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核電站廢水排入大海,令全世界震驚,事實上,國際上對此反對的聲音很大,因為從長期來看,這種排放所帶來的後果是致命的和災難性的。在這些國家中,韓國是海上鄰國,是最大的受害國之一。日前,韓國媒體又一次對日本福島地區進行深度採訪,該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為了了解現在福島的真實情況,韓國記者冒著危險,親自來到了當年事發地附近。當汽車駛入尚未進入第一核電站的大熊町時,每隔一小段路就有一臺輻射測試儀被放置在路邊,被認為是標準的輻射測試儀的10倍,比東京市區高80倍,也就是說,如果處於無防護的環境中,即使距離有相當長的距離,也會受到較嚴重的輻射傷害。
一路走來,記者來到了離離福島核電站只有4公裡的火車站——「大野站」,根據日本官方的政策,政府對福島進行了重建福島,主動修復了廢棄的火車站,鐵路也已重新開通,儘管如此,這裡還是很渺茫,雖然說是火車站,但到處都是「禁止入內」的標語牌,附近還有一個山腳,那裡堆著黑色的袋子,裡面裝的不是其他東西,而是當年受汙染的土壤,十幾年過去了,但是日本也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處理這些帶有核輻射的土壤。見此情景,估計那悽涼的景象幾乎使人不敢再往裡走了。
然而韓國記者這一次準備充分,他們走進了當年的核電站,發現裡面仍然關著門,根據儀器檢測,其中每小時的輻射量相當於一年中輻射量的七倍,儘管裡面非常破敗,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巨大的儲存罐,裡面裝著大量的核汙水,日本官方稱它將向海中排放,官方數據顯示,超過1,000個儲存罐儲存了123萬噸核汙水,而現在每天仍有大約170噸的核汙水。
所以,即然情況仍然如此嚴重,附近是否還有人住在這裡?實際上有的,而且還不少!重修後的福島,即當年下達疏散指示的十一個地區,返回者僅為前一年度的30%,且多為老人。儘管如此,他們的日子還是過得很慘,據一項調查顯示,福島縣青少年患甲狀腺癌的機率增加了118倍,而在核事故發生前,福島縣水產品的捕魚量只有14%,有人說,如果政府真像海洋中的汙水一樣排放核廢水,那麼,福島縣就不會有漁民這個職業了。必須承認,日本政府這次事件的處理結果很難令人滿意,而核廢水的排放,必然會引發新一輪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