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事故後患無窮,日本不知如何排放輻射水,湖人:我們有辦法

2020-12-05 新椰國際

福島百萬噸氚化水困惑日本當局 如何解困? 加拿大公司稱有辦法

福島事故後,因為爐心熔毀的後續冷卻,造成愈來愈多的輻射水,雖然輻射含量並不算高,但仍有環境疑慮而一直貯放著。

2011年發生嚴重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因為爐心熔毀造成的輻射水,目前只能以上百座大型水槽貯放著,但是廠區空間有限,到2022年就會再也裝不下,於是目前正在討論怎麼排放才能將影響降到最低,但是排放的疑慮仍然強烈,仍然懸而未決。一家加拿大的水蒸餾公司表示,他們已有不錯的處理辦法,能夠將帶放射性的氚水給分離出來。

萊克一期原型工廠(圖片:萊克能源產品)

世界核能新聞(WNN)報導,加拿大的湖人能源處理公司(Laker TRF Ltd )表示,他們公司正在試驗的先進水蒸餾技術(Advanced Water Distillation ,AWD),可以解決福島輻射水問題,該技術最初是為加壓式重水反應爐開發的。目前測試廠正安大略省奧克維爾市已經運行了一年,顯示先進水蒸餾技術(AWD)淨化輕水的效率,比原本的重水分離技術還要好上五倍,該公司決定在2020年,建立更具規模的示範工廠。

氫原子是宇宙間最常見的原子,它的氣體叫氫氣,由2個氫原子與1個氧原子結合的分子就是普通水,也叫輕水。氫還有兩個同位素,一個是重氫「氘」(Deuterium ,符號D或是2H,讀作「刀」),另一個是超重氫「氚」(Tritium;符號T,或是3H ,讀作「川」)。以氘 為材料化合的水稱為「氘化水」,由於它的原子核性質比氫來的重,所以又叫「重水」;至於以氚為材料化合成的水就是「氚化水」,因為它更重,也稱「超重水」,不管哪一種重水,在外觀與物理性質上,都與普通水都很相似,因此一般的過濾技術是無法將輕水與重水分離的。

重水在核能發展中相當有用,以重水為減速劑的核電廠,可以將鈾燃料應用的更徹底,甚至可以填充天然鈾為燃料。加拿大就有重水核電廠,比如達林頓電廠(Darlington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就是。加拿大的重水電廠用的是氘化水,要是裡頭混入了氚,會使反應出現誤差,因此加拿大很早就有反應爐中去除氚的設施,主要是偵測。

萊克的原型工廠。

湖人公司表示,他們的AWD技術,比傳統水蒸餾更有效率,設備高度降低5倍,耗能降低80%,淨化水的整個過程在真空下完成,從而消除了洩漏和環境排放的可能性。

湖人公司執行長克裡斯漢斯(Chris Hughes)說:「AWD技術可以應用到處理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中存儲的輻射水,他們已知福島輻射水已經通過ALPS(高級液體處理系統)進行處理,只是不能分離氚化水。這部分就是湖人公司擅長的。其AWD技術,可以有效地將輻射水裡的氚化水濃度降低,到自然雨水以下,也就能夠安全地釋放到海洋中。」

漢斯說:「我們認為這是負責任地處理福島輻射水的唯一可行途徑,我們很高興將這種技術應用於國際核能應用上,也包括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ITER等未來項目。」

相關焦點

  • 日本福島核事故後廢水該如何排放?
    ◎ 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日本福島核電站核事故處理所產生的大量廢水該如何處理,一直是個大難題。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已確定將積存的廢水排入海洋的方針。但由於引發全球的擔憂和反對,日本不得不推遲決定是否排海。
  • 日本輻射水快沒地方存放,隱患無窮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表示,福島一廠的輻射水,目前都儲存在巨大的水箱中,但是空間有限,三年內將用耗盡全部的儲存空間,現在就該提出方法徹底解決,日本政府與社會必須就此一問題達成共識。《科技探險》(techxplore)報導,福島第一核電廠的三座反應爐,在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後發生核外洩事故,熔毀的反應爐洩漏大量核物質,並與工廠的地下水和雨水混合,雖然東電能攔截這些水,但是這些水經過處理後仍保持輕微放射性,被稱為輻射水,一直都儲存在大型水箱中。
  • 日本排放福島核廢水,會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
    ◎ 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日本福島核電站核事故處理所產生的大量廢水該如何處理,一直是個大難題。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已確定將積存的廢水排入海洋的方針。但由於引發全球的擔憂和反對,日本不得不推遲決定是否排海。
  • 福島核事故的影響還會持續多久?
    今年3月11日是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六周年。六年來,與福島核事故有關的新聞不絕於耳。近日,2號機組內超高輻射劑量「秒殺一切活物」,「福島核汙染區食品流入中國」等話題再度引爆輿論圈。人們不禁帶著疑團發問:六年過去了,福島核事故的影響還會持續多久?    福島核事故元兇與影響是什麼?
  • 日本將決定核汙水排放 福島汙染處理應審慎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全球熱點)日本將決定核汙水排放 福島汙染處理應審慎  新華社記者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已過去9年多,但其核汙水處理問題仍未解決。據日本媒體報導,由於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近日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汙水排放入海。  由於核汙水入海對周邊海洋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可能產生較大影響,此舉在日本國內和周邊國家引發不小擔憂。觀察人士呼籲日方在與周邊國家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慎重做出決策。
  • 日本決定將福島核廢水排放到大海!整個太平洋恐被核汙染
    對於今後如何處理這些放射性汙水,日本政府相關部門此前曾研究了「注入地層」、「排放入海」、「蒸發釋放」等五種可能的方案,但是一直都沒有定論。 溶入水中的放射性物質氚很難被分離清除,吸入將對人體有害。雖然將汙水排放能使氚稀釋,但這种放射物質一旦在人體內累積,傷害將不可估量。
  • 日本要把福島核汙水排入大海?福島核洩漏的真相是啥?
    如今9年過去了,我們再回過頭看那場危害深遠的核洩露,又會看到什麼? 貳 2011年3月11日,受地震影響,福島核電站發生震驚世界的核洩漏事故。 日本雖是無核武國家,但日本55座在運營核電站,遠遠超過中國的11座。
  • 中國家門口的核事故:福島核洩漏8年後,真相仍被日本隱瞞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時至今日,車諾比核電站周圍30公裡的區域仍然是人類的禁區。有專家推測,車諾比核事故的影響至少在800年內不會消失。由於車諾比核事故離我們太遠,地理位置也離中國很遠,中國才知道。然而,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發生大地震。因此,福島核電站發生了核事故。
  • 日本福島核廢水 排與不排都是「定時炸彈」
    日本政府擬在近期決定向海洋排放的福島核電站廢水,是經處理後的廢水而不是核洩漏出來的廢水。劉新華說,這些廢水中主要含有氚。我們知道水是由氫和氧兩種元素構成的,氚是氫的一種同位素。含氚的水和普通含氫的水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也很接近。因而所有的水處理辦法,包括離子交換、蒸發等,都很難去除氚。氚是一种放射性核素,半衰期大概12.5年。  此外,廢水中還含有銫-137、銫-134、鍶-90、鈷-60、碘-129、釕-106等放射性核素。
  • 日本福島核洩漏已經9年了,現狀依舊慘不忍睹,變異野豬橫行
    日本福島核洩漏已經9年了,現狀依舊慘不忍睹,變異野豬橫行。日本福島核事故,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當年這起事件,其實是非常可怕的。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發生了9.0級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福島第一核電站一系列設備損毀、堆芯熔毀、輻射釋放等。
  • 16號颱風來襲 福島核電站輻射水流入大海風險劇增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餘鵬飛】據日本NHK電視臺9月21日報導,第16號颱風「馬勒卡」伴隨的大雨已經導致福島核電站附近的地下水水位上漲,當地被汙染的輻射水流入大海的風險正在增加。報導援引東電公司的消息稱,為了防止大雨導致的地下水位上漲,東電方面已經啟動包括增加水泵抽水等方式予以阻止。
  • 日本公布核汙水處理後排放草案:倒入大海或蒸汽排出
    原標題:日本公布核汙水處理後排放草案:倒入大海或蒸汽排出 時長30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水貯存裝置(路透社)[海外網3月24日編譯報導]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水淨化後該如何處理,一直令日本十分頭痛。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方案中指出,為避免一次性排放大量汙水,最長可延至20-30年進行排放。今年(2020年)2月,就淨化後的核汙染水如何處理,隸屬日本政府的小委員會公布報告文件,稱排進海洋和水蒸氣形式排入大氣都是「現實的選擇方案」。為敲定方案,日本政府將於4月向當地居民徵詢意見,再要求東京電力出具技術層面的草案。
  • 福島出現變異生物,當地癌症發病增加百倍,日本還說核汙水安全?
    早在2011年3月12日,日本福島因為海嘯等緣故,突然發生核事故並且導致核電站1號機組發生爆炸,最終造成重大的二次災害。如今已經過去將近10年,然而日本對福島的消極反應讓福島依然處於輻射的陰影下,除了海中出現如同怪物一般的章魚外,福島的年輕人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也飆升到了正常水平的118倍。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日本方面卻以「沒有設備與空間繼續儲備更多汙水」為由,打算將福島目前儲存的核廢水向海中排放,並且稱經過稀釋後這些汙水沒有任何害處。
  • 讓福島核廢水公然排放,日本究竟是怎樣一個知小禮而無大義的國家
    但既然我們做出承諾,那一定會是歷史性的壯舉,而另一件事,即日本要將福島核電站洩露的廢水公然排放到海洋,而且按照日方說法,聲稱氚排入海中對人類健康影響相對較小。儘管國內有人洗白福島核洩漏只有海水稀釋這一條路,並且危害不大。但將洩露的核廢水公然排放究竟有沒有危害,我想其實我們很多人心裡都明白。
  • 日本福島核廢水,排不排都影響深遠
    ,這段時間一直都備受各界矚目,很多國家也都聯合反對,前段時間,韓國民眾還自發聚集在日本大使館的門外,抗議日本向海洋中排放福島合核廢水。因為根據研究顯示,日本福島的核廢水一旦入海,只需要200多天的時間,被汙染的海水就會抵達濟州島,而在1年後,將會徹底汙染韓國的西海岸。同時,研究者也指出,日本福島的核廢水對於人類來說,已經變成了一顆「定時炸彈」,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排放還是不排放,都影響深遠。
  • 韓媒抗議日本排放核汙水,核汙染到底會持續多久
    日本決定排放核汙水,韓媒嚴重抗議,汙染最多持續多少年 在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原子彈這種核武器在全世界人面前露了一手,有人驚訝於這種武器的威力,有人恐懼於它所帶來的不可預知性,而關於對核武器的評價,最有名的應該要屬於愛因斯坦的這句話,我不知道第3次世界大戰是什麼樣子的
  • 【地震特輯】日本科學通訊社:福島核事故問答
    感謝Ent牽線,我們得以轉載他師兄非洲驢翻譯的這篇來自日本的問答,同樣感謝非洲驢同學無私的勞動。對翻譯有任何疑問請參照 日文原文 和 官方英文譯文SMC Japan方面還在持續更新此Q&A,目前二號堆爆炸的QA還未放出,請大家關注本文更新動態,譯者會儘量跟進更新。 譯文中時間均為日本時間(東九區時間)。=== 以下為英譯中內容 ===目前事故情況非常複雜,我們正在不斷收集多名專家提供的資源以儘量保持信息的時效性。
  • 「懷抱希望卻不免擔憂」 災後重建的福島居民生活如何?聽親歷者...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堆芯熔毀、放射性物質外洩,產生了大量核汙水,這些核汙水預計2022年夏季達到容量極限。這些汙水將如何處理?災後重建的福島居民們現在的生活如何?核汙染汙水如何處理?
  • 日本公布核汙水處理後排放草案:倒入大海或蒸汽排出 時長30年
    來源:海外網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水貯存裝置(路透社)【海外網3月24日編譯報導】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水淨化後該如何處理,一直令日本十分頭痛。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方案中指出,為避免一次性排放大量汙水,最長可延至20-30年進行排放。今年(2020年)2月,就淨化後的核汙染水如何處理,隸屬日本政府的小委員會公布報告文件,稱排進海洋和水蒸氣形式排入大氣都是「現實的選擇方案」。為敲定方案,日本政府將於4月向當地居民徵詢意見,再要求東京電力出具技術層面的草案。
  • 事故已十年:日本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中檢出超量放射物
    掐指算來,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已經發生十年時間。然而,在英國《科學報告》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日本東京大學的科研團隊發現,從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採集的地下水中,檢測出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採集發現,福島周邊10個地方中的多處,均連續檢測出每昇平均20貝克勒爾的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