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和朋友相約去崑崙山腹地,看看那個地處青新兩省交界,海拔4400米的未知名小湖泊。通往山裡的路,曲折顛簸。清晨六點,戈壁灘上早起的鵝喉羚好奇的望著我們。
沿途看到幾對翹鼻麻鴨,很難想像如此漂亮優雅的鳥兒,居然是在地洞裡繁殖的,狐狸、兔子廢棄的洞穴都是它們繁殖期的家。
太陽出來了,海拔升高了,山近了,雲低了。
轉過一個山腳,一簇簇盛開的鳶尾科馬藺花驚豔了我們,山花爛漫,心情飛揚。
看,白屁股.順著嚮導兼司機那日斯手指的方向,幾隻懶散的藏原羚出現在視野裡,從它們見到車的驚慌程度判斷,近期闖入者可能不多。
我一直覺得,巖羊就是為攀巖而生。面對幾近垂直的崖壁,上百隻羊,無一落下,全部從容上山,甚至連一個打趔趄的都沒看到。
有羊的地方,當然會有狼。山脊上,它望著我們,不知在思量什麼。
藏狐的臉很大,它們最愛鼠兔。靜靜趴在洞口,耐心等待,不為與你相見,只求吃飽。
胡兀鷲撿到一塊骨頭,盤旋著,在尋找能幫助自己摔碎骨頭的堅硬巖石,據說它們的胃液比汽車電瓶中的電解液厲害好幾倍,所以我們根本不用擔心它是否能消化得了棒子骨。
午餐時間,放眼望去,周圍都是迷人的好風景。
高山兀鷲很快也出現在我們頭頂,它們是大山裡的清潔工,除了喜歡跟著那食肉猛獸以外,也喜歡跟著人。
接近阿達灘,在山谷裡最窄處卻發現因為融冰,唯一通行的那條小路被水衝斷了,修復無望,看湖亦無望。一番商議後,翻山右行,取道公路溝。在溝最深處,看到這些石片,刻著文字,類似藏區瑪尼堆那種,大概是經文了。
在崑崙山裡,野犛牛是最具代表性的高原動物之一。
車有點小問題,遇到牧羊人也要耐心請教一番,病急亂投醫啊!
新棉一般的雲朵,美的人心都要醉了。
背後這山正是我放置過紅外自拍相機的那座,雪豹的家就在山上。專家們在安裝調試鏡頭,準備換個視角看看。
白腰雪雀
棕頸雪雀
白斑翅雪雀
一直在山崖上搜索大貓,卻只看到個小貓(貓頭鷹),不知它最鍾意的是鼠兔還是雪雀?也不知這三個洞穴,哪一個才是它的家?而它的鄰居又會是誰?
此行看到盤羊四群,遺憾的是均為母羊群,這個時節,公羊集群在高山上玩耍,母羊則集群產仔,養育後代。
喜馬拉雅旱獺,叫聲像小孩子哭鬧一般。
揚起來的塵煙,是藏野驢的旗幟。
傍晚出山途中,又看到很多馬藺花,用長焦鏡頭拍個。
夕陽映紅了阿爾金山脈的輪廓,此刻已是人困馬乏,懷揣那些美好的遇見,和滿噹噹的相機存儲卡,我們愉快回家。
文稿/王小炯攝影/小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