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一核廢料設施發現輻射洩漏 工廠稱無危險
原標題:美國一核廢料設施發現輻射洩漏 工廠稱無危險 中新網2月17日電 據外媒17日報導,由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核廢料隔絕試驗廠檢測出輻射洩漏,調查員開始對位於地下的這座工廠進行取樣。工廠聲明稱,目前的情況不會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造成危險。
-
日本核廢料工廠折騰27年通過安全審查,核循環利用爭議又起
在日本青森縣六所村,日本原燃公司從上世紀90年代動工建造核廢料再處理工廠,因事故頻發和自然災害原因,總項目費將近14萬億日元的工廠不斷推遲竣工,直到今年7月底,這項浩大工程終於有了眉目。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7月29日宣布,位於日本青森縣六所村的核廢料再處理工廠正式通過安全審查,符合新規制標準。「安全證」到手,工廠眼看運轉在望,但又遭到了日本各界強烈的反對聲浪。
-
日本一核電站發生爆炸 周邊5萬人被疏散
圖/人民圖片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2日證實,受前一天強烈地震影響的福島第一核電站12日下午發生爆炸,4人受傷。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12日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外部。 放射性物質超標 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12日在一份聲明中說,受11日大地震影響而自動停止運轉的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反應堆控制室放射性物質濃度達到正常水平的1000倍。而最新公報說,這一核電站大門附近的放射線量繼續上升,12日上午9時10分已經達到正常水平的70倍以上。這是日本有關部門首次確認有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外部。
-
日本廢棄核反應堆發生含放射性物質重水洩漏事故
新華網東京10月9日電(記者錢錚)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9日公布,已被廢棄的「普賢」號核反應堆8日發生重水洩漏事故,其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質導致一名職工氚濃度檢測指標超標。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9日發布新聞公報說,從本月6日起,工作人員開始準備從一個已停用的實驗設備中將含放射性物質的重水抽出。
-
30多萬立方米核廢料存放於廢棄礦井,細緻的德國人必須勇敢一回
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兩年後康拉德礦的礦道將成為德國核電站30多萬立方米放射性核燃料的家園——大約是德國產生的所有核廢料的一半。埋在地下深處,這些放射性物質會慢慢衰變,由於地層的阻隔,居住在地面之上的人與動植物幾乎不會受影響。
-
中國家門口的核事故:福島核洩漏8年後,真相仍被日本隱瞞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291,閱讀約3分鐘眾所周知,1986年4月26日,蘇聯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因人為失誤發生爆炸,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福島核洩漏後,周邊16萬居民被迫撤離,原本熙熙攘攘的小鎮成了鬼城。不僅如此,由於核電站位於海邊,大量放射性物質流入大海,令人深感擔憂。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日本政府一直在刻意隱瞞核洩漏的具體情況。核事故發生以來,日方發布的信息往往前後不一。
-
日本計劃排萬噸核廢水,他們說的「安全標準」真安全?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警告稱,日本存放的核汙水除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外,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可能會影響人類的DNA。比起影響DNA這樣的遠慮,一些中國網友更關注的還是近憂:海裡的魚,以後還能吃嗎?2013年3月,東電對福島沿岸的魚類的抽樣調查顯示,沿岸魚類的放射性物質銫含量高於其他任何地方,每公斤含43萬貝克勒爾銫,是日本食品標準值的4300倍。核洩漏發生後,美國率先禁止從日本核輻射區進口食品,中國、韓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也緊隨其後,相繼發布了進口禁令。
-
日本發生比颱風更可怕的事:劇毒與核廢物流入河海
第一件事情,日本福島縣郡山市政府發布消息,受強颱風「海貝思」影響,阿武隈川河水泛濫,該市內一處電鍍工廠保存的劇毒氰化鈉發生洩漏。對儲存工業廢水的水池進行調查後,檢測出高於排放基準46倍的氰化鈉。據悉,該市已經向工廠附近的20戶人家發布了緊急避難通知。 相關部門也正在回收工廠洩漏出來的池水。不過,對於如何回收,網友們還是非常懷疑。畢竟,前段時間為了解決福島核電站的大量輻射汙水,日本環境大臣還為難地表示,「不得不把汙水排入太平洋以稀釋」。
-
法國核廢料處理爐爆炸
據法國媒體9月12日報導,法國南部馬庫勒核電站附屬設施一座處理核廢料的鍋爐當天發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4人受傷。當地時間9月12日上午11點45分,法國南部加爾省一個核廢料處理廠發生一起鍋爐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受傷,其中一人傷勢嚴重。
-
颱風衝走福島90袋核廢料 日方稱對環境無影響
【#颱風衝走福島核廢料只找回空袋#,日方稱對環境無影響】日媒近日報導福島核廢棄物堆放點遭颱風侵襲後,汙染物被衝入河中洩露。日本環境對此表示:此事不會影響環境。韓媒記者實地查看發現露天堆放場管理鬆懈,核廢料與河道之間毫無遮擋。日媒記者於16日拍下回收時只剩空袋子的視頻。
-
如何處置核廢料這顆不定時「炸彈」
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使核廢料安全問題再次凸顯。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建立核廢料處置的國際合作法律機制十分重要。 1997年國際原子能機構通過了《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是國際放射性物質管理法律領域最重要的全球性公約。
-
日本計劃排放123萬噸核廢水,他們說的「安全標準」真的安全嗎?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警告稱,日本存放的核汙水除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外,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可能會影響人類的DNA。核洩漏發生後,美國率先禁止從日本核輻射區進口食品,中國、韓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也緊隨其後,相繼發布了進口禁令。
-
研究稱日本洩漏的放射性銫主要沉積在北太平洋
研究稱日本洩漏的放射性銫主要沉積在北太平洋 原標題 [研究稱日本核事故洩漏的放射性銫主要沉積在北太平洋]
-
如果日本把 123 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 中國會受到什麼影響?
福島核電站「3.11 大地震」洩漏事故發生後,核反應堆損壞發生熔毀,為了給它們降溫,日本採用了水冷卻的辦法,因此產生了大量的核廢水。▲ 原日本環境大臣原田義昭福島核洩漏發展到「一國洩漏全球買單」的地步,還要從日本 3.11 大地震說起。
-
河北趙縣爆炸現場氨氣洩漏已封堵 未影響環境
本報記者 王苡萱 攝現場發生氨氣洩漏昨天中午,河北省安全生產緊急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河北省安監局局長高聖先稱,事發後,現場明火很快便被全部撲滅,受傷人員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昨天早晨事故現場發現氨氣洩漏,專家正在現場堵漏,之後才能繼續清理、救援。此次爆炸物主要為硝酸胍和其他尚未明確物。
-
日本福島核汙水處理:把難題丟給地球?
11月16日,英國《科學報告》雜誌發布了日本東京大學的科研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採集的地下水中,檢測出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這是一種具有放射性的物質,大量吸入會對人體有害。團隊成員認為,氚的起源只能是福島第一核電站。
-
日本原子能委員會建議將福島放射水排放入海,稱對環境無影響
日本原子能委員會建議將福島放射水排放入海,稱對環境無影響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委員長更田豐志 東方IC 資料圖海外網1月11日電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委員長更田豐志
-
日本國內鈽儲量可造千枚核彈 核廢料擬儲存蒙古(1)
「3·11」東日本大地震的又一個紀念日過去了,但福島核洩漏災難對災區及全日本造成的深重、長期禍患,這次沒成為日本媒體的報導重點。 核電安全未保 廢料處理更沒譜 目前,日本的遠期核電政策、核電站安全性,特別是核廢料處理前景等多方面主要因素的不確定性,及其可能引發的核擴散問題,令日本國內和國際社會深感憂慮。 《朝日新聞》3月17日發表文章,對此表達了強烈的不安。
-
日本7.4級餘震致3死132傷 核電站繼續注氮作業
中新網4月8日電 綜合報導,日本宮城縣7日深夜發生的芮氏7.4級強烈餘震,已經造成3人死亡,100多人受傷。 據悉,3名遇難者均為老人。日本警察廳稱,在這次強烈餘震中,東北6縣共有132人不同程度受傷。
-
如果日本把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中國會受到什麼影響?
福島核電站「3.11 大地震」洩漏事故發生後,核反應堆損壞發生熔毀,為了給它們降溫,日本採用了水冷卻的辦法,因此產生了大量的核廢水。 原日本環境大臣原田義昭福島核洩漏發展到「一國洩漏全球買單」的地步,還要從日本 3.11 大地震說起。9 級地震後,福島核電站洩漏了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裡氏 9 級地震並引發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