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 核汙水入海汙染或損害人類...

2020-11-30 中國網河南頻道

日本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 核汙水入海汙染或損害人類DNA

2020-11-28 08:30:42

來源:中國青年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

A+

A-

【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今年2月份發布的居民健康調查中,福島縣青少年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加了118倍。

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所產生的核汙水如何處理,一直是個重大難題。由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汙水排放入海,預計需要兩年時間進行排放準備工作,現存約120萬噸汙染水全部處理並排放完需耗時約30年。

此前,相關人士表示,日本政府曾計劃在2020年10月下旬,就核汙水的處理方法做出最終決定,即把核汙水漸次排入大海。消息一出,立即遭到日本國內漁民、福島當地民眾及國際社會的抗議和譴責。10月末,日本政府表示,暫不做出最終決定。

核汙水從哪裡來?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嘯摧毀了驅動福島核電廠冷卻系統的柴油發電系統,導致三座反應爐過熱、爐心熔毀。為了應對事故,東京電力公司向已經損壞的堆芯注入海水和淡水用於冷卻,這些水都沾染了放射性核元素,主要包括氚、銫134、銫137、碘129、鍶90、鈷60等。截至目前,用於冷卻爐心產生的核汙水已達約120萬噸之多。

東京電力公司通過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處理後將水保存在儲存罐中,蓄積的水達到120多萬噸。由於地皮製約,現在東京電力公司可以新建儲存罐的最大儲量為137萬噸。《讀賣新聞》10月17日稱,現在每天新增140噸汙染水,東京電力公司估算到2022年9月將達到儲存罐上限的137萬噸。

大海是最好的垃圾箱?

據聯合國新聞網報導,日本此前設想的核汙水處理方案包括排入大海、蒸發後排入大氣、埋入地底以及在核電站內新建儲水罐等,日本政府一委員會在今年2月發布報告稱:「排入海洋或大氣是最現實的選擇。」

英國《金融時報》10月16日稱,為日本政府提供建議的科學家考慮了一系列處理方案,包括將其蒸發到大氣中或埋入地底。但將廢水稀釋然後排放到海洋中,被認為是最安全、最經濟的方法。

果真除了向海洋排放別無其他方法可選了嗎?有分析認為,站在東京電力的角度,確實沒有地方可用,但站在日本政府的角度,福島核電廠周邊還有廣闊的可利用空間,這裡的一些地區核輻射量依然很高,至今被日本政府指定為「暫時不可居住地區」。如果在這裡擴建新的儲存點不僅條件具備,並且在處理過程中風險也是可控的。比如,核電站解體時間是大約30—40年,而且目前已經基本知道10年間核廢水的增長量,處理方法也會不斷改進。就是說,今後最多再建設4500—6000個儲存罐,就可以全部容納核廢液,這些土地既然不能住人,何必讓其荒廢呢?

日本國內外反對聲一片

「福島核事故中的受汙染水排放入海」方案一直受到日本全國漁業協會和福島當地漁民強烈反對。圍繞核廢水排放大海一事,日本《讀賣新聞》民調顯示,50%的日本國民表示反對。在今年3月做的調查中,有68%的人認為應該暫緩決定,但在日本政府決定將核廢水排放大海後,反對的意見明顯增加。

據日本《每日新聞》等媒體報導,由日本共產黨和一些社會團體組成的福島復興共同中心,10月20日向經濟產業大臣提交意見書,堅決反對將核汙水排向太平洋,認為應繼續在陸地上保存這些汙水。由大學教授等組成的日本市民團體「核能市民委員會」10月20日發表公開聲明,明確反對將核汙水向海洋排放,稱政府應盡最大努力冷卻核燃料棒,防止產生汙水。日本全國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的岸宏會長10月15日和10月16日在東京相繼與5位相關閣僚會面並提交請願書,表示漁業從業者一致反對核汙水入海,「(如果向海洋排放的話)漁業從業者近十年的努力將化為泡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日前表示,日本應與周邊國家磋商後再決定。韓國也立即作出反應,宣布啟動跨部門應對機制。事實上,早在6月,聯合國關注危險物質處置等問題的相關特別報告員就曾發聲,敦促日本政府不要無視在核廢料處理問題上的義務,不要借著疫情之機,不經過國際磋商,就強推核廢水入海。國際原子能機構也曾表示,日本需要同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積極進行溝通,向所有利害攸關方公布有關核汙水排入太平洋的相關信息。

核汙水入海汙染或損害人類DNA

今年8月的美國《科學》雜誌刊文稱,福島核電站核汙水處理罐中還含有多种放射性成分,需要更多關注將這些汙水釋放到海洋可能帶來的潛在危險。在這些放射性汙水中,有一種同位素——氚備受關注。在這些放射性汙水中,氚的含量處於最高水平,而且它並不容易被海洋動物和海底沉積物吸收。除了難以去除的氚之外,2018年科學家發現在處理後的汙水中還存在一些放射性同位素,包括碳14、鈷60和鍶90。和氚不同,它們需要更長的時間降解,並且它們很容易進入海洋沉積物,且很容易被海洋生物吸收。這些同位素對人類具有潛在的毒性,同時能以更長久和複雜的方式影響海洋環境。例如,碳14在魚體內的生理濃度可能是氚的5萬倍。而鈷60能在海底沉積物中富集,濃度可能會上升30萬倍。除了放射性物質可能對海洋環境造成嚴重汙染,由于洋流作用,放射性物質還可能會隨著海洋運動擴散到整個太平洋海域甚至全球海洋環境。

據CNN10月24日報導,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報告稱,這些核汙水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和碳-14,其中,碳-14作為「人類集體輻射劑量的主要貢獻者,有可能損害人類DNA。」 綠色和平組織高級核專家肖恩·伯尼(Shaun Burnie)稱,存儲水箱中總共可能有多達63.6GBq(千兆貝克勒爾)的碳-14。「這些及汙水中的其他放射性核素,在數千年內都將是危險的,並有可能造成基因損害。這也是必須放棄這一計劃(排放入海)的原因。」

責任編輯:李海嘯

相關焦點

  • 青少年甲狀腺癌增118倍!日本福島附近現「9足章魚」!123萬噸核汙水...
    韓國媒體探訪日本福島:人煙稀少 景象悽涼 時隔9年多,日本方面表示考慮向大海排放福島核汙水,引發鄰國擔憂 。近日,韓國媒體記者開車從東京出發,前往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的大熊町。道路兩旁隨處可見測量核輻射的儀器。
  • 【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日本福島核輻射問題再一次上...
    2020-11-28 04:20:49來源:FX168 【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日本福島核輻射問題再一次上了熱搜。
  • 日本福島核電站內輻射值依然嚴重超標!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加...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二月份發布的居民健康調查中,福島縣青少年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加了118倍,相當於每100萬人中就有236人患病。核電事故受害者聯盟代表:大家擔心自己的孩子如果患上甲狀腺癌,可能連婚都結不了。作為核汙染的震中,核電站的情況又是什麼樣呢?
  • 九足章魚、變異野豬 讓福島糟心的事遠遠不止這些
    時隔9年多,接連出現的一系列消息又將這次重大核洩漏事件帶回到我們的視線裡—— 福島現存約123萬噸核汙水,擬排放入海? 居民健康調查顯示,福島縣青少年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加了118倍 日本沿海現「九足章魚」,或與核輻射有關......
  • 福島青少年患甲狀腺癌提升118倍,核廢水無處排
    最近,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核電站廢水排入大海,令全世界震驚,事實上,國際上對此反對的聲音很大,因為從長期來看,這種排放所帶來的後果是致命的和災難性的。在這些國家中,韓國是海上鄰國,是最大的受害國之一。日前,韓國媒體又一次對日本福島地區進行深度採訪,該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
  • 國際組織警告:福島核汙水入海或損害人類DNA
    上周,日本媒體報導稱,日本政府計劃將福島核電站的廢水排入太平洋,這一方案將於月底的內閣會議上最終敲定。隨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表示,政府尚未做出最後的決定,但福島的廢水處理問題已經不能再繼續拖延。 消息一出,自然是引起軒然大波。這些廢水是哪裡來的?
  • 環保組織警告:福島核汙水「入海」或改變人類DNA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4日報導,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日前發布警告稱,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存放的核汙水除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外,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一旦進入大海,可能會改變人類的DNA。「綠色和平」報告稱,碳-14的半衰期為5370年,會融入所有生物物質,有可能損害人類的DNA。
  • 環保組織警告:日本福島核汙水入海或影響人類DNA
    環保組織警告:日本福島核汙水入海或影響人類DNA 央視新聞10月25日消息,有環保組織日前警告稱,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存放的核汙水除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音chuān)外,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
  • 有可能損害人類DNA!日本政府或本月過後正式決定核汙水排放入海...
    有可能損害人類DNA!日本政府或本月過後正式決定核汙水排放入海,國際組織發出嚴重警告...10月過後就「福島核事故中的受汙染水排放入海」一事作正式決定。
  • 或損害人類DNA 日本核汙水計劃入海:220天到達韓國
    2011年3月份,日本發生了大地震和海嘯,福島核電站,出現了核洩露。近期,日本政府稱,計劃將核電站產生的核汙水處理之後排放到海裡,引了很大爭議。11月9日,部分韓國民眾來到了首爾的日本大使館外抗議。據央視報導,韓國媒體消息稱,研究表明,日本如果將核汙水排入大海,220天之後,被汙染的海水將抵達濟州島,400天將到達韓國西海岸。
  • 日本福島百萬噸核汙水將排入太平洋?國際組織警告:或損害人類DNA
    由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汙水排放入海,預計需要兩年時間進行排放準備工作,現存約120萬噸汙染水全部處理並排放完需耗時約30年。據日本媒體24日報導,日本政府可能在10月過後,就「核汙水入海」一事作正式決定,尚未透露具體決定時間。此前,日媒報導稱,日本政府將在本月27日作出這一決定。
  • 福島核事故五周年:日本政府掩蓋了什麼?
    福島核事故作為人類歷史上僅有的兩次7級核事故之一,各國專家對其影響竟仍所知甚少。那些承受著痛苦與孤獨的甲狀腺癌患者家庭,始終被忽視和邊緣化。福島核事故影響不斷發酵,對海洋也造成空前影響,日本政府始終沒有給出應有的交代。》
  • 日本為何執意把百萬噸核汙水排入海
    而福島核汙水的構成,根據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以下簡稱東電)提供的數據,有當年海嘯時湧進來的海水,有為了冷卻已經損壞的堆芯而注入的水,有流經廠區而遭到汙染的地下水,也有雨水和雪水。五花八門,什麼都有。日本人只好把它們都用核汙水儲罐儲存起來。這些核汙水被儲藏在福島核電站的1000個大型儲水罐中,目前已經達到120多萬噸。而最大存儲能力也只有137萬噸左右,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以現在每天新增140噸汙染水的速度,在2022年9月核汙水就會爆滿。
  • ...福島核電站發生爆炸事故。之後,圍繞福島核輻射和核廢水問題...
    2020-11-28 04:20:49來源:FX168 【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日本福島核輻射問題再一次上了熱搜。
  • 福島出現變異生物,當地癌症發病增加百倍,日本還說核汙水安全?
    早在2011年3月12日,日本福島因為海嘯等緣故,突然發生核事故並且導致核電站1號機組發生爆炸,最終造成重大的二次災害。如今已經過去將近10年,然而日本對福島的消極反應讓福島依然處於輻射的陰影下,除了海中出現如同怪物一般的章魚外,福島的年輕人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也飆升到了正常水平的118倍。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日本方面卻以「沒有設備與空間繼續儲備更多汙水」為由,打算將福島目前儲存的核廢水向海中排放,並且稱經過稀釋後這些汙水沒有任何害處。
  • 日本將決定核汙水排放 福島汙染處理應審慎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全球熱點)日本將決定核汙水排放 福島汙染處理應審慎  新華社記者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已過去9年多,但其核汙水處理問題仍未解決。據日本媒體報導,由於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近日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汙水排放入海。  由於核汙水入海對周邊海洋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可能產生較大影響,此舉在日本國內和周邊國家引發不小擔憂。觀察人士呼籲日方在與周邊國家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慎重做出決策。
  • 福島出現變異生物,癌症發病率提高百倍!日本還說核汙水沒問題?
    近日,據日本媒體報導,經過研究調查顯示,自從福島核電站受損到現在,福島居民青少年甲狀腺癌症發病率足足增長了118倍!相當於每百萬人口中有236人發病。除此之外,福島周邊海域的海產品也出現了變異的海產品,福島居民堅稱變異的海產品和福島核電站事故有著必然的關聯。
  • 福島核汙水入海計劃有變?日政府:不排除新建儲水罐
    據報導,所謂核汙水,就是在冷卻核反應堆後殘留的廢水,雖然福島核電站一直在對相關核汙水進行處理,但其中一種名為「氚」的放射性物質難以被去除,也就導致核汙水持續堆積。  目前,所有的核汙水都儲存在核電站內,且以每天約140噸左右的速度持續增加,預計到2022年夏天,儲存核汙水的水箱容量將會達到極限。
  • 核汙水入海,大「核」民族的「躬」匠精神,簡直是自欺欺人!
    日本福島核汙水入海的後果——無國界 2011年3月11日,9級地震導致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7級核事故(最高級別);如今9年過去,似乎已被人遺忘;最近,東電和相關部門決定將百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今後也將按同樣的手法處理核汙水。
  • 日本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檢出超量放射物 「核汙水」入海方案引發...
    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距今已有九年多時間,儘管如此,核輻射的陰霾依然籠罩著日本民眾的生活。就在本月16日,日本東京大學科研團隊發布研究成果,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採集的地下水中,檢測出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