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漢福德出現食人巨鼠?| 果殼 科技有意思

2020-12-05 果殼網

流言: 遼寧衛視的《說天下》都報導了,美國漢福德核工廠那裡出現了輻射老鼠?那老鼠在夜裡渾身螢光閃爍?還可能變異成食人巨鼠!還聽說當年車諾比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上世紀90年代,一支9人科學考察小組進入車諾比時遭遇一群巨鼠襲擊,只有一人生還。最後當局集結大量軍隊、輕重型武器,才將所有能發現的巨鼠群消滅。[1]天吶!這是真的嗎?

真相:

1. 漢福德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這件事其實並沒有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歷史上遭受過嚴重核汙染的漢福德核禁區自停用後吸引了許多野生動物——兔子、小鼠、獾甚至土狼。[2]這個區域如今正在進行一些舊大樓的拆除工作,工作過程中原本就預期會發現包括輻射動物在內的汙染問題。比如清理324號大樓時發現一間工作室的不鏽鋼排水溝有裂縫,該大樓下的土壤樣本顯示出強放射性。[3]而許多放射性物質是鹽類,對動物很有吸引力。因此類似這樣的事故可能導致動物誤攝入放射性物質,成為了所謂「輻射動物」。

最先報導輻射動物的媒體——也正是國內媒體報導時候引用的《三城先驅報》是漢福德所在地的當地報紙,11月5日,他們以《裡奇蘭附近捉到輻射兔》為題首先報導了漢福德這一輪輻射動物捕捉行動的的開端。[4]在報導中,記者提及,其實所謂的輻射動物在漢福德區域內部並非罕見,2009年中發現的輻射動物或輻射排洩物就達33起,早年間甚至更為普遍。1996年,一隻輻射老鼠爬進了僱員的食盒中。1998年,蚊蚋與蒼蠅將放射性物質帶到了工人的食物殘渣——香蕉皮、蘋果核上。

這次大張旗鼓捕捉的原因是這些兔子排洩物出現的地方太靠近公眾區域,因此衛生署擔心居民飼養的犬只會捕捉到它們,或者他們的排洩物會出現在公眾區,帶來公共安全風險。

不過衛生署的搜尋並無所獲,公共區域沒有發現放射性排洩物。在漢福德內部捕捉到的兔子中,僅有一隻內部帶有放射性銫。不過此後,漢福德區內發現的放射性排洩物也大為減少,工作人員認為有可能這隻輻射兔子是唯一的一隻,新發現的是它的舊排洩物。

令工作人員鬱悶的是,兩周後,他們在同一地點發現了帶放射性的小鼠排洩物。11月18日,《三城先驅報》報導了這一消息。[5][6]比起好奇心強因此很容易踩中陷阱的大鼠,小鼠要難以捕捉得多。小鼠常每晚沿著固定路線尋覓食物並返回,因此除非捕鼠器恰好放置在了它們的「鼠道」上,否則只能落空。因此,漢福德不得不放置了60個捕鼠器。而廣撒網的結果是至今只捕獲了2隻普通小鼠。[7]

目前輻射老鼠依然在逃,但衛生署擔心的是它本身以及排洩物帶有的放射性傷害到近距離接觸的人,而不是輻射老鼠本身變異成什麼巨鼠然後暴起傷人。

2. 真的存在輻射造成的食人巨鼠嗎?

與大家的想像不同,絕大部分輻射受害的動物並不會有什麼巨大的變化。它們可能出現殘缺或畸形,可能生長出腫瘤,但更可能外表完全沒有異狀。瑞士的一名科學插圖畫家霍納格曾專門繪畫核設施周圍的變異昆蟲。在她筆下,最常見的異狀是翅膀、觸角長短不一,以及身體某處的局部畸形。沒有任何「巨型昆蟲」出現。[8]

輻射也不太可能讓老鼠在夜裡發出螢光。螢光的產生需要螢光蛋白。通過幾次輻射變異,生物就能無中生有地造出螢光蛋白的可能性近乎為零。目前的一些螢光小鼠、螢光獼猴都是依靠轉基因技術,將外來螢光蛋白基因轉入生物體內才製造出的,生活大爆炸中謝爾頓養的螢光魚也是此類。

自然,上個世紀90年代的車諾比的食人巨鼠也是一樣子虛烏有,根本找不到任何正規媒體對此事的報導。事實上,BBC[9]、華盛頓郵報[10]等這幾年來一直報導車諾比當地的狀況。在汙染最嚴重的時刻,輻射中心地帶的松木變為褐色後枯死,導致該處被稱為紅森林,當地的小鼠等動物紛紛死亡或流產。

而時間流逝,如今的車諾比已經成了野生動物的樂園,熊、山貓、椋鳥、雕鴞、紅尾鴝等紛紛在此棲息。有位專在紅森林研究小鼠的研究者只發現過一隻有腫瘤跡象的小鼠,他表示儘管有許多DNA變異的證據,但基本上都不影響小鼠的生理機能或生殖能力。他從未見過有兩個頭的畸形鼠,遑論其他。[9]還有自1991年以來在車諾比調查了7700隻鳥類的巴黎研究者,他們在一群家燕中發現了11例畸形,僅此而已,並無更聳人聽聞的發現。[10]

然而,拜恐怖片[11]以及人們深藏內心的恐懼所賜,食人巨鼠的傳言還是甚囂塵上。國外網上有人提起,上個世紀90年代(熟悉的時間點)傳言自美國某生物技術實驗室逃出了食人巨鼠。傳言還表示這種食人鼠很快蔓延到了北美與歐洲,接下來甚至到了非洲、中東、中國與澳大利亞……[12]不過即使巨鼠已經如此「泛濫」,正規媒體依然沒有任何相關報導。

而目前網上流傳的一個看起來有牛那麼大的「巨鼠」視頻實際上是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畢業生黃成的雕塑作品《碩鼠-合法性》[13]

結論:流言破解。 世上沒有輻射後變身的食人巨鼠。美國漢福德追捕輻射老鼠是擔心它們身上的放射性物質傷害公眾,而非其他原因。

相關焦點

  • 美國漢福德出現食人巨鼠?
    流言: 遼寧衛視的《說天下》都報導了,美國漢福德核工廠那裡出現了輻射老鼠?那老鼠在夜裡渾身螢光閃爍?還可能變異成食人巨鼠!還聽說當年車諾比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上世紀90年代,一支9人科學考察小組進入車諾比時遭遇一群巨鼠襲擊,只有一人生還。最後當局集結大量軍隊、輕重型武器,才將所有能發現的巨鼠群消滅。[1]天吶!
  • 美國發現「放射鼠」 核輻射或變「食人巨鼠」
    位於華盛頓州中南部的漢福德核工廠清掃人員日前在該基地發現多處含有致命劑量放射物的老鼠排洩物,為了捕獲四處流竄的「放射鼠」,避免附近居民受到危害,工作人員設置了近60個捕鼠器,可是至今仍一無所獲。有人擔心,核輻射可能使「放射鼠」產生變異,將產生一個全新的鼠種——「食人巨鼠」!
  • 核輻射創造食人巨鼠 家居健康常識教你七招防輻射
    核輻射創造食人巨鼠 家居健康常識教你七招防輻射 房天下綜合整理
  • 探秘恐怖鬼城車諾比:核輻射食人巨鼠取代人類
    蓋克回到美國之後,詳盡地披露了他所經歷的一切。同時,他將研究結果告知世人:一旦核大戰爆發,原子彈可以消滅人,但消滅不光老鼠。有朝一日,人類會讓出主宰地位,老鼠將取而代之。這不是危言聳聽,在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的廢墟上,這一切不是可怕的發生了嗎?據美國《三城先驅報》等11月20日報導,位於華盛頓州中南部的漢福德核工廠建於上世紀40年代,曾經為第一顆原子彈提供核原料。
  • 美核工廠通緝「放射鼠」 或成「食人巨鼠」(圖)
    位於華盛頓州中南部的漢福德核工廠建立於上世紀40年代,其主要職責是為美國核武器項目提供製造鈽產品,曾經為世界第一顆原子彈「肥佬」提供核原料。歷經近70年發展,它已成為美國核汙染最嚴重的基地之一。
  • 美國核工廠尋找受核輻射老鼠 恐其後代變異(圖)
    漢福德核工廠美國核工廠通緝「放射鼠」可能誤飲放射水中毒,恐變「食人巨鼠」,居民人心惶惶>據美國《三城先驅報》等11月20日報導,位於華盛頓州中南部的漢福德核工廠建於上世紀40年代,曾經為世界第一顆原子彈提供核原料。
  • 姬十三:果殼有意思,我沒意思
    流量和內容的專業性有著天然的矛盾,「有什麼內容比造謠更有意思?」同事經常向他吐槽。而與讓「科技有意思」成為果殼內容調性同樣重要的商業化變現,也屢屢受挫。成立一年後,因不斷探索商業化的可能,姬十三收到很多粉轉路的「分手」留言。但對他來說,最令人窒息的時刻是2014年,當時工資發不出來果殼差點關門。
  • 視頻:美國核工廠老鼠受輻射 恐變「食人鼠」
    視頻:美國核工廠老鼠受輻射 恐變「食人鼠」位於華盛頓州中南部的漢福德核工廠建於上世紀40年代,曾經為世界第一顆原子彈提供核原料。有人擔心,核輻射可能使「放射鼠」產生變異,將來產生一個全新的鼠種———「食人巨鼠」。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商業有本事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商業有本事 2015-06-02 15:05
  • | 果殼 科技有意思
    生物教科書告訴我們性行為的主要作用就是促進遺傳多樣性,但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分子醫學和遺傳學中心的副教授亨利.恆(Henry Heng)卻認為事實並非如此。因此有性繁殖的出現和延續讓科學家很是困惑,他們不斷的提出疑問,既然已經有了快速和高效的無性繁殖生殖模式,明顯不是最優的有性繁殖為什麼會被進化而且倖存下來的呢?儘管許多科學家給出了答案,但是大多數答案都是從基因混合所帶來的好處入手的。若將基因組理論考慮在內,亨利的研究結果可能會為我們解開這個進化生物學上的難題。
  • 果殼220W+之後:未來科技傳播怎麼玩?
    那麼果殼是用了什麼法寶,讓高冷的科學對大眾敞開懷抱呢?團隊+社群:製造源源不斷的硬通貨想要在科技傳播領域持續不斷發光發熱,果殼認為,還需要依靠一整個團隊+社群的力量。徐來透露這篇百萬文章,表面看只有3個聯合作者,但背後有個大的源泉——核心社群,百萬+才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
  • 樹立正確手淫觀| 果殼 科技有意思
    (來自性學家李志民博客)(果殼性情微博,重口味慎入 http://t.sina.com.cn/guokrsex )
  • | 果殼 科技有意思
    一名叫做維吉尼亞·詹森(Virginia Johnson)的女性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曾嫁給一名樂隊成員的她的性觀念在當時十分開放,在保守的社會中顯得與眾不同。馬斯特斯醫生看中了她的這一點聘她為自己的研究助理(也因為沒有其他女性願意接這個活),而維吉尼亞也因馬斯特斯醫生對黑人一視同仁的態度而仰慕他,接受了這份工作。
  • 【專訪】MOOC學院宗唯伊:她比科技更有意思
    【專訪】MOOC學院宗唯伊:她比科技更有意思 作者:東瓜 發布時間:
  • 【果殼3周年】性情站十大文章推薦!
    轉眼間,果殼已經3歲了。(此處應有掌聲)三年來,果殼主題站奇文屢出,力求將有意思的科技融入簡明生動的文字中。哈姆太郎曾經曰過:「即便我身處果殼之中,仍自以為是無限節操之王。」作為果殼網最有節操、沒有之一的主題站,性情站三年來最受矚目、最值得推薦的10篇文章究竟是哪些?現在就為你揭曉。  PS: 什麼?你問如果把這些文章都看完了,接著該做什麼?唔,你說呢?
  • 果殼網:2017年度十大科技謠言
    今天果殼網公布了《果殼年度榜單:2017年度十大科技謠言》,這一年,有正經研究被誤讀,也有陳年老謠又新傳。幾乎所有朋友都被其中一個或多個謠言嚇到過,看完絕對可以淨化智商,掃除文盲。喝涼茶當然不能延壽,塑料真的造不了紫菜……No.1:「食品造假:紫菜塑料做,蝦蛄注了膠」No.2:「福島核汙染,出現巨型生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