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廢料也是可回收垃圾?——看核廢料處理

2020-11-07 光明網

人類在掌握核裂變的相關原理後,研製出了核電站,雖然核能發電與火電一樣,都是產生熱量推動汽輪機發電,但是核電卻與風能太陽能一樣都屬於清潔能源。

這首先是因為核能發電不產生溫室氣體,據統計同樣是1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火電廠所需燃料,每天需要一列40節的火車運送,而核電站所需燃料一年只需一輛重卡運送。使用燃料少,產生的廢棄物自然也很少。但是這少量的廢棄物卻有著很高的放射性,煤燒完之後的煤灰還能用來制磚蓋房,核電產生的核廢料卻不能隨意扔掉,那麼核廢料該如何處理呢?

核廢料裡有什麼

核廢料就是核燃料經過核裂變反應後剩餘的產物,但核裂變反應有一個獨特之處,反應前只有二氧化鈾一種物質,但反應後卻會產生五十多種新元素,幾乎佔據了半個元素周期表。特別是其中的放射性會成倍增加。核燃料和反應後的乏燃料也就是通俗說的核廢料的放射性,不可同日而語。如果不加處理任由其洩露出來,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

另一個原因是,核廢料中其實還蘊涵著超過極大的資源。這就是「鈾」。鈾是自然界中僅有的幾種能發生核裂變的核燃料之一,自然界中平均每噸地殼物質中含有2.5克鈾,然而它在各種巖石中的含量很不均勻,而且總是以化合狀態存在。

雖然鈾的儲量比金銀等元素還高,但提取它的難度卻比黃金白銀大得多。並且隨著核工業的發展,世界各地的核電站對鈾資源的需求快速增加,據統計如果按照現在核電產業的發展速度,幾十年後世界上的鈾資源將被消耗殆盡。如果能從核廢料中提取出鈾、鈽等幾種能夠作為核燃料的元素滿足未來核能持續發展的需要。

大家怎麼看待核廢料

國際對於核廢料也就是乏燃料的處理存在兩個觀點。

第一個,也就是最主流的觀點認為應該對它重視並儘早進行處理。這些國家以法國、英國、中國為代表。

另外一個觀點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認為可以先不處理,先把核廢料貯存起來。等以後再去研究再去處理。

我們怎麼處理核廢料

我們知道燒爐子的時候從裡面拿出燒完的煤球還會發熱,它不是馬上就冷卻了。所以我們先要放到邊上,讓它冷卻以後再把它倒掉。核廢料也一樣,它從反應堆裡拿出來的時候還很熱,先要把它放在乏燃料水池裡面,用水不停的循環冷卻,冷卻了幾年以後,等它的發熱量比較低了,就可以運走了。

之後進行乾式的一個貯存,就像建一個糧倉一樣,把乏燃料都掛起來,再掛幾年。最後才能進行回收處理。

回收處理的過程也是非常複雜的。首先要進行剪切,剪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最後把它用強酸溶解,溶解之後才能進行進一步分化學分離回收。

未來我們有什麼新的解決辦法

從物理學家以及核反應堆專家曾提出一種理想中的核反應堆。在充分核反應之後最終的核廢料將被完全消耗乾淨。但是由於材料等原因,直到現在這還只是一個夢想。而現在能做的就是不斷地改進回收工藝。使我們的回收更高效。成本更低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央視科教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核廢料?核廢料可以回收嗎?可回收的障礙是什麼?
    這種未經回收的高放廢物必須儲存在安全和永久的儲存庫中,因為它可以保持幾十萬年甚至數百萬年的放射性。除了這些高放的核廢料外,這些核電站還產生了低水平的核廢料副產品,這些副產品也必須安全處理、運輸和儲存。這種低放廢物的半衰期要低得多,可能在幾十年內完全被中和。令人震驚的是,大多數反應堆只從核燃料中提取一小部分潛在能量,然後才被認為是「核廢料」,並用新鮮的、效率最高的燃料取而代之。
  • 為什麼俄羅斯要回收「核廢料」?400多座核電站,回收後要做什麼
    目前全球的核電站大約共有六百多座,正常運行的反應堆也有400多座,這些核電站加起來每年都會產生很多核反應過後的「核廢料」,而這些核廢料的處理是國際上公認的最難處理的事件之一,一直核工業面臨的難題。在學界中科學家們認為根據放射性物質的程度有以下幾種處理方法。
  • 核廢料處理到底有多難?世界各國核廢料處理一覽
    核廢料爆炸不是沒有發生過,1957年俄羅斯南部車里雅賓斯克州的鈽基地,就出過一次核廢料的爆炸事故,這次爆炸導致雅賓斯克州的鈽基地周圍2600平方公裡變成無人區。核廢料具有極強的放射性,而且其半衰期長達數萬年、幾十萬年,也就是說這些核廢料在幾十萬年後還能傷害人類和環境,所以如何安全永久的處理核廢料是人類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這關係到人類的生死存亡。
  • 關於核廢料處理的十二大疑問解析
    目前,中國核能發展規模空前,核廢料處理問題是其中一個難以迴避的尖銳話題。那麼,面對質疑和恐慌,核廢料處理安全嗎?到底有沒有必要建設這種項目呢?本文將對相關概念做出解釋,並簡單介紹國際上核廢料的處理情況。
  • 喪心病狂:把西方核廢料運往中國
    (如圖10)圖10  網上檢索的文獻《戈壁小城的天價核電垃圾大單》 據該文透露,2010年11月,中國核工業集團與法國阿海琺公司籤署一項價值2000億元的核垃圾大單,在中國西北某地建設一座世界規模最大的年處理800噸核廢料的基地。
  • 為什麼人類不將核廢料扔到太空或其它星球上?原來後果如此嚴重
    當使用核能之後自然會產生一些核廢料,這種核廢料一部分可以被回收二次利用,還有一部分則無法再次使用。這些無法被二次利用的核廢料成為了科學家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要知道這可是有著強烈輻射的物質,一旦處理不好,有可能就會帶來巨大的威脅。
  • 處理核廢料頭疼?科學家提出新方式,將核廢料壽命縮至僅30分鐘
    核能相信是現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雖然說核能它能夠為我們提供巨大的能量,但同時它所產生的這些放射性有毒的廢物也是人們所不能忽視的。現在物理學家傑拉德·穆魯在演說中提出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法,那就是使用雷射,它能夠讓這些核廢料的壽命得到極大的改變,甚至能夠讓100萬年直接縮短到30分鐘,這是不是聽起來非常的不可思議,當然很多人對這種說法也是表示極大的興趣,甚至產生相應的懷疑。傑拉德·穆魯在他的演講中提到了開發pulse脈衝放大技術,通過這種技術可以產生超短的高強度光脈衝,這樣就會有巨大的功率。
  • 我國自主研發的一項技術,核廢料處理技術取得了突破,反超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國對核能的開發都逐漸重視起來,對核能的需求也逐漸增加,看起來這是對未來發展的重要嘗試,但是這中間存在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開發核能會產生大量的核廢料。核廢料處理不當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所以各國都在處理核廢料上做了很多研究,但只有我國在這方面做出了進展,我國發明的啟明星二號曾遭到日美兩國千億購買,但沒有獲準。啟明星二號是我國專門用來處理核廢料的反應堆,可以將高放射性核廢料加工成低放射性,還可以減少核廢料的體積,更重要的一點是它可以讓廢料二次利用。
  • 俄研究等離子技術處理核廢料 對環境更安全
    俄羅斯科學家試驗了一種新的低中放射性核廢料處理方法,這一方法可稱為等離子法。專家計劃未來為俄羅斯大部分核電站安裝這一裝置。他們認為,該裝置還可以出口到國外市場。俄羅斯科學家經過數十年研究終於發現了這一新的核廢料處理方法。
  • 核廢料到底該何去何從?!
    核廢料是指核電站在運行中產生的含有放射性的物質,從技術層面來看,核廢料主要分為高放射性、中放射性、低放射性三種,一般可歸為高放射性核廢料和中低放射性核廢料兩類
  • 為什麼全世界的核廢料要運往俄羅斯?
    今天筆者和各位朋友們一同來討論下全世界的核廢料為什麼要運往俄羅斯?就不能運到別的地方,或者是就近處理掉,還大費周章的運到俄羅斯呢?咱們閒言少數,直奔主題吧。什麼是核廢料,是一種什麼樣的原料核廢料泛指在核燃料生產、加工和核反應堆用過的不再需要的並具有放射性的廢料。
  • 如何處置核廢料這顆不定時「炸彈」
    在充分享有核能資源的同時,人類必須牢固確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盡最大的努力承擔安全處置核廢料、保護生態環境的義務和責任  張勇  核能一直被人們認為是高效、清潔的能源,是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品,但核能利用產生的核廢料日益威脅著環境安全,象濃重的陰雲一樣籠罩著核能的未來。
  • 核廢料是如何處置的?
    核廢料是現代技術的雙刃劍。它是核醫學、核武器製造和核電廠的有毒和放射性副產物。 簡而言之,這是反映人類最大的技術飛躍的廢物類型,但同時也表明我們無力應對自己的進步。放射性廢物可以採取不同狀態的物質形式,包括氣體、固體和液體。根據核廢物的來源,放射性可能持續數小時到數十萬年。
  • 可怕的不是核廢料而是無處不在的科盲
    耗資超千億的核廢料後處理大廠或落戶連雲港。        OK,根據以上報導,我們要問三個問題:1、核廢料處理廠處理的是哪裡的廢料?2、為什麼要建在連雲港?能否建在別處?3、核廢料如何處理?處理是否安全?       第一個問題看似很容易回答,處理的是田灣核電站產生的核廢料。
  • 核廢料何去何從:穩紮穩打
    但另一方面,擁有持續且強大放射性汙染的核廢料,卻成為了懸在人類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那麼究竟該如何處理這些核廢料呢?一般來說,我們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將其存放於地下儲存庫中,這也是目前核廢料處理中通用的經典解決方案。由於技術研究的深入與開掘技術的普及,目前幾乎所有國家都傾向於這一解決方案。
  • 美國至今無官方核廢料處理場,恐被數十年前的高輻射核廢料汙染
    但美國目前還沒有一個官方的國防廢料處理場所,而且這些廢料一般都儲存在工廠附近。 資料圖 目前的核廢料儲存方法不如以前認為的那麼穩定,可能正在洩露有害的放射性物質,因此美國正面臨被數十年前的核廢料汙染的風險。
  • 核廢料怎麼處理?為什麼不送到太空去?因為有2個關鍵缺陷
    每一個核電站都會產生核廢料,日積月累數量驚人,現在沒有很好的技術來處理或利用這些核廢料,只能包裝、堆放在地下深處的倉庫裡,使它們遠離人們生活的區域。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核廢料埋在地下看似穩妥,就怕遇上一些難以預測的不可抗力,比如地震、海嘯、戰爭等。核廢料該如何妥善處理,這是全世界都沒有解決的難題。
  • 核廢料的「10萬年封印」
    黃晉一  在芬蘭西海岸的奧爾基盧奧託島,一條迷宮般的地下隧道正在建造中——這是一個用來儲存核廢料的倉庫。  核廢料處理屬於世界級難題。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導,這一地下核廢料倉庫的設計考慮了地震甚至是未來冰河時代的潛在影響。核廢料可在其中安全存放10萬年。預計該設施將於2024年啟用。此舉或將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模板。
  • 核廢料處理公司Deep Isolation完成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核廢料處理初創公司Deep Isolation近日宣布已完成其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NAC International Inc.牽頭。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的Deep Isolation核廢料處理公司旨在通過其定向鑽井技術為安全核廢料處置問題提供解決方案,該技術可隔離地下深處的核廢料。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成功完全處理高水平核廢料或乏燃料,這被視為核廢料工業的一個重大障礙,也是人們經常提到的反對核能的原因。
  • 中國核廢料去哪了
    然而,相對於百分之一(或許更低)概率的核洩漏,百分百存在、放射性汙染可達十萬甚至百萬年的致命核廢料,才是核電站安全的「阿喀琉斯之踵」。 作為中國唯一的動力堆乏燃料元件後處理中間試驗廠,中核404公司一直披著神秘的面紗,近來才逐漸為人所知。這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乏燃料處置場,僅僅是中國核廢料處置的其中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