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個位於東亞地區的群島國家,全國由本州島、北海道島、九州島和四國島以及其他6800多個島嶼組成。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地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板塊之間的邊界就在日本群島以東的太平洋海底經過,距離日本非常近。由於,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使得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噴發和地震等地質災害的國家。
日本要把核廢水倒入海洋
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最頻繁的國家,全球每年發生的裡氏等級超過6級的地震中,有大約兩成都發生在日本,日本每年發生的有感地震數量平均大約為1000次,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日本被人們稱為是「被自然界詛咒的國度」。近些年,我們印象最為深刻的日本地震,就是發生在2011年3月11日的東日本海大地震,地震發生在海底,震級為9.0級,地震後產生了巨大的海嘯,對日本沿海的巖手縣、宮城縣、福島縣等地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
福島第一核電站位置圖
這次日本地震引發的巨大海嘯,還給日本「福島核電站」造成了致命的打擊,並引發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了核洩漏,造成了最高等級的7級核事故。自從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之後,所在地區就成了日本境內最危險的地區,為了處理事故,日本付出了不少的人員傷亡,到如今為了冷卻核反應堆,產生了123萬噸的核廢水,這些經過冷卻後的核廢水已經被核汙染,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質,不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環境中去。
福島核電站地震前後對比圖
為了儲存這些核廢水,日本在福島核電站附近建設了1044座儲存罐內,不過問題是為了處理核反應堆,每天還會產生將近170噸核廢水,可以預見核廢水只會越來越多,最終日本政府被核廢水打敗了。日本政府可以說是不負責任地宣布,將會把這些核廢水排放到太平洋中去,最早將會在2022年實施該計劃。日本這個計劃一出來,相當於一下子就把「球」踢給了全世界,如果日本真的實施該計劃,這下要輪到世界其他國家擔心了,特別是日本周邊的國家,包括我國會不會受到其衝受到威脅呢?
福島第一核電站衛星圖
雖然說,日本政府的這個計劃最早在2022年實施,離現在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但是估計來看實施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如果繼續儲存在陸地上的罐體內,那就需要繼續建設儲存罐,這樣就會增加極大的成本。估計日本也是在成本不斷增加的壓力下,才宣布要將核廢水排放到太平洋中,如果核廢水進入太平洋中,雖然海洋有一定的自淨能力,但是高濃度的核廢水不同於普通的汙水,核廢水很難被自然降解,將會長時間存在於海洋的海水中,而且會隨著海水的洋流等運動,被帶到世界各大洋,進而影響全世界。
日本核廢水儲存罐
不過,隨著核廢水的擴散,濃度將會不斷下降,危害程度也會不斷減輕,說不定會逐漸下降到較為安全的範圍內。但是,我國離日本這麼近,會不會首當其衝呢?如果日本確定把核廢水排放到太平洋中,那麼首當其衝的肯定是日本自己,其次,由于洋流運動,在福島核電站附近,存在自南向北流動的日本暖流,北方由自北向南流動的千島寒流,核廢水最大可能會在北太平洋暖流的影響下,自西向東流動,橫穿整個太平洋,抵達美國西海岸地區。所以,根據洋流運動情況來看,美國受到的影響應該比我國會更大。不過,在災難面前所有人類都是受害者,因此,有人說人類利用核能,就相當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福島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