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獨立學院轉設的關鍵年,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獨立學院轉設的浪潮,教育部關於獨立學院轉設的公示也是一波接著一波,讓人看著眼花繚亂,僅2020年就已經有37所獨立學院完成轉設。
01關於獨立學院轉設的4個問題
那麼何為獨立學院轉設?轉設後的獨立學院會有什麼變化?轉設後是否還值的選擇?轉設後的錄取分數會如何變化呢?下面筆者就大家關心的幾個問題作以分析,希望對2021屆參加考到考生和家長們提供一些參考。
02什麼是轉設
獨立學院初創於2000年左右,當時我國的高等教育資源短缺,為了解決龐大考生讀書的問題,獨立學院辦學應運而生,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獨立學院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了出來,這些獨立學院都是依託母體高校資源進行辦學,校名一般都是某高校 某學院,例如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等。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獨立學院辦學水平參差不齊,各種問題也隨著而來,早在2008年前教育曾發布通知(26號令),要求獨立學院轉設,並且提出了5年過渡期,但是效果甚微,只有少數獨立學院按照要求完成了轉設,絕大多數依然沒有轉設。
為此2020年5月教育再次發文,要求全國所有獨立學院必須在年底拿出轉設方案,同時推動一批獨立學院完成轉設,所以才出現了在2020年內大批獨立學院集中轉設的盛況。同時文中指出了獨立學院的轉設方向:停止辦學、轉為公辦大學、轉為民辦大學。
03轉設後學校變化
轉設後的獨立學院會有什麼變化呢?首先我們先來了解獨立學院的辦學模式,一種是民間資本投資的獨立學院,這些學校一般都是藉助某高的名頭辦學,學校完全由民間資本投入和運營。另一種是校中校的模式,完成由學校承辦的獨立學院。
對於第一種辦學模式來說,轉設後的學校只是改了一個名字而已,例如北京大學海濱學院-滄州交通學院(民辦),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大城市學院(公辦),其他方面並沒有什麼實際的變化,說白了,只是資方給了母體學校一筆分手費,而後獨立辦學而已。
校中校辦學模式的獨立學院,這種情況就比較複雜了,這類學校辦學的時候優勢比較明顯,由於是學校自己承辦的獨立學院,所以師資、管理等方面都是共享母體學校的資源,但是一旦轉設後,這些資源就會在和新的學校共享了,所以報考這類學校需要特別謹慎。
04錄入分數變化
這個問題要根據前面的情況而定,筆者根據目前獨立學院的情況,舉幾個例子大家可能就回會明白了。例子1: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大城市學院,該校全國在獨立學院中排名第一,屬於第一種情況辦學的獨立學院,並且轉設為了公辦大學,名頭響,又會降低學費,這種學校在來年的錄取分數肯定又會一定的提升。
例子2: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滄州交通學院,該獨立學院依然是第一種辦學模式的獨立學院,轉設後學校自身出了校名並沒有實質的變化,辦學性質依然是民辦高校,學費不會發生變化(短期內),但是失去了北京交通大學的名頭,是否依然會對考生和家長心裡產生影響還未可知,綜上筆者認為這些學校錄取分數會穩中有降。
例子3:校中校辦學模式的獨立學院,這種獨立學院辦學時候一般都是依靠母校的辦學師資和資源,轉設後有些能獨立辦學,有些則不能實現獨立辦學,所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不能獨立辦學的校中校採取的是和高職高專合併的方式進行轉設。例如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和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合併轉為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
筆者認為,雖然這類學校變身為公辦大學,但是考生和家長們更看重的是教學資源,並且合併後融合發展都是十分現實的問題,加之校名中又含有「職業技術」字樣,這類學校轉設後降分是大概率事件。
05獨立學院轉設後是否值得報考
首先,筆者認為轉設後的獨立學院無論轉為公辦還是民辦,都是可以報考的,因為轉設需要專家的各種審核論證,只有具備了辦學條件才能進行辦學,這方面大家不用擔心。
其次,根據以上筆者的分析,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這些獨立學院轉設後也會給考生們提供新的選擇。最後,大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畢竟高考是需要分數的,過不了本科線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所以獨立學院轉設後,或許會給那些分數低又想讀本科的考生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綜上就是筆者關於獨立學院轉設問題的幾點分析,不足之處希望大家留言交流,碼字不易(1745字),如果您認為筆者的問題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點讚、轉發、留言交流。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