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華盛頓州中南部的漢福德核工廠清掃人員日前在該基地發現多處含有致命劑量放射物的老鼠排洩物,為了捕獲四處流竄的「放射鼠」,避免附近居民受到危害,工作人員設置了近60個捕鼠器,可是至今仍一無所獲。有人擔心,核輻射可能使「放射鼠」產生變異,將產生一個全新的鼠種——「食人巨鼠」!
據報導,漢福德核工廠由美國政府建立於上世紀40年代,位於美國華盛頓州中南部,它的主要職責是為美國核武器項目提供製造鈽產品。從1944年至1987年,它為眾多美國核武器生產了大量核原料,其中包括世界第一枚原子彈以及那枚在日本長崎爆炸的綽號為「肥佬」的原子彈。如今漢福德已成為美國汙染最嚴重的核基地之一。總清理費用估計高達500多億美元,並將持續到2035年。至少16 億升的放射性廢水從該廠排至漢福德周圍的土壤裡。
廠區驚現「放射鼠」至今在逃
大約6周前,漢福德核工廠327號大樓的熱室(強放射性工作室)被遷了出來,大樓整體拆除工作正式開始。為了防止核物質意外洩漏,工作人員隨即在大樓四周展開了遙控監測。本月初,負責漢福德核工廠清掃工作的承包商在大樓廢墟附近的地面上發現多處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兔子糞便。經過多方尋找,工作人員用獵槍總共在廠區內捕殺了18隻兔子,經查,其中只有一隻身上沾有放射物。工作人員隨後將其作為核廢料加以掩埋。
然而僅僅2周之後,也是在漢福德核工廠的同一地點內,工作人員發現又有數處含有放射性物質的老鼠糞便,據初步判斷,它們是由至少一個以上的「放射鼠」排洩的。為了防止四處流竄的「放射鼠」毒害附近的居民,工作人員在基地內布設了大約60個捕鼠器,同時在事發地點灑上狐狸的尿液,以防其它小動物闖入這片「禁區」。可迄今為止只捉住了兩隻普通老鼠。「放射鼠」至今在逃!
「災區」人心惶惶
由於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兔糞和鼠糞系在同一地點被發現的,因此負責清掃工作的承包商懷疑,這些小動物很可能誤食了同一種基地內生產的放射性物質——金屬銫。至於它們是如何接觸到放射物的,目前仍是個謎。一種猜測是,工作人員曾在拆毀大樓時,噴灑了大量用於抑制建築粉塵的清水,這些廢水流到水面上後又被兔子誤飲。有可能老鼠隨後也誤飲了同一種廢水,或者接觸了兔子的排洩物。
儘管華盛頓州衛生局聲稱,鑑於這些「放射鼠」的排洩物並未在漢福德基地範圍之外的地方被發現,因此「相信它們不會對公共健康構成威脅」,可是「放射鼠」曝光之後,依舊讓華盛頓州的居民們人心惶惶。
「放射鼠」變「食人巨鼠」?
據了解,清潔工人目前正在漢福德核工廠清理數十億加侖的液態核廢料和數百噸的固態核廢料,它們全是從軸礦中提煉武器級鈽所產生的放射性廢物。有專家指出,「放射鼠」其實並不難識別,因為在黑夜裡,它的全身會發出閃亮的螢光。不過有人擔心,核輻射可能使老鼠產生變異,將來產生一個全新的鼠種——「食人巨鼠」。
1986年,前蘇聯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造成30人當場死亡,8噸多強輻射物洩漏。此次核洩漏事故使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裡土地受到直接汙染,320多萬人受到核輻射侵害,釀成人類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災難。車諾比從此成為一座空城。據傳,上世紀90年代,一支9人科學考察小組進入車諾比時,曾遭遇一群巨鼠襲擊,只有一人生還。最後當局集結大量軍隊、輕重型武器,將所有能發現的巨鼠群消滅。至於這種說法的真實性,目前仍不得而知。
(責任編輯:榮小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