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檢出超量放射物 「核汙水」入海方案引發...

2020-12-02 環球網

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距今已有九年多時間,儘管如此,核輻射的陰霾依然籠罩著日本民眾的生活。就在本月16日,日本東京大學科研團隊發布研究成果,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採集的地下水中,檢測出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

據日本共同社、《每日新聞》16日報導,在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的6年間,由東京大學環境分析化學研究室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福島核電站周邊的10個地方觀測地下水,調查氚等放射性物質的濃度。結果,在多個地方連續檢測出每昇平均20貝克勒爾的氚。這是第一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的地下水中連續檢測出氚。

美媒:福島核電站外輻射值依然超標

今年3月,「3·11」大地震九周年之際,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探訪福島核電站外的禁區時,依然能夠測得很高的輻射值。

在福島核電站遺址內,輻射值更是驚人。核電站一號機組內部的視頻對外公開。

工作人員: 防輻射掩體前方的輻射劑量達到了80毫西弗,所以千萬不要越過掩體。

日本百萬噸「核汙水」入海方案引發抗議

上個月,日本宣布將於2022年起,將福島核電站洩漏事件產生的上百萬噸核汙水,降低放射濃度後排入太平洋,這一方案一經發出,就受到各方的抗議與反對。

面對反對聲浪,日本政府並未拿出替代方案,只是一再表示,最終決定尚未做出,並不斷強調,核廢水經稀釋後,其中的有害物質——氚的排放是安全的。然而,公開資料顯示,如果人類持續暴露在氚輻射下,可能會導致細胞死亡、DNA遺傳損傷。

而此次日本宮城縣沿海出現的有9個觸手的章魚,是否是由核輻射造成的,還有待調查的最終結論,我們也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事故已十年:日本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中檢出超量放射物
    掐指算來,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已經發生十年時間。然而,在英國《科學報告》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日本東京大學的科研團隊發現,從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採集的地下水中,檢測出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採集發現,福島周邊10個地方中的多處,均連續檢測出每昇平均20貝克勒爾的氚。
  • 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中放射物超標,日本政府此前擬將核汙水排入大海
    來自日本東京大學的科研團隊16日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發布一項研究成果,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採集的地下水中,檢測出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據日本共同社、《每日新聞》16日報導,在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的6年間,由東京大學環境分析化學研究室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福島核電站周邊的10個地方觀測地下水,調查氚等放射性物質的濃度。
  • 事故發生後十年 日本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中檢出超量放射物...
    掐指算來,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已經發生十年時間。
  • 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檢出超量放射物
    日本東京大學的科研團隊16日發布一項研究成果,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採集的地下水中,檢測出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這是第一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的地下水中連續檢測出氚。報導稱,氚雖然也存在於自然界的雨水等物質中,但濃度不到1貝克勒爾,而此次在多個地方連續檢測出每昇平均20貝克勒爾的氚。因此團隊成員認為,當地超標的氚只能來自於福島第一核電站。
  • 日本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 核汙水入海汙染或損害人類...
    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所產生的核汙水如何處理,一直是個重大難題。由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汙水排放入海,預計需要兩年時間進行排放準備工作,現存約120萬噸汙染水全部處理並排放完需耗時約30年。此前,相關人士表示,日本政府曾計劃在2020年10月下旬,就核汙水的處理方法做出最終決定,即把核汙水漸次排入大海。
  • 國際組織警告:福島核汙水入海或損害人類DNA
    上周,日本媒體報導稱,日本政府計劃將福島核電站的廢水排入太平洋,這一方案將於月底的內閣會議上最終敲定。隨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表示,政府尚未做出最後的決定,但福島的廢水處理問題已經不能再繼續拖延。 消息一出,自然是引起軒然大波。這些廢水是哪裡來的?
  • 日本宣布「核汙水」入海方案,引發多方抗議,這次中美俄都不同意
    2011年日本發生了一次9級地震,此次地震還導致了福島核電站的洩露,可以說給日本帶去了二次的衝擊。 日本是一個島國,地震的發生又同時引發了海嘯,那一年日本的經濟損失超過了千億美元。
  • 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放射物超標是怎麼回事 核汙染水入海有什麼危害
    天氣網訊,此前,關於福島傾倒百萬噸核廢水入海的事件引來關注。近期,又有爆料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放射物超標,在福島核電站周邊的10個地方觀測地下水,發現射性物質氚超過自然標準濃度。如果核汙染水入海,將汙染周邊國家。
  • 環保組織警告:日本福島核汙水入海或影響人類DNA
    環保組織警告:日本福島核汙水入海或影響人類DNA 央視新聞10月25日消息,有環保組織日前警告稱,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存放的核汙水除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音chuān)外,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
  • 環保組織警告:福島核汙水「入海」或改變人類DNA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4日報導,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日前發布警告稱,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存放的核汙水除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外,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一旦進入大海,可能會改變人類的DNA。「綠色和平」報告稱,碳-14的半衰期為5370年,會融入所有生物物質,有可能損害人類的DNA。
  • 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地下水持續測出低濃度放射性氚
    新華社東京11月17日電(記者華義)日本東京大學等機構最新發表的調查結果顯示,研究人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的地下水中持續檢測出了超出自然水平的放射性氚,但其濃度遠低於日本國家標準。日本專家認為應該對相關區域的陸地加強放射性監測。
  • 日本為何執意把百萬噸核汙水排入海
    而今年福島核汙水再次引發關注是因為:日本有可能正式決定將核汙水排入太平洋。而計劃排入海洋的核汙水,其總量超過了120萬噸,可灌滿500個標準遊泳池。而福島核汙水的構成,根據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以下簡稱東電)提供的數據,有當年海嘯時湧進來的海水,有為了冷卻已經損壞的堆芯而注入的水,有流經廠區而遭到汙染的地下水,也有雨水和雪水。五花八門,什麼都有。
  • 百萬噸核廢水直排入海 日本真的別無選擇?
    衡量放射性活度的單位是貝克勒爾,簡稱貝可(Bq),1貝可的含義是每秒鐘有1個原子發生了放射性衰變。    核汙水處理 對於放射性的汙水,東電曾提出五種處理方案:增加儲罐及容量、在其他地方設置儲罐、固化後進入地下、處理後排入大海、以水蒸氣形式排入大氣。
  • 日媒:日本福島儲水槽周邊地下水放射濃度驟升
    據日媒報導,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一度用於儲存核汙染水,但目前已經停用的地下儲水槽附近地下水的放射性物質濃度在一周時間裡急劇上升了近100倍,東京電力認為,不排除槽中所存汙水外洩的可能性,將對此展開調查。
  • 日本將決定核汙水排放 福島汙染處理應審慎
    據日本媒體報導,由於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近日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汙水排放入海。  由於核汙水入海對周邊海洋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可能產生較大影響,此舉在日本國內和周邊國家引發不小擔憂。觀察人士呼籲日方在與周邊國家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慎重做出決策。
  • 日本福島核汙水處理:把難題丟給地球?
    九年前,日本福島核電站因為海嘯受到巨大破壞,核電站堆芯融毀,持續冷卻堆芯造成了超過120萬噸汙水,2022年儲存將達到極限。如何處置這些汙水,爭論一直沒有休止,如今成了一個「燙手山芋」。今年10月,日本政府宣布,計劃將處理後的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消息一出,全球譁然。顯然,日本此舉無異於將太平洋周邊國家人民的生命健康,置於威脅之中。
  • 福島核汙水入海計劃有變?日政府:不排除新建儲水罐
    據報導,所謂核汙水,就是在冷卻核反應堆後殘留的廢水,雖然福島核電站一直在對相關核汙水進行處理,但其中一種名為「氚」的放射性物質難以被去除,也就導致核汙水持續堆積。  目前,所有的核汙水都儲存在核電站內,且以每天約140噸左右的速度持續增加,預計到2022年夏天,儲存核汙水的水箱容量將會達到極限。
  • 九足章魚、變異野豬 讓福島糟心的事遠遠不止這些
    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所產生的核汙水如何處理,一直是個重大難題。 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嘯摧毀了驅動福島核電廠冷卻系統的柴油發電系統,導致三座反應爐過熱、爐心熔毀。為應對事故,需要向堆芯注入海水和淡水用於冷卻,這些水都沾染了放射性核元素。截至目前,用於冷卻爐心產生的核汙水已達123萬噸之多。
  • 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放射物超標
    打開APP 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放射物超標 憲瑞 發表於 2020-11-18 09:33:24 2011年日本遭遇了一次大地震,不僅人員、物資損失慘重,關鍵的是福島地區的核電站遭遇了一系列危機,後續問題現在也還還沒處理完,核廢水排入大海一事還在懸著。
  • 福島核電站,日本人道主義危機的定時炸彈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日本科研團隊稱,一項為期6年的研究檢測顯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地下水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這是第一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的地下水中連續檢測出氚。日本福島核電站近幾年我們已經不止一次聽到過有關福島核電站相關的新聞,上個月日本政府放出消息,準備把用於冷卻福島廢棄核反應堆的冷卻水排入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