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控制颱風嗎?|思客問答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颱風「黑格爾」剛剛過去,颱風「薔薇」又已形成。每當颱風季來臨,許多人都忍不住發出疑問,既然颱風危害如此之大,難道我們只能被動防禦?能否通過人工方式控制颱風,降低甚至消除它的破壞力?

▲2020年8月4日 颱風「黑格比」登陸。受颱風影響,舟山市嵊泗縣嵊山鎮的海邊掀起巨浪。圖片來源:新華社

很遺憾,就目前情況來看,控制颱風,迄今只是個科學假說,大自然才是這個地球的主宰。

不過,控制颱風這件事,還真有人嘗試過,而且是非常認真地嘗試過......

1

「用軍艦消滅颱風」

上世紀40年代,有人提出用軍艦消滅颱風的計劃。他們認為用大量的軍艦圍住颱風,萬炮齊轟,颱風也許會「束手就擒」。

但是,「萬炮齊轟」比起大自然的能量根本就是九牛一毛。颱風只是空氣運動中的一種渦旋,它發展的能量主要是來自熱帶海洋的暖溼氣流。從這個角度而言,用軍艦圍攻颱風基本相當於用軍艦圍攻空氣,恐怕起不到什麼作用。

2

「用核武器徵服颱風」

在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後, 核武器的巨大威力, 又使一些人燃起了徵服颱風的希望,他們想像如果用飛彈把核彈頭送入颱風中心引爆,可能會把颱風炸毀。

▲核武器的威力,又燃起了一些人徵服颱風的希望。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然而簡單計算一下, 這也是不可能的事。先不說核爆炸將會帶來怎樣的核汙染危害。一場中等強度的颱風,僅一秒鐘因水汽凝結釋放的能量,就相當於6顆原子彈。僅僅從兩者的能量差來看, 核爆炸也不可能消滅颱風。

3

「狂飆計劃」

既然不能和颱風硬拼,科學家隨即轉變了思路。上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啟動了持續21年的「狂飆計劃」,通過改變颱風中心附近能量的分布,從而達到減慢風速的目的。

「狂飆計劃」以熱能為切入點:通過加熱空氣,讓氣流上升從而形成新的氣流。隨後,通過人為幹預新氣流,或許可以對整個颱風系統形成幹擾。

簡單來說,就是讓颱風「內訌」 「權力分散」,能量無法集中在颱風中心附近,從而削弱颱風或抑制其發展加強。

▲通過人為幹預形成新氣流,或許可以對整個颱風系統形成幹擾。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實施「狂飆計劃」的21年裡,科學家追蹤超過15個颶風(颱風),並對4個颶風進行試驗。1969年8月18日,美國對颶風「黛比」實施「狂飆計劃」,「黛比」最大風速由50米/秒降到35米/秒,減速30%。

然而,這一計劃隨著觀測手段水平的提升被叫停。科學家們發現,「狂飆計劃」那些所謂「成功」的試驗,其變化皆在自然辨率範圍內,無法確認是人工幹預的效果。

在「狂飆計劃」之後,沒有哪個國家再有如此龐大的人工幹預颱風計劃,但其留下很多寶貴的觀測資料設備和經驗,被後來的研究者反覆引用。

4

「海上風電站削弱颱風」

最近幾年,史丹福大學和德拉瓦大學的研究人員採用計算機模擬算出了一個結果:成千上萬個風力渦輪機組成的海上風電場,可能會削弱現實生活中颶風的力量,顯著降低它們的風力及由其引發的風暴潮。

▲高空視野下的颶風邊緣雨帶景觀。圖片來源:果殼網

一般來說,在風電場下遊幾十公裡處,風速就基本恢復到之前的水平。所以用風電場來降低颱風帶來的危害,作用的範圍可能非常有限。

退一步來看,假使海上風電場真的有效,它也是需要提前建設的。在颱風可能光顧的洋面上提前布置風電場,這樣的做法所耗費的成本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因素。何況,大部分時候颱風的脾氣捉摸不定,它很有可能臨時改變路線,不會經過預先設置好的風電場。

歷史上這些試圖控制和消滅颱風想法和實驗,真可謂是腦洞大開,勇氣可嘉。

雖然控制颱風目前來看還只是一個科學假說,但正如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毛節泰教授所說,「推不倒火車,可以考慮做那個扳道岔的人」,基於前期的嘗試,人工幹預颱風或許可以從「扳道岔」的角度找到一個著力點。

然而自然演變進程有一連串的道岔,如何將其「扳準」,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了解自然規律,在理論和實踐中檢驗科學假說的科學性,減少推測性。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工影響幹預颱風會變得更加有效。

參考資料:

1.《颱風組隊,「米克拉」今天生成!相比颱風,未來幾天上海人更需要注意的是…...》,新民網報,2020年8月10日

2.《消滅颱風?用原子彈炸、給大海鋪層膜……前人的腦洞真大》,中國天氣網,2016年8月2日

3.《人類能控制颱風嗎?》,貴州氣象,1996年第2期

4.《在颱風面前,什麼「乘風破浪」聽起來都像個笑話》,SME科技故事,2020年8月4日

來源:新華網思客

策劃:劉娟

監製:唐心怡

作者:周佳苗

校對:馬宇聰

相關焦點

  • 人類能控制颱風嗎?| 思客問答
    颱風「黑格爾」剛剛過去,颱風「薔薇」又已形成。每當颱風季來臨,許多人都忍不住發出疑問,既然颱風危害如此之大,難道我們只能被動防禦?能否通過人工方式控制颱風,降低甚至消除它的破壞力?圖片來源:新華社很遺憾,就目前情況來看,控制颱風,迄今只是個科學假說,大自然才是這個地球的主宰。不過,控制颱風這件事,還真有人嘗試過,而且是非常認真地嘗試過......1「用軍艦消滅颱風」上世紀40年代,有人提出用軍艦消滅颱風的計劃。
  • 「利奇馬」停止編號,這些颱風小知識你知道嗎?|思客問答
    颱風到底是什麼?它如何從誕生走向滅亡?是誰在給颱風起名字?(每一個都很好聽但是帶來的麻煩可不小)此次「利奇馬」為何橫掃多省造成重大災害?本期思客問答,思客君與你一起聊聊颱風背後那些事兒!颱風是個什麼風?
  • 神秘的量子科技,你了解嗎?| 思客問答
    谷歌曾稱,其研發的量子計算機成功在3分20秒時間內,完成傳統計算機需1萬年時間處理的問題,並聲稱是全球首次實現「量子霸權」;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說,目前全球一年產生的數據需要百億TB的存儲量才能完成,而未來的量子存儲設備,可能只需指甲蓋大小就能存儲人類幾百年的信息數據
  • 神秘的量子科技,你了解嗎?|思客問答
    谷歌曾稱,其研發的量子計算機成功在3分20秒時間內,完成傳統計算機需1萬年時間處理的問題,並聲稱是全球首次實現「量子霸權」;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說,目前全球一年產生的數據需要百億TB的存儲量才能完成,而未來的量子存儲設備,可能只需指甲蓋大小就能存儲人類幾百年的信息數據……而更多量子領域的現象還未得到科學解釋
  • 颱風海貝思致92死 日本: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大雨
    原標題:颱風「海貝思」已致11死126傷 日本海上自衛隊閱艦式被迫中止    10月13日電颱風「海貝思」持續肆虐日本,目前已造成至少11人死亡,  報導還稱,受颱風影響,日本多地洪水泛濫,位於琦玉縣川越市下小坂地區的一家特殊養老院被水淹沒,約260名老人合員工被轉移到隔壁建築物避難。當地警方和消防人員正設法救出被困人員。  另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受颱風影響,原定於14日在相模灣舉行的日本海上自衛隊閱艦式也被迫中止。日本防衛相河野太郎13日上午向記者表示,當務之急是要應對19號強颱風給日本各地帶來的巨大災害。
  • 「海貝思」是地球史上最強颱風?不可信!
    中國天氣網訊 日前,關於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的一些報導在日本網絡刷屏,比如「海貝思」是地球史上最大的颱風、「海貝思」已經超過目前為止的颱風最大等級,颱風影響已經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這些報導一經發出,在日本社會引起極大恐慌,不少超市的食物、飲用水等被搶購一空。
  • 超強颱風「海貝思」即將登陸日本 史上最強到底有多恐怖?
    3、「海貝思將影響全日本」這種說法是不太可信的。「海貝思」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久,風雨強,對於影響日本的颱風來講,這個颱風影響的時間相對就是比較長的了,大部地區會被風雨覆蓋,像是人口非常密集的東京都處於颱風右側風雨最強的區域,在這裡的小夥伴一定要加強防範!!!但是日本地形比較狹長,所有區域這種說法不夠嚴謹。
  • 橫掃日本的「海貝思」是最強颱風?福島核廢水會不會有洩漏風險?
    地質史上就不必討論了,畢竟超強颱風並不能在地質史上留下痕跡,我們以海貝思和歷史上最強颱風做個比較,看看是哪個颱風更強一些!另外海貝思登陸地距離福島是比較遠的,影響也就強降雨,那麼這個降水量會增加福島核電站核汙染的風險嗎?
  • 拍賣這件事,為何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丨思客問答
    賣方總是希望能把東西賣給出價最高的人,買方則總是希望用最低的價格買到貨物。拍賣的歷史也非常悠久,最早的拍賣出現在古巴比倫,當時拍賣被用來交易商品,主要交易對象是人。繼古巴比倫之後,古希臘、古埃及等國也開始興起拍賣。例如,古埃及人很早便在西奈半島的礦山中開採孔雀石和藍銅礦並加工製成驅除邪惡的護身符,後期一部分擁有礦山的古埃及人將礦山開採權作為標的物進行拍賣並從中獲得利益。
  • [思客專訪院士3]陳新滋:無人車是人工智慧短期內可應用的成果
    您在註冊前須仔細閱讀並同意以下思客協議才能繼續註冊: 一、關於思客服務條款的說明 (一)服務條款的接受思客的所有權和運營權歸新華網所有。思客將依照本協議及其隨時發布的相關規則或說明提供網絡服務。在您使用思客服務前請確實仔細閱讀本協議。
  • 絕了,科技圈用這些比喻看量子丨思客問答
    科技圈流傳的這些淺顯易懂的比喻或許能解開你心中的疑惑。量子可以說是魚群中的一條條魚,上臺階時的一個個臺階物理學往往是違背人類直覺的,一個恰當的比喻,可以幫助大家理解違背直覺的物理定律。對於量子這個抽象概念,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曹則賢曾打過這樣一個比方:我們生活中可以見到的、感知到的事物,包括光與能量的最小單位都能稱之為量子。就像我們遠處看魚群是烏泱烏泱的一片黑,但是放大了看就是一條條魚,這一條條魚就可以說是魚群的量子。
  • 人類可以幹預颱風嗎?
    8月以來,受颱風「利奇馬」「白鹿」「楊柳」等影響,我國多地遭受風雨侵襲,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與此同時,有不少公眾疑惑,能否在颱風到來前,通過投放核彈等人為手段進行幹預。  的確,颱風或颶風帶來的狂風暴雨給中國、美國、日本和菲律賓等國家造成較大的自然災害。是否可以用核彈來阻止颱風和颶風?
  • 思客問答 | BAT隱藏了哪些秘密?我們分析了三掌門4年在數博會上的...
    李彥宏說道,「是讓技術忠誠於人類,服務於人類,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這樣的願景似乎也是在挽救百度的「老本行」:搜索。  從著名的「百度全家桶」到「魏則西」事件暴露的醫療競價排名,人們發現了技術作惡的一面:面對巨額利益的誘惑和過低的違法成本,企業難以控制自身的欲望。這就是百度搜索暴露出的問題。
  • 人類能戰勝自然嗎?美國航母和颱風硬碰硬,誰勝誰負?
    都說大自然的實力是不可低估的,人力和自然無法抗衡,可是充滿探險精神的美國人好像並不服氣,與JTWC和美國海軍聯合在一起進行合作,企圖採用轟炸機攜帶大當量核彈的方式,直接飛入西北太平洋某颱風中心,看核爆是否能將颱風的結構打散,進而阻止颱風形成。
  • 把飛彈射到海洋上空的颱風中,能把颱風炸散嗎
    颱風有多可怕,這裡不需要再贅述。可以說,一旦颱風來臨之時,路上幾乎連個人影都沒有,停工、停課都是在所難免。雖然如今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今非昔比,人工降雨、人工除雨已經在不是什麼難題,那為什麼不能用飛彈等科學裝備來阻擋颱風對沿海地區的侵襲呢?
  • 最新監測:19號超強颱風「海貝思」,大概登陸日本,但閩江浙也要小心…
    19號颱風海貝思正在大洋深處旺盛發展,從衛星雲圖上看,颱風海貝思螺旋性旺盛,核心對流不斷爆發,與南海上的不成形狀的颱風胚胎94W形成了鮮明對比,下午17點,它已經是10級的強熱帶風暴了。而從衛星微波掃描上看,展示了颱風海貝思更加兇猛的情況——下午17點前後的微波掃描顯示,大量深對流雲團聚集在颱風海貝思的中心附近,並且似乎已經開始構建起一個風眼結構!
  • 可能登陸日本的19號颱風「海貝思」 是史上最大的颱風嗎?
    這幾天有旅遊計劃的注意了  颱風「海貝思」即將登陸日本  還有個颱風的消息了解一下。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從10月6日凌晨3時生成,一路升級,已經成為今年的「風王」。10月8日凌晨開始,超強颱風「海貝思」就進行了一次「換眼手術」,將細小的「針孔風眼」換成直徑50公裡以上的大型颱風眼,用氣象術語說,這叫「眼壁置換」。  關於颱風「海貝思」,國外媒體,特別是日本媒體說法非常「恐怖」。比如「海貝思」是「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日本最兇颱風」「整個颱風竟然大到幾乎能覆蓋整個日本」「將造成不可預估的災害」等。
  • 颱風海貝思致92死 戶外移動成傷亡主因
    據日媒報導,2019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迄今為止已經造成92人死亡。有調查發現,其中33人或因各種原因在戶外移動時,不幸罹難。報導稱,日本放送協會(NHK)與日本靜岡大學教授牛山素行對這92人罹難時的情況進行了調查。
  • 如果想人工消滅颱風,可能嗎?
    颱風來襲,往往風大雨狂,建築、交通、人畜安全等都會受到颱風威脅。每念及此,總有一個想法蒙上心頭——有可能人工消滅颱風嗎?有這樣兩個時間節點,人類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甚至可以操控天氣,一個是1945年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另一個是1946年美國科學家沙佛第一次成功完成人工降雨和降雪。前者讓人類看到了現代武器的強大殺傷力,仿佛武力對抗無所不能;後者讓人們產生了在天氣這件事情上「人定勝天」的錯覺。殊不知,這一切不過是初嘗甜頭後的狂妄罷了。
  • 闢謠|史上最強颱風登陸日本?假的,沒有破歷史紀錄
    3、「海貝思將影響全日本」這種說法是不太可信的。「海貝思」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久,風雨強,對於影響日本的颱風來講,這個颱風影響的時間相對就是比較長的了,大部地區會被風雨覆蓋,像是人口非常密集的東京都處於颱風右側風雨最強的區域,在這裡的小夥伴一定要加強防範!!!但是日本地形比較狹長,所有區域這種說法不夠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