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新增170噸!日本欲將123萬噸核廢水倒入太平洋,危害有多大?

2021-01-11 功夫財經

作者:陳興傑 來源:功夫財經

01

2011年東日本發生大地震,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洩露。

核電站反應堆芯熔毀,放射性物質外洩,需不斷注水冷卻,此外堆芯有地下水和雨水流入,這些受汙染的水抽出後要過濾處理,排除放射性。可無論怎樣處理,一種名為氚(chuan)的元素(氫的一種同位素)仍有殘留。

媒體談最近的福島事件,經常會說到「核廢水」。日本官方不這麼認為:「核廢水」是衝刷反應堆的被汙染水。而這些水被滌蕩除核,除了氚元素超標,和真正的「核廢水」(比如核反應堆冷卻水)根本是兩碼事。

日本政府一開始將「核廢水」稱作「氚水」,後來「氚水」檢出其他元素超標(半衰期很長,對魚類幾無影響),改稱作「核處理水」。

本文按照這種定義,將本次討論的「核廢水」稱作「核處理水」。可能有人覺得多此一舉,不過確實更加準確,有助于澄清誤解。

02

如何處理這些「核處理水」呢?這是最近十年來日本政府一直十分頭疼的問題。

一種處理方法是蒸發法。將處理水用特殊裝置蒸餾,再將殘渣填埋。核電國家處理「核廢水」,基本都這麼幹,日本處理福島受汙染的土壤,也用填埋法。

但是,每天新增170噸的「核處理水」,蒸發冷卻成本非常高,高到不可實現。這種方法用在氚殘留的「核處理水」,效率非常低,因此早早被科學家拋棄。

日本福島核電站附近被汙染土壤填埋場

能否將「處理水」帶到公海傾倒?聽起來很缺德,也不妨設想一下。日本有規模龐大的商船,將「處理水」作為壓艙水,帶到公海交換,幾乎就是「順手扔垃圾」。

日本商船每年使用數億噸壓航水,摻入100多萬噸「核處理水」,有什麼難呢?

質疑日本用商船傾倒「核處理水」最賣力的,是韓國媒體和民族主義議員。他們繪聲繪色描述,日本商船停泊在韓國港口換「壓艙水」,向韓國放毒。

2019年,韓國水產部和原子能機構聯手出擊,檢測日本商船,結果證明子虛烏有。想想也知道,日本政府真到海外「倒垃圾」,何必跑到韓國口岸呢?

以日本社會的開放程度,不說組織商船向公海傾倒「處理水」,就是日本政府調幾艘船,秘密執行「公海倒垃圾」任務,也幾乎不可能。

日本政府沒法控制媒體和民間機構,想神不知鬼不覺把髒活兒全做了,得個人和政府一條心,日本政府辦得到嗎?韓國媒體和議員大搞陰謀論,只能證明自己的陰暗。

填埋辦不到,倒掉也不是,福島每天產出的170噸「核處理水」,被日本東電公司(東京電力)存了起來。他們造了一堆罈罈罐罐,專門用來儲水。

到今年9月17日,福島「核處理水」的蓄水箱,已經達到1044個,儲水量達到123萬噸。

日本福島附近儲存「核處理水」的蓄水箱

新的「核處理水」每天增加170噸,蓄水箱源源不斷增加。日本東電公司表示,真放不下了。該怎麼處理,日本政府你趕緊決定吧。日本政府也覺得,此事不能再拖下去。

可能有人會說:「蓄水箱不夠,可以再建啊。一直建下去,直到新技術出現,解決氚的提純問題,這樣不行嗎?」

確實,氚在醫學上大有用途,還頗昂貴,這100多萬噸「核處理水」相當於氚富礦。但從「核處理水」中提純氚,成本非常高,就算新技術出現,要將數萬噸「核處理水」都提純,成本也是天文數字。

連眼下不斷新建的蓄水箱,就夠政府頭疼了。

日本是一個多天災的國家,年年有颱風,大地震說不準啥時來。上千蓄水箱就放在那裡,遇上天災襲擊怎麼辦?

這些「小型水庫」一旦潰決,受影響的是附近居民,「核處理水」流入內河近海,遭殃的人就更多。因此,解決福島「核處理水」問題,也是日本的民生問題。

日本政府拖了近十年,終於下定決心。一方面確實是東電公司叫苦不迭,抱怨到2022年就沒有存儲空間;另一方面,趕上首相菅義偉履新。

菅義偉作為過渡人物接替安倍晉三執政,沒有太大負擔,由他下決心解決難題,很好理解。

據日本媒體報導,10月16日,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討論解決福島「核處理水」。「排入太平洋」,成為最有可能的方案。這項決定預計在10月底之前做出。

消息一出,環太平洋各國都很關注,國際環保組織也放出話來,將全力反對日本政府這項決定。

03

這就是日本「往太平洋倒核廢水」事件全過程。我在網上看新聞和相關評論,都是眾口一辭的譴責。

中國人罵,韓國人罵得更兇,連有些美國人也擔心西海岸安全。質疑是可以理解的,人們談「核」色變,誰都不想這邊打著漁遊著泳,那邊「核廢水」可能就緩緩飄來。有反對抗議,非常正常。

不過站在日本政府這邊,其處境之難也不難想像。日本遭受大地震襲擊和福島核洩露,已經快十年了,那麼多「核處理水」總是要解決吧?抗議者當然可以抗議,卻沒有給出答案。

越往後拖延,本地人承受風險的風險就越大——對於日本人來說,這種風險要嚴重和迫切得多,幾千公裡外的人們,誰為他們考慮?

日本政府已經拖延猶豫近十年,他們是要對國際社會負責任,但更要對本國人民負責任。否則這些堆積的「核處理水」一旦洩露,誰來承擔責任呢?

福島核洩漏之後,國際上聲援關懷者眾,可一旦涉及自身利益,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絲毫不顧慮日本人民的風險。日本政府一定也在考量國內外責任的輕重。

04

日本政府討論「往太平洋倒汙水」的消息傳出後,國際輿論大譁,這個過程中,環保主義者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決定還沒做出,他們就在太平洋上畫出「核汙染範圍」的可怕曲線。一道道鮮紅曲線從日本出發,蔓延到美國加拿大海岸,仿佛幾個月後,那裡將迎來生化危機。

綠色和平組織描繪的「日本排汙」的嚴重後果

這種「研究」除了渲染誇大,製造恐怖氣息,其實沒有什麼意義。

此番日本政府決定往太平洋「排汙」,不是直接倒,而是先稀釋40倍,再緩緩注入,時間長達30年。氚的半衰期是12.5年,也就是每過12.5年放射性減半。

從2011年起算到第一批「核處理水」入海,已經過去二十多年(到全部處理完成,則過去將四十年),危害已經減輕許多。

日本「向太平洋排汙」的流程示意圖

當年日本福島核洩露,環保組織也描繪出一幅世界末日的情景。時至今日,哪個太平洋國家站出來控訴福島核洩露造成本國嚴重後果呢?

就連「震中」福島縣,也恢復了以往生活狀態。福島縣是日本著名的農業縣,2018年當地農產品出口完全恢復,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福島第一核電站洩露造成的輻射汙染範圍

這次日本政府「往太平洋倒汙水」,還沒公布具體位置,但能確定在日本東側的太平洋近海。如果有巨大的風險,日本本土一定首當其衝。

倘若像一些環保組織說的那樣,兩萬公裡外的美國加拿大都有危險,日本本土豈非寸草不生?日本政府是倒「核處理水」,還是民族自殺?

由此可見,許多環保組織的反對已經到了不講科學、不講常識的地步,大可以不必當真。

目前環太平洋各國,除了韓國政府明確反對,各國政府都保持審慎關注的態度。不是說各國政府草菅人命,而是情形確實不像環保組織渲染的那樣,一幅「世界末日臨近」的樣子。

從國際法人角度說,其他國家沒辦法反對日本在近海傾倒核汙水,更談不上追究責任——最多表示關切。

處理「核汙水」畢竟屬於日本內政,說它危害別國利益也只是猜測。環保組織以保護地球、保護海洋生物的理由反對,不是不行,可他們似乎什麼也沒做。

環保組織完全可以募款,在日本建設大量蓄水箱,將「核處理水」存放幾十年上百年,等氚的放射性減弱到他們認為安全,再行排放——迄今為止,環保組織沒出過一分錢,更談不上保障蓄水箱的安全。

承擔責任的日本政府,顯然已經沒有耐心。他們覺得夠安全,不必聽從這些不承擔責任的傢伙們行事。

05

最後說一說日本「向海洋排汙」將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東日本海離中國很遙遠,有列島屏障,洋流還到不了。因此,中國發生核汙染的可能性極低。當年福島核洩露發生,當時也是一片恐慌,事後證明毫無必要。

海洋之大,排汙淨詬的能力之強,超出很多人想像。更何況此番「核處理水」並非「核廢水」,入海前被多次處理,放射性減弱,核物質的劑量已經很小。我們要關注日本「核排汙」的進展,但實在沒必要恐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評論日本核排汙事件,我覺得說得恰當得體,值得記下來:

希望日本政府秉持對本國國民和周邊國家以及國際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深入評估福島核電站含氚廢水處理方案可能帶來的影響,主動、及時以嚴格準確、公開透明的方式披露信息,在與周邊國家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慎重做出決策。

和其他國家相同,中國官方沒有譴責,也沒有反對,而是保持著關注,敦促日本政府嚴格評估,審慎行事和充分溝通。處理核相關物質,這種態度確有必要。

無視風險和誇大風險,都是不可取的態度。

相關焦點

  • 日本欲將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一場災難正在悄悄來臨
    計劃將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排放時間將長達30年。 一石激起千層浪。 消息一出,世界輿論為之譁然。 123萬噸核廢水,什麼概念?
  • 日本要把100多萬噸核廢水倒入太平洋,我國會首當其衝嗎?
    日本是一個位於東亞地區的群島國家,全國由本州島、北海道島、九州島和四國島以及其他6800多個島嶼組成。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地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板塊之間的邊界就在日本群島以東的太平洋海底經過,距離日本非常近。由於,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使得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噴發和地震等地質災害的國家。
  • 如果日本把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會怎樣?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打算把處理福島核洩漏的 123 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最快在今年 10 月內閣會議上最終敲定。面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各國的譴責,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政府會儘快擔負起責任敲定處置方針。」
  • 如果日本把 123 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 中國會受到什麼影響?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打算把處理福島核洩漏的 123 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最快在今年 10 月內閣會議上最終敲定。面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各國的譴責,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日本)政府會儘快擔負起責任敲定處置方針。」之所以要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日本表示是「被逼無奈」的選擇。
  • 日本計劃排放123萬噸核廢水,他們說的「安全標準」真的安全嗎?
    近日,日本決定把福島核電站123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於是全世界炸開了鍋。如果123萬噸核汙水全部排入太平洋,也許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置身事外。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警告稱,日本存放的核汙水除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外,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可能會影響人類的DNA。
  • 120萬噸核廢料即將被日本倒入大海,聯合國緊急幹預,韓國欲起訴
    近段時間,日本想將福島核洩漏處理後產生的核廢水倒入太平洋一事在國際上鬧得沸沸揚揚,有聯合國人權專家表示,日本這種將核廢水倒入太平洋的做法會產生嚴重後果,該專家呼籲日本暫緩該決定,並提出希望日本積極在新冠疫情後舉行國際磋商,再作出決定。
  • 123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日本人怎麼想的?中國會受到影響嗎?
    今年10月份日本曝出「駭人聽聞」的消息——決定將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這一消息曝出不僅遭到日本漁民的反對,而且引起周圍韓國等其他國家強烈不滿。如果日本真的將123萬噸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危害大嗎?中國會有影響嗎?
  • 如果日本把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中國會受到什麼影響?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打算把處理福島核洩漏的 123 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最快在今年 10 月內閣會議上最終敲定。面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各國的譴責,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日本)政府會儘快擔負起責任敲定處置方針。」之所以要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日本表示是「被逼無奈」的選擇。
  • 120萬噸核廢料,即將被日本排入太平洋
    每一天,福島核電站的廢墟中就會產生高達170噸的核廢水。這些放射性廢水根本就沒有辦法處理,於是日本只好修建了很多大罐子,把他們給儲存了起來。這就是鼎鼎大名的日本核廢水問題。9年過去了,日本已經積累了超過120萬噸核廢水,將它們儲存在1044個巨大的鋼鐵容器中。
  • 120萬噸核廢料,即將被日本排入太平洋
    第二個問題,福島核電站臨海,且地勢低,所以不斷的有地下水順著裂縫湧入到熔毀的反應堆裡,然後再流到環境中去。福島核電站離大海太近了,這就導致根本無法通過人工手段阻斷地下水。所以福島核電站這附近所有的水,都有高輻射性,全部有問題,必須要源源不斷的抽走,絕不能任由它們和海水混合。每一天,福島核電站的廢墟中就會產生高達170噸的核廢水。
  • 日本悄悄排放的近130萬噸核廢水,離我們到底有多近?
    1044座儲罐內的核廢水已經多達123萬噸,並且還在以每天170噸的速度繼續增加。由於儲水設備即將裝滿,日本計劃,逐步向太平洋排放這近130萬噸核廢水……123萬噸,是什麼概念?可以裝滿500多個奧運會標準遊泳池(50mX25mX1.8m)。
  • 如果日本把 123 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中國會受到什麼影響?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打算把處理福島核洩漏的 123 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最快在今年 10 月內閣會議上最終敲定。面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各國的譴責,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日本)政府會儘快擔負起責任敲定處置方針。」之所以要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日本表示是「被逼無奈」的選擇。
  • 日本計劃排萬噸核廢水,他們說的「安全標準」真安全?
    近日,日本決定把福島核電站123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於是全世界炸開了鍋。日本的這一決定,之所以引起群情激奮,是因為它造成的影響不僅僅局限於一國一地,而是會波及全世界和全人類。福島事故之後,美國西海岸、澳大利亞、靠近北極圈的白令海峽,都檢測到了福島汙染物。如果123萬噸核汙水全部排入太平洋,也許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置身事外。
  • 太平洋「毒瘤」:比起日本的120萬噸核廢水,美軍的危害更大
    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大搞生化試驗,傷心的又何止是太平洋?近日,日本前環境大臣原田義昭公開宣稱,要將福島核電站中的百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此言一出,國際輿論炸開了鍋。自從日本福島核電站2011年3月發生核洩漏事故後,國際社會就對日本核安全的質疑聲不絕於耳。此次,日本核安全問題再度成為國際焦點。
  • 日本要把123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核威脅距離我們有多遠?
    現在距離2011年3月的日本福島核事故危機過去差不多將近10年了。10年之中,我們可能早已忘記這一事件。但根據日本媒體最近公布的消息,日本政府決定計劃將福島第一核電站儲存的100多萬噸帶有放射性物質氚的核廢水直接排入太平洋。原來在事故之後,沉入核反應堆底部的核廢料必須使用大量的冷卻水進行冷卻,再加上雨水和地下水的大量滲透,每天將產生大約180噸的高濃度放射性的核汙染水。
  • 123萬噸核廢水如何處理?日本政府基本敲定:直接排入大海!
    據參考消息網10月17日援引日本共同社近日的報導,針對如何處理東京電力公司位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一直在積攢的問題,日本政府最早將於今年10月做出最終決定。從如今的情況來看,日本政府基本已經敲定了核汙水的最終處理方案,即——將其直接排入日本東側的太平洋之中,排放計劃預計將於2022年核汙水的儲藏罐裝滿之前進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更是公開表示,處理福島核廢水的問題如今已經刻不容緩。
  • 120萬噸核廢料,將被日本排入太平洋,應對核廢料中國有專利
    就在全球應新冠疫情焦頭爛額的時候,日本又毫無徵兆的放出一個大新聞,將「核廢料」一詞拉入了大家的視野。  人們常調侃,當一個日本人衝你鞠躬,然後說:「不好意思,給你添麻煩了」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他是在謙虛,你可能真的要有麻煩了。
  • 日本宣布可怕決定,137萬噸核廢料倒入太平洋
    「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強大的代名詞,同時核輻射也是讓人最為恐怖的存在!日本的廣島、長崎還是在二戰的時候遭到了美國原子彈的攻擊,但是時至今日還是讓人避之不及!幾年前日本福島核電站核廢料洩露事件引起了極大的討論,去年一場大雨再次導致幾萬袋核廢料被衝進大海,日本裝模作樣地捕撈了幾袋之後稱捕撈不到就草草了事了,很多國家都認為這兩起核廢料洩露事件都是日本自導自演的,畢竟這種處理方式是最快捷的,也是成本最低的!此前兩次日本還裝模作樣地演戲,但是這一次日本連裝模作樣也不想裝了!直接宣布要將福島的137萬噸核廢料倒入太平洋中!想要拉全世界做陪葬!
  • 百萬噸核廢水直排入海 日本真的別無選擇?
    ,日本政府計劃將福島核電站的廢水排入太平洋。在日本有一句老話:災難會在人們將它遺忘時不期而至。眼下著急處理「福島後遺症」的日本,看起來卻似乎忘記了這句老話。這些廢水是哪裡來的?如果現在排入太平洋,會產生什麼樣的威脅?   儲罐將滿?   2011年,一場地震和海嘯導致日本福島核電站四個大型核反應堆崩潰,並對反應堆安全殼結構和容納它們的建築物造成了廣泛破壞。
  • 日本為何執意把百萬噸核汙水排入海
    而今年福島核汙水再次引發關注是因為:日本有可能正式決定將核汙水排入太平洋。而計劃排入海洋的核汙水,其總量超過了120萬噸,可灌滿500個標準遊泳池。日本人只好把它們都用核汙水儲罐儲存起來。這些核汙水被儲藏在福島核電站的1000個大型儲水罐中,目前已經達到120多萬噸。而最大存儲能力也只有137萬噸左右,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以現在每天新增140噸汙染水的速度,在2022年9月核汙水就會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