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可以幹預颱風嗎?

2020-12-05 中國氣象局

  8月以來,受颱風「利奇馬」「白鹿」「楊柳」等影響,我國多地遭受風雨侵襲,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與此同時,有不少公眾疑惑,能否在颱風到來前,通過投放核彈等人為手段進行幹預。

  的確,颱風或颶風帶來的狂風暴雨給中國、美國、日本和菲律賓等國家造成較大的自然災害。是否可以用核彈來阻止颱風和颶風?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定義,中心風力一般達到12級以上、風速達到每秒32.7米的熱帶氣旋均可稱為颱風或颶風。颱風和颶風,名字不同,但能量都非常巨大。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氣象專家指出:一個中等強度的颱風,僅一秒鐘因水汽凝結釋放的能量,就相當於6顆原子彈,而它所能釋放的總能量可能相當於上百顆氫彈。

  既然颱風釋放的能量這麼強,人類投放核彈對颱風、颶風並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即便是投放多顆核彈,產生的衝擊波也只能在小尺度範圍內造成一定距離的瞬間位移,給颱風的逆向風力造成一定的阻力,但在順向方向卻又給其一定的推力,因此,總體上對颱風並沒有什麼影響。

  既然無法毀滅颱風或颶風,那是否可以為其減速?

  早在上世紀40年代,科學家就有了奇思妙想,希望用軍艦消滅颱風。到上世紀50年代,美國啟動了持續21年的「狂飆計劃」,希望通過改變颱風中心附近能量的分布,從而達到減慢風速的目的。

  「狂飆計劃」通過加熱空氣,讓氣流上升從而形成新的氣流,通過人為幹預形成的新氣流或許可以對整個颱風系統形成幹擾。在實施「狂飆計劃」的21年裡,科學家追蹤超過15個颶風(颱風),並對4個颶風進行試驗。1969年8月18日,美國對颶風「黛比」實施「狂飆計劃」,「黛比」最大風速由50米/秒降到35米/秒,減速30%。

  然而,這一計劃隨著觀測水平的提升被叫停。科學家們發現,颱風強度的自然變率和播散實驗的變率在量級上是相當的,因此不能完全肯定該實驗當中完全是人工影響導致了颱風強度減弱30%。

  在「狂飆計劃」之後,沒有哪個國家再有如此龐大的人工幹預颱風計劃。

  後來,有些科學家提出了引導法。根據颱風總是偏斜地向低壓方向運動的特點,用人工方法在颱風未來移向的某一個方向製造出低壓區,使颱風移向這個低壓區,從而使一些重要地區免受颱風的襲擊。用這種方法,還可以把颱風引導到我們希望它去的地方,讓它帶來豐沛的降水,造福人類。

  但是,這僅僅是一個想法。引導颱風前進的是副熱帶高壓(副高),人類不可能控制副高的移動軌跡。

  近幾年,史丹福大學和德拉瓦大學的研究人員採用計算機模擬,表明成千上萬個風力渦輪機組成的海上風電場可能削弱現實生活中颶風的力量,顯著降低它們的風力及伴隨的風暴潮,並且可能防止數十億美元的損失。不過,在風電場下遊幾十公裡處風速就基本恢復到之前的水平了。並且,颱風是立體的,從地面到對流層頂,高達萬米,而風電機組也就是地面十幾米到幾十米。颱風通過內部的對流將動量下傳,很容易把大風速向下傳導。

  所以在沿海地區,利用颱風的風力發電,這個顯然是趨利避害的手段,但是削減颱風強度,還是很難的。

  颱風是自然現象,目前的技術手段還無法幹預它,只能通過科學防範來減少其風雨影響帶來的災害。

  (作者:唐淼 責任編輯:申敏夏)

  

相關焦點

  • 人類能控制颱風嗎?|思客問答
    隨後,通過人為幹預新氣流,或許可以對整個颱風系統形成幹擾。簡單來說,就是讓颱風「內訌」 「權力分散」,能量無法集中在颱風中心附近,從而削弱颱風或抑制其發展加強。▲通過人為幹預形成新氣流,或許可以對整個颱風系統形成幹擾。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人類能控制颱風嗎?| 思客問答
    隨後,通過人為幹預新氣流,或許可以對整個颱風系統形成幹擾。簡單來說,就是讓颱風「內訌」 「權力分散」,能量無法集中在颱風中心附近,從而削弱颱風或抑制其發展加強。通過人為幹預形成新氣流,或許可以對整個颱風系統形成幹擾。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在實施「狂飆計劃」的21年裡,科學家追蹤超過15個颶風(颱風),並對4個颶風進行試驗。
  • 颱風是可以被消滅的嗎?研究這個的科學家快被消滅了...
    人類目前最牛逼的武器就是原子彈了吧,去年的「山竹」每小時釋放的熱量等於2600多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能量。古代人遇到天災,只能求求海神龍王啥的,現在人們已經可以操控天氣了。大旱?不怕,人工降雨!海水上漲?不怕,人工填海!1946年,美國化學家Langmuir(對 ,就是那個學表面化學繞不開的人!)和他的學生Schaefer發現乾冰可以讓雲快速結冰,從而實現人工降雨。
  • 如果想人工消滅颱風,可能嗎?
    颱風來襲,往往風大雨狂,建築、交通、人畜安全等都會受到颱風威脅。每念及此,總有一個想法蒙上心頭——有可能人工消滅颱風嗎?有這樣兩個時間節點,人類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甚至可以操控天氣,一個是1945年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另一個是1946年美國科學家沙佛第一次成功完成人工降雨和降雪。前者讓人類看到了現代武器的強大殺傷力,仿佛武力對抗無所不能;後者讓人們產生了在天氣這件事情上「人定勝天」的錯覺。殊不知,這一切不過是初嘗甜頭後的狂妄罷了。
  • 颱風「天鴿」這麼肆虐,你知道它名字背後的故事嗎?
    在全民關注颱風的當下,知力君也來跟大家聊聊颱風。你知道「天鴿」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嗎?颱風這麼肆虐,咱們有沒有辦法幹預、控制它,以減少危害呢?圖片來源網絡其實,在很早以前,人類就在思考怎麼才能對付颱風了,因為總被動防禦也不是辦法。
  • 如果颱風來了,可以用核彈驅散颱風嗎?
    近些年地球上各種自然災害頻發,比如火山爆發,地震和等等,它們不僅給人類的生命和財產帶來了威脅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人類生活的環境,據聯合國統計,颱風每年造成的損失可以達到數百億之多如果在颱風風眼中投入一顆核彈,會不會將颱風驅散,我們要從颱風形成原理說起,颱風起源於溫度高的海面,由於海水蒸發升到高空,進而形成了一個低氣壓中心,由於地球的自轉運動和氣壓變化,使得氣壓中的空氣不斷旋轉,從而形成了一個倒懸的,大漏鬥」颱風眼"
  • 人類不能對抗自然?美國將軍拿航母對抗颱風,結果如何
    颱風,它能抵幾條航母?被颱風肆虐後的本寧頓號航母但哈爾西將軍低估了颱風的風速,也高估了人類軍艦對颱風的抵禦力。當第三艦隊行駛到颱風的中心區域時,此時的風速已經達到了169km/h,颱風捲起的浪花也超過了二十米高。
  • 人類不能對抗自然?美軍上將拿航母硬抗颱風,結果如何
    畢竟當時的美國第三艦隊可以說是兵強馬壯,20艘主力航母、8艘戰列艦以及隨行的大小戰艦超過了一百艘,給了哈爾西將軍極大的自信心。 原本路徑偏向美國外的颱風,在經過美國的颶風計劃後迅速偏向了美國本土,並最終在喬治亞州登陸。 最終,這場本是一場人為控制颱風的野心,演變成了自討苦吃的災難,該項目被緊急叫停,項目組的相關人員也同時被 美國司法部起訴。 在1947年的「颶風計劃」後,美國又陸續進行了多次幹預颱風的計劃。
  • 颱風「山竹」名字是咋起的?可以吃嗎?
    由於「山竹」颱風路徑比較長,很多網友都開始等不及了,又期待又害怕...期待著颱風來了就可以停工停課了,又害怕颱風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在9月12日,網友@一個阿呆仔在微博上聲稱,「網友在飛機上拍到颱風山竹」,並配了一張飛機乘客視角拍攝的照片,圖中颱風山竹中心呈現出了一個水果山竹剝開後的樣子。該微博發布後,被不少網友轉發。
  • 颱風蘇馬倫走了,颱風飛燕來了,下一次颱風的名字你知道嗎?
    颱風是地球上最強勁的風暴,極端氣候的代表。每年都會在菲律賓以東的洋面,關島附近的洋面以及南海地區形成。颱風路過的地方風力強勁,摧枯拉朽,給人類帶來很大的災難。不過凡事都有兩方面,颱風氣候也有好的的一面。颱風給人類帶來了豐富的淡水資源,給陸地上帶來了豐富的降水,緩解了旱情。
  • 澳大利亞貓泛濫成災,如果沒有人類幹預,它們能進化成老虎嗎?
    它們會在沒有人為幹預的情況下進化為老虎嗎?澳大利亞大陸沒有貓。後來,貓乘載人船抵達澳大利亞。由於澳大利亞擁有適宜的環境,食物種類繁多,而且沒有天敵,因此貓在當地繁衍壯大,並逐漸成為當地的入侵生物,危及當地鳥類。如果我們撇開所有這些,不考慮貓的危害,僅從進化的角度進行分析,貓能否在澳大利亞進化為老虎?貓會演變成老虎嗎?
  • 把飛彈射到海洋上空的颱風中,能把颱風炸散嗎
    颱風有多可怕,這裡不需要再贅述。可以說,一旦颱風來臨之時,路上幾乎連個人影都沒有,停工、停課都是在所難免。雖然如今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今非昔比,人工降雨、人工除雨已經在不是什麼難題,那為什麼不能用飛彈等科學裝備來阻擋颱風對沿海地區的侵襲呢?
  • 我們是怎樣對颱風這玩意兒「棄療」的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但在科學技術已經高度發達的今天,總會有人不禁去想,人類難道真的沒有技術手段去主動抵禦或幹涉這種極端氣象的發生嗎?事實上,在上世紀中葉,人類對於颱風幹預的嘗試一直沒有中斷過,這些嘗試還間接引發了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三項科學理論之一——「混沌理論」的發現。
  • 「瑪莉亞」這麼可怕 颱風能人工消除嗎?科學家們這麼說……
    不少網友表示颱風這麼可怕,能不能像人工消雨一樣消除掉?一起來看看歷史上人類對於控制颱風的奇思妙想。   武力徵服颱風:簡單粗暴然並卵   20世紀40年代,就有人提出過用軍艦消滅颱風的計劃,認為用大量的軍艦圍住颱風,採取「萬炮齊轟」的戰術,颱風也許會乖乖地繳械投降。
  • 蝴蝶扇動翅膀 真的可以引發颱風嗎?
    上周,颱風泰利和蘇炳瑞分別從中國的東海和南海擦肩而過,特別是泰利,在臨近登陸的時候,90°轉身直奔島國,不知道是受了什麼神秘力量的吸引。雖然本次雙颱風未能在我國登陸,不過掰掰手指算下來,今年在我國登陸的颱風已經達到7個,9月下旬還將會生成1到2個颱風,真是風了。
  • 給颱風起名有什麼規矩
    編輯同志:超強颱風「山竹」16日登陸廣東臺山沿海,並帶來強風暴雨,給居民造成很大人身財產損失。請問這次颱風為什麼用「山竹」命名?是否能像人工幹預降雨那樣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颱風的影響?為避免命名混亂,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聯合主持的政府間組織颱風委員會(TC)制定了颱風命名法,並於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統一的熱帶氣旋命名法是由熱帶氣旋形成並影響的國家和地區事先共同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循環重複使用。命名表首先給出英文名,各個成員可以根據發音或意義將命名譯成當地語言。
  • 我總是覺得人類進化過程中被外星人幹預過
    大部分人接受的教育,都會讓我們接受人類是人猿進化來的,是處於支配地位的高等生物,但現在很多奇怪的現象不得不對人類起源這件事情有點疑惑了,在各種人類起源的說法中,我個人認為外星人幹預了人類的進化是極大可能的一個。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但是人類的發展時間卻只是地球年齡的很小的一部分。
  • 颱風對人類造成的危害
    颱風對人類造成的危害  颱風給廣大的地區帶來了充足的雨水,成為與人類生活和生產關係密切的降雨系統。但是,颱風也總是帶來各種破壞,它具有突發性強、破壞力大的特點,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 雷電和颱風對人類也有益處
    每年的夏秋時節,是雷電和颱風活躍的季節。雷電作為一種災害性天氣,對人類生命財產安全有很大負面影響,每年因雷電天氣引發的雷擊事故數不勝數。而在我國沿海地區,幾乎每年都會或多或少地遭受颱風的侵襲,因此而遭受的生命財產損失也不小。不過,作為不受人類歡迎的兩種災害性天氣,雷電和颱風也有對人類有益的地方。
  • 問吧精選|超強颱風「利奇馬」兩次登陸,離除名還有多遠?
    新京報上海記者颱風威力十足,令人談「風」色變,但是對於颱風你究竟了解多少呢?颱風是怎麼形成的?颱風又有哪些益處?像「利奇馬」這樣的超級「風王」破壞力有多大?了解颱風並且積極應對,才是我們面對颱風災害應有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