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計劃排放123萬噸核廢水,他們說的「安全標準」真的安全嗎?

2020-11-09 造就

    近日,日本決定把福島核電站123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於是全世界炸開了鍋。

    核電站內儲存核廢水的桶

    不只日本的漁民反對,中國外交部也敦促日本「在與周邊國家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慎重做出決策」,韓國媒體認為此事會加深「韓日對立」,各路西方媒體也紛紛譴責這一做法。

    日本的這一決定,之所以引起群情激奮,是因為它造成的影響不僅僅局限於一國一地,而是會波及全世界和全人類

    福島事故之後,美國西海岸、澳大利亞、靠近北極圈的白令海峽,都檢測到了福島汙染物。如果123萬噸核汙水全部排入太平洋,也許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置身事外。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警告稱,日本存放的核汙水除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外,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可能會影響人類的DNA

    比起影響DNA這樣的遠慮,一些中國網友更關注的還是近憂:

    海裡的魚,以後還能吃嗎?

    沿海地區的水,以後還能喝嗎?

    屯了9年的鹽快吃完了,需要再補充一波嗎?

    看了本文,也許你心裡會有答案。

    福島之殤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9級地震,地震引發海嘯,最終導致了震驚世界的福島核洩漏事故。

    災難發生時,東電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正在照常運行。地震來臨,所有設備自動關閉,但核反應堆內仍有大量餘熱,需進一步降溫降壓實現冷停堆。

    不幸的是,核電站用於散熱的10臺柴油發電機,全部被海嘯淹沒,無法正常工作,導致餘熱無法排出,堆芯熔化,最後引發了12日至15日之間的三次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質進入空氣、土壤和海洋中。

    後來,為了騰出更多儲蓄罐,東電向海洋中排放了超過10000噸的核汙水,進一步加劇了海洋中的核輻射。

    2013年3月,東電對福島沿岸的魚類的抽樣調查顯示,沿岸魚類的放射性物質銫含量高於其他任何地方,每公斤含43萬貝克勒爾銫,是日本食品標準值(每公斤100貝克勒爾)的4300倍

    核洩漏發生後,美國率先禁止從日本核輻射區進口食品,中國、韓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也緊隨其後,相繼發布了進口禁令。

    日本福島縣發布的數據顯示,核洩漏發生後,福島縣的農產品出口量銳減,2010年出口量約為153噸,2012年僅為2噸

    2014年12月2日,為了證明福島食品的安全性,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福島縣相馬市的相馬原釜漁港吃了當地的烤魚

    此外,福島以及周邊地區被疏散的民眾,在這場事故中,身心都受到了巨大影響。

    根據WHO在2013發布的調查,福島縣受災民眾患癌症的機率增大:

    • 女嬰患癌風險增長4%

    • 女性患乳腺癌風險增長6%

    • 男嬰患白血病風險增長7%

    • 女嬰患甲狀腺癌風險增長70%(正常情況下,女性患甲狀腺癌的預期風險為0.75%,而福島縣女嬰的預期風險為0.50%)

    核洩漏事故後,日本政府下令撤離,避難範圍從一開始的核電站半徑3公裡擴至10公裡,最後擴大至30公裡,15萬人被迫背井離鄉

    日本,接受甲狀腺檢查的小朋友

    2015年,WHO發布的報告顯示,因為政府疏散和緊急撤離時的一些不當措施,撤離人員PTSD發生率高於日本總人口的水平。

    被安置在臨時住房中的老年人死亡率急劇上升,許多兒童出現心理問題,如多動、情緒症狀、品行障礙。雖然沒有發現核輻射對出生率的影響,但受災地區的女性,更容易患上產後抑鬱症。

    入海or不入海

    這不是日本第一次說要將核汙水排入大海。

    2018年8月,日本政府就核汙水的處理問題,分別在福島和東京召開了兩次聽證會。虛心聽取了大部分人的反對意見後,日本政府最後決定,還是要將廢水排入大海。

    2019年9月10日,日本環境大臣原田義昭就在東京的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排放入海應該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好在,日本政府之前提出的核汙水入海計劃,都因為國內外聲勢浩大的反對聲浪被迫暫緩。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如今日本又雙叒叕一次提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真的是他們能找到最經濟最簡單的方法

    據英國《衛報》報導,截至2020年9月,日本儲存的核汙水達123萬噸,佔據了1044個儲水罐,並且還在以每天170噸的速度增加。

    到2022年10月,所有可用的儲水罐都將裝滿,而新的核汙水還在源源不斷地產生,所以日本必須在那之前拿出一個解決方案。

    日本也曾提出五種「可行性方案」:

    • 處理後排入大海

    • 燃燒蒸發,排放進大氣

    • 送入2500米地下

    • 電解成氫氣和氧氣,再排放進大氣

    • 與水泥混合製成混凝土塊後深埋

    五種方案,對環境的危害由高到低,但成本卻是由低到高

    出於各種不為外人所知的考慮,日本政府顯然更青睞第一種方案。

    日方稱,他們儲存的核汙水已經經過處理,去除了大部分的放射性物質,因為目前的技術限制,水中的氚未能去除,但氚僅在劑量非常大的情況下才有害,經大海稀釋後的劑量非常少,不會危害環境。

    並且處理後的核廢水經過多年放置,放射性有所減弱。日方環保部更是聲稱,排放的核汙水已經達到「環保標準」

    裝有處理過的核廢水的瓶子

    國際原子能機構也認為,經過適當處理的核廢水排入海洋中,再經海水稀釋,不會對環境產生巨大的破壞。

    但日方的入海計劃仍是受到了各方的強烈反對。

    環保組織認為,即使2022年達到儲藏極限,也可以在工廠外圍建造更多的儲水罐,等到技術更成熟時再進行處理。他們指責日本政府只想尋求最便宜、最簡單的解決方案,而不考慮對世界環境的影響和破壞。

    日方「處理後的核廢水中僅含氚」的說法,也受到諸多質疑。

    政府委員會2018年流出的文件顯示,福島經過處理的89萬噸核廢水中,75萬噸的放射性物質濃度超過了法定限值,65萬噸的放射性物質含量是政府安全水平的100倍以上

    除了氚之外,某些儲水罐中還檢測出了銫、鈷60、鍶90等致命放射性元素。僅鍶90這一種可在骨骼中積累的放射性元素,每公升核廢水中的含量就為60萬貝克勒爾/升,是法定限值的20000倍

    這些放射性元素的降解時間更長,很容易進入海洋沉積物,也很容易被海洋生物吸收。事實上,福島核事故後頻頻出現的海洋怪魚,很難不讓人產生一些聯想。

    幾位聯合國人權專家一直在敦促日本放棄核汙水入海計劃,他們擔心核廢水中的放射性元素會進入食物鏈,最終在人體內匯合。

    此外,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表示,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中,還包含放射性同位素碳14及其他危險放射性元素,如果將這些水排放到太平洋,將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的長期後果」,並且「有可能造成基因損害」

    過去的核廢料是怎麼處理的?

    自1954年蘇聯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以來,核事故就成了縈繞在公眾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儘管許多核電站修建時,已經採取了減少事故風險或減少放射性物質的技術措施,但因為天災人禍,核事故仍然屢有發生,其中最有名、影響較大的當屬車諾比核電事故

    車諾比核電站建於1970年代後期,位於烏克蘭基輔以北約65英裡處,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核電站之一。

    1986年4月26日,因為操作員的失誤,核電站的反應堆發生爆炸,噴射出大量具有放射性的物質,比廣島原子彈爆炸產生的輻射強400倍,整個蘇聯西部、東歐、北歐和西歐的部分地區都受到輻射影響。

    廢墟中的車諾比

    大氣中的輻射汙染了數百萬英畝的森林和農田,導致數千人死亡,7萬人受到輻射影響。此外,大片土地無法居住,包括車諾比附近30公裡地區,約有15萬人必須永久搬遷。

    除了車諾比,影響比較大的核事故還有美國的三裡島事故、英國溫斯克爾大火核事故等等。

    比核事故本身更棘手,是如何處理事故後的核廢料。

    通常來說,因為核燃料的能量密度很高,一個核電站需要處理的核廢料相對較少。核反應堆滿足一個人一年的電力需求產生的核廢料,只有一塊磚頭大小。其中只有5克是高放射性廢料,和一張紙的重量差不多。

    滿足100萬人用電需求的核電站,如果循環使用,每年產生的高放射性核廢料僅有三立方米。

    雖然高放射性的核廢料不多,但是處理過程非常複雜

    首先,使用過的核廢料被儲存在水池中5-10年,吸收殘餘熱量,降低輻射性。然後,廢料中有用的鈾等物質被回收利用。無法回收的廢料被固化成玻璃體,再存放一段時間,然後地送入地下500-1000米深層掩埋

    芬蘭用來掩埋核廢料的地下洞穴

    而每次核事故導致的無法計數的核廢料,處理花費的金錢、難度和危險性,都遠超我們的想像。

    所以,車諾比的無人區,至今仍堆滿了未處理的核廢料,而福島只能把123萬噸核汙水用罐子存起來,汙染的土壤用黑色袋子裝起來,摞在那裡。

    日本曾提議用這些「核汙土」鋪路,受到民眾的強烈反對

    核電還有未來嗎?

    屢次發生的核電事故,以及核洩漏造成的可怕影響,給世界核電發展帶來了一層陰霾。

    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福島核事故後,日本進口的化石燃料逐年增多: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增長了25%煤炭進口量從2012年的1.85億噸增加到2013年的1.91億

    日本的電力結構圖

    來源:世界銀行

    但隨著能源危機愈發嚴重,氣候變化問題愈發突出,清潔又高效的核能,又重新受到人們的青睞。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估計,到2030年,全球投入運行的核電站,將可能在目前的基礎上增加約300座

    但核電要想真正擁有未來,安全、高效、清潔是必然的要求。

    我國目前正在研究的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就具有高固有安全性、核廢料少、防擴散性能和經濟性更好等特點。

    釷基熔鹽堆產生的核廢料非常少,所以被稱為沒有核廢料的核反應堆

    釷的燃燒效率非常高,1000克的釷裂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3500噸標準煤燃燒產生的熱量。只需要8克的釷,就可以讓一輛悍馬車開96萬公裡,中途不需要再加燃料。

    而且相較於以前的核反應堆堆,熔鹽堆更加安全,不需要水冷卻,如果福島核電站當時使用的是熔鹽堆,也許一切就不會發生。

    熔鹽堆不僅可以發電,還可以高溫制氫,再用熔鹽來儲能,把這些光熱,光伏以及風力發電過剩的能量存儲起來,必要的時候再把將其利用,打造一個多能融合的潔淨能源系統。

    在能源危機的情況下,核電憑藉其優越性,必然會在能源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但這一切,都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否則,也許核電仍有未來,但人類就未必了。

    (本文未經造就授權,禁止轉載。 

    參考:

    1. https://www.carbonbrief.org/analysis-the-legacy-of-the-fukushima-nuclear-disaster

    2.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19/sep/10/fukushima-japan-will-have-to-dump-radioactive-water-into-pacific-minister-says

    3. https://theconversation.com/japan-plans-to-dump-a-million-tonnes-of-radioactive-water-into-the-pacific-but-australia-has-nuclear-waste-problems-too-148337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710851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710851

    6. http://nuclearfuel.cn/?p=239

    作者 | 田曉娜
    版面 | 顧天紅

相關焦點

  • 日本計劃排萬噸核廢水,他們說的「安全標準」真安全?
    近日,日本決定把福島核電站123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於是全世界炸開了鍋。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如今日本又雙叒叕一次提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真的是他們能找到最經濟最簡單的方法。據英國《衛報》報導,截至2020年9月,日本儲存的核汙水達123萬噸,佔據了1044個儲水罐,並且還在以每天170噸的速度增加。
  • 日本欲把130萬噸核廢水排放大海之中,淨化後真的安全嗎?
    它調節氣候,具有豐富的資源,比如:海洋生物,石油資源量,天然氣資源量,一些旅遊業的發展,並為全球經濟帶來了數千億美元的收入,並且具有重要的國家安全發展。如此龐大的海洋面積,我們真的不敢相信如果有一天海洋汙染了會怎麼樣。
  • 日本欲將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一場災難正在悄悄來臨
    計劃將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排放時間將長達30年。 一石激起千層浪。 消息一出,世界輿論為之譁然。 123萬噸核廢水,什麼概念?
  • 如果日本把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會怎樣?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打算把處理福島核洩漏的 123 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最快在今年 10 月內閣會議上最終敲定。面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各國的譴責,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政府會儘快擔負起責任敲定處置方針。」
  • 如果日本把 123 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 中國會受到什麼影響?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打算把處理福島核洩漏的 123 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最快在今年 10 月內閣會議上最終敲定。面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各國的譴責,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日本)政府會儘快擔負起責任敲定處置方針。」之所以要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日本表示是「被逼無奈」的選擇。
  • 日本悄悄排放的近130萬噸核廢水,離我們到底有多近?
    由於儲水設備即將裝滿,日本計劃,逐步向太平洋排放這近130萬噸核廢水……123萬噸,是什麼概念?可以裝滿500多個奧運會標準遊泳池(50mX25mX1.8m)。難以想像,100多萬噸核廢水進入了太平洋循環,會產生怎樣更可怕的後果……可能有人會說,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可是想告訴大家的是,這些放射性物質和普通的工業廢水不一樣,即使在海洋裡擴散稀釋,它們的半衰期依然有幾十年、甚至幾百上千年。
  • 百萬噸核廢水直排入海 日本真的別無選擇?
    ,日本政府計劃將福島核電站的廢水排入太平洋。  日本政府派遣專家在事發約9年後首次進入福島核電站內部。根據放射量測定器的測定結果,發生爆炸的4層地面處輻射值為每小時104微西弗,比安全基準高出90萬倍。   因為要使損壞的反應堆保持涼爽,因此必須在其頂部澆水,但是在此過程中,會造成嚴重的汙染。每天都會有100多噸的高汙染水添加到存儲箱中。截至上個月,該汙水儲存箱的總儲量為123萬噸。
  • 如果日本把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中國會受到什麼影響?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打算把處理福島核洩漏的 123 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最快在今年 10 月內閣會議上最終敲定。面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各國的譴責,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日本)政府會儘快擔負起責任敲定處置方針。」之所以要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日本表示是「被逼無奈」的選擇。
  • 123萬噸核廢水如何處理?日本政府基本敲定:直接排入大海!
    據參考消息網10月17日援引日本共同社近日的報導,針對如何處理東京電力公司位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一直在積攢的問題,日本政府最早將於今年10月做出最終決定。從如今的情況來看,日本政府基本已經敲定了核汙水的最終處理方案,即——將其直接排入日本東側的太平洋之中,排放計劃預計將於2022年核汙水的儲藏罐裝滿之前進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更是公開表示,處理福島核廢水的問題如今已經刻不容緩。
  • 如果日本把 123 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中國會受到什麼影響?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打算把處理福島核洩漏的 123 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最快在今年 10 月內閣會議上最終敲定。面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各國的譴責,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日本)政府會儘快擔負起責任敲定處置方針。」之所以要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日本表示是「被逼無奈」的選擇。
  • 日本要把123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核威脅距離我們有多遠?
    現在距離2011年3月的日本福島核事故危機過去差不多將近10年了。10年之中,我們可能早已忘記這一事件。但根據日本媒體最近公布的消息,日本政府決定計劃將福島第一核電站儲存的100多萬噸帶有放射性物質氚的核廢水直接排入太平洋。原來在事故之後,沉入核反應堆底部的核廢料必須使用大量的冷卻水進行冷卻,再加上雨水和地下水的大量滲透,每天將產生大約180噸的高濃度放射性的核汙染水。
  • 123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日本人怎麼想的?中國會受到影響嗎?
    今年10月份日本曝出「駭人聽聞」的消息——決定將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這一消息曝出不僅遭到日本漁民的反對,而且引起周圍韓國等其他國家強烈不滿。如果日本真的將123萬噸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危害大嗎?中國會有影響嗎?
  • 日本要把100多萬噸核廢水倒入太平洋,我國會首當其衝嗎?
    自從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之後,所在地區就成了日本境內最危險的地區,為了處理事故,日本付出了不少的人員傷亡,到如今為了冷卻核反應堆,產生了123萬噸的核廢水,這些經過冷卻後的核廢水已經被核汙染,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質,不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環境中去。
  • 每天新增170噸!日本欲將123萬噸核廢水倒入太平洋,危害有多大?
    日本商船每年使用數億噸壓航水,摻入100多萬噸「核處理水」,有什麼難呢?質疑日本用商船傾倒「核處理水」最賣力的,是韓國媒體和民族主義議員。他們繪聲繪色描述,日本商船停泊在韓國港口換「壓艙水」,向韓國放毒。2019年,韓國水產部和原子能機構聯手出擊,檢測日本商船,結果證明子虛烏有。想想也知道,日本政府真到海外「倒垃圾」,何必跑到韓國口岸呢?
  • 日本計劃排放核汙水,或將損害人類DNA
    2011年3月的芮氏9級特大地震,不僅給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同時也導致福島核電站發生嚴重洩漏。儘管日本政府疏散了當地的居民,但核洩漏帶來的危害至今都未得到解決。為了冷卻受損的福島核電站燃料堆芯,日本每年要注入數萬噸水,如今約123萬噸的放射性廢水儲存在一片「森林」中,那裡堆放的大型鋼鐵容器已經超過一千多個。
  • 日本福島核事故後廢水該如何排放?
    對此,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首席專家劉新華。處理後廢水中氚等核素活度濃度超排放限值2011年3月11日,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核反應堆停止運轉距今已有9年時間了。劉新華說,福島核電站產生的大量放射性廢水,主要來源於事故後為持續冷卻堆芯而注入的水、大量滲入反應堆的地下水以及雨水等。
  • 日本將決定核汙水排放 福島汙染處理應審慎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全球熱點)日本將決定核汙水排放 福島汙染處理應審慎  新華社記者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已過去9年多,但其核汙水處理問題仍未解決。  本月8日,日本全國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會長岸宏說:「我們堅決反對將汙水排入大海,因為這可能對日本漁業未來產生災難性影響。」一旦政府允許排汙入海,其他國家將進一步限制日本水產品進口。  韓國近年來多次對日本如何處理福島核汙染表示高度關切。去年8月,韓國要求日本解釋福島核汙染處理事宜,擔心此事可能影響參加東京奧運會的運動員的安全。
  • 日本為何執意把百萬噸核汙水排入海
    而今年福島核汙水再次引發關注是因為:日本有可能正式決定將核汙水排入太平洋。而計劃排入海洋的核汙水,其總量超過了120萬噸,可灌滿500個標準遊泳池。如果這上百萬噸超標2188倍的放射性水直接排放,別的不說,日本自己都要遭殃了,於是他們又搞了一個二次處理系統,對核汙水繼續淨化。
  • 美味的海鮮還能吃嗎?日本要將百萬噸核輻射水排入大海
    導讀:美味的海鮮還能吃嗎?日本要將福島百萬噸核輻射汙水全部排入大海,專家們都不太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事情!日本內閣會議將在10月底前正式決定,把福島核電站第一號機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屆時,123萬噸核廢水,將從2022年起向太平洋排放,持續長達30年。日本還說:將福島核事故汙染水排放到海洋中是安全的,並強調對人類健康造成影響的風險「非常小。 真是讓專家們都不敢相信的決定,日本竟然要將123萬噸核汙水排入大海。
  • 日本傾倒123萬噸核廢水,我國攻克核廢料處理裝置,技術如何?
    可以說核能的開發利用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水電站核能發電具有資源豐富、能量大、能源清潔、安全性高等特點,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核電站中核反應堆冷卻池中產生的核廢料含有幾百种放射性元素,一旦處理不好造成洩漏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日本甚至提出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排放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