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水貯存裝置(路透社)
【海外網3月24日編譯報導】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水淨化後該如何處理,一直令日本十分頭痛。24日,東京電力公布了一份處理草案,文中提出將汙水稀釋後倒入大海和變為水蒸氣排入大氣兩種處理方案。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方案中指出,為避免一次性排放大量汙水,最長可延至20-30年進行排放。
今年(2020年)2月,就淨化後的核汙染水如何處理,隸屬日本政府的小委員會公布報告文件,稱排進海洋和水蒸氣形式排入大氣都是「現實的選擇方案」。為敲定方案,日本政府將於4月向當地居民徵詢意見,再要求東京電力出具技術層面的草案。
日媒稱,核汙染水進行二次處理後,如果排進大海,將以每升水中低於1500貝克勒爾的標準和海水混合稀釋。如以水蒸氣形式排進大氣,將把核汙染水進行鍋爐加熱,蒸發後,用排氣筒排至高空,和空氣混合稀釋。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太平洋地區發生芮氏9.0級地震,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福島第二核電站受到嚴重的影響,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外部。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將福島核事故等級定為核事故最高分級7級(特大事故)與車諾比核事故同級。(海外網/王珊寧)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