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核廢料緩慢洩漏威脅25萬人健康

2021-01-17 東方網

  東方網11月3日消息: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有片人跡罕至的群山,這裡就是負責儲存全美各類放射性廢料的填埋場。60多年過去了,一些被深埋在當地的核武器廢料開始緩慢洩漏,並且對附近的一些水源造成了威脅,下遊25萬居民的健康可能會因此受到影響。

  兩千填埋場都將接受「安檢」

  《洛杉磯時報》報導,美國政府部門表示,存放在上述地區的核武器廢料洩漏程度「尚不足以對附近居民健康造成傷害」。設在當地的羅斯拉莫斯核武實驗室宣稱,少量洩漏出來的放射性廢料很快就被河水「稀釋」或者沉積在水底,因此很容易被清除。

  儘管如此,羅斯阿莫斯實驗室仍然將在2015年前,對設在山中的2000多個放射性廢料填埋場進行一通「安全檢查」。目前,羅斯阿莫斯實驗室依然是美國負責研製和生產核武器關鍵設備的「國家隊」。該實驗室在未來幾年中,將投入兩億多美元來處理各類放射性物質。

  其實,各類核廢料對環境的影響是長期存在的,其持續時間大大超過了產生廢料所需時間。美國關於如何處理核廢料的爭論曠日持久,目前全美有10個「被遺棄」的核電站,它們的發電機組早已停止工作,但是大量核廢料仍然堆放在那裡等待處理。

  某些物質半衰期達數十萬年

  從技術上講,大部分被掩埋的物質應該被稱為「使用過的核燃料」,即所謂的「乏燃料」。民用核設施的燃料組是一捆薄壁金屬管,裡面填滿了類似鉛筆上橡皮擦大小的小球,其主要成分就是鈾的氧化物。專家介紹,由於缺少自由中子,這些鈾極其穩定。

  在核燃料被運抵反應堆後,新燃料放在最外層。反應堆被封閉後一般能連續運行一至兩年。然後反應堆被重新打開,移除最內層的(也是最舊的)核燃料,並將其餘燃料依次向內層移動,最後填充新燃料。一組燃料在反應堆內會經歷3次這種循環,總共3至6年的時間。

  這些被移出的燃料組含有高放射性的裂變產物(如鍶90和銫137),並將產生數十千瓦熱輻射。因此移出的核燃料往往都被保存在由鋼筋混凝土建造的乏燃料貯存池中,並由非常純淨的冷卻水負責降溫。

  這些元素的半衰期只有幾年。一段時間後,這些燃料組就不需要再儲存於水中,而被轉移到鋼製套桶中,在那裡乾燥,充入惰性氣體,然後被封閉。這些套筒最後被裝入巨大的混凝土儲存桶中,靠自然的空氣循環帶走燃料釋放的微小熱量。在儲存桶中存放的時間越長,核廢料衰變的比例就會越大。一旦因核廢料熱輻射過高而造成附近的地下水沸騰,產生的蒸汽就會使巖石碎裂,導致核廢料擴散。

  而乏燃料中的錒系元素也很讓各方很頭疼。這些物質的半衰期可達數十萬年。在乏燃料中,有1%正是鈽這類半衰期較長的錒系元素。

  1987年,美國會選中尤卡山作為永久儲存核廢料的地點之一,並且預計將從2017年開始接收首批核廢料。美國未來計劃更加高效地回收核廢料中的鈾和鈽,並且將其製成新的核燃料,剩下的短壽命裂變產物則被封存在廢料庫中。(高軼軍)

相關焦點

  • 美國一核廢料設施發現輻射洩漏 工廠稱無危險
    原標題:美國一核廢料設施發現輻射洩漏 工廠稱無危險   中新網2月17日電 據外媒17日報導,由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核廢料隔絕試驗廠檢測出輻射洩漏,調查員開始對位於地下的這座工廠進行取樣。工廠聲明稱,目前的情況不會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造成危險。
  • 美國核廢料設施再檢測出洩漏 曾致13人遭輻射
    中新網3月19日電 據外媒報導,新的空氣採樣數據顯示,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核廢料隔絕試驗廠繼2月14日的洩漏後,又發生了一次小規模的輻射洩漏。  美國能源部官員稱,3月11日,一個監測站在核廢料隔絕試驗廠周邊捕捉到較高輻射數據。
  • 美新墨西哥州核廢料試驗廠核洩漏 13人遭輻射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時代》周刊2月28日報導,美國官方消息稱,該國新墨西哥州東南部的一處核廢料隔絕試驗廠發生核洩漏。事發後,有關機構對現場作業人員和相關生物樣品進行了核輻射檢測,結果表明有13位作業人員已遭到核輻射。
  • 日本核廢料工廠放射性物質洩漏 稱對環境未產生影響
    據新華社電日本核燃料有限公司12日說,正處於試運行階段的日本首個快中子增殖核反應堆的核廢料再處理工廠,11日發生含放射性物質的水洩漏事故,但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對外界環境也未產生影響。  這個快中子增殖核反應堆(簡稱快堆)3月31日在本州島北部青森縣的六所村開始試運行。
  • 美國至今無官方核廢料處理場,恐被數十年前的高輻射核廢料汙染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28日報導,科學家警告說,廣泛用於儲存放射性廢料的材料降解速度比之前想像的要快,並可能導致危險的洩漏。但美國目前還沒有一個官方的國防廢料處理場所,而且這些廢料一般都儲存在工廠附近。
  • 假如不小心掉進核廢料水池裡,會發生啥事?
    因為核在人們的腦海中通常是和核武器以及核電站洩漏等等一系列危害人類生存的災害聯繫在一起的。尤其是核武器,上個世紀美國在日本上空投下的兩顆原子彈直到現在還是全世界人民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而核電站雖然是電能的重要來源,但卻暗藏殺機,一旦核電站發生洩漏事件就很有可能讓核電站周圍的人類遭受嚴重的核輻射危害,而且這種核輻射還不是瞬間的威脅,它會成為世世代代在這片土地上蔓延的重大危機,讓周圍的生物都產生嚴重的變異,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更重要的是,雖然核能號稱清潔能源,但它的使用並不是完全不會產生廢料。
  • 放射性元素是如何摧毀健康的?核廢料有害,危害是如何產生的?
    相比核電站所採用的可控核裂變技術而言,可控核聚變技術更加安全高效,這是因為核聚變可以在自然環境中穩定反應,所以不會發生洩漏風險,而且聚變所產生的都是低質量元素,也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只可惜人類目前對於可控核聚變技術還只是處於初期研發階段,距離真正實現可控核聚變技術的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為核廢料而生的裝置,美國6000億求購無門,終於輪到中國封鎖技術
    而正是因為其能量強悍,危險係數也非常之高,核武器殺傷力巨大,甚至威脅到整個人類的存亡。即便是核電站也不能保證安全性,歷史上有兩次嚴重的核洩漏事件,分別發生在車諾比與日本福島。這兩個地方如今還深受核洩漏影響,核輻射覆蓋大面積地區,車諾比變為鬼城,而福島至今沒人願意重新踏足。核洩漏對人體的傷害是巨大的,甚至因為核輻射出現變異情況,慘不忍睹。
  • 120萬噸核廢料,將被日本排入太平洋,應對核廢料中國有專利
    也就是說核廢料一旦產生,將會在萬年以上的時間內威脅人類,而且你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被稱之為萬年惡靈。  那次災難中有9.3萬人喪生,約27萬人被癌症折磨,這也許將重新上演。  自日本福島核洩漏以來,未成年人的甲狀腺癌,早已超過正常值50倍,日本卻依然無所顧忌。
  • 為什麼人類不將核廢料扔到太空或其它星球上?原來後果如此嚴重
    人類第一次認識核能的威力和可怕之處應該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向日本投射的兩顆原子彈,兩顆原子彈的爆炸結束了二次世界大戰,也讓世界人民認識到了這種毀滅性的可怕武器。核爆炸真正可怕的地方就是它後期的核汙染,發生爆炸的區域至少百年之內將寸草不生,人類無法生存。當世界和平下來之後,核能也應用到工業方面,比如核能發電,世界各地出現了不少的核電站以及其它的核工業。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又現氨氣洩漏!未對航天員構成威脅
    中新網9月18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18日報導,俄羅斯火箭航天消息人士披露,國際空間站美國艙外部發現氨氣洩漏,規模不大,未對值守太空人構成威脅。據報導,液態氨用於向太空排放美國艙模塊產生的熱量,是一種弱毒性化學物質,但濃度很高時,對人類具有強烈的毒性。
  • 什麼是核廢料?核廢料可以回收嗎?可回收的障礙是什麼?
    在其中一些影片中,炸彈中使用的放射性物質是從政府設施中被盜的,甚至可能是一種核廢料!好萊塢與現實生活相去甚遠,但世界各地確實存在大量核廢料,各國政府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保護和控制這些場所。一個明顯的解決辦法是以某種方式回收核廢料,而不是儲存數千噸核廢料,但這是否可能呢?核廢料是否能夠被回收或中和,如果可以,為什麼這不是地球上每個核國家的操作程序?什麼是核廢料?
  • 如何處置核廢料這顆不定時「炸彈」
    在充分享有核能資源的同時,人類必須牢固確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盡最大的努力承擔安全處置核廢料、保護生態環境的義務和責任  張勇  核能一直被人們認為是高效、清潔的能源,是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品,但核能利用產生的核廢料日益威脅著環境安全,象濃重的陰雲一樣籠罩著核能的未來。
  • 法國核廢料處理爐爆炸
    據法國媒體9月12日報導,法國南部馬庫勒核電站附屬設施一座處理核廢料的鍋爐當天發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4人受傷。當地時間9月12日上午11點45分,法國南部加爾省一個核廢料處理廠發生一起鍋爐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受傷,其中一人傷勢嚴重。
  • 日本官宣:福島核廢料137萬噸倒入太平洋!太平洋恐被核汙染
    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遭到美國原子彈的襲擊,但時至今日仍難以捉摸!為了強大,許多國家現在正在研究核能。作為二戰戰敗國,日本不允許研究核武器,但它可以用於其他地方,比如核電站。雖然核電站可以提供巨大的能源,但也可以帶來大量的核廢料。核廢料的處理一直是個問題!  幾年前,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料洩漏事件引起了很大的討論。去年成千上萬的核廢料再次被衝進大海。
  • 美國發現「放射鼠」 核輻射或變「食人巨鼠」
    據報導,漢福德核工廠由美國政府建立於上世紀40年代,位於美國華盛頓州中南部,它的主要職責是為美國核武器項目提供製造鈽產品。從1944年至1987年,它為眾多美國核武器生產了大量核原料,其中包括世界第一枚原子彈以及那枚在日本長崎爆炸的綽號為「肥佬」的原子彈。如今漢福德已成為美國汙染最嚴重的核基地之一。總清理費用估計高達500多億美元,並將持續到2035年。
  • 福島核洩漏災區食品將流向2020年東京奧運會餐桌?!
    眾所周知,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2011年3月12日宣布,受地震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外部。2005年8月,芮氏7.2級地震導致福島縣兩座核電站中存儲核廢料的池子中部分池水外溢。2006年,福島第一核電站6號機組曾發生放射性物質洩漏事故。
  • 北美五大湖區或建核廢料庫 民眾強烈反對
    加拿大有意在與美國相鄰的五大湖區附近建造一個核廢料庫,遭到美國民眾強烈反對。加拿大環境和氣候變化部21日說,已經收到9.2萬名反對者的聯名請願。加拿大安大略發電公司先前提議,在多倫多西北200多公裡處的地下修建一處核廢料存放設施。
  • 日本國內鈽儲量可造千枚核彈 核廢料擬儲存蒙古(1)
    日本核電站分布示意圖     「3·11」東日本大地震的又一個紀念日過去了,但福島核洩漏災難對災區及全    儲存的鈽可造千枚核彈    安倍一方面表示將儘可能降低日本對核電的依賴程度,另一方面卻表達了政府將繼續進行核廢料循環處理的想法。    據報導,事故不斷、幾度延期竣工的青森縣六所村核廢料再處理工廠將於今年10月投入使用。
  • 日本一核電站發生爆炸 周邊5萬人被疏散
    這一現象曾在1979年美國三裡島核電站事故中發生,當時冷卻水流失造成150噸核燃料中的半數熔化,其中20噸由熔化產生的物質流入反應堆底部,放射性氣體散入大氣中,嚴重影響周邊民眾健康。  核燃料「正熔化」  共同社和時事通訊社報導,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內核燃料「可能正在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