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核廢料頭疼?科學家提出新方式,將核廢料壽命縮至僅30分鐘

2021-01-17 排頭博覽

核能相信是現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雖然說核能它能夠為我們提供巨大的能量,但同時它所產生的這些放射性有毒的廢物也是人們所不能忽視的。到現在為止,人們並沒有能夠尋找到有效的辦法來解決這些有毒的廢物,面對這些危險廢物,人們有時不知道究竟應該怎麼辦,所以有毒的廢物會被直接藏在地下儲藏區,而這種有毒的廢物儲藏的時間可能很長很長。關於這種有毒性和廢料的壽命改變問題,一直是科學家所關注的,現在傑拉德·穆魯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或許能夠從根本上改變。

如果這些放射性的有毒核廢料壽命能夠得到改變,那麼對於我們現在能源枯竭,急於尋找新能源的地球人來說,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要知道在核廢料中存在的有毒廢物影響是非常大的,像是鈾235以及239,這些廢料的半衰期達到了24,000年,而這個問題一直受到能源學家的關注。

現在物理學家傑拉德·穆魯在演說中提出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法,那就是使用雷射,它能夠讓這些核廢料的壽命得到極大的改變,甚至能夠讓100萬年直接縮短到30分鐘,這是不是聽起來非常的不可思議,當然很多人對這種說法也是表示極大的興趣,甚至產生相應的懷疑。

傑拉德·穆魯在他的演講中提到了開發pulse脈衝放大技術,通過這種技術可以產生超短的高強度光脈衝,這樣就會有巨大的功率。傑拉德·穆魯表示最初研究這種新的方法,主要是希望在高度精準的一些切割方面以及醫療方面使用,可是通過大量的實驗以及應用結果發現秒脈衝是如此之快,以至於可以照亮之前無法觀測到的一些超快的事件。

比較典型的就是單個原子內部所出現的一些化學反應,所以他希望能夠將這種超快的能力應用到消除和廢料之中,希望這種能量能夠讓這種技術切實實現進而實現廢料壽命的轉變,當然關於這種想法現在還在努力的實驗中。

關於這種辦法的可行性傑拉德·穆魯做出了相應的解釋,要知道原子核它是由質子和中子這兩種組成的,如果我們能夠添加或者是將其中的中子帶走,那麼就會直接改變原有的性質。如果改變了原有的性質,那麼它的壽命當然隨之也會發生變化,所以在核廢料產生的過程中如果實現了這樣的改變,那麼當然核的壽命也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而這一變化或許會直接從100萬年縮短到30分鐘。

其實現在已經可以使用大功率雷射器來照射大量的材料,所以這項技術應該是比較適用的,當然從理論上來說,這也是行得通的,只是現在所提出的一種設想,如果真的想要實現,最起碼需要10年甚至15年之後,在未來或許真正的能夠實現應用,這可以說是現在努力去研究的方向。

雖然說15年聽起來好像是很長的時間,但是相對於核廢料的半衰期來說好像15年又是非常短的,幾乎是轉瞬間。要知道現在在歐洲核能源的使用非常的廣泛,儘管核能源會帶來一些令人不安的危險事情。可是核能源卻能夠成為以前傳統能源的替代能源,所以在歐洲很多國家都已經接受了這樣的能源,像是法國,法國甚至71%的能源需求都是來自於核能,除了法國之外,另外還有烏克蘭,比利時,匈牙利,瑞典等等這些國家,也在大量的使用這種能源。

現在關於核能源所產生的核廢料,只是將其儲存在某個地方,並沒有尋找到最終適合的解決方案,而這種擱置的方式需要的費用是巨大的,雖然說現在的處理方法並沒有導致其有毒的物質逃逸的空氣或者水中,但是這確實不是一個好的核廢料處理方式。

另外,全球的綠色和平組織估計,在全球範圍內最起碼有超過幾十萬噸的核廢料是處於非常危險的狀態,而儲存所需要的成本也是非常大的,所以這些危險的垃圾必須要找到新的方法來改變。

當然高水平的核廢料想要改變面臨著更多的挑戰,所以,傑拉德·穆魯表示希望能夠將光束傳播所需的距離儘可能的縮小達到1萬倍以上,當然,想要實現這個目標,面臨著很多的困難,不過這並不會讓其望而卻步,反而會迎難而上,可以想像未來幾年或許會有驚人的消息公布。

相關焦點

  • 核能雖強大,核廢料卻令人頭疼,科學家:核廢料儲存設施腐蝕太快
    但人們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賜的同時,也必須承擔著保護大自然的責任,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核廢料的處理。這些核物質在核反應堆中燃燒後剩下的灰燼,其半衰期長達數千年甚至數十萬年。也就是說,這些這些核廢料在此後的千萬年裡,仍然具有放射性,仍然會源源不斷地對周圍環境造成射線危害。為了處理這些核廢料,世界各國的做法是把它們深埋在地下深處的防輻射工程屏障中。
  • 核廢料處理新方式:研製成核能源電池,能夠使用上千年
    但是核能在用完後,也會有會對環境造成汙染的核廢料。因為這些核廢料中存在著一些放射性物質,而且這些放射性物質如果清理起來,不僅很麻煩,而且代價還十分的高。所以我們人類一直在研究怎麼把這些核廢料利用起來。這個核廢料處理新方式:研製成核能源電池,能夠使用上千年。最近在國外,有一種用核廢料為原材料的電池被研製出來了。
  • 核廢料處理到底有多難?世界各國核廢料處理一覽
    核廢料具有極強的放射性,而且其半衰期長達數萬年、幾十萬年,也就是說這些核廢料在幾十萬年後還能傷害人類和環境,所以如何安全永久的處理核廢料是人類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這關係到人類的生死存亡。安全永久的處理核廢料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只有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才能稱為安全,也僅僅是安全。例如美國、俄羅斯這樣的核大國,他們的處理辦法就是找到暫存核廢料的地點,美國國會已經通過立法,在美國西部內華達州的沙漠無人區存放核廢料(還在建設中)。
  • 中國黑科技:這項技術將核廢料變廢為寶
    但這種處理方式具有鈾資源利用率低、產生的廢物量大、廢物所需安全處置的時間長等問題——將乏燃料中大量可以循環利用的資源與少量的廢物一起處置,不僅造成核原料的浪費,還大幅增加了核廢料的處置量,何況高放射性核廢料的地質處置庫建設十分昂貴。舉例來說,美國在尤卡山建立的儲藏庫就耗資300億美元。
  • 核廢料也是可回收垃圾?——看核廢料處理
    但是這少量的廢棄物卻有著很高的放射性,煤燒完之後的煤灰還能用來制磚蓋房,核電產生的核廢料卻不能隨意扔掉,那麼核廢料該如何處理呢?並且隨著核工業的發展,世界各地的核電站對鈾資源的需求快速增加,據統計如果按照現在核電產業的發展速度,幾十年後世界上的鈾資源將被消耗殆盡。如果能從核廢料中提取出鈾、鈽等幾種能夠作為核燃料的元素滿足未來核能持續發展的需要。
  • 義大利批准核廢料境內處理計劃 將建設67座掩埋場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為解決義大利核電站核廢料處理問題,當地時間1月5日,義大利政府批准了意核能設備管理公司(SOGIN)核廢料境內處理計劃,未來將在義大利七個大區建設67座核廢料儲存掩埋場。
  • 日本科學家直言:相比中國的核廢料處理方式,我們一輩子都學不來
    而新型清潔能源最有效益的無疑就是核發電,利用核能產生極大的能量然後再轉換為電能供我們日常使用,但是核電技術的風險無疑是非常高的,特別是對於核廢料的處理,曾就有日本科學家直言:相比中國的核廢料處理方式
  • 30多萬立方米核廢料存放於廢棄礦井,細緻的德國人必須勇敢一回
    核能雖好,但核廢料的處理也讓世界各國犯了難,如何安全、永久地處理核廢料成為一直擺在科學家面前的難題廢棄鐵礦搖身一變 位於德國薩爾茨吉特的一座廢棄鐵礦就是世界上第一座此類長期核廢料儲存庫,安裝在礦道內的電梯需要將近五分鐘才能到達礦井的底部。
  • 中國核廢料處理技術遙遙領先,美國卻放言:「要求中國技術共享」!
    我是科技發燒友小林,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咱們國家的核廢料處理技術。眾所周知,隨著能源的日益緊缺,核能的普遍化會變得越來越快。然而雖然核能具有來源豐富、安全、清潔、高效等明顯的優點,但是核能仍然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汙染,對人類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重大損害。核能的利用對環境造成的汙染主要是放射性汙染。為此,世界各國為了解決核能帶來的危害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
  • 美國核廢料緩慢洩漏威脅25萬人健康
    儘管如此,羅斯阿莫斯實驗室仍然將在2015年前,對設在山中的2000多個放射性廢料填埋場進行一通「安全檢查」。目前,羅斯阿莫斯實驗室依然是美國負責研製和生產核武器關鍵設備的「國家隊」。該實驗室在未來幾年中,將投入兩億多美元來處理各類放射性物質。  其實,各類核廢料對環境的影響是長期存在的,其持續時間大大超過了產生廢料所需時間。
  • 核廢料爭議不斷,為什麼地球人不直接把它裝進火箭「丟到太陽」?
    核能雖然能有效在電力消耗越發龐大的時代,提供穩定的能源出口,但隨之而來的核廢料處理問題也讓人頭疼。在反核遊行與乾淨能源的呼聲高漲之下,有個關於核廢料的「腦洞假說」出現了:為什麼不把核廢料裝在太空船裡面丟到太陽,一個充滿核輻射的地方就好了?答:就算不談執行成本多麼高昂,人類做不到的理由還是有兩個。
  • 中國建造的世紀工程,壽命長達一萬年,永久掩埋核廢料輻射
    但核反應堆在生產工作過程中,會產出不再需要的核廢料。這些核廢料中混有反射性物質,對人體與環境會造成消極影響。因此,如何正確科學的處理核廢料,便成為一些國家重點解決的相關難題。美蘇是最早建立核電站的國家,有著一套成熟的處理核廢料規定。從處理方式來看,這兩個國家一般會將核廢料裝到特製儲存罐中,然後選定一個荒涼無人的地方,將儲蓄罐埋藏在地底深處,這也就是所謂的陸地深埋法。
  • 諾貝爾獎獲得者希望用雷射處理核廢料
    核電產生的廢物具有數百萬年的危險性,而且沒有人能夠妥善地處理它。法國諾貝爾獎獲得者傑拉德·穆魯(GérardMourou)在研究著一種有趣的解決方案。穆魯認為,這種方案有可能將核廢料轉化為更安全的形式。穆魯與唐娜·斯特裡克蘭德(Donna Strickland)二人共同獲得了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為什麼人類不將核廢料扔到太空或其它星球上?原來後果如此嚴重
    這些無法被二次利用的核廢料成為了科學家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要知道這可是有著強烈輻射的物質,一旦處理不好,有可能就會帶來巨大的威脅。相信很多人還記得發生在1986年4月26日的車諾比核事故,這場核事故造成了數萬人死亡,數十萬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核輻射疾病折磨,方圓30公裡地區的11.5萬多民眾被迫疏散。直到今天,這個地區仍然是人類的禁區,科研人員要進去研究也需要穿上防輻射服才行。
  • 為什麼處理核廢料是世界難題?現在是否有解決方案?
    核能對比傳統的化石能源來說是清潔的,核能每發一度電僅排放12g二氧化碳,相當於三瓶2.5升裝可樂的二氧化碳含量,而同樣用煤炭創造一度電則會排放820g二氧化碳,相當於一個浴缸那麼多可樂的二氧化碳含量。不過現在最令人頭疼的問題仍然是核電站產生的核廢料以及其產生的核輻射。雖然核電站核反應堆的設計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工作原理都十分相似,絕大多數核電站利用核燃料棒的核裂變所產生的能量加熱水,使其沸騰成水蒸氣以推動蒸汽發電機做功發電。核燃料當然不是永久有效的,一般的核燃料棒的使用期限是6~8年,之後就變成了核廢料。
  • 美國至今無官方核廢料處理場,恐被數十年前的高輻射核廢料汙染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28日報導,科學家警告說,廣泛用於儲存放射性廢料的材料降解速度比之前想像的要快,並可能導致危險的洩漏。但美國目前還沒有一個官方的國防廢料處理場所,而且這些廢料一般都儲存在工廠附近。
  • 美正考慮幫助別國處理核廢料 自己國家廢料堆積問題已多年無解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月20日引述英國路透社報導,知情人士19日透露,美國能源部下屬的國家核安全局正在研發一項可以協助他國處理核廢料的計劃,以便讓美國始終保持在廢棄物處理技術上的全球競爭力。美國這項新計劃的推出,正值其國內遲遲無法找到解決之道處理國內堆積如山的核廢料之際。
  • 俄研究等離子技術處理核廢料 對環境更安全
    俄羅斯科學家試驗了一種新的低中放射性核廢料處理方法,這一方法可稱為等離子法。專家計劃未來為俄羅斯大部分核電站安裝這一裝置。他們認為,該裝置還可以出口到國外市場。俄羅斯科學家經過數十年研究終於發現了這一新的核廢料處理方法。
  • 他們把核廢料變成鑽石,還能發電數千年!
    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們宣布,他們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將數千噸看似無價值的核廢料轉化成人造鑽石電池
  • 核廢料的「10萬年封印」
    黃晉一  在芬蘭西海岸的奧爾基盧奧託島,一條迷宮般的地下隧道正在建造中——這是一個用來儲存核廢料的倉庫。  核廢料處理屬於世界級難題。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導,這一地下核廢料倉庫的設計考慮了地震甚至是未來冰河時代的潛在影響。核廢料可在其中安全存放10萬年。預計該設施將於2024年啟用。此舉或將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