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正考慮幫助別國處理核廢料 自己國家廢料堆積問題已多年無解

2020-12-05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月20日引述英國路透社報導,知情人士19日透露,美國能源部下屬的國家核安全局正在研發一項可以協助他國處理核廢料的計劃,以便讓美國始終保持在廢棄物處理技術上的全球競爭力。

美國這項新計劃的推出,正值其國內遲遲無法找到解決之道處理國內堆積如山的核廢料之際。據報導,數十年前美國就曾提出在內華達州建一個廢棄物永久處理場,但這遭遇到政治上的反彈。此外對於成本、安全等因素的考慮也加劇了這一問題。

現在,國家核安全局(NNSA)正在想利用諸如壓碎、加熱、施加電流等技術,協助他國減少核廢料。

因事涉敏感要求不具名的兩位消息人士透露,這種貨櫃大小的對象會裝在一個「黑盒子」裡,可將其送至有核能計劃的國家,但技術所有權歸美國,並由美國負責運作。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通過這種方式,無須將技術所有權交出,就可以協助一個國家解決廢棄的核燃料。」

美國國家核安全局證實正在進行協助他國處理核廢料的計劃,但婉拒更進一步說明。

國家核安全局發言人史瓦茲表示:「我們正在構想階段,要找出可減少核廢料,並且不會造成擴散風險的方式,這對經濟與安全而言都是非常好的目標。」

該計劃由國家核安全局主管禁止核武器擴散的副局長帕克(Brent Park)領導。他是核物理學家,曾任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副主任,4月獲總統川普派任為國家核安全局主管禁止核武器擴散的副局長。

路透社想訪問帕克,但遭到國家核安全局婉拒。

上述消息人士並未透露會向哪些國家營銷這項服務,也未說明「黑盒子」處理後的廢棄物會儲存何處,僅表示這項流程確實可能提高危險物質流入民兵組織或對美國不友善國家的風險。

1977年時任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禁止核廢棄物再處理,因為這會在化學上釋放純度更高的鈾或鈽,而鈾和鈽都是核彈原料。

美國國家核安全局的史瓦茲表示,正在考慮中的計劃並不涉及再處理,但不願透露它到底會運用何種技術。

熟悉國家核安全局計劃的消息人士表示,有3個基本方式可減少核廢料的物理量,但都花費不少,其中也至少有一種會造成安全威脅。第一種稱為密集化(consolidation),也就是借著拆解廢棄燃料束,並將廢棄物壓碎到原先體積的一半,來降低核廢料量。這種方式耗資應該不菲,但不會有太多安全風險。

第二種則靠加熱廢棄燃料束中帶有輻射性的燃料丸,來解決核廢料問題,但過程中會釋出不該釋出的氣體,產生的廢棄物也會對環境和健康造成較高風險。

第三種為美國能源部阿戈尼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研發的高溫處理技術(pyroprocessing),將廢棄物放入液態金屬,讓電流通過。此舉可減少廢棄物,但卻會讓鈾與鈽集中,可能有擴散風險。(實習編輯:馬娜 審核:譚利婭)

相關焦點

  • 我國自主研發的一項技術,核廢料處理技術取得了突破,反超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國對核能的開發都逐漸重視起來,對核能的需求也逐漸增加,看起來這是對未來發展的重要嘗試,但是這中間存在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開發核能會產生大量的核廢料。核廢料處理不當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所以各國都在處理核廢料上做了很多研究,但只有我國在這方面做出了進展,我國發明的啟明星二號曾遭到日美兩國千億購買,但沒有獲準。啟明星二號是我國專門用來處理核廢料的反應堆,可以將高放射性核廢料加工成低放射性,還可以減少核廢料的體積,更重要的一點是它可以讓廢料二次利用。
  • 關於核廢料處理的十二大疑問解析
    由於強大的民間壓力,目前連雲港市政府已宣布暫停該項目選址前期工作。  目前,中國核能發展規模空前,核廢料處理問題是其中一個難以迴避的尖銳話題。那麼,面對質疑和恐慌,核廢料處理安全嗎?到底有沒有必要建設這種項目呢?本文將對相關概念做出解釋,並簡單介紹國際上核廢料的處理情況。
  • 蔡英文稱核廢料無解所以核電很貴 遭批:你真錯了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7月1日訊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6月28日出席公開活動時,對於中小企業呼籲當局要穩健供應水、電的訴求,蔡回應,臺灣過去仰賴核電,但核廢料處理價格昂貴,因此核能並不便宜,並大談能源改革要趕快做。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對於蔡英文「核能很貴」一說,核四前廠長王柏輝怒批「您真的錯了!」
  • 為何各國核廢料久堆倉庫,卻沒有送太空處理呢?專家:原因很簡單
    河南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時他又出了一道讓我們人類需要共同面對的難題,在平時使用核能發電的時候,所產生的核廢料一直是各國都對之非常棘手的問題,這些核廢料一直難以處理掉
  • ​微分方程解決放射性廢料的處理問題
    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以往處理濃縮的放射性廢料的方法,一直是把它們裝入密封的圓桶裡,然後扔到水深為 90 多米的海底。生態學家和科學家們表示擔心,怕圓桶下沉到海底時與海底碰撞而發生破裂,從而造成核汙染。原子能委員會分辯說這是不可能的。為此工程師們進行了碰撞實驗。發現當圓桶下沉速度超過 12.2 m/s 與海底相撞時,圓桶就可能發生碰裂。
  • 網易解讀257期:被忽略的核廢料處置風險
    其實,從我國核電產業鏈來看,不僅上遊存在鈾資源主要依賴進口的問題,而且下遊也存在核廢料處理產生的安全風險,特別是關於後者,並不為公眾所熟知。目前美國核發電站產生的核廢料共有4.5萬噸,並且正以每年2000噸的速度增加。德國核電站、實驗室及醫學機構每年產生20萬立方米放射性廢料。與美德等國相比,中國的核廢料處理遠沒有到「最危險的時候」。專家推測,中國核廢料存儲空間上的壓力會在2030年前後出現,那時,僅核電站產生的高放射核廢料(乏燃料),每年就將高達3200噸。
  • 俄研究等離子技術處理核廢料 對環境更安全
    其技術原理是在1800攝氏度的濃縮鹽溶液中處理液體廢料,即將鹽濃縮液在高溫熔融狀態下注入金屬桶,冷卻後變成玻璃狀單體澆鑄物。目前如何處理放射性廢料目前核廢料的主要處理方法是在直接電加熱爐中的玻璃固化法。較為普及的有兩種玻璃固化方法,分別是在熔融前煅燒或不煅燒,簡稱兩步法和一步法。兩步法在法國和英國使用,一步法則被俄羅斯、美國、德國、比利時、日本、印度和韓國採用。
  • 我國核電站技術取得了突破,核廢料處理更進一步,攻破了世界難題
    電能是現代國家繞不開的話題,無論是從事生產還是維持最基本的社會運行,離開了電力都將會使整個國家癱瘓。而核電站作為當代最先進的發電場,能夠大大降低電力成本,擴大發電量,為國家運行提供動力。我國如今已經掌握了核電站技術,能夠自主建造核電站。
  • 看看中國是如何處理核廢料,科技興核!
    ,比如德國和日本,另一部分國家因國內外因素,被迫「鋌而走險」實行科技興國的戰略道路,比如中美俄法等國,他們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核廢料。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發展核能這麼危險,我國為什麼還要將核電站建在沿海地區呢?
  • 看看中國是如何處理核廢料,科技興核!
    圖為核電站  蘇聯的車諾比和日本的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之後,人們已經開始談核色變了,  世界一些國家不得不選擇放棄發展核能,比如德國和日本,另一部分國家因國內外因素,被迫「鋌而走險」實行科技興國的戰略道路,比如中美俄法等國,他們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核廢料。
  • 核電站的廢料怎麼處理?如果掉入核廢料池,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
    如果不慎掉入核廢料水池,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屆時,還能保住小命嗎?有人會擔心水中的劇烈輻射會令自己中毒,或許也有人會聯想到電影《超級英雄》裡的情節,掉入水池中發生變異並意外獲得超能力,其實掉入核廢料水池,以上情況完全沒有可能發生,後果也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般嚴重,核反應最早發現應該歸功於盧瑟福,1919年他用α粒子轟擊氮氣產生了氫原子核,這導致了質子的發現,當然這也成了公認的一次人工引發核反應
  • 核廢料的「10萬年封印」
    黃晉一  在芬蘭西海岸的奧爾基盧奧託島,一條迷宮般的地下隧道正在建造中——這是一個用來儲存核廢料的倉庫。  核廢料處理屬於世界級難題。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導,這一地下核廢料倉庫的設計考慮了地震甚至是未來冰河時代的潛在影響。核廢料可在其中安全存放10萬年。預計該設施將於2024年啟用。此舉或將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模板。
  • 美國至今無官方核廢料處理場,恐被數十年前的高輻射核廢料汙染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28日報導,科學家警告說,廣泛用於儲存放射性廢料的材料降解速度比之前想像的要快,並可能導致危險的洩漏。但美國目前還沒有一個官方的國防廢料處理場所,而且這些廢料一般都儲存在工廠附近。
  • 處理核廢料頭疼?科學家提出新方式,將核廢料壽命縮至僅30分鐘
    關於這種有毒性和廢料的壽命改變問題,一直是科學家所關注的,現在傑拉德·穆魯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或許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如果這些放射性的有毒核廢料壽命能夠得到改變,那麼對於我們現在能源枯竭,急於尋找新能源的地球人來說,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要知道在核廢料中存在的有毒廢物影響是非常大的,像是鈾235以及239,這些廢料的半衰期達到了24,000年,而這個問題一直受到能源學家的關注。
  • 冷戰時期,產生的大量核廢料怎麼處理?美國製成炸彈丟到中東
    導語:冷戰時期,產生的大量核廢料怎麼處理?美國製成炸彈丟到中東上世紀50年代,美蘇爭霸正式拉開序幕,雙方之間的軍備競賽投入大量的財力,尤其是對核彈頭的打造非常瘋狂,巔峰時期兩國加起來核彈頭的數量高達近乎3萬枚,其中蘇聯擁有最多。
  • 我國攻破核廢料處理難關,日本欲3000億購買技術,美呼籲技術共享
    但是當時的資料都被西方國家壟斷了,我國只能夠慢慢摸索。起初蘇聯在軍事技術上為我國提供了幫助,但是中蘇關係僵化之後,蘇聯在中的專家全部被撤走了,同時大量的研究資料和工作人員也一併撤回到蘇聯,我國的科研人員只能夠咬著牙關,靠著自己的能力「摸爬滾打」。在原子彈研究製造的過程中,有不少科學家為此奉獻了一生。
  • 為什麼全世界的核廢料要運往俄羅斯?
    今天筆者和各位朋友們一同來討論下全世界的核廢料為什麼要運往俄羅斯?就不能運到別的地方,或者是就近處理掉,還大費周章的運到俄羅斯呢?咱們閒言少數,直奔主題吧。什麼是核廢料,是一種什麼樣的原料核廢料泛指在核燃料生產、加工和核反應堆用過的不再需要的並具有放射性的廢料。
  • 為什麼俄羅斯要回收「核廢料」?400多座核電站,回收後要做什麼
    世界上能對核廢料進行再次處理的國家不多,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將這些廢料直接按「高危放射性廢物」進行處置,而能對這些核廢料有處理能力的國家包括這家公司不僅在全世界做起了核電站的生意,也向擁有核能的國家接收核廢料處理的訂單。
  • 中國核廢料去哪了
    中低放固體廢物暫存庫超期服役,面臨庫滿大限,中低放廢物處置場選址長年懸置,高放廢物處置場遙遙無期,中國的核廢料正面臨「無處安放」的尷尬境地。 乏燃料 又稱輻照核燃料,是經受過輻射照射、使用過的核燃料,通常是由核電站的核反應堆產生。
  • 日本國內鈽儲量可造千枚核彈 核廢料擬儲存蒙古(1)
    核電安全未保 廢料處理更沒譜    目前,日本的遠期核電政策、核電站安全性,特別是核廢料處理前景等多方面主要因素的不確定性,及其可能引發的核擴散問題,令日本國內和國際社會深感憂慮。    《朝日新聞》3月17日發表文章,對此表達了強烈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