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籤第四代核電協議 核電板塊應聲大漲4%
其中,美國泰拉能源公司將與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集團」)籤署第四代核電廠開發及商業化合作協議。美國泰拉能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推崇第四代核電技術——行波堆。為了推進行波堆,由比爾·蓋茨 提出、微軟公司資助的「泰拉電廠」計劃已經投入數千萬美元的研發經費,並預計未來還需要投入大約50億美元。
-
美國第四代核電技術再度上演「起大早趕晚集」 兩條腿走路奮起追趕...
在之前的文章《「華龍一號」逆襲AP 1000,見證中國核電的歷史性超越》中,前瞻經濟學人介紹了核反應堆技術的一些基本知識,同時也梳理了第一、二、三代核電站發展歷程,以及中國如何在第3代核電技術上歷史性地超越美國。
-
印度拒絕中國核電:雖自誇華龍一號,但核燃料後處理落後印度10年
當中國的自主產權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推出後,南亞國家泰國、印度尼西亞、斯裡蘭卡、孟加拉國、伊朗、巴基斯坦都表達了興趣。只有一個國家熟視無睹,那就是印度。國內至今沒有中國核電技術以及華龍一號接觸印度項目的消息。
-
中國黑科技:這項技術將核廢料變廢為寶
雖然中國核電的發展規劃因日本福島核事故的因素做了調整,但發展核電的大方向未變——到2020年,中國核電的發展目標為運行裝機容量4000萬k W,在建裝機容量1800萬k W;中國工程院在《2050年我國的能源需求》諮詢報告中的內容:到2050年,我國核電佔一次能源總量的比重要求提高至12.5%(佔電力裝機容量的20%)。
-
《中國製造!全球第一座四代核電站》|核反應堆|核燃料|核電站|高溫...
日前已完成了反應堆殼體組裝,預計將於2021年正式投產。這座核電站由於採用了結構獨特的高溫氣冷堆技術,使其安全性與熱效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了世界第一座第四代核電站。那麼這種新型核電站,有哪些特點?它在安全性上,又真能做到萬無一失嗎?
-
中國鈾利用率提升60倍 50年資源變成可用3000年
> 50年資源變成可用3000年 我國科學家近日在核電技術研究上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實現了核動力堆中燃燒後的核燃料的鈾、鈽材料回收,利用率至少提高60倍。 據了解,如果將鈽材料在動力堆上實現循環利用,這意味著在現有核電規模下,我國已經探明的鈾資源從大約只能使用50到70年,變成了足夠用上3000年。 這項技術的專業名稱叫「動力堆/乏燃料/後處理技術」。 專家介紹,核電站發電是通過核燃料在核反應堆中發生裂變反應,放出能量。和火力發電站要不斷加煤一樣,當核燃料維持不了一定的功率時,也需要更換。
-
核廢料再利用 千億級中法合作核循環項目五年後開工
北極星固廢網訊:核電在建規模世界第一的中國正在著力解決核燃料的後處理問題。23日,中核集團宣布,由中核集團負責建設,法國阿海琺集團承擔總體技術責任的中國核循環項目將在2020年開工,佔地3平方公裡,由國家專項基金投資,總投資規模超過千億。據悉,中核集團已經開始進行項目廠址的初選工作。
-
中國核燃料嚴重短缺 對外依存度高達85%遠超國際警戒線
作為一種潛力巨大的清潔能源,核電被視為消除霧霾的重要手段。然而,中國核燃料鈾的短缺是一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亦楠指出,目前已建和在建的43臺核電機組已使我國核原料和鈾的對外需求度高達85%,遠超50%的國際警戒線。而根本的解決之道,是加快發展不使用鈾燃料的第四代核反應堆。
-
關於核廢料處理的十二大疑問解析
該廠將核電廠用過的核燃料,即乏燃料,用化學方法處理,回收仍可繼續利用的鈾、鈽等元素,並產生較多的放射性廢料,包括高放射性和中低放射性廢料。 乏燃料後處理廠一般也作為核電廠卸除燃料的場外保存地,能夠存放較多的乏燃料,以緩解核電廠乏燃料存放壓力。 一般來說,人們還會同時建一個鈾鈽混合燃料(MOX燃料)廠,以直接將後處理提取出來的鈽製成燃料組件。
-
核電市場研究:國產化率迅速提升,千億蛋糕待瓜分
01、發電過程與火電類似 輕原子核的融合和重原子核的分裂都能放出能量,分別稱為核聚變能和核裂變能。核電就是利用聚變或裂變時釋放的大量熱量,將核能轉換成機械能,再轉換成電能的發電方式。
-
第四代核電技術波堆首次大規模、成系統地亮相核工展
來源:科技日報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28日開幕。
-
海上核電、四代核電、小型堆 中國核能未來15年技術路線圖正浮現
中核集團官方微信引述上述文件稱,在核能領域,未來要重點發展三代、四代核電,先進核燃料及循環利用,小型堆等技術,探索研發可控核聚變技術。文件還稱,近年來,中國能源科技創新能力和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顯著提升,建設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能源技術示範工程。
-
中國再次發現能源寶藏,儲能驚人,夠中國使用兩萬年!
但是都具有雙面性,一方面,核能的前景以及效率都非常高,另一方面核能的安全性以及放射擴散性也讓人們談核色變。自然災害對於核電站的侵襲以及核廢料的處理也是核電安全發展的兩大大難題。目前核電站反應堆的燃料是鈾,但是隨著核電站技術的更新發展,核電站目前已經迎來了第四代核反應堆時代。第四代核應堆的有6種反應堆型,其中釷基熔鹽堆被當做是未來核電反應堆的首選。
-
專家談中國核電前景: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選擇
預計到2030年之前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鈾消費國。 本刊記者從《中國能源中長期(2030、2050)發展戰略研究》相關專題組了解到,按照目前我國核電中長期規劃,我國核電戰略將「堅持發展百萬千瓦級先進壓水堆核電技術路線,按照熱中子反應堆(熱堆)——快中子反應堆(快堆)——受控核聚變堆『三步走』的戰略開展工作」,並「堅持核燃料閉合循環的技術路線」。
-
核廢料也是可回收垃圾?——看核廢料處理
人類在掌握核裂變的相關原理後,研製出了核電站,雖然核能發電與火電一樣,都是產生熱量推動汽輪機發電,但是核電卻與風能太陽能一樣都屬於清潔能源。核燃料和反應後的乏燃料也就是通俗說的核廢料的放射性,不可同日而語。如果不加處理任由其洩露出來,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另一個原因是,核廢料中其實還蘊涵著超過極大的資源。這就是「鈾」。鈾是自然界中僅有的幾種能發生核裂變的核燃料之一,自然界中平均每噸地殼物質中含有2.5克鈾,然而它在各種巖石中的含量很不均勻,而且總是以化合狀態存在。
-
熱點│核廢料發電?沒錯,比爾蓋茨重啟「瘋狂」模式
眼下,比爾·蓋茨正有一項佔用他大量時間的工作:為其參與的新型核反應堆試驗工廠選址—而這一工廠極有可能將建在中國。 2010的TED大會上,蓋茨宣布,他的工作重心已經轉移到了能源和環境領域,而且他還有一個瘋狂的想法:利用核廢料發電。
-
喻宏:與中國實驗快堆事業一起「快樂成長」
他介紹說,核電現在國際上一般公認有第一、二、三、四代,第二代核電站是目前正在投運的主力堆型,世界上現有的400多座核電站中,大多數都屬於第二代核電站,中國當前運行的核電站都屬於第二代。第三代核電站對全世界來說,尚處於市場推廣階段。中國正在山東海陽、浙江三門和廣東臺山3處廠址各興建的2個機組,都屬於第三代核電。中國實驗快堆則具有第四代核電技術的安全特點。
-
地下空間利用——核廢料的地下儲存
核廢料,是指帶有放射性的廢料,它不僅產生於核電站中,也產生於核燃料生產加工、醫院、同位素生產等領域。核廢料問題是核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已經毋庸置喙,一座百萬kW的壓水堆(PWR)核電站,每年卸出乏燃料約25 t;其中含有可循環利用的鈾約23.75t, 鈽約200 kg, 中短壽命的裂變產物(FPs)約1000 kg;還有次錒系核素(MAs)約20 kg,長壽命裂變產物( LLFPs)約30 kg。二、核廢料的危害有多大?
-
蔡英文稱核廢料無解所以核電很貴 遭批:你真錯了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7月1日訊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6月28日出席公開活動時,對於中小企業呼籲當局要穩健供應水、電的訴求,蔡回應,臺灣過去仰賴核電,但核廢料處理價格昂貴,因此核能並不便宜,並大談能源改革要趕快做。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對於蔡英文「核能很貴」一說,核四前廠長王柏輝怒批「您真的錯了!」
-
核廢料的「10萬年封印」
這種銅罐共有將近3000個,每個銅罐長達5.2米,包含大約兩噸來自芬蘭核電行業的反應堆乏燃料,乏燃料棒將先被裝在鑄鐵中,再裝入銅罐密封,然後運到地下儲存起來。黃晉一 在芬蘭西海岸的奧爾基盧奧託島,一條迷宮般的地下隧道正在建造中——這是一個用來儲存核廢料的倉庫。 核廢料處理屬於世界級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