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廢料的「10萬年封印」

2021-01-17 新華網客戶端

    如果一切順利,在2024年的某一天,第一個密封銅罐將被下放到距離地面大約427米的側翼隧道的一個垂直鑽孔裡。這種銅罐共有將近3000個,每個銅罐長達5.2米,包含大約兩噸來自芬蘭核電行業的反應堆乏燃料,乏燃料棒將先被裝在鑄鐵中,再裝入銅罐密封,然後運到地下儲存起來。

黃晉一

  在芬蘭西海岸的奧爾基盧奧託島,一條迷宮般的地下隧道正在建造中——這是一個用來儲存核廢料的倉庫。

  核廢料處理屬於世界級難題。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導,這一地下核廢料倉庫的設計考慮了地震甚至是未來冰河時代的潛在影響。核廢料可在其中安全存放10萬年。預計該設施將於2024年啟用。此舉或將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模板。

世界級難題

  核廢料泛指在核燃料生產、加工和核反應堆用過的不再需要的並具有放射性的廢料,也專指核反應堆用過的乏燃料。

  核廢料分為高放射性、中放射性、低放射性三類。中低放射性核廢料一般包括核電站的汙染設備、檢測設備、運行時的水化系統、交換樹脂、廢水廢液和手套等勞保用品,對人及環境危害性較低;高放射性核廢料則主要包括核燃料在發電後產生的乏燃料及其處理物,內含有多種對人體危害極大的高放射性元素,例如只需10毫克就能致人斃命的鈽。

  除危害性極大外,核廢料中的這些高放射性元素還有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時所需要的時間)超長的特點,典型的例如鈾-238(軍用貧鈾彈的主要材料),其半衰期長達44億5千萬年;鈽-239,半衰期長達2.4萬年;鎝-99,半衰期長達21萬年等。

  另外,這些核廢料還有強輻射劑量的特點。雖然核廢料已無法再為核反應堆提供能量,但仍能釋放高劑量放射性粒子,人員即使穿著重型防護服也存在一定風險,只能使用專用機械進行轉移和運輸,而且費用極高。

  以一座發電功率100萬千瓦的核電站為例,其一年可產生幾十噸核廢料,這些核廢料加工處理後將產生4立方米高輻射核廢料、20立方米中輻射核廢料、140立方米低輻射核廢料。

  這些核廢料都暫存在核電廠自建的硼水池中,硼水可吸收核廢料產生的大部分能量(例如大量中子)。每個硼水池足以儲存核電站10年運行所產生的高放射性核廢料。之後這些核廢料將被轉運到國家統一的放射性核廢料處置庫。

  國際上對於高放射性核廢料的處理方式,通常是不論固體核廢料還是液體核廢料,都要先進行玻璃固化處理,之後裝入可屏蔽輻射的大型金屬罐(通常為不鏽鋼製成)中,再深埋到400米或500米深的地下處置庫中。

  另一種備選方案是將裝有核廢料的金屬罐投入選定海域4000米以下的海底,但由於潛在汙染風險較大且受技術限制,目前除俄羅斯外,並未被他國所採用。

美、俄未解決

  作為世界上最早建成人工可控核反應堆和試爆原子彈的國家,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廢料生產國,擁有8萬多噸核廢料。國內上百個核電站每年產生約2000噸核廢料,其中高放射性核廢料分布在全國39個州的131個暫存地點。

  對於如此多的「燙手山芋」,美國能源部早在1983年就啟動了建造第一個永久性核廢料處置場的計劃,地點位於內華達州拉斯韋加斯西北150公裡、內華達核武器試驗場附近的尤卡山。

  截至2009年,美能源部已花費了約130億美元在當地建造了一條8000米長、穿越整個山區的U形隧道,其中有些部分在地下300米深處,這條隧道還將包括幾十條支線隧道。

  按原計劃,會由專業人員負責將運載有核廢料的鋼製容器的地下列車送入地下儲存隧道,最多可儲存10萬噸核廢料,在經過100年的運營後,將隧道永久封閉。

  儘管有人質疑將該設施修建在靠近聖安德列斯斷層附近,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但設計人員在經過勘探後,確信尤卡山處在一個地質環境相對穩定的地區,即使在靠近地表的淺層發生強震,也不會對地下幾百米深處產生影響。遺憾的是,這一工程因受到當地居民和政客強烈反對,先是於2009年推遲建設,最後於2012年被時任總統歐巴馬下令撤銷項目資助。

  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由蘇聯於1954年6月建成,當時被稱為人類和平利用核能的樣板。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成為世界上第二大核廢料生產國。1995年,時任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啟動了一個為期10年的計劃,用於研究長期處置核廢料。

  目前在位於北極圈內的俄羅斯北摩爾曼斯克州的科拉半島的安德烈夫灣內,建有三座海底核廢料儲存庫。這三座「海底核墳墓」分別於1982年和1983年開始投入使用,用於「臨時存放」2.1萬支廢棄的高放射性核燃料棒。這些「核墳墓」距離挪威邊境僅有45公裡,而且均位於淺海地區,潛在安全風險較高。

  蘇聯方面當時說,這些「核墳墓」只是「暫時的」,而且安全性很高。核儲存庫外的特殊混凝土牆壁「能抵禦8級強震,甚至能抵禦低當量的戰術核彈直接命中」。不過,一家挪威環保組織卻稱儲存庫外部的混凝土牆壁出現了大小不等的裂縫,高腐蝕性的海水正在滲入儲存庫內,侵蝕著裡面的核廢料,釋放出細小的鈾粒子。而這些鈾粒子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或會給北歐乃至歐洲造成環境災難。

10萬年的核封印

  鑑於目前尚未有國家建成永久性的核廢料處置設施,世界將目光都集中到了北歐國家芬蘭。

  從地理環境上看,芬蘭比較適合成為建造核廢料處置設施的候選地,因為當地未發生過重大自然災害,遠離地震帶、火山、颱風區,有記錄的最大地震還是發生在1898年,僅為4.7級,都未達到破壞性地震級別(5級以上)。

  此外,芬蘭還有使用核電的經驗。世界核能協會的數據顯示,芬蘭目前擁有4座核反應堆,為其國內提供了近30%的電力。「奧爾基盧奧託島核電站3項目」將成為其國內第五座核反應堆。芬蘭能源公司-工業電力公司稱,該核電站將於2018年年底開始正常發電,淨髮電量將達到1600兆瓦左右。

  巧合的是,在位於其西海岸的奧爾基盧奧託島上,芬蘭核廢料處理領域的「業界領頭羊」波西瓦公司正在建造全球第一個地下永久性核廢料儲存庫,建造工程名為「翁卡洛」,芬蘭語意為「隱匿之地」。

  這個儲存庫距離正在運行的2座核電站僅有不到3.2公裡,在投入使用後,能較方便地直接將核廢料運至「翁卡洛」內。該設施位於地下420多米,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成本最高、儲存時間最長的核廢料儲存庫。

  「翁卡洛」工程於2004年啟動,2005年正式動工,目前「翁卡洛」工程已建成一條蜿蜒5公裡的隧道和三座用於通風和人員進出的立井。按計劃,最終的設施隧道長度將達32公裡,最深處將達地下520米,一條盤旋的汽車隧道以及出入和通風井通往地下427米處。在那裡,核廢料將在32公裡長的隧道裡存放數千年甚至上萬年。

  由於背靠芬蘭西部的花崗巖基巖(已存在18億年),該設施的穩定性也能得到保障。地下溫度和溼度都很低,這對於核廢料的安全儲存非常重要。

  如果一切順利,在2024年的某一天,第一個密封銅罐將被下放到距離地面大約427米的側翼隧道的一個垂直鑽孔裡。這種銅罐共有將近3000個,每個銅罐長達5.2米,包含大約兩噸來自芬蘭核電行業的反應堆乏燃料,乏燃料棒將先被裝在鑄鐵中,再裝入銅罐密封,然後運到地下儲存起來。

  每一個銅罐周圍放置一層膨潤土作為緩衝,防止周圍巖石振動損壞罐體並防止水汽進入。當更多的銅罐被掩埋進去直至填滿時,長達32公裡的鑽孔和隧道將被塞滿黏土,最終被永久封存。

  為了方便未來的人類子孫能夠看懂或者理解這個設施的危險性,設計人員計劃在設施內部標上很多警示卡通畫,設施外部的警示雕塑會直觀形象地表現核廢料的危害性,防止未來人誤入或打開該設施。至於這些核廢料究竟能否保存10萬年,恐怕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來源:2017年10月18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21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誌」

相關焦點

  • 核廢料輻射長達萬年,全世界都無法解決,中國卻另闢蹊徑
    而在此之後,日本又因核廢料問題爆發了福島核事件,核成為了令許多人懼怕的存在,畢竟其輻射對人類生命安全存在重大威脅,而且這些輻射存在就是數萬年之久。要知道,當下居裡夫人研究所用的日記本,屬於間接性的接觸,現在仍然存在發射性,而核廢料更是如此,核廢料解決已經成為世界難題。
  • 網易解讀257期:被忽略的核廢料處置風險
    核電站與主要核廢料處置庫之間相隔數千公裡,運輸過程需耗時一周左右,沿途還要經過許多人口稠密的地區。這種核電站與核廢料處理的布局特點,使得中國的核廢料處理具有更大的風險。高放廢料則含有多種對人體危害極大的高放射性元素,這些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長達數萬年到十萬年不等,如果不能妥善處置將會給當地環境帶來毀滅性影響。
  • 中國建造的世紀工程,壽命長達一萬年,永久掩埋核廢料輻射
    但核反應堆在生產工作過程中,會產出不再需要的核廢料。這些核廢料中混有反射性物質,對人體與環境會造成消極影響。因此,如何正確科學的處理核廢料,便成為一些國家重點解決的相關難題。美蘇是最早建立核電站的國家,有著一套成熟的處理核廢料規定。從處理方式來看,這兩個國家一般會將核廢料裝到特製儲存罐中,然後選定一個荒涼無人的地方,將儲蓄罐埋藏在地底深處,這也就是所謂的陸地深埋法。
  • 核廢料到底該何去何從?!
    核廢料是指核電站在運行中產生的含有放射性的物質,從技術層面來看,核廢料主要分為高放射性、中放射性、低放射性三種,一般可歸為高放射性核廢料和中低放射性核廢料兩類
  • 喪心病狂:把西方核廢料運往中國
    核廢料具有強大的放射性,猛烈的生物毒性,存在時間長達20萬年,它沒有任何感情,它依靠自身的原子力持續擴散,摧毀一切生命。20萬年是一個恐怖的時間,秦始皇才2000年,20萬年是一百個秦皇漢武的周期,在如此漫長的耐力面前,人類所有的抵抗都是蒼白的,完全無濟於事。混凝土一百年破碎,金屬包裹一百年也會鏽蝕,一百年後所有的核電站都會洩露!
  • 納米金剛石電池續航高達數萬年?明年將要問世,主要靠核廢料驅動
    最近,關於納米金剛石電池的概念越來越火爆,據說這種電池就像是小型核發動機一樣,它們充滿電後,時間長達2.8萬年,一旦問世,絕對會顛覆現代能源的方式。至於它的工作原理,科學家解釋道,這種電池主要來收集核廢料的輻射,之後再將輻射轉換成電能。再通俗點講,只要電池輻射不停,就可以持續為電池充能,從理論上來講,這種輻射完全可以替代充電,從而實現永久續航。
  • 壽命2.8萬年,核廢料製成!納米金剛石電池通過測試
    日前,邦老師從有關外媒報導獲悉,總部位於美國普萊森頓的新能源初創公司NDB對外宣布,其完成了對納米金剛石電池的兩項概念驗證測試,其中一項實驗表明,NDB提供的納米金剛石電池可收集40%電荷,最長使用壽命可達2.8萬年。
  • 核廢料處理到底有多難?世界各國核廢料處理一覽
    核廢料爆炸不是沒有發生過,1957年俄羅斯南部車里雅賓斯克州的鈽基地,就出過一次核廢料的爆炸事故,這次爆炸導致雅賓斯克州的鈽基地周圍2600平方公裡變成無人區。核廢料具有極強的放射性,而且其半衰期長達數萬年、幾十萬年,也就是說這些核廢料在幾十萬年後還能傷害人類和環境,所以如何安全永久的處理核廢料是人類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這關係到人類的生死存亡。
  • 核廢料被掩埋在地下,1萬年後人類如何識別該地點呢?
    埋在地下深處的核廢料將具有數千年的毒性,1萬年後人類如何識別該地點呢?如何建立一個永久的可理解的核廢料警示?"這個地方不是一個充滿榮譽的地方,""這裡沒有受人尊敬的死者……這裡沒有價值。這裡的東西對我們來說是危險和令人厭惡的。此警示信息是有關危險的警告。
  • 地下空間利用——核廢料的地下儲存
    核廢料,是指帶有放射性的廢料,它不僅產生於核電站中,也產生於核燃料生產加工、醫院、同位素生產等領域。核廢料問題是核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已經毋庸置喙,一座百萬kW的壓水堆(PWR)核電站,每年卸出乏燃料約25 t;其中含有可循環利用的鈾約23.75t, 鈽約200 kg, 中短壽命的裂變產物(FPs)約1000 kg;還有次錒系核素(MAs)約20 kg,長壽命裂變產物( LLFPs)約30 kg。二、核廢料的危害有多大?
  • 處理核廢料頭疼?科學家提出新方式,將核廢料壽命縮至僅30分鐘
    如果這些放射性的有毒核廢料壽命能夠得到改變,那麼對於我們現在能源枯竭,急於尋找新能源的地球人來說,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要知道在核廢料中存在的有毒廢物影響是非常大的,像是鈾235以及239,這些廢料的半衰期達到了24,000年,而這個問題一直受到能源學家的關注。
  • 核廢料被掩埋在地下,1萬年後人類如何識別該地點呢?
    埋在地下深處的核廢料將具有數千年的毒性,1萬年後人類如何識別該地點呢?如何建立一個永久的可理解的核廢料警示?「沒有人能說這是一個神奇的場所,」參與該計劃的詹姆斯·皮爾森說,「最成功的方法是擁有許多相互補充的系統,例如將物理標記與有關存儲在大量檔案中的核廢料站點信息結合在一起。這意味著需要多重防禦。如果一個存檔丟失或發生火災,那麼您就有備份了。」
  • 奧特曼:在鏡子星球沉睡數萬年,是誰封印了諾亞奧特曼?
    只要提起奧特曼,估計大家都不會忘掉諾亞,曾經他變成石像沉睡了數萬年的時間,而且在劇中也出現過,那麼到底是誰把他給封印起來了呢?有人給出了一種說法,不知道大家能否接受?另外像奧特五兄弟、戴拿、銀河、艾克斯,他們全都經歷過變成石像的命運,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普通形態的奧特曼變成石像甚至被怪獸給封印起來也沒什麼可說的,但是諾亞這樣一個宇宙中少有的高手,為什麼也會遇到變成石像的事情呢?如果大家看過當年賽羅奧特曼的大電影,恐怕就對諾亞奧特曼變成石像這件事兒有所了解了。
  • 120萬噸核廢料,將被日本排入太平洋,應對核廢料中國有專利
    萬年惡靈——核廢料  核廢料,是一種非常難以解決的麻煩。  廣義上的核廢料包括核燃料在上下遊過程中產生的所有放射性廢物。狹義上則專指核電站燒剩的廢料,也稱為乏燃料,如不善加處理,會造成核燃料資源浪費和輻射汙染。從核電站卸出的乏燃料會暫時放置於反應堆場址的水池內冷卻一段時間,在合適時候運至集中場址,進行處理或處置。  核廢料的半衰期,動輒萬年起步,有些甚至達到了幾十萬年。
  • 把核廢料倒入火山會怎樣?
    事實上,我們當前儲存和處理核廢料,經常使用抗放射性的物質,如鋯。這種金屬容器甚至不能在火山的熱量中熔化。假設核廢料暴露在很高的溫度下,「破壞」核材料將意味著分裂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使其變成惰性(不再是放射性的)。這種原子「熔毀」將需要幾萬度的溫度,比火山可以提供的溫度還高——地球上最熱的火山也不超過2500度。  火山是存儲核廢料的安全地方嗎?
  • 為什麼處理核廢料是世界難題?現在是否有解決方案?
    車諾比事故損失了2500億美元,比烏克蘭一年GDP930億美元還多,而日本福島損失高達5000億美元,佔到了當年日本GDP的10%。但是核廢料只是在利用率上不高效而已,餘下的燃料仍然會持續核裂變達到數萬年乃至數百萬年之久,而且其散發出的強烈輻射足以殺死周圍的一切生物,所以必須找到方法來處置核廢料。
  • 無需充電最長可用2.8萬年!核廢料電池正在誕生,今年就能用上?
    無需充電,可使用28000年(2.8萬年)的電池正在誕生聽到這個年限大家可能都會很驚訝,如果能夠確定性的實現下來,那真的是顛覆性的革命,因為世界上暫時還沒有一個公司能夠研發出來,而這次聲稱這種電池研發的公司是來自美國一家位於加利福尼亞的初創公司。
  • 如何處置核廢料這顆不定時「炸彈」
    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使核廢料安全問題再次凸顯,同時暴露出日本政府監管不力和制度缺失,其大力發展核能的信心和決策也面臨著嚴重挑戰。  核廢料的危害巨大  核廢料是由核反應堆產生的放射性廢物,包括乏燃料和冷卻劑。
  • 最強蝸牛核廢料儲藏桶怎麼獲得-核廢料儲藏桶獲取方法
    最強蝸牛核廢料儲藏桶怎麼獲得?很多玩家不是很清楚,本次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最強蝸牛核廢料儲藏桶獲取方法,希望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最強蝸牛核廢料儲藏桶獲取方法手機掃描下載  完成高麗神域「飢餓的怪獸」事件獲得  核廢料儲藏桶屬性介紹:  品階 綠色  偏向 科技類貴重品  五圍
  • 如果掉入核廢料池,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
    如果不慎掉入核廢料水池,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屆時,還能保住小命嗎?,並不是說水池裡直接裝滿了核廢料,其實核廢料被儲存在乏燃料棒裡,乏燃料棒則立於水深達幾十米的水池底部,這就是核廢料水池,跟我們想的可能不太一樣,核廢料就是反應堆中「燒」過的核燃料,與柴禾燒成灰燼不同,核燃料是怎麼放進去,還是怎樣拿出來,「燒」只是一個裂變放熱的過程,質量幾乎沒有大的改變,總的來說,核廢料處理一直是個難題,因為它有放射性汙染,鑑於核廢料中還有殘餘的熱量和核輻射,所以說處理核廢料存在以下兩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