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事故後廢水該如何排放?

2020-11-30 澎湃新聞

原創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新聞較真合伙人計劃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 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日本福島核電站核事故處理所產生的大量廢水該如何處理,一直是個大難題。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已確定將積存的廢水排入海洋的方針。但由於引發全球的擔憂和反對,日本不得不推遲決定是否排海。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弘志在10月23日記者招待會上說,「我們目前還不能宣布『如何處理核汙水』的具體時間」。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內的核廢水儲存罐。

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反應堆已停止運轉,廢水是從哪裡來的?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有過先例嗎?對核廢水科學處理方式是什麼?對此,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首席專家劉新華。

處理後廢水中氚等核素活度濃度超排放限值

2011年3月11日,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核反應堆停止運轉距今已有9年時間了。劉新華說,福島核電站產生的大量放射性廢水,主要來源於事故後為持續冷卻堆芯而注入的水、大量滲入反應堆的地下水以及雨水等。

「福島事故後,東京電力公司設置了事故放射性廢水淨化處理裝置,其中包括鍶銫吸附裝置、反滲透膜除鹽裝置以及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等,用來去除事故放射性廢水中的大部分放射性核素,並設置了大量貯罐,用來貯存經處理淨化後的廢水。」劉新華說。

日本政府擬在近期決定向海洋排放的福島核電站廢水,是經處理後的廢水而不是核洩漏出來的廢水。劉新華說,這些廢水中主要含有氚以及鍶、銫、碘等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

據了解,雖然廢水已經通過事故放射性廢水淨化處理裝置進行了處理,但是由於上述裝置無法去除氚,導致處理後廢水中氚的平均活度濃度仍然達到7.3×105Bq/L(Bq,放射性活度的單位),超出了6×104Bq/L的排放活度濃度限值,該限值是日本相關法規中規定的。

廢水中還含有銫-137、銫-134、鍶-90、鈷-60、碘-129、釕-106等放射性核素。劉新華說,雖然經淨化處理後,放射性核素含量已大幅降低,多數核素低於上述規定中的排放限值,但仍有部分貯罐中碘-129、鍶-90等核素高於限值。日本需要對這些貯罐中的廢水進行再處理。

沒有大量核事故處理後廢水排海先例

目前,日本貯存的廢水在排海前需要經過哪些處理?能否消除廢水排放帶來的海洋環境汙染?劉新華解釋說,目前,日本政府尚未公布福島核事故處理後廢水在排放前要進行哪些處理的方案。

但是鑑於福島核事故處理後廢水總量大、氚濃度高,部分核素超標,劉新華建議,日本政府應考慮採取進一步措施,包括增加廢水貯罐,避免倉促排放,為處理後廢水排放準備工作預留充足時間;採用去汙因子高的廢水處理技術和裝置,對超標核素進一步淨化處理,儘可能降低處理後廢水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研究氚的處理技術,並及時公開研究進展和成果,如有可行技術應立即用於廢水中氚的處理;採取合適的排放方案,選用最佳排放設計,嚴格限制排放速率和年排放量,嚴格排放監測和排放控制管理,確保達標排放;加強海洋環境和海洋生態監測,進一步降低廢水排放對海洋環境的影響。

據報導,截至2020年8月底,福島第一核電站不但累計貯存了超過120萬立方米處理後的廢水,而且處理後廢水的貯存容量,即137萬立方米,將於2022年夏天耗盡。持續產生的廢水佔據了大量貯存空間,阻礙了福島第一核電站4臺機組退役工程的實施以及現場其他消除安全風險措施的實施。特別是放射性核素不可能在短期內衰變完畢,在貯罐中貯存並非是解決處理後廢水問題的合適出路。福島核電站貯存的百萬立方米處理後廢水是重大安全風險源,存在地震、海嘯等因素可能導致的巨大風險,因此,日本政府越來越迫切想解決處理後廢水的處置問題。

劉新華表示,歷史上發生的核事故,如車諾比和三哩島核事故,都是大氣釋放,沒有發生過類似福島核事故產生大量廢水的核事故,因此,沒有大量核事故處理後廢水向海洋排放的先例。

「目前,不存在由國際第三方機構對處理後核廢水進行檢驗再排海的規定,也沒有相關的檢驗程序和標準,但日本政府可考慮邀請國際第三方機構進行獨立監測,並公開信息。」劉新華說。

應日本政府請求,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組織專家組開展了四次針對「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1-4號機組退役中長期路線圖」的國際同行評議,完成了ALPS淨化水處理小組委員會發布的日本福島核事故處理後廢水處置方案評估報告的評價,該委員會是日本政府下設的。

2012年3月11日,核洩漏事故一周年後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三號反應堆。

「IAEA是核領域最權威的國際組織,應該在福島核事故處理後廢水排放評估及相關事務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劉新華強調,日本廢水排放涉及包括我國在內的多國利益。我國將密切關注該廢水的排放進展,積極參與IAEA關於廢水排放的相關活動,推動IAEA組織各利益相關方參與排放方案評估、排放見證、放射性監測及影響評價等活動。

「日方應主動、公開、透明、及時地向國際社會通報排放方案和排放影響評估結果,在與周邊國家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慎重做出決策,並及時通報監測數據、環境影響評價結果等相關信息。」劉新華說。

大量廢水排海處置方式仍需進一步研究

公眾非常關心廢水排放對海洋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劉新華認為,廢水排放對海洋環境影響程度取決於所排放放射性核素的種類、濃度、總量,以及特定放射性核素與沉積物、海洋生物等海洋環境關鍵要素相互作用等情況。福島大量廢水排入海洋後,必將導致放射性核素在排放點附近海域的海洋沉積物和海洋生物中富集,部分核素將隨洋流等向北太平洋遷移、擴散,最終影響我國等日本周邊國家、北太平洋沿岸國家。

「加強對廢水的淨化處理,減少放射性核素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將有助於減少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劉新華說。

其實,廢水除排入太平洋外,還有其他辦法。自2013年以來,日本政府對地層注入、排入海洋、蒸汽釋放、氫氣釋放和地下掩埋五種處理後廢水處置方案進行評估,考察了每種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能存在的限制,比如監管要求、技術可行性、持續時間、費用、規模、二次廢物、工作人員所受輻射照射等。2020年2月,ALPS淨化水處理小組委員會發布的日本福島核事故處理後廢水處置方案評估報告結論認為,排入海洋與蒸汽釋放都是可行的方案,其中排入海洋操作更為便捷,其他處置方案從經濟性、技術成熟性或時間方面考慮較差。

「大量核事故處理後廢水的處置沒有先例,處置方式仍需進一步研究。」劉新華強調。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來自瞭望智庫

原標題:《日本福島核事故後廢水該如何排放?》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日本排放福島核廢水,會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
    ◎ 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日本福島核電站核事故處理所產生的大量廢水該如何處理,一直是個大難題。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已確定將積存的廢水排入海洋的方針。但由於引發全球的擔憂和反對,日本不得不推遲決定是否排海。
  • 日本將決定核汙水排放 福島汙染處理應審慎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全球熱點)日本將決定核汙水排放 福島汙染處理應審慎  新華社記者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已過去9年多,但其核汙水處理問題仍未解決。  本月8日,日本全國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會長岸宏說:「我們堅決反對將汙水排入大海,因為這可能對日本漁業未來產生災難性影響。」一旦政府允許排汙入海,其他國家將進一步限制日本水產品進口。  韓國近年來多次對日本如何處理福島核汙染表示高度關切。去年8月,韓國要求日本解釋福島核汙染處理事宜,擔心此事可能影響參加東京奧運會的運動員的安全。
  • 電影中很多動物遭到輻射變異,而日本福島核事故廢水該如何排放?
    最初在太平洋上出現並襲擊貨船,後經大戶島在東京登陸,造成巨大破壞。幾年後的一天,這個變異的怪物躍出水面攻擊了周邊的人群。而日本福島核電站廢水海洋排放問題成為新的國際問題焦點之一,日本就已經開始偷偷排放,儘管日本偷排核汙水引發沿岸各國的批評和關注,但日本政府的一向做法都是兩面三刀,妄圖靠所謂的鞠躬解決問題!
  • 福島核事故的影響還會持續多久?
    今年3月11日是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六周年。六年來,與福島核事故有關的新聞不絕於耳。近日,2號機組內超高輻射劑量「秒殺一切活物」,「福島核汙染區食品流入中國」等話題再度引爆輿論圈。人們不禁帶著疑團發問:六年過去了,福島核事故的影響還會持續多久?    福島核事故元兇與影響是什麼?
  • 日本福島核廢水 排與不排都是「定時炸彈」
    日本政府擬在近期決定向海洋排放的福島核電站廢水,是經處理後的廢水而不是核洩漏出來的廢水。劉新華說,這些廢水中主要含有氚。福島大量廢水排入海洋後,必將導致放射性核素在排放點附近海域的海洋沉積物和海洋生物中富集,部分核素將隨洋流等向北太平洋遷移、擴散,最終影響我國等日本周邊國家,以及北太平洋沿岸國家。「加強對廢水的淨化處理,減少放射性核素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將有助於減少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劉新華說。  目前,日本政府尚未公布福島核事故處理後廢水在排放前要進行哪些處理方案。
  • 日本決定將福島核廢水排放到大海!整個太平洋恐被核汙染
    就在福島核事故9年後,日本決定將輻射汙染處理水排入連通世界的大海裡。 據多家日媒報導,日本將最快於近日宣布這個重大決定! 對於今後如何處理這些放射性汙水,日本政府相關部門此前曾研究了「注入地層」、「排放入海」、「蒸發釋放」等五種可能的方案,但是一直都沒有定論。 溶入水中的放射性物質氚很難被分離清除,吸入將對人體有害。雖然將汙水排放能使氚稀釋,但這种放射物質一旦在人體內累積,傷害將不可估量。
  • 中國家門口的核事故:福島核洩漏8年後,真相仍被日本隱瞞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時至今日,車諾比核電站周圍30公裡的區域仍然是人類的禁區。有專家推測,車諾比核事故的影響至少在800年內不會消失。由於車諾比核事故離我們太遠,地理位置也離中國很遠,中國才知道。然而,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發生大地震。因此,福島核電站發生了核事故。
  • 福島核事故後患無窮,日本不知如何排放輻射水,湖人:我們有辦法
    福島百萬噸氚化水困惑日本當局 如何解困?加拿大公司稱有辦法福島事故後,因為爐心熔毀的後續冷卻,造成愈來愈多的輻射水,雖然輻射含量並不算高,但仍有環境疑慮而一直貯放著。2011年發生嚴重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因為爐心熔毀造成的輻射水,目前只能以上百座大型水槽貯放著,但是廠區空間有限,到2022年就會再也裝不下,於是目前正在討論怎麼排放才能將影響降到最低,但是排放的疑慮仍然強烈,仍然懸而未決。一家加拿大的水蒸餾公司表示,他們已有不錯的處理辦法,能夠將帶放射性的氚水給分離出來。
  • 日本計劃排放123萬噸核廢水,他們說的「安全標準」真的安全嗎?
    2018年8月,日本政府就核汙水的處理問題,分別在福島和東京召開了兩次聽證會。虛心聽取了大部分人的反對意見後,日本政府最後決定,還是要將廢水排入大海。並且處理後的核廢水經過多年放置,放射性有所減弱。日方環保部更是聲稱,排放的核汙水已經達到「環保標準」。
  • 日本公布核汙水處理後排放草案:倒入大海或蒸汽排出
    原標題:日本公布核汙水處理後排放草案:倒入大海或蒸汽排出 時長30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水貯存裝置(路透社)[海外網3月24日編譯報導]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水淨化後該如何處理,一直令日本十分頭痛。24日,東京電力公布了一份處理草案,文中提出將汙水稀釋後倒入大海和變為水蒸氣排入大氣兩種處理方案。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方案中指出,為避免一次性排放大量汙水,最長可延至20-30年進行排放。今年(2020年)2月,就淨化後的核汙染水如何處理,隸屬日本政府的小委員會公布報告文件,稱排進海洋和水蒸氣形式排入大氣都是「現實的選擇方案」。
  • 福島出現變異生物,當地癌症發病增加百倍,日本還說核汙水安全?
    早在2011年3月12日,日本福島因為海嘯等緣故,突然發生核事故並且導致核電站1號機組發生爆炸,最終造成重大的二次災害。如今已經過去將近10年,然而日本對福島的消極反應讓福島依然處於輻射的陰影下,除了海中出現如同怪物一般的章魚外,福島的年輕人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也飆升到了正常水平的118倍。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日本方面卻以「沒有設備與空間繼續儲備更多汙水」為由,打算將福島目前儲存的核廢水向海中排放,並且稱經過稀釋後這些汙水沒有任何害處。
  • 怎麼看日本要把福島核電站的廢水倒入大海?
    可以把廢水排入大海嗎? 前提當然是經過處理。在全球範圍內,把符合一定標準的核廢水排入海洋是普遍的做法(是否可以接受另說),如果日本的整個排放過程要持續很長時間,比如幾十年,【或許】可以符合這個標準; 3. 日本現在的東西可以吃嗎?
  • 福島核電站地下水檢測結果令人憂--上觀
    日本政府擬在近期決定向海洋排放的福島核電站廢水,是經處理後的廢水而不是核洩漏出來的廢水。劉新華說,這些廢水中主要含有氚。據了解,雖然廢水已經通過事故放射性廢水淨化處理裝置進行了處理,但是由於上述裝置無法去除氚,導致處理後廢水中氚的平均活度濃度仍然達到7.3×105Bq/L(Bq,放射性活度的單位),超出了日本相關法規中規定的6×104Bq/L的排放活度濃度限值。
  • 國家海洋局:日本福島核汙染暫未影響中國海域
    中新社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 董冠洋)中國國家海洋局監測發現,目前日本福島核汙染廢水洩漏,暫未影響中國管轄海域。  中國國家海洋局24日公布最新監測結果顯示,目前日本福島核事故放射性汙染物,對中國管轄海域尚未有直接影響,海洋局將在西太平洋公海海域持續跟蹤監測。  不過,中國官方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以來的跟蹤監測結果顯示,該核事故海洋放射性汙染物的影響範圍進一步擴大,目前已在北緯20°區域發現了福島核事故特徵核素銫-134。
  • 日本公布核汙水處理後排放草案:倒入大海或蒸汽排出 時長30年
    來源:海外網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水貯存裝置(路透社)【海外網3月24日編譯報導】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水淨化後該如何處理,一直令日本十分頭痛。24日,東京電力公布了一份處理草案,文中提出將汙水稀釋後倒入大海和變為水蒸氣排入大氣兩種處理方案。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方案中指出,為避免一次性排放大量汙水,最長可延至20-30年進行排放。
  • 福島核汙水排入海裡,日本為何敢做這個決定?難道他們不怕核輻射嗎
    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發生快十年了,然而,核洩漏的廢水該如何處理卻成了一個難題,從好幾年前,日本就提出了要把核汙水排入大海,但是這個決定卻備受爭議,不但是鄰國不滿,就是日本本國民眾也是非常的反對。 然而,日本政府卻一意孤行,執意要把核汙水排入大海。
  • 日本福島百萬噸核汙水將排入太平洋?國際組織警告:或損害人類DNA
    由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汙水排放入海,預計需要兩年時間進行排放準備工作,現存約120萬噸汙染水全部處理並排放完需耗時約30年。據日本媒體24日報導,日本政府可能在10月過後,就「核汙水入海」一事作正式決定,尚未透露具體決定時間。此前,日媒報導稱,日本政府將在本月27日作出這一決定。
  • 日本計劃排萬噸核廢水,他們說的「安全標準」真安全?
    入海or不入海這不是日本第一次說要將核汙水排入大海。2018年8月,日本政府就核汙水的處理問題,分別在福島和東京召開了兩次聽證會。虛心聽取了大部分人的反對意見後,日本政府最後決定,還是要將廢水排入大海。
  • 【地震特輯】日本科學通訊社:福島核事故問答
    請通過文後的連結查看日文原文。日本科學通訊社(Science Media Centre of Japan, Corp.)對已發表的本文內容負責。以下內容基於成稿時(日本時間2011年3月13日 15點30分)可獲得的信息。
  • 「懷抱希望卻不免擔憂」 災後重建的福島居民生活如何?聽親歷者...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堆芯熔毀、放射性物質外洩,產生了大量核汙水,這些核汙水預計2022年夏季達到容量極限。這些汙水將如何處理?災後重建的福島居民們現在的生活如何?核汙染汙水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