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從海上而來,帶來的大量降水含鹽度高嗎?

2020-12-05 科學黑洞

颱風所帶來的降雨和其他形式的降雨並沒有什麼區別,颱風是從海上來,也帶來了大量的水分,但是這些都是海水蒸發之後形成的水蒸氣,最終液化成雲。因此含鹽量並不高,但是颱風直接攜帶而來海水,並沒有經過蒸發這一步驟,因此含鹽量高。

學過高中地理的都很清楚風的形成條件,主要是因為冷熱空氣的上升與下降,導致部分區域形成高低壓,那麼高壓區的大氣就會向低壓區補充,最終形成風。而颱風的形成原理也很簡單,天氣炎熱的海面之上海水被蒸發形成水蒸氣上升,形成中心低壓區,周圍的水蒸氣補充進低壓區繼續上升,這就形成了循環。同時由於地轉偏向力的存在,風在橫向運動的時候會受到額外的偏向力,最終旋轉起來形成颱風。

因此颱風如果在海上有能量的補充不會削弱,但是登陸之後颱風眼經過地面的不斷摩擦並且無能量供應,最終颱風將逐漸被削弱。

今年的第九號颱風「利奇馬」10號凌晨從浙江省溫嶺市登陸,屆時它將穿過浙江省、江蘇省進入黃海西部海域,之後再次登陸山東半島,穿過山東半島後會進入渤海海域。屆時它的風力將降到5-6級風。當然我們仍然不能放鬆警惕,颱風雖然削弱了但是依然會帶來大量的降水,影響到環渤海海域的省市。

有些人對颱風帶來的大量降雨可能有誤解,這些水分確實全部都來源於海上,但是是經過蒸發之後形成水蒸氣,最終在空中聚集成雲。而並不是颱風的強風直接席捲液態海水來到陸地之上,這樣的方式並不是降雨,而是帶來的海浪。

相關焦點

  • 颱風從海上來,裹挾了大量海水,所經之處會下鹹水雨?誰嘗到過?
    颱風從海上形成,裹挾大量海水,颱風所形成的降雨是不是含鹽量特別高?和淡水有別嗎?「平時下的雨是淡的,颱風下的雨是鹹的,因為颱風裹挾了大量的海水,所以下下來當然是鹹的了!」看起來好像沒有毛病,但似乎我們啥時候嘗到過鹹的雨啊……還真有,只不過不是颱風帶來的!看上去清晰可以見風眼的颱風,其實並沒有想像中會裹挾大量的海水,我們還是得來看看颱風的成因與發展過程,否則就會對颱風有所誤解!
  • 廣東11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今天 颱風紅霞為廣東帶來降水緩高溫
    不過,這兩天台風雨要來了,廣東一些地區的人們總算感受到些許涼快。根據廣東11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今天,11號颱風紅霞為廣東帶來降水緩高溫!廣東11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今天  颱風紅霞為廣東帶來降水緩高溫廣東颱風紅霞路徑圖
  • 颱風「美莎克」朝東海而來 海上作業漁船要求全部回港避風
    今年第9號颱風「美莎克」正朝東海而來。8月30日17時,位於西北太平洋洋面的「美莎克」以每小時2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預計於8月31日夜裡至9月1日移入東海海面,強度可達強颱風或超強颱風級。
  • 颱風有什麼好處如何利用?
    颱風在海上移動,會掀起巨浪,狂風暴雨接踵而來,對航行的船隻可造成嚴重的威脅。當颱風登陸時,狂風暴雨會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尤其對農業、建築物的影響更大。但是,颱風也並非全給人類帶來不幸,除了其「罪惡」的一面外,也有為人類造福的時候。
  • 2020年10月颱風最新消息:颱風環高最新消息路徑圖
    颱風「扎堆」生成!今天(11月9日)颱風「艾濤」和颱風「環高」先後生成,「艾濤」明天將登陸越南,「環高」後期也將進入南海。預計颱風「環高」之後今年的颱風活躍期或將結束。  另外,今年10月颱風接連生成,較常年同期平均已經「超標」,颱風為何如此扎堆?同時又為何偏愛穿過南海奔越南?
  • 颱風會帶來什麼?
    颱風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夏秋季節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颱風對我國的廣東、海南、臺灣、福建、浙江等省份都會帶來極大的威脅。颱風是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中心附近風力在12級以上,也就是32.7米每秒的風速以上;如果中心附近風力在14級以上,就稱為「強颱風」;如果中心附近風力在16級以上,就稱為「超強颱風」。
  • 颱風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颱風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夏秋季節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颱風對我國的廣東、海南、臺灣、福建、浙江等省份都會帶來極大的威脅。颱風是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中心附近風力在12級以上,也就是32.7米每秒的風速以上;如果中心附近風力在14級以上,就稱為「強颱風」;如果中心附近風力在16級以上,就稱為「超強颱風」。現在,颱風「利奇馬」正在逼近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屬於「超強颱風」級別,最大可能在我國浙江沿海一帶登陸。
  • 把飛彈射到海洋上空的颱風中,能把颱風炸散嗎
    颱風按照其強度,分為六個等級: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颱風等級越高,攜帶的能量就越大,一個4級颱風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就大於常規核彈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就算有颱風能量相當的飛彈,也不可能對颱風進行摧毀。要知道,颱風源於熱帶海洋形成的氣旋,是海洋釋放能量的一種表現,現代武器能與海洋抗衡嗎?當然是不能的。
  • 颱風白色預警生效中!第11號颱風「紅霞」將給深圳帶來什麼影響?
    昨天午間開始,海上雷雨雲團更是組團來,形成了列車效應,深圳氣象臺發布雷電、黃暴、橙暴預警、甚至到了紅暴。今年9月以來北方冷空氣活躍,副熱帶高壓階段性減弱,我市處於副高邊緣,天氣不穩定,低層西南氣流偏強,為我市輸送了豐富的水汽,造成強雷雨天氣多發。據氣候資料顯示,我市今年九月以來局地暴雨近十年以來同期最多、全市平均累計雨量近十年最多。
  • 8月颱風「組團」出現 今有「及時雨」給上海「退燒」
    原標題:丹丹看天氣|8月颱風「組團」出現 今有「及時雨」給上海「退燒」    「缺席」初夏的颱風最近組團現身。今年第7號颱風「韋帕」還在華南潑灑風雨,昨天上午8時今年第8號颱風「範斯高」又在太平洋深處形成,而今年第9號颱風很可能也正在醞釀雛形。如果說「韋帕」對上海沒有帶來直接影響,那麼,還在不斷發展壯大的「範斯高」則行蹤未定。
  • 颱風「雲雀」即將進入江蘇,24小時內或將給這個城市帶來大暴雨
    (GFS預報的「雲雀」未來24小時路徑圖)「雲雀」登陸時強度並不是很大,只有熱帶風暴級,具體對上海和浙江沿海造成多大的影響,現在還不知道,但是從目前公開的數據看,這次颱風降水主要集中在西側,登陸在上海,降水在浙江,其中嘉興市的海鹽降水達到220.9毫米。
  • 颱風「紅霞」+弱冷空氣,惠州18-21日有明顯降水
    原位於南海東部海面的熱帶低壓於16日凌晨加強為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各家預報顯示「紅霞」穩穩的一路往西偏北前行,目的地基本鎖定越南,落戶廣東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惠州市氣象臺9月16日17時20分發布,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16時其中心位於距離惠州市惠東港口偏南方約1030公裡的海面上。
  • 深圳天氣預報:2018颱風山竹影響 將帶來嚴重風雨
    深圳天氣預報:2018颱風山竹影響 將帶來嚴重風雨》》2018年22號颱風山竹最新消息動態走向 將正面襲擊廣東9月16日消息  【深圳市颱風消息】颱風「山竹」16日06時距離我市320公裡,過去1小時向西北方向移動了25公裡,中心最大風力15級(50米/秒)
  • 2020年廣東颱風實時發布系統 颱風「浪卡」未來會對肇慶市帶來影響嗎
    天氣網訊 據肇慶市氣象局最新消息,今年第16號颱風已於今天早上8時生成,目前颱風「浪卡」正以每小時22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預計將於13日夜間在海南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可達10級,隨後穿過海南,朝著越南方向繼續移動。此外,受颱風和冷空氣影響,肇慶市未來幾天將有大到暴雨,局部有大暴雨天氣。提醒市民務必做好颱風防範措施。
  • 颱風「劍魚」生成 廣東南部將有持續性強降水
    中國天氣網訊 3日凌晨南海熱帶低壓結構出現重組後,加強為今年第14號颱風「劍魚」(熱帶風暴級;英文名:KAJIKI,來源:日本,意為:劍魚星座),並在越南中部沿海登陸。08時其中心位於寮國境內,也就是北緯16.0度、東經107.1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18米/秒,相當於65公裡/小時)。
  • 11號颱風「紅霞」正在醞釀中!大範圍降水也來了!
    11號颱風「紅霞」正在醞釀中!大範圍降水也來了!來源:知災害風險管理平臺按照颱風命名表,如果颱風胚胎90W生成,將是今年的第11號颱風「紅霞」。又是一個秋颱風!
  • 漲知識:這些颱風「之最」,你都了解嗎?
    8月上旬剛過,3號、4號、5號、6號颱風接踵而至6號颱風「米克拉」於11日早晨登陸福建對於這個影響我國的重要天氣系統颱風的這些「冷知識」,你都知道嗎?1最早、最晚生成的颱風我們都知道,颱風一般生成於赤道附近的熱帶洋面,並且主要集中在夏季。那麼一年中生成最早和最晚的颱風,你知道在什麼時間嗎?
  • 浙江啟動海上防颱風應急響應 並要求做好颱風海上防禦工作
    預計,「巴威」將以每小時16公裡的速度向北偏東方向移動,並將於今天傍晚前後移入東海南部海面,強度逐漸加強,最強可達強颱風或超強颱風級。22日後半夜起浙江省中南部沿海海面將有明顯風浪影響。浙江省氣象臺已於22日上午11時發布颱風消息。根據《浙江省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預案》,浙江省防指決定於22日18時啟動海上防颱風應急響應。
  • 12月還會有颱風嗎?
    編者按:11月底生成的颱風「北冕」,於12月2日在菲律賓以東洋面加強為超強颱風。一般來說,12月西北太平洋洋面出現颱風的概率很小,那麼,這個12月還會有颱風嗎?12月初,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降水過程是否和「北冕」有關?擁有最冷紅外亮溫的「北冕」有何不同?「北冕」冷颱風的屬性又是否名副其實?本期科普看臺一一解讀。
  • 數據:第7號颱風「海高斯」登陸,這些「颱風之最」你知道嗎?
    從今年7月罕見零颱風到8月颱風「扎堆」,颱風會帶來氣象災害,也能有效改善陸地的淡水供給和生態環境。哪些是史上最早或最晚生成的颱風?哪個颱風威力最大?中國氣象局盤點了史上「颱風之最」。「蘇力」在當年12月30日8時生成,在海上過了新年後,於次年1月5日減弱消失。移動路徑最複雜的颱風在西太平洋地區,颱風移動大致有三條路徑:西移型、登陸型、轉向型。造成颱風路徑多種多樣的原因,主要是颱風在大氣運動過程中,受到複雜大氣環境等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