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核廢料設施發現輻射洩漏 工廠稱無危險

2021-01-17 人民網

原標題:美國一核廢料設施發現輻射洩漏 工廠稱無危險

  中新網2月17日電 據外媒17日報導,由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核廢料隔絕試驗廠檢測出輻射洩漏,調查員開始對位於地下的這座工廠進行取樣。工廠聲明稱,目前的情況不會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造成危險。

  美國當地時間14日23時30分,核廢料隔絕試驗廠的空氣連續監測器,監測到了有輻射洩漏發生。工廠的一份官方聲明稱,當時沒有工廠員工處於地下,目前,沒有發現有員工受到輻射影響。

  該工廠的發言人表示,目前,他們在對洩漏情況持續進行檢測,並強調目前的情況並不會給人類健康和環境造成危險。

  當地時間15日17時起,該工廠的員工已經被安排離開工廠。

  這座核廢料隔絕試驗廠是美國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深型地下核廢料處理場,主要用於永久處理國防核研究和核武器廢料。

  2月5日,這家處理廠曾經發生火災,導致部分員工入院治療,但官方稱所有核廢料安全,未受到起火影響。

 

相關焦點

  • 美國核廢料設施再檢測出洩漏 曾致13人遭輻射
    中新網3月19日電 據外媒報導,新的空氣採樣數據顯示,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核廢料隔絕試驗廠繼2月14日的洩漏後,又發生了一次小規模的輻射洩漏。  美國能源部官員稱,3月11日,一個監測站在核廢料隔絕試驗廠周邊捕捉到較高輻射數據。
  • 日本核廢料工廠放射性物質洩漏 稱對環境未產生影響
    據新華社電日本核燃料有限公司12日說,正處於試運行階段的日本首個快中子增殖核反應堆的核廢料再處理工廠,11日發生含放射性物質的水洩漏事故,但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對外界環境也未產生影響。  這個快中子增殖核反應堆(簡稱快堆)3月31日在本州島北部青森縣的六所村開始試運行。
  • 美國至今無官方核廢料處理場,恐被數十年前的高輻射核廢料汙染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28日報導,科學家警告說,廣泛用於儲存放射性廢料的材料降解速度比之前想像的要快,並可能導致危險的洩漏。但美國目前還沒有一個官方的國防廢料處理場所,而且這些廢料一般都儲存在工廠附近。
  • 法國核廢料處理爐爆炸
    據法國媒體9月12日報導,法國南部馬庫勒核電站附屬設施一座處理核廢料的鍋爐當天發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4人受傷。當地時間9月12日上午11點45分,法國南部加爾省一個核廢料處理廠發生一起鍋爐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受傷,其中一人傷勢嚴重。
  • 日本核廢料工廠折騰27年通過安全審查,核循環利用爭議又起
    作為政策的核心設施,核燃料再處理工廠一直是輿論焦點。在日本青森縣六所村,日本原燃公司從上世紀90年代動工建造核廢料再處理工廠,因事故頻發和自然災害原因,總項目費將近14萬億日元的工廠不斷推遲竣工,直到今年7月底,這項浩大工程終於有了眉目。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7月29日宣布,位於日本青森縣六所村的核廢料再處理工廠正式通過安全審查,符合新規制標準。
  • 美新墨西哥州核廢料試驗廠核洩漏 13人遭輻射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時代》周刊2月28日報導,美國官方消息稱,該國新墨西哥州東南部的一處核廢料隔絕試驗廠發生核洩漏。事發後,有關機構對現場作業人員和相關生物樣品進行了核輻射檢測,結果表明有13位作業人員已遭到核輻射。
  • 美國核廢料緩慢洩漏威脅25萬人健康
    60多年過去了,一些被深埋在當地的核武器廢料開始緩慢洩漏,並且對附近的一些水源造成了威脅,下遊25萬居民的健康可能會因此受到影響。  兩千填埋場都將接受「安檢」  《洛杉磯時報》報導,美國政府部門表示,存放在上述地區的核武器廢料洩漏程度「尚不足以對附近居民健康造成傷害」。
  • 核能雖強大,核廢料卻令人頭疼,科學家:核廢料儲存設施腐蝕太快
    然而,最近有科學家發現,世界各國用於將高濃度核廢料儲存在地下的容器,其降解速度比以往想像的要快,可能會造成難以預測的潛在生態和健康破壞。僅在美國,就有超過9萬噸的核廢料需要處理,預計在未來幾十年內美國的核廢料總量將增至約14萬噸。在很大程度上,這些廢物被儲存在35個州80個不同地點的地下防輻射工程屏障中。
  • 什麼是核廢料?核廢料可以回收嗎?可回收的障礙是什麼?
    在其中一些影片中,炸彈中使用的放射性物質是從政府設施中被盜的,甚至可能是一種核廢料!好萊塢與現實生活相去甚遠,但世界各地確實存在大量核廢料,各國政府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保護和控制這些場所。一個明顯的解決辦法是以某種方式回收核廢料,而不是儲存數千噸核廢料,但這是否可能呢?核廢料是否能夠被回收或中和,如果可以,為什麼這不是地球上每個核國家的操作程序?什麼是核廢料?
  • 輻射含量已超福島核洩露 美國「坑了」島國幾十年
    而暴露在核輻射下的島民,出現了脫髮、嘔吐等嚴重的輻射中毒症狀,數十名周邊島礁居民在短時間內因癌症、白血病等疾病喪生。 核試驗結束後,美國將核廢料就地填埋,以混凝土結構密封。據《洛杉磯時報》調查報導,美方還曾在馬紹爾群島進行生物武器試驗,並將內華達州核試驗場130多噸被輻射的土壤傾倒在此。
  • 為核廢料而生的裝置,美國6000億求購無門,終於輪到中國封鎖技術
    而正是因為其能量強悍,危險係數也非常之高,核武器殺傷力巨大,甚至威脅到整個人類的存亡。即便是核電站也不能保證安全性,歷史上有兩次嚴重的核洩漏事件,分別發生在車諾比與日本福島。這兩個地方如今還深受核洩漏影響,核輻射覆蓋大面積地區,車諾比變為鬼城,而福島至今沒人願意重新踏足。核洩漏對人體的傷害是巨大的,甚至因為核輻射出現變異情況,慘不忍睹。
  • 中國核廢料去哪了
    公眾對核電站有顧慮,大多是因為擔心發生車諾比一樣的核洩漏。然而,相對於百分之一(或許更低)概率的核洩漏,百分百存在、放射性汙染可達十萬甚至百萬年的致命核廢料,才是核電站安全的「阿喀琉斯之踵」。
  • 核廢料的「10萬年封印」
    黃晉一  在芬蘭西海岸的奧爾基盧奧託島,一條迷宮般的地下隧道正在建造中——這是一個用來儲存核廢料的倉庫。  核廢料處理屬於世界級難題。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導,這一地下核廢料倉庫的設計考慮了地震甚至是未來冰河時代的潛在影響。核廢料可在其中安全存放10萬年。預計該設施將於2024年啟用。此舉或將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模板。
  • 如何處置核廢料這顆不定時「炸彈」
    德國的阿瑟2號核廢料儲存設施是由廢鹽礦改造成的,因發生滲漏引發當地民眾的強烈抗議,德國不得不考慮在未來利用遠程遙控裝置移除這些致命廢物。  美國目前已經擁有六十餘座核電站、上百個反應堆,多年來已產生了七萬餘噸高放射性核廢料,其中超過四分之三長期存放在類似於福島核電站的乏燃料池中,一旦冷卻系統出現問題,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 30多萬立方米核廢料存放於廢棄礦井,細緻的德國人必須勇敢一回
    為埋存大量的核廢料,各國不得不花重金在荒無人煙的大山深處、沙漠戈壁挖掘建造「特殊倉庫」,有些國家則就地取材,借用廢棄礦場進行核廢料的長期儲存。2014年,準備運往康拉德的核廢料桶被發現出現腐蝕跡象,這些核廢料不得不暫時存放在一個停止運行的發電廠。
  • 大量輻射煙塵向外蔓延,比疫情更加危險
    據烏克蘭「基輔郵報」4月17日報導,連日以來爆發的大火不斷威脅車諾比地區,雖然之前有消息稱大火因為下雨而得到了遏制,但是最新消息顯示,當地再次出現了嚴重的森林大火,這場大火正在迅速蔓延,甚至已經蔓延到距離車諾比核電站只有2公裡的無人小鎮普裡皮亞季,大量的輻射煙塵已經開始向周邊地區蔓延,就連烏克蘭首都基輔都局面惡化,當地時間16日,基輔的空氣汙染指數躋身世界第一,烏克蘭方面承認,這主要是因為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的大火引發的煙塵擴散導致
  • 中國又一尖端科技,完美解決核廢料汙染問題,西方國家遠不能及
    然而這種高效的能源利用也帶來了兩個一直無法避免的缺點,首先是核能發電對運行環境和操作要求極高,一旦發生操作不當或者有不可避免因素而引發核洩漏,對於核電站周圍的生態環境將是毀滅性的,蘇聯的車諾比核電站核洩漏和日本的福島核洩漏便是這一問題嚴重性的最好證明。
  • 空手拿核燃料,會有輻射危險?
    核原料會不會有輻射危險? 鈾是一種天然的放射性元素,是製造核武器的主要原料,它在地球上的儲量有很多,天然鈾礦體和鈾礦石都具有一定的放射性。這種反應叫做鏈式反應,但在地球上鈾在天然的狀態下,經過十多年的天然衰變,濃度已經變得非常低了,所以他們只會緩慢的裂變反應,可能在一年的時間裡,只有一小部分原子發生裂變,甚至一萬年以後還沒有徹底反應完成。這種核裂變反應發生的速度非常慢,從而產生的輻射量也就很少了。
  • 關於核廢料處理的十二大疑問解析
    乏燃料如果直接深埋處置,也可叫核廢料。  3、乏燃料怎麼一般處理或處置?  主要有兩類方法:  一是不要了,直接找個安全的地方埋起來。歷史上曾經有很多國家把核廢料直接扔到海裡。現在可以接受的做法是,找一個地質穩定,不透水的地方,挖一個大於三百米深的地洞,埋在裡面。這是深層地質處置法。
  • 電池研究新路徑:用核廢料製成的「鑽石電池」
    NDB公司稱,它可以通過從石墨核廢料中提取碳-14,然後放進鑽石內,當核廢料衰變時,它與碳相互作用可以產生一個小電流。根據耗電量的不同,這種無需充電的電池有可能使用很長時間,它有望用於為普通行動裝置、醫療產品、衛星等供電,並可以為偏遠地區提供能源。不過,目前該公司尚未生產出產品原型,只是做了相關概念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