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飛彈射到海洋上空的颱風中,能把颱風炸散嗎

2020-09-03 丘比學堂

颱風屬於熱帶氣旋的一種,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而颶風其意義和颱風類似,都是一種熱帶氣旋,只是產生地點不同,而叫法不同。

國際空間站視角拍攝的颱風


我國把南海與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按其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風速)大小劃分為6個等級,其中風力達12級或以上的,統稱為颱風。

颱風有多可怕,這裡不需要再贅述。可以說,一旦颱風來臨之時,路上幾乎連個人影都沒有,停工、停課都是在所難免。

雖然如今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今非昔比,人工降雨、人工除雨已經在不是什麼難題,那為什麼不能用飛彈等科學裝備來阻擋颱風對沿海地區的侵襲呢?

確實,人類通過現代科學技術製造出不少大規模殺傷力的武器。比如美國的一些遠程飛彈,它所攜帶的核彈頭威力可達到2000萬~2500萬噸TNT當量,而美國投在廣島的原子彈威力也只不過1.5萬噸,相當於1600多個廣島原子彈。

但是飛彈威力跟颱風威力相比的話,猶如螳臂擋車,不自量力。颱風按照其強度,分為六個等級: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

颱風等級越高,攜帶的能量就越大,一個4級颱風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就大於常規核彈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就算有颱風能量相當的飛彈,也不可能對颱風進行摧毀。

要知道,颱風源於熱帶海洋形成的氣旋,是海洋釋放能量的一種表現,現代武器能與海洋抗衡嗎?當然是不能的。如果將威力巨大的飛彈發射到颱風中會如何呢?有可能會短時間內擾亂了颱風的走向,可能同時也會加劇颱風的能量,只要海面低氣壓存在颱風就不會消失。所以想用飛彈來阻止颱風,反而會適得其反。


然而,颱風在危害人類的同時,也利於人類。颱風不僅給人類送來了淡水資源,同時還間接性緩解區域性水荒。一個12級風力的颱風,登陸時可帶來900毫米的最大降水量,但也會給當地造成超過百億的經濟損失。

颱風帶來了來自海上的大量水汽,可以緩解高溫,帶來豐富的降水。同時颱風還帶動了陸地與海洋的水循環,淡水資源得以循環利用。可以說颱風是地球生物存在多樣化而必不可缺的自然氣象,但是颱風有弊也有利,沒有颱風不行,颱風太大、太多也不行。

相關焦點

  • 人類能控制颱風嗎?|思客問答
    颱風只是空氣運動中的一種渦旋,它發展的能量主要是來自熱帶海洋的暖溼氣流。從這個角度而言,用軍艦圍攻颱風基本相當於用軍艦圍攻空氣,恐怕起不到什麼作用。2「用核武器徵服颱風」在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後, 核武器的巨大威力, 又使一些人燃起了徵服颱風的希望,他們想像如果用飛彈把核彈頭送入颱風中心引爆,可能會把颱風炸毀。
  • 人類能控制颱風嗎?| 思客問答
    他們認為用大量的軍艦圍住颱風,萬炮齊轟,颱風也許會「束手就擒」。但是,「萬炮齊轟」比起大自然的能量根本就是九牛一毛。颱風只是空氣運動中的一種渦旋,它發展的能量主要是來自熱帶海洋的暖溼氣流。從這個角度而言,用軍艦圍攻颱風基本相當於用軍艦圍攻空氣,恐怕起不到什麼作用。
  • 追入颱風眼 探颱風奧秘
    有人不理解,當前中國颱風路徑預報準確率已經很高,在過去30多年中,我國24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減少了約70%,並且2015年至2016年連續兩年穩定控制在70公裡以內,為什麼還要費勁去「捕捉」颱風?
  • 颱風「預測帝」:最有效探測法是飛機飛進颱風眼
    (2013年8月,香港天文臺派出飛機,穿越尤特眼牆,飛抵它的颱風眼上空,拍下如下畫面,南海海面清晰可見。)  龍捲風「預測帝」提前一天預測颱風  9月14日2時許,@中國氣象愛好者 便指出,颱風登陸福建的概率增大,廈門和漳州沿海應進入最高防禦狀態。
  • 英國皇家空軍颱風戰機在阿布達比上空拍寫真
    近日,英國皇家空軍颱風戰機在阿聯的阿布達比上空進行了飛行演示,飛行中,攝影師同時在空中對其進行了寫真拍攝。
  • 【颱風科普十三】颱風為什麼產生在熱帶海洋上?
    【颱風科普十三】颱風為什麼產生在熱帶海洋上? 來源:SRC-575   發布時間:2012年08月08日10:39   熱帶的海洋是颱風的老家,颱風形成的條件主要有兩個:一是比較高的海洋溫度;二是充沛的水汽。
  • 採購的38架「颱風」戰鬥機,德空軍為何又追「颱風」?
    2009年,德國空軍開始接收第二批「颱風」戰鬥機,並進行了先進中程空空飛彈試射,在雷達處於被動模式時發射飛彈,展示了出色的隱身能力。之後,「颱風」戰鬥機新增頭盔信息顯示系統。經過持續升級改進,該戰機陸續完成了與「流星」「硫磺石」「風暴陰影」「金牛座」等飛彈的集成,具有了遂行多種任務能力。2016年開始,第二階段增強型「颱風」戰鬥機開始進入德國空軍服役。
  • 追颱風的人:鑽入颱風眼捕捉重要數據
    寫詩作賦只是吳俊傑工作之餘的愛好,他的職業身份是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兼颱風研究中心主任。  2003 年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畢業後,吳俊傑回到臺灣發起了一項史無前例的「追風計劃」——駕駛偵測飛機飛到颱風上空,用GPS 下投式探空儀收集颱風內部結構的重要數據。
  • 12月還會有颱風嗎?
    本期專家顧問: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張玲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 呂新豔今年會有颱風嗎?12月的颱風一般生成於副熱帶高壓南側的東風波中或赤道輻合帶中,沿副高南側偏東氣流向偏西方向移動,或在大洋中間轉向,在洋面中減弱消失,很難在我國登陸。如2017年第27號颱風「天秤」在菲律賓以東生成後,一路西行,在泰國灣減弱停編。由於大氣環流和海洋熱力條件不好,12月的颱風強度通常不強。
  • 夏颱風、秋颱風,哪個季節風更強?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颱風是盛夏季節的特產,但其實颱風一年四季都能有,尤其秋天裡的颱風,就像是秋天的蚊子,有時比夏天裡的還要威猛。下面數據帝就領著大家看看,數量、強度、影響等幾個方面,秋颱風和夏颱風誰能更勝一籌。秋颱風 v. s. 夏颱風,誰才是老大?數量上,夏颱風小勝一局根據1981-2010年30年氣候平均,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6-8月生成11.2個,登陸我國4.5個。9-11月生成10.9個,登陸我國2.5個。
  • 7月"高烤"無颱風!下一次颱風活躍期,已經靜悄悄的...
    7月"高烤"無颱風!下一次颱風活躍期,已經靜悄悄的... 受疫情影響,今年高考推了1個月,周二就開考了,同學們都準備好了嗎?
  • 目前觀測颱風的方法有哪些?
    颱風生成於熱帶海洋上,但海洋面積遼闊,氣象站稀少,以往颱風發生後很不容易發現,當颱風移至有島嶼或船隻附近時才可發覺,然後才能將各氣象站同一時間的氣象觀測資料繪於天氣圖上,隨時比較觀察,才能判斷颱風的位置、強度、行進路徑。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氣象觀測方法也逐漸提高,對颱風的觀測也日益精確可靠。
  • 中國大型無人機颱風探測試驗成功 填補海洋觀測資料空白
    填補海洋觀測資料空白 提升颱風監測預報水平中國大型無人機颱風探測試驗成功本報北京8月3日電 (記者劉毅、趙貝佳)8月2日下午,在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影響海南期間,一架由中國自主研發的高空大型氣象探測無人機從海南博鰲機場起飛
  • 2016年10月海南有颱風嗎最新消息 2016海南颱風預測
    2016年10月海南有颱風嗎?今年的第17號颱風鯰魚已經登陸我國,緊隨其後是今年的第18號颱風暹芭,看來國慶假期出遊是免不了颱風的幹擾了~作為旅遊大省海南又是沿海地區,容易成為颱風登陸的地點,下面一起來看看2016年海南颱風最新預測~2016年海南颱風預測  2016年10月颱風最新消息動態,國慶節颱風將組團來襲,預計,西北太平洋海域未來十天可能會有3個颱風生成,其中一個會生成在我國南海
  • 4號颱風「黑格比」會是第二個「利奇馬」嗎?為什麼?
    當颱風登陸之後,由於陸地上水汽較少,無法持續供應颱風對水汽的需求,所以颱風在登陸之後強度普遍會減弱,4號颱風「黑格比」也是如此。減弱之後的颱風「黑格比」會逐漸降低到熱帶低壓水平,直到消失。和今年的3號颱風相比,4號颱風從臺灣地區進入到福建、浙江等,影響我國的範圍更大。受颱風天氣影響,我國臺灣、浙江、福建等地區會出現6-7級大風,局部地區風力可達到12級。
  • 為了獲取颱風的「秘密」,他們探入了颱風內部!
    才能獲取的珍貴數據更是能幫助預報員做出——天氣預報中關於颱風有多強向哪走、走多快萬米高空探測手段:下投式探空儀、機載毫米波雷達這是我國首次開展高空大型無人機海洋、颱風綜合觀測試驗。特別是在對一些強度較強熱帶氣旋的觀測中,無人機往往只能在外圍觀測,而有人飛機則具備進入颱風眼觀測的能力。
  • 颱風能引發龍捲風?你沒看錯
    3.颱風破壞力更強 龍捲風:雖然夠猛夠狠,但是輸在短命,逞一時之強 颱風: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所及之處,一片狼藉Tips: 最好祈禱自己都別遇上。4.颱風出鏡率更高 颱風:每年夏天,鋪天蓋地是颱風的消息,每個颱風都有自己的名字。 龍捲風:給龍捲風命名,你聽說過嗎?
  • 層層揭秘2018年風王——颱風「玉兔」
    10月19日下午,在原熱帶擾動96W生成地東側遠洋上空再度生成一個熱帶擾動,編號97W。10月21日下午,97W加強升格為熱帶低壓。10月22日,熱帶低壓持續加強,升級為今年第26號颱風「玉兔」。隨後,「玉兔」逐漸向西北方向移動,到達關島之前已加強成為超強颱風,強度超過之前的「風王」——「山竹」。秋季生成的「強力兔」!
  • 颱風利奇馬停止編號,北方颱風壞雨馬上結束?權威預測:未必如此
    從8月9日開始,隨著颱風利奇馬逐漸接近我國浙江沿海,它對於我國的風雨影響也正式開始。而在8月10日凌晨颱風利奇馬登陸浙江台州後,它對我國的影響全面拉開,並隨著它的北上從江浙滬擴散到環渤海地區。這幾天以來,它已經在山東河北遼寧等地製造了大量颱風「壞雨」,山東的雨下得比去年颱風溫比亞還要大得多,不少地方一度面臨洪災威脅。當然颱風利奇馬不能在陸地上長期維持,8月13日,中央氣象臺宣布對其停止編號,這也代表著颱風利奇馬的颱風歷程徹底結束,8月14日午後,颱風利奇馬的殘餘雲系還與冷空氣一起在我發北方地區形成一道降雨雲帶,這意味著它給我國北方地區帶來的颱風壞雨還未結束。
  • 詭異颱風「雲雀」登陸上海金山,13號颱風「珊珊」生成
    至此,「雲雀」成為了今年第二個直接登陸上海的颱風,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四個直接登陸上海的颱風。「雲雀」今晨登陸上海的位置比10號颱風「安比」的登陸點略偏南,且較「安比」登陸崇明島時的強度更弱,僅為熱帶風暴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安比登陸崇明島時的強度達到強熱帶風暴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結構也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