備、500餘名勘查技術施工人員進入指定位置,開始跨部門、多工種聯合找礦行動。經過300天晝夜奮戰,一個世界級超大型鈾礦浮出水面。

  經過評審驗收,大營鈾礦達到超大型規模,礦體連續性較好,為第Ⅰ勘探類型,填補了國內砂巖型鈾礦第Ⅰ勘查類型的空白。控制鈾資源總量達到世界級規模,結束了中國無世界級鈾礦歷史。

  記者:鈾礦儲量能否滿足我國未來核電需求,一再引起業界擔憂。每百萬千瓦機組一年大約消耗160-180噸鈾。即使按照核電總裝機到2020年6000萬千瓦算,每年大約需耗鈾超過1萬噸。中國「貧鈾」嗎,能否立足本土滿足需求?

  程利偉:大營砂巖型鈾礦的突破對我國鈾資源戰略意義十分重大。根據已出臺核電發展規劃,鈾資源保障至關重要。這一成果為中國政府實現立足國內保障資源供應承諾提供了支撐。

  這是找礦突破戰略啟動以來第一個重大突破,對全國找礦突破有著重大示範意義。兩院院士常印佛說,在鈾礦找礦上,中國人打了一個翻身仗。

  中國「貧鈾」論將有所改變

  記者:這對找礦突破有什麼啟示?

  程利偉:大營鈾礦突破是形成我國鈾資源供應新格局的裡程碑。理論和實踐意義超過找礦成果本身,對整個北方鈾礦勘查有示範意義,正在引發一場多礦種兼探的勘查革命,並正在帶動油鉀兼探、油鈾兼探、煤鋁兼探等其他多礦種綜合勘查。

  中央地勘基金運行機制促成了這一重大突破。我們決定以大會戰形式,優選會戰單位,組建會戰指揮機構。正如地質專家黃崇軻所說,跨行業綜合勘查實現起來很困難。上世紀80年代開展石油和鉀鹽綜合勘查,困難重重。大營鈾礦會戰樹立了成功典範。跨部門、多工種聯合作戰,在組織、實施、監管方面取得一系列經驗。

相關焦點

  • 中國有世界級鈾礦了!
    內蒙古大營地區發現國內最大規模的鈾礦,中國也許不「貧鈾」    國土資源部日前發布消息: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發現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鈾礦床,控制鈾資源量躋身世界級大礦行列。
  • 甩掉貧鈾國的帽子:中國發現世界級鈾礦
    近日,由中央地質勘查基金投資實施的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鈾礦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發現國內最大規模的可地浸砂巖型鈾礦床。連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該地區累計控制鈾資源量已經躋身於世界級大礦行列。這對我國立足國內提高鈾資源供應,提高核電發展資源保障能力有重大意義。
  • 快、準、狠,中企一舉拿下世界級鈾礦,礦產資源爭奪再勝一籌!
    據《中國環境報》報導,我國在非洲最大實體投資項目湖山鈾礦今年將達產。 有關方面介紹,湖山鈾礦作為全球第二大鈾礦,首期產量可保證30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30年的天然鈾需求,這一投資對我國天然鈾保障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市場零距離] 我國在內蒙古發現世界級鈾礦 系國內最大鈾礦...
    [市場零距離] 我國在內蒙古發現世界級鈾礦 系國內最大鈾礦 20121105
  • 內蒙古發現國內最大世界級鈾礦
    記者4日從獲悉,由中央地質勘查基金投資實施的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鈾礦勘查取得突破,發現國內最大規模的可地浸砂巖型鈾礦床。連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該地區累計控制鈾資源量躋身於世界級大礦行列。11月4日,新華社援引國土資源部的消息稱,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鈾礦勘查「實現找礦重大突破」,主要得益於中央地質勘查基金「煤鈾兼探」的勘查思路創新。
  • 中國最大的鈾礦續寫核能開發新紀錄
    作為目前新發現的世界最大鈾礦之一,大營鈾礦續寫著中國及世界核地質史上的新紀錄。  據介紹,大營鈾礦西段是中國地質勘探「大營會戰」的繼續,目標是繼續擴大內蒙古大營鈾礦礦床規模,形成國家級鈾礦資源基地,為中國核能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同時為未來的礦區總體規劃和礦山開採提供進一步的依據。
  • 中國在非最大鈾礦項目落實水電及勞工保障
    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剛剛在納米比亞爆破一個鈾礦項目之後, 接著又與對方籤署了一項基礎措施協議,以保障該項目的繼續進行。《第一財經日報》9日從中廣核獲悉,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納米比亞總理根格布的共同見證下,中廣核與納米比亞國家水務公司、納米比亞金屬業工人工會在海南三亞籤署了湖山鈾礦項目供水供電協議和勞工協議。
  • 2020年核電市場需求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查...
    2009—**年核電行業銷售收入及增長率變化趨勢  可見,我國核電行業需求量呈逐年增長態勢,且增幅也在不斷擴大。因此內陸核電從市場需求層面來看,發展環境是極為有利的。我們分析認為,特別是隨著內陸地區經濟加快發展,未來電力供需缺口增大,尤其是湘贛鄂三省,未來能源消費總量及人均能耗在數量上將有顯著提升,因此建議國家在核電布局上,需要在沿海核電建設的基礎上,發展內陸核電。
  • 鈾礦內壟斷外依賴 中國核電發展存隱憂
    隨著國內核電重啟,中國對核電主要原料——鈾的需求也將越來越大。鈾礦的對外依存度也在迅速提高,而且對外依存度與石油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貧鈾對外依存度加劇儘管全球核能發電量已連續兩年下滑,但中國發展核電的步伐並未就此停住。隨著《核電安全規劃(2011-2020年)》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發布,中國核電建設已經於去年年底正式重啟。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核電發展最快的國家;與此同時,也將成為鈾礦需求最多的國家。
  • 國土資源部:我國發現國內最大規模砂巖型鈾礦床
    國土資源部日前宣布,由中央地質勘查基金投資並組織實施的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鈾礦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發現國內目前最大規模的可地浸砂巖型鈾礦床。連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該地區累計控制鈾資源量已經躋身世界級大礦行列。
  • 中國在非洲最大投資項目湖山鈾礦將達產,為全球第二大鈾礦
    「國家名片」閃亮「一帶一路」核電是我國與高鐵齊名的兩張「國家名片」之一,是代表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國之重器」。自1978年鄧小平宣布引進法國技術在我國建設大型核電站以來,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歷經40年,我國核電企業與諸多國際核電巨頭同臺競技,並打造出了國家名片「華龍一號」。
  • 中國建成世界第二鈾礦,有望擺脫對外依存度70%的現狀
    8月3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企業在納米比亞開發的鈾礦產出首桶鈾,將成為世界第二大在產鈾礦。這個項目的成功,將改變中國鈾礦70%對外依存度的現狀,打破長久以來制約我國核工業發展的鈾礦瓶頸!
  • 中國鈾礦儲量滿足到2020年核電需求量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核安全管理司副司長王中堂日前在北京表示,中國國內已經探明的鈾礦儲量和開採能力能夠滿足中國2020年的核電發展需要。  王中堂在7月5日召開的「鈾監護和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上指出,中國相關部門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對中國未來核電的發展和中國的鈾礦消耗進行分析和預測,研究小組日前已向環保總局提交了相關預測報告,目前正由環保總局就安全管理進一步核實。根據這一研究結果,中國的鈾礦儲量和開採能力目前足夠滿足中國的核電發展規劃。
  • 大山深處那些鈾礦的前世今生
    ◆中國環境報記者 孫浩  編者按  1956年,核地質系統的一架搭載著精密探測儀器的飛機掠過金銀寨上空時發現有異常,機上人員扔下石灰包,用於標識山峰潛在的寶貝——鈾礦。  1958 年5 月,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為保障原子能工業的發展,儘快研製出自己的「兩彈一艇」,我國建設了一批核產業體系骨幹企業,包括七一一礦、七一二礦、七一三礦、二七二廠等。這些骨幹企業被稱為「核工業第一批廠礦」。它們的建成與投產,從源頭上保障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第一艘核潛艇的成功研製。
  • 中國鈾礦"鐵礦石陷阱":2030年前缺口高達21萬噸
    最令人關注的中國核電裝機容量目標,雖然還有待國務院通過《核電安全規劃》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調整規劃》後才能確定;但業內基本一致的看法是,我國將在2015年實現核電總裝機約4000萬千瓦,2020年核電運行裝機達到6000萬-7000萬千瓦,新建約3000萬千瓦。
  • 專家:中國鈾儲量能滿足2020年核電發展需要
    專家:中國鈾儲量能滿足2020年核電發展需要 【2007.07.09 08:1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春生   我國鈾礦儲量基本滿足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達到4000萬千瓦的需要。
  • 通訊:中廣核湖山鈾礦成為納米比亞國家名片
    31歲的卡裡比·普阿希說,她是中廣核湖山鈾礦上330噸礦用車的駕駛員,「我的家人都為我的職業感到驕傲,我奶奶還問我,開那麼大的車你不害怕嗎?我說,我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開比房子還大的礦車的女司機」。湖山鈾礦位於納米比亞中西部的納米布沙漠地區,資源儲量約29.3萬噸,位列世界第三。
  • 廣東核電9.79億收購澳鈾礦控股權
    納米比亞競爭委員會今天宣布,它已經批准中國一家核能企業收購一家擁有世界第四大鈾礦開採權的澳大利亞礦產公司。  在獲得這一批准後,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中廣核)的子公司Taurus Mineral將得以收購澳大利亞鈾礦公司的控股權,而後者擁有納米比亞中西部胡薩布鈾礦的開採許可證。
  • 我國在非洲最大實體投資項目湖山鈾礦今年將達產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4日訊(記者楊陽騰)「我國在非洲最大的實體投資項目——中廣核湖山鈾礦自2016年底產出第一桶鈾以來,產能穩步提升,2017年全年累計產量超過1000噸,2018年將達產。」
  • 2020年核電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
    其他國家如果不發展核電的話,我們可以大量採購鈾燃料存下來。另外核電是一個清潔能源,在發電的過程中不生產二氧化碳,而截至**國內大部電力是採用火電,大概計算一下,我國的火電廠每年生產的二氧化碳,平分給國內的每個人,每年約全60噸二氧化碳,比一個人喝的水還要多的多,想一想是多麼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