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月20日引述英國路透社報導,知情人士19日透露,美國能源部下屬的國家核安全局正在研發一項可以協助他國處理核廢料的計劃,以便讓美國始終保持在廢棄物處理技術上的全球競爭力。
美國這項新計劃的推出,正值其國內遲遲無法找到解決之道處理國內堆積如山的核廢料之際。據報導,數十年前美國就曾提出在內華達州建一個廢棄物永久處理場,但這遭遇到政治上的反彈。此外對於成本、安全等因素的考慮也加劇了這一問題。
現在,國家核安全局(NNSA)正在想利用諸如壓碎、加熱、施加電流等技術,協助他國減少核廢料。
因事涉敏感要求不具名的兩位消息人士透露,這種貨櫃大小的對象會裝在一個「黑盒子」裡,可將其送至有核能計劃的國家,但技術所有權歸美國,並由美國負責運作。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通過這種方式,無須將技術所有權交出,就可以協助一個國家解決廢棄的核燃料。」
美國國家核安全局證實正在進行協助他國處理核廢料的計劃,但婉拒更進一步說明。
國家核安全局發言人史瓦茲表示:「我們正在構想階段,要找出可減少核廢料,並且不會造成擴散風險的方式,這對經濟與安全而言都是非常好的目標。」
該計劃由國家核安全局主管禁止核武器擴散的副局長帕克(Brent Park)領導。他是核物理學家,曾任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副主任,4月獲總統川普派任為國家核安全局主管禁止核武器擴散的副局長。
路透社想訪問帕克,但遭到國家核安全局婉拒。
上述消息人士並未透露會向哪些國家營銷這項服務,也未說明「黑盒子」處理後的廢棄物會儲存何處,僅表示這項流程確實可能提高危險物質流入民兵組織或對美國不友善國家的風險。
1977年時任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禁止核廢棄物再處理,因為這會在化學上釋放純度更高的鈾或鈽,而鈾和鈽都是核彈原料。
美國國家核安全局的史瓦茲表示,正在考慮中的計劃並不涉及再處理,但不願透露它到底會運用何種技術。
熟悉國家核安全局計劃的消息人士表示,有3個基本方式可減少核廢料的物理量,但都花費不少,其中也至少有一種會造成安全威脅。第一種稱為密集化(consolidation),也就是借著拆解廢棄燃料束,並將廢棄物壓碎到原先體積的一半,來降低核廢料量。這種方式耗資應該不菲,但不會有太多安全風險。
第二種則靠加熱廢棄燃料束中帶有輻射性的燃料丸,來解決核廢料問題,但過程中會釋出不該釋出的氣體,產生的廢棄物也會對環境和健康造成較高風險。
第三種為美國能源部阿戈尼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研發的高溫處理技術(pyroprocessing),將廢棄物放入液態金屬,讓電流通過。此舉可減少廢棄物,但卻會讓鈾與鈽集中,可能有擴散風險。(實習編輯:馬娜 審核:譚利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