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欲將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一場災難正在悄悄來臨

2020-11-25 騰訊網

來源:十點讀書 | ID:duhaoshu

小時候看電影,總覺得《車諾比》裡關於「核危害」的介紹太唬人。

僅僅是核洩漏怎麼能瞬間讓烏克蘭變為人間煉獄?

死傷人數高達14萬。

後來學了化學才明白,核洩漏最嚴重的不是致死,而是核輻射的連鎖反應——正常人受疾病折磨、新生兒出生就變得畸形。

以至核洩露事件過去29年,車諾比依然靜謐如鬼城。

雖然《車諾比》事件年代久遠,但真實版的車諾比正在我們身邊上演。

幾天前,日本官方突然宣布一則消息。

計劃將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排放時間將長達30年。

一石激起千層浪。

消息一出,世界輿論為之譁然。

123萬噸核廢水,什麼概念?

打個比方,如果把這些核廢水都裝進500毫升的礦泉水,足足能裝滿250億瓶,可以繞地球赤道120圈。

各國各界反應激烈,紛紛譴責。

聯合國特別報告員巴斯庫特·通卡克憂心忡忡地警告:

我敦促日本政府三思而後行:是否要做一個人權和環境的真正擁護者。

因為站在環保的角度,任何廢水排入大海都會帶來不可估計的汙染,更何況是工業核廢水。

與日本臨近的韓國,第一個站出來發聲,敦促日本政府撤銷決定。

英國網友紛紛痛斥日本的行為:

「這絕對不能被允許發生!」

「如果海洋被汙染世界會滅亡!」

「日本地震時每個國家都盡力的去幫助他,但是現在日本在做什麼!?」

「一旦海洋被核汙染,人類是無法淨化它的!」

央視新聞發布聲明稱,若汙水入海,輻射57天會蔓延至半個太平洋,更有環保組織警告,汙水中的輻射物可能會影響人類DNA。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稱:「核輻射會給海洋環境、食品安全、人類健康造成深遠的影響。」

不僅其他國家,日本民眾也強烈反對,排放核廢水,會直接毀掉靠海吃飯的漁民的生活。

很多人可能還不太明白核廢水入海的危害:

不就是傾倒廢水,有必要引起這麼大的恐慌和指責嗎?

要知道這可是"核"。

核廢水與其他廢水的本質區別是,核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使人體出現病變,甚至會引發基因變異。

它的危害是一般工業廢水的成千上萬倍。

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相當於在拿生命開玩笑,也在拿人類的千秋萬代做賭注。

但是,這一次,我們真的賭不起。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日本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核廢水。

這一切都要從9年前的一場災難說起。

2011年3月11日,突如其來的地震引發海嘯,淹沒了半個日本福島。

不僅奪去了3萬人的生命,還造成福島核電站大規模洩露。

被衝擊的核電站發生了核熔毀,開始劇烈燃燒。

為不引發大規模爆炸,儘可能遏制放射性物質擴散,日本方面只能引入大量冷卻海水為核電站降溫。

降溫後的海水,因為攜帶了大量放射性物質,最終變成了核廢水。

核廢水不能被循環利用,更不能直接排回大海。

於是,日本方面開始製造大型儲水罐,先將核廢水儲存起來。

日本政府聲稱,核廢水廠區2020年會達到飽和狀態,沒有地方再建立廠區。

面對核廢水,日本嘗試了多種解決辦法:

廢水蒸發,但是會影響空氣,部分放射性同位素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更快。

電解回收,耗電量太大,大到日本政府需斥資數百億購買電量。

地下填埋和製作成核廢水水泥塊,埋在深層土壤裡,會影響當地人民的健康。

日本政府最鍾意的辦法就是排進大海,靠巨大的海水稀釋來降解。

因為這種方法最有效、最快捷。

最重要的是,最省錢,

其餘方法累積耗資高達數百億甚至上千億日元。

而排入海洋,只需花費17億到34億日元。

日本政府為排水入海進行多次協商,始終未果。於是近日頻繁召開發布會,多次鼓吹:

「將汙水排入太平洋後、放射性物質含量會被大大稀釋從而達到安全標準」。

果真如此嗎?

並非。

這些所謂的達標廢水,還是被檢測出含有大量放射性同位素氚和碳-14。

一旦排放,10年內將會影響全世界的水域。

關於排放核廢水問題,有些人可能覺得離自己很遙遠:反正是排進大海,又不會給我造成影響。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海洋作為生命的起源,連結著全世界。

曾有專家做過含有放射性元素銫137的輻射水,在海洋中的擴散模擬圖。

核廢水一旦被直接排入海洋,

15天後會擴散到日本東部海域:

半年後,太平洋西北部海域將無法倖免:

十年後,核汙染將遍布全球海洋:

其實一直以來,日本都在往海裡偷排核廢水。

2019年8月,韓國SBS電視臺報導,自2017年9月起,從福島附近6縣海域注入韓國的高核汙染海水預計約6703噸。

韓國民眾自發抵制日本。

不僅韓國,美國、加拿大也早就已經受到核輻射的波及。

如果日本政府將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大海,這些廢水會擴散到整個太平洋區域。

無論是接壤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亞,還是位於太平洋西岸的中國,都無法躲避汙染。

只要還生活在這顆星球上,就無處可逃。

海洋一旦發生核汙染,最先發生病變的就是海洋生物。

2012年,日本海底發現一種奇特的變異魚,面目猙獰,顏色怪異,狀如怪獸。

變異與正常的魚

還有一種變異怪蝦,沒有頭,裸露的牙齒異常鋒利,攻擊力超強。

2016年,北美部分地區也受到了核汙染,當地捕撈的魚類被割開後,肉裡全是白色腫瘤,就像人類的癌細胞一樣。

如果不仔細檢查,它們都將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有的魚類還會發生肉眼可見的畸形,頭上長瘤,奇形怪狀。

廢水入海不僅會讓海洋生物會發生病變,陸地生物也不能倖免。

法國核子專家發現,北加州納帕出產的紅酒核輻射指數增加,檢測後發現,日本核輻射,波及到法國,生長中的葡萄發生了病變。

這些核超標的紅酒,早已源源不斷送往了世界各地。

餐桌上隨處可見的番茄,也變異成了多頭怪物。

日本除福島縣之外的其他9個縣,2020年6月蔬菜檢測依然是輻射含量超標,部分蔬菜超標高達4倍。

2019年4月2日,廣東茂名海關查獲來自日本涉核洩漏區的禁止進口商品,包括餅乾、糖果、蔬菜食品、牙膏等近1800件。

2017年,央視新聞就曾報導過,加拿大西海岸的三文魚體內,含有放射性同位素銫-134,而這些三文魚已經無數次走進人類的餐桌。

從這些新聞中不難發現,隨著食物鏈中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的層層累積,那些放射性元素,最後都會回到人類身體中。

不要以為這些事情和我們無關,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我們,其實才是最危險的。

日本自恃崇尚人文、乾淨、素質。

在許多文章的描述裡:

這裡的大街小巷不染塵埃。

這裡的小孩剛出生起就懂垃圾分類。

這裡的人都追求節儉簡約。

似乎,這個國度就是「環保主義」的象徵。

但事實呢?

2009年《海豚灣》上映,日本海豚捕殺業和捕鯨業被推上風口浪尖。

全球52個國家都加入的國際捕鯨委員會裡,並無日本。

據統計,從1900年到1999年間,大約有300萬頭鯨魚被捕殺。

長鬚鯨、塞鯨、藍鯨等鯨魚種類已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全世界都在保護海洋,拒絕捕殺鯨魚。

但日本一意孤行。

在《全球禁止捕鯨公約》生效的情況下,日本仍舊讓海豚的血水染紅了整個海灘。

2020年7月,日本一艘貨船在模里西斯觸礁擱淺,洩漏的油類有機物對大片海域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

從出事到被報導,日本從沒正視這次事故,沒有採取任何有效的解決辦法,直至模里西斯全宣布整個國家進入環境緊急狀態。

如果說模里西斯事件是意外,那接下來這件事情,就真的讓人震驚了。

2019年,颱風「海貝思」登陸日本,日本趁亂「丟失」2667袋核固體廢料。

甚至2015年的一場大雨都能衝走將近400袋固體垃圾。

日本封鎖消息,拒絕打撈。

這種分裝成小袋的廢料被隨意放在水流下遊。

只要有雨、有風、有地震,就會被帶走一部分墜入大海。

日本對待核固體廢料都能做到沉入海底,

核廢水當然也不例外。

可見,只是街道乾淨還遠遠不夠。

面對世界責任時的大國擔當,也許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若世界水域被汙染,任誰都無法獨善其身。

大海是很大,但它不能囊括一切。地球是很包容,但它也會有忍無可忍的那一天。

人類強行破壞環境、打破自然平衡,自食惡果的例子還少麼?

1956年,日本水俁灣開始出現一種病因不明的怪病,俗稱「水俁病」。

患病者步態不穩、抽搐、手足變形、神經失常、身體彎弓高叫,直至死亡。

後經過12年的分析研究,才確定這種病是人類大量食用被工業廢水汙染的魚蝦,造成嚴重的汞中毒所致。

依然是日本,富川平原的神東川河附近,自從開設了煉鋅廠後,1955年開始,當地居民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病變。

相比「水俁病」,這種病狀能讓人劇烈骨痛,多處骨折,有的患者身長甚至足足縮短了30釐米。

1986年,瑞士桑多茲化工廠倉庫著火,近30噸劇毒化工物質流入萊茵河。

萊茵河方圓150公裡內,60多萬隻生物被毒死,河岸兩側飲用水全部汙染,致使生活在萊茵河附近的居民致病率超過往年的10倍。

1948年10月,美國多諾拉城霧霾密布,空氣難以流通。

但城中的大型煉鐵廠、煉鋅廠、硫酸廠還在大量排放有毒的工業廢氣,5天內,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深感不適,5910人相繼暴病,死亡17人。

不僅是工業汙染,微塑料汙染也在加速人類死亡。

就連遙遠的南極都不能倖免。

這些,不僅會報應在我們自己身上,日益加重的汙染會讓後代承擔更為嚴重的後果。

數據表明,全球約有20-30萬的肉眼可見先天畸形兒;

後天顯現的畸形兒高達80-120萬。

每20個人中,就一個人存在基因缺陷。

加重出生缺陷的重要因素,是環境汙染。

所以,你還能說日本排放核廢水,跟我們沒有關係嗎?

如果有核電站的國家都像日本一樣,把廢水排進大海,那這個地球,早就變成了死城。

世界本就是命運共同體,我們面臨的,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狀態。

一個新冠病毒就能讓全世界陷入緊急狀態,歷時將近一年。

現在,很多國家的患病人數還在直線飆升。

無數人在經歷慘痛的生離死別。

人類自己創造的災難已經太多,如果不及時收手,真的會自取滅亡。

《喪鐘為誰而鳴》裡說:

「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身處這時代,沒有誰是旁觀者,沒有誰是局外人,那無窮的遠,那無數的生命,都和你我有關。」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關注環保。

更希望每一個大國都能做出應有的擔當。

不要讓全世界更大的災難始於一場「核廢水」排放!

【end】

素材圖片來源於微博、知乎、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

點個在看 關注環保

相關焦點

  • 如果日本把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會怎樣?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打算把處理福島核洩漏的 123 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最快在今年 10 月內閣會議上最終敲定。面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各國的譴責,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政府會儘快擔負起責任敲定處置方針。」
  • 如果日本把 123 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 中國會受到什麼影響?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打算把處理福島核洩漏的 123 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最快在今年 10 月內閣會議上最終敲定。面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各國的譴責,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日本)政府會儘快擔負起責任敲定處置方針。」之所以要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日本表示是「被逼無奈」的選擇。
  • 如果日本把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中國會受到什麼影響?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打算把處理福島核洩漏的 123 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最快在今年 10 月內閣會議上最終敲定。面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各國的譴責,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日本)政府會儘快擔負起責任敲定處置方針。」之所以要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日本表示是「被逼無奈」的選擇。
  • 如果日本把 123 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中國會受到什麼影響?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打算把處理福島核洩漏的 123 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最快在今年 10 月內閣會議上最終敲定。面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各國的譴責,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日本)政府會儘快擔負起責任敲定處置方針。」之所以要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日本表示是「被逼無奈」的選擇。
  • 日本計劃排放123萬噸核廢水,他們說的「安全標準」真的安全嗎?
    近日,日本決定把福島核電站123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於是全世界炸開了鍋。如果123萬噸核汙水全部排入太平洋,也許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置身事外。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警告稱,日本存放的核汙水除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外,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可能會影響人類的DNA。
  • 123萬噸核廢水如何處理?日本政府基本敲定:直接排入大海!
    據參考消息網10月17日援引日本共同社近日的報導,針對如何處理東京電力公司位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一直在積攢的問題,日本政府最早將於今年10月做出最終決定。從如今的情況來看,日本政府基本已經敲定了核汙水的最終處理方案,即——將其直接排入日本東側的太平洋之中,排放計劃預計將於2022年核汙水的儲藏罐裝滿之前進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更是公開表示,處理福島核廢水的問題如今已經刻不容緩。
  • 123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日本人怎麼想的?中國會受到影響嗎?
    今年10月份日本曝出「駭人聽聞」的消息——決定將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這一消息曝出不僅遭到日本漁民的反對,而且引起周圍韓國等其他國家強烈不滿。如果日本真的將123萬噸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危害大嗎?中國會有影響嗎?
  • 日本要把123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核威脅距離我們有多遠?
    現在距離2011年3月的日本福島核事故危機過去差不多將近10年了。10年之中,我們可能早已忘記這一事件。但根據日本媒體最近公布的消息,日本政府決定計劃將福島第一核電站儲存的100多萬噸帶有放射性物質氚的核廢水直接排入太平洋。原來在事故之後,沉入核反應堆底部的核廢料必須使用大量的冷卻水進行冷卻,再加上雨水和地下水的大量滲透,每天將產生大約180噸的高濃度放射性的核汙染水。
  • 每天新增170噸!日本欲將123萬噸核廢水倒入太平洋,危害有多大?
    02如何處理這些「核處理水」呢?這是最近十年來日本政府一直十分頭疼的問題。一種處理方法是蒸發法。將處理水用特殊裝置蒸餾,再將殘渣填埋。核電國家處理「核廢水」,基本都這麼幹,日本處理福島受汙染的土壤,也用填埋法。但是,每天新增170噸的「核處理水」,蒸發冷卻成本非常高,高到不可實現。
  • 日本計劃排萬噸核廢水,他們說的「安全標準」真安全?
    近日,日本決定把福島核電站123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於是全世界炸開了鍋。日本的這一決定,之所以引起群情激奮,是因為它造成的影響不僅僅局限於一國一地,而是會波及全世界和全人類。福島事故之後,美國西海岸、澳大利亞、靠近北極圈的白令海峽,都檢測到了福島汙染物。如果123萬噸核汙水全部排入太平洋,也許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置身事外。
  • 日本要將百萬噸核輻射水排入大海
    日本要將福島百萬噸核輻射汙水全部排入大海,專家們都不太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事情! 10年前日本發生大地震,大地震給日本帶去巨大的災難,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10年,日本竟然要將這個災難帶給全人類
  • 120萬噸核廢料,即將被日本排入太平洋
    每一天,福島核電站的廢墟中就會產生高達170噸的核廢水。這些放射性廢水根本就沒有辦法處理,於是日本只好修建了很多大罐子,把他們給儲存了起來。這就是鼎鼎大名的日本核廢水問題。9年過去了,日本已經積累了超過120萬噸核廢水,將它們儲存在1044個巨大的鋼鐵容器中。
  • 120萬噸核廢料,即將被日本排入太平洋
    每一天,福島核電站的廢墟中就會產生高達170噸的核廢水。這些放射性廢水根本就沒有辦法處理,於是日本只好修建了很多大罐子,把他們給儲存了起來。這就是鼎鼎大名的日本核廢水問題。9年過去了,日本已經積累了超過120萬噸核廢水,將它們儲存在1044個巨大的鋼鐵容器中。 密密麻麻,到處都是。
  • 120萬噸核廢料,將被日本排入太平洋,應對核廢料中國有專利
    小合一直以為這不過是個段子,而當記者會上,日本環境大臣原田義昭在鏡頭前深深鞠躬,並說出:給諸國添麻煩了,但核廢料我們必須排在太平洋,這是對日本民眾最有利的保護,希望諸國諒解!時,小合還是被日本人的臉皮厚度震驚了一下。
  • 日本悄悄排放的近130萬噸核廢水,離我們到底有多近?
    由於儲水設備即將裝滿,日本計劃,逐步向太平洋排放這近130萬噸核廢水……123萬噸,是什麼概念?可以裝滿500多個奧運會標準遊泳池(50mX25mX1.8m)。而如果這些核汙水被直接傾倒進太平洋,影響的絕不僅僅只是日本及周邊的海域,太平洋以及其他各大洋都將面臨淪陷的危險。德國頂級海洋科學研究機構,就用電腦模擬了核汙水的擴散。
  • 百萬噸核廢水直排入海 日本真的別無選擇?
    ,日本政府計劃將福島核電站的廢水排入太平洋。在日本有一句老話:災難會在人們將它遺忘時不期而至。眼下著急處理「福島後遺症」的日本,看起來卻似乎忘記了這句老話。這些廢水是哪裡來的?如果現在排入太平洋,會產生什麼樣的威脅?   儲罐將滿?   2011年,一場地震和海嘯導致日本福島核電站四個大型核反應堆崩潰,並對反應堆安全殼結構和容納它們的建築物造成了廣泛破壞。
  • 日本福島百萬噸核汙水將排入太平洋?國際組織警告:或損害人類DNA
    日本福島百萬噸核汙水將排入太平洋?由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汙水排放入海,預計需要兩年時間進行排放準備工作,現存約120萬噸汙染水全部處理並排放完需耗時約30年。據日本媒體24日報導,日本政府可能在10月過後,就「核汙水入海」一事作正式決定,尚未透露具體決定時間。此前,日媒報導稱,日本政府將在本月27日作出這一決定。
  • 太平洋「毒瘤」:比起日本的120萬噸核廢水,美軍的危害更大
    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大搞生化試驗,傷心的又何止是太平洋?近日,日本前環境大臣原田義昭公開宣稱,要將福島核電站中的百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此言一出,國際輿論炸開了鍋。自從日本福島核電站2011年3月發生核洩漏事故後,國際社會就對日本核安全的質疑聲不絕於耳。此次,日本核安全問題再度成為國際焦點。
  • 日本要將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大海 國際組織:損害人類DNA
    2011年日本遭遇的大地震導致福島的核電站受損,為了冷卻核反應堆的燃料堆芯,東京電力用了大量海水衝刷,這些核廢水累積到了123萬噸之多。對於日本要將這些廢水排入大海稀釋的決定,綠色和平組織警告後果嚴重。
  • 日120餘萬噸核廢水將排入太平洋?美雜誌:處理後仍有放射性成分
    【環球時報記者 嶽光 任重 郭偉民】據日本共同社等多家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淨化後含有放射性物質氚的處理水以排放入太平洋的方式來處理。最快本月內將舉行相關閣僚參加的會議最終敲定。該消息一出就引發外界對於日本福島核廢水排入海中風險的高度關注。福島核電站廢水真的只有排入太平洋這樣一種處理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