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人工消滅颱風,可能嗎?

2020-09-04 墨跡天氣

颱風來襲,往往風大雨狂,建築、交通、人畜安全等都會受到颱風威脅。每念及此,總有一個想法蒙上心頭——

有可能人工消滅颱風嗎?

2005年颶風卡特裡娜吹襲後的美國格爾夫波特

我們先從歷史裡找找答案。有這樣兩個時間節點,人類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甚至可以操控天氣,一個是1945年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另一個是1946年美國科學家沙佛第一次成功完成人工降雨和降雪。前者讓人類看到了現代武器的強大殺傷力,仿佛武力對抗無所不能;後者讓人們產生了在天氣這件事情上「人定勝天」的錯覺。殊不知,這一切不過是初嘗甜頭後的狂妄罷了。

首先說武力對抗,上世紀40年代,一個名為「消滅颱風」的計劃在美國誕生。方法很簡單明了:用軍艦包圍颱風,然後「萬炮齊轟」。結果可想而知,颱風從路逕到強度,毫無改變。

「物理攻擊」不行,「魔法攻擊」總OK了吧?抱著這樣的想法,1947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美國陸軍、海軍、空軍聯手啟動了一個野心勃勃的「人工控制颶風計劃」(Project Stormfury)。美軍飛機沿颶風雨帶播撒了81公斤的乾冰,結果颶風強度和範圍幾乎沒有變化,但路徑陡然發生改變:原本遠離美國本土的颶風瞬間轉向,並在喬治亞州登陸。關於這場「人為」的天災,美國政府和該項目組被民眾訴訟了59年。

一場被訴訟了59年的實驗——1947年Cape Sable颶風被幹擾後的路徑

以上兩個故事我們不難發現這樣兩個信息點:

1. 颱風能量過於強大;

颱風每小時釋放的熱量相當於2600多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能量,原子彈在颱風面前尚如此弱小,普通炮彈毫無作為也就可以理解了;

2. 人類影響颱風的後果難以預估;

現有理論無法達到「指哪兒打哪兒」的幹預效果,不但可能費力不討好,還可能弄巧成拙、引火燒身。

如果我們非要將人工控制颱風甚至消滅颱風作為一個必須達成的目標呢?那麼,實現這個遠大目標,我們得經歷這樣幾層蛻變:

1.對颱風了解更加徹底、更加深入;

目前,我們對颱風還做不到了如指掌,颱風的中長期預報以及多颱風的相互影響還是颱風業務中的難點。

2016 年第10號颱風「獅子山」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如下圖所示,副熱帶高壓、西南季風、9號颱風「蒲公英」、11號颱風「圓規」的胚胎、已經變性為溫帶氣旋的「燦都」等等,無數複雜的系統出現在「獅子山」成長和行進路徑上。

所以,幾乎沒有人能完美預料到「獅子山」最後會走出一個「六親不認」的路線——

2016年第10號颱風「獅子山」的詭異迂迴路線

而對於操控颱風這樣的宏大項目,理論先行是必須的,否則美國20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末耗費數以百億美金的失敗項目,還將重演。

2.材料學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颱風能量驚人,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設備能完全承受得起它巨大的破壞力。1979年10月12日,西北太平洋上迎來了人類史上最強颱風「泰培」,其中心最大風速達到每小時306公裡,也就是85米/秒,已經遠超17級風的上限(61.2米/秒)。

颱風泰培——雲系龐大無比、風眼清晰可見

可以預想,將來若是想影響規模巨大的颱風,對應的設備也必定體型巨大且牢不可摧。而越是巨大、越是堅實,對設備所用材料的穩定性、硬度、韌性和彈性的要求也就越高。所以,材料學的發展必然是颱風幹預這種遠大目標的前置條件。

綜上,控制颱風,乃至操控天氣,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還不現實,但這些想法和實驗勇氣可嘉,而且隨著科學和技術的進步,這樣的遠大夢想終有一天將不再是紙上談兵!

筆者:陳山,中國氣象局氣象分析師,氣象工程師。

相關焦點

  • 颱風是可以被消滅的嗎?研究這個的科學家快被消滅了...
    不怕,人工降雨!海水上漲?不怕,人工填海!1946年,美國化學家Langmuir(對 ,就是那個學表面化學繞不開的人!)和他的學生Schaefer發現乾冰可以讓雲快速結冰,從而實現人工降雨。明明颱風已經向東跑了,怎麼就偏偏殺了個回馬槍呢?!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個捲雲計劃搞的鬼!誰知道你們在颱風裡下了什麼藥,結果颱風來報復我們了!一時間捲雲計劃被罵得狗血淋頭,甚至告上了法庭。可憐的科學家拿出一堆證據,說明撒的那點乾冰完全不可能讓颱風轉向,而且颱風在他們飛過去之前已經有了轉向徵兆,科學家的嘴皮都磨破了,最後終於撤訴了。
  • 「瑪莉亞」這麼可怕 颱風能人工消除嗎?科學家們這麼說……
    不少網友表示颱風這麼可怕,能不能像人工消雨一樣消除掉?一起來看看歷史上人類對於控制颱風的奇思妙想。   武力徵服颱風:簡單粗暴然並卵   20世紀40年代,就有人提出過用軍艦消滅颱風的計劃,認為用大量的軍艦圍住颱風,採取「萬炮齊轟」的戰術,颱風也許會乖乖地繳械投降。
  • 人類能控制颱風嗎?|思客問答
    ▲核武器的威力,又燃起了一些人徵服颱風的希望。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然而簡單計算一下, 這也是不可能的事。先不說核爆炸將會帶來怎樣的核汙染危害。一場中等強度的颱風,僅一秒鐘因水汽凝結釋放的能量,就相當於6顆原子彈。僅僅從兩者的能量差來看, 核爆炸也不可能消滅颱風。
  • 人類能控制颱風嗎?| 思客問答
    颱風「黑格爾」剛剛過去,颱風「薔薇」又已形成。每當颱風季來臨,許多人都忍不住發出疑問,既然颱風危害如此之大,難道我們只能被動防禦?能否通過人工方式控制颱風,降低甚至消除它的破壞力?2「用核武器徵服颱風」在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後, 核武器的巨大威力, 又使一些人燃起了徵服颱風的希望,他們想像如果用飛彈把核彈頭送入颱風中心引爆,可能會把颱風炸毀。
  • 人類可以幹預颱風嗎?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定義,中心風力一般達到12級以上、風速達到每秒32.7米的熱帶氣旋均可稱為颱風或颶風。颱風和颶風,名字不同,但能量都非常巨大。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氣象專家指出:一個中等強度的颱風,僅一秒鐘因水汽凝結釋放的能量,就相當於6顆原子彈,而它所能釋放的總能量可能相當於上百顆氫彈。
  • 如果蚊子某一品種被消滅,生態系統會有影響嗎?科學家:可能不會
    如果有一天蚊子能夠被消滅掉,你願意手下留情嗎?那時的生態系統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呢?從這些例子就能看出,如果蚊子從地球上被消滅,那對於整個生態系統將是翻天覆地的變化。論文的研究者認為,消滅任何一種生物體都有可能對生態系統造成影響,而蚊子卻是例外。他們在論文中講到,儘管蚊子是候鳥、蝙蝠等生物的食物,但是它們卻並沒有大量出現在這些生物的胃中,蚊子在蝙蝠腸胃中的佔比甚至都達不到2%。這樣看來,大多數昆蟲捕食者食物菜單中,蚊子並不是非必需品。即使沒有蚊子,也會有其他食物用來充飢。
  • 把飛彈射到海洋上空的颱風中,能把颱風炸散嗎
    颱風有多可怕,這裡不需要再贅述。可以說,一旦颱風來臨之時,路上幾乎連個人影都沒有,停工、停課都是在所難免。雖然如今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今非昔比,人工降雨、人工除雨已經在不是什麼難題,那為什麼不能用飛彈等科學裝備來阻擋颱風對沿海地區的侵襲呢?
  • 如果颱風來了,可以用核彈驅散颱風嗎?
    如果在颱風風眼中投入一顆核彈,會不會將颱風驅散,我們要從颱風形成原理說起,颱風起源於溫度高的海面,由於海水蒸發升到高空,進而形成了一個低氣壓中心,由於地球的自轉運動和氣壓變化,使得氣壓中的空氣不斷旋轉,從而形成了一個倒懸的,大漏鬥」颱風眼"
  • 現在天氣那麼極端,是美國人工控制天氣,失敗了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削弱颱風,因為颱風對全球中低緯度地區影響極大,夏季的災害性氣候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颱風!從1947年開始,美國就嘗試影響颱風,方法是播撒碘化銀在颱風的氣旋內,消耗颱風的能量,達到減弱颱風的目的,到60-70年代為止,在歷次颱風削弱實驗中,使最大風速降低了10%-30%,但颱風能量補充過程極其複雜,最大風速降低並不一定是人工影響的結果,所以到現在為止這個結果是否是積極影響也未能確認。
  • 「利馬奇」颱風肆虐 人工智慧技術加入颱風備戰群
    據了解,「利奇馬」超強颱風8月10日,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6級(5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30百帕,成為今年以來登陸我國強度最強的颱風,同時躋身建國以來,登陸浙江最強颱風第3位。登陸之後,強勢席捲浙江,江蘇,山東等多地,伴隨有持續性強降雨,同時帶來大風天氣。所到之處,對於居民生活,工廠作業,快遞物流等正常運轉,形成了巨大威脅。
  • 廣東研判29號颱風「巴蓬」 將依條件人工增雨
    中新網廣州12月27日電 (王堅 粵應宣)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辦公室27日組織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廣東省氣象局、廣東省水文局等部門舉行降雨防禦、蓄水保水會商會研判,預計今年29號颱風「巴蓬」將於28日前後在南海中部海域逐漸減弱消失,廣東將在粵北、粵西和粵東將依據條件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 馬陸(千足蟲)有毒嗎?怎麼快速徹底消滅它們?
    那麼馬陸有毒嗎?怎麼快速徹底消滅它們呢?為大家介紹如下:一、馬陸介紹1.馬陸又叫什麼?馬陸又叫千足蟲、千腳蟲、秤桿蟲、香菸蟲等稱號。2.馬陸喜歡吃什麼食物?馬陸喜歡吃落葉、腐木以及各種瓜果蔬菜。3.馬陸常見的種類有哪些?馬陸常見種類有安巨馬陸、山蛩蟲、寬跗隴馬陸等。
  • 如果尋找到外星文明,人類應該消滅它們嗎?
    那麼,如果未來我們真的可以突破太陽系,在星際當中發現外星人,同時它們的文明程度遠低於我們地球,它們的家園是一個特別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那麼我們應該掠奪它們的家園嗎?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清楚,什麼樣子的星球對於地球人而言才是宜居的?宜居星球客觀地說,宜居星球的數量並不多,在宇宙中算是比較稀有的。
  • 11號颱風或去日本,12號楊柳可能是超強颱風
    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98W已經升級為了熱帶低壓區,中心氣壓值為1008hpa,不過在熱低附近還存在一個高壓,按照GFS的模擬數據來看,這個高壓很可能會將98W給消滅,也就是吞噬掉,所以98W起來的可能性又低了,反而在前期認為不好的97W可能會又有起來的概率了,不過變化的空間模擬可能還會進行一步的改變,我們來看看超級計算機模擬的新颱風到底在哪裡?
  • 消滅蚊子後,世界就會更好嗎?科學家有不同意見
    蚊子這樣惱人又危險的動物,為什麼我們不消滅它們?難道蚊子滅絕後,世界不會更好嗎?但這項技術爭議頗大,有擔心濫用基因技術會導致當地蚊子獲得人工編輯的遺傳物質,最終出現對殺蟲劑都免疫的「超級蚊子」。但是無論以上哪種方法,都要大規模培育特殊蚊子,難以覆蓋大範圍區域,後續效果也有待進一步觀察。因此,就目前的科技而言,想要把蚊子整個物種徹底滅絕,不可能。
  • 可能登陸日本的19號颱風「海貝思」 是史上最大的颱風嗎?
    杭州市氣象臺說,杭州市區今年下半年至今的最低氣溫是9月24日的16.5℃,這股冷空氣南下後,杭州的氣溫將會創下7月以來的新低,如果前幾天的小幅降溫大家還在用短袖硬扛,那麼下周真的要準備好秋天的衣服了,家裡的涼蓆可以徹底收起來了,薄毛衣、衛衣都可以拿出來穿了。
  • 人工降雨說下就下?一起和這些傳言較個真兒
    那麼,網上流傳的這些說法是真的嗎?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又稱「國際氣象日」,是世界氣象組織在1960年通過決議成立的紀念日。今年氣象日主題是:氣候和水。科技日報記者走訪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多位專家,聽聽他們怎麼說。  颱風登陸點風雨最強、受影響最明顯?
  • 澤塔奧特曼:人工生命M1很特別,怪獸不一定要被消滅
    《澤塔奧特曼》第22集比較特殊,這一集登場的怪獸是人工生命M1,也就是人為製造出來的怪獸。劇情裡面也加入了敲鼓和舞蹈元素,倒是有點印度片的味道。當然更深一層的意義是,怪獸不一定要被消滅,保護生命才是不變的準則。
  • 颱風蘇馬倫走了,颱風飛燕來了,下一次颱風的名字你知道嗎?
    今年第20號颱風叫做蘇馬倫,這次的颱風叫做飛燕。每年的颱風這麼多,它們的名字是根據什麼規則命名的呢?颱風名字的命名是隨便命名的嗎?顯然不是。颱風的名字是有規定的。於是,大家坐在以起研究,每個國家想十個名字,共有十四個國家和地區,一共是140個名字,颱風的名字就按照順序命名。比如,第20號颱風叫蘇馬倫,按照順序第21號颱風就叫飛燕了。
  • 2019年3號颱風聖帕正式生成!你有颱風假可放嗎?
    還記得上次的颱風是什麼時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