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扇動翅膀 真的可以引發颱風嗎?

2021-01-17 墨跡天氣MOJI


Hello 大家好,我是小墨。上周,颱風泰利和蘇炳瑞分別從中國的東海和南海擦肩而過,特別是泰利,在臨近登陸的時候,90°轉身直奔島國,不知道是受了什麼神秘力量的吸引。


雖然本次雙颱風未能在我國登陸,不過掰掰手指算下來,今年在我國登陸的颱風已經達到7個,9月下旬還將會生成1到2個颱風,真是風了。今天,小墨就和大家扒一扒有關「蝴蝶扇動翅膀能引發颱風」的真相,也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

 


在大眾普遍認知裡,「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而最早提出這一混沌現象的是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N.Lorenz)1963年在一篇論文中提到的「一隻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而在他隨後多次的演講中,羅倫茲博士將這一觀點更加形象的描述為「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以至於演變成今天我們熟知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通過長期連鎖反應,可以引發各種氣象變化甚至氣象災難。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首先回到羅倫茲博士的論文——《決定性的非周期性流》,至於什麼是非周期性流,大家有興趣的可以自行百度。但羅倫茲博士這篇論文的結論卻是,「由於不可避免的預報誤差,以及不完整的觀測數據支持,超長期的天氣預報,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換句話說就是預報誤差是會隨著時間累加的,經過多個預報周期的累加,所造成的巨大誤差。再回到蝴蝶煽動翅膀這個頗具文採的形象比喻裡,博士想要說明的其實是,最開始的小誤差就像蝴蝶輕拍翅膀那麼小,而最終的誤差卻猶如龍捲風那般大。然而這個比喻很長時間一直被大家誤解。

 

舉個例子:今天我們的氣象預報是通過將大氣運動用複雜而繁多的公式表現在天氣模型中。但即便是最頂尖的運算設備,也很難保證100%準確,如果通過預報24小時後的天氣,來運算了48小時後的天氣,即使再準確也毫無意義,只能作為參考。



因此,雖然蝴蝶效應這個詞,在現代交流中的使用,並未完全背離原本的用意。作為混沌學理論的一種解釋,自然界中有不少現象可以被稱作「蝴蝶效應」。但如果一隻蝴蝶真能引發一場風暴,那麼這隻蝴蝶一定是發動了洪荒之力,或者被梁靜茹賦予了「撬動地球」的勇氣。

 

所以,對於扇動翅膀能引發風暴,這鍋蝴蝶不背,海鷗也不背。



相關焦點

  • 蝴蝶扇動翅膀真的能引發一場龍捲風嗎?
    郭鑫鵬曾經有一名氣象學家作過一個相當形象的比喻:南美洲亞馬遜河熱帶雨林中的一隻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就可以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在之後被人們稱作「蝴蝶效應」。當你看到這句話後或許會一笑置之,小小的蝴蝶怎麼可能引發起威力巨大的龍捲風?先不談這個因果關係是否真的可能成立,只是像龍捲風這樣的災難性天氣,它的出現完全無法預測,因為大氣的變化和相互影響實在太複雜了。
  • 中國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全球原料藥供應鏈的變與不變
    中國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在整個原料藥供應鏈上會產生怎樣的連鎖反應?變「我現在還是在家辦公。」濟南泛諾化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泛諾化學」)的張經理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在家銷售先接單,有可以出的就庫存先出著,不能出的就先欠著。」從原料藥產業鏈剖析,原料藥的上遊是醫藥中間體,再往上走是精細化學。泛諾化學就是一家研發與供應醫藥中間體、精細化學品的企業。
  • 真正的「蝴蝶效應」和真的好看的《蝴蝶效應》
    後來洛倫茲正式發表演說,用蝴蝶煽動翅膀可以引起颶風的描述,說明一個微小的初始條件變化可能導致一連串逐漸放大的結果。一再表示複雜系統演化中對初始條件的極端敏感,一再表示複雜系統演化中對初始條件的極端敏感,這就是蝴蝶效應。
  • 蝴蝶可扇動翅膀產生微型噴流以躲避捕食者
    通過在實驗室環境下對蝴蝶扇動翅膀的方式展開風洞研究,瑞典隆德大學的科學家們,終於揭示了這種昆蟲是如何快速飛行、以及躲避捕食者的。
  • 「蝴蝶效應」是否真的存在?
    亞馬孫雨林的一隻蝴蝶振動兩下翅膀,會引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1963年美國的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了一個名詞,將類似「蝴蝶引起龍捲風」的現象稱為「蝴蝶效應」,用來比喻初始條件的一些小偏差會帶來結果的巨大改變,其他如馬蹄鐵掌上丟失了一個釘子,會讓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秋天一片飄落的桑葉,會點燃七國混戰的戰火等等,都是「蝴蝶效應」的例子。
  • 「蝴蝶效應」是否真的存在?
    亞馬孫雨林的一隻蝴蝶振動兩下翅膀,會引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1963年美國的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了一個名詞,將類似「蝴蝶引起龍捲風」的現象稱為「蝴蝶效應」,用來比喻初始條件的一些小偏差會帶來結果的巨大改變,其他如馬蹄鐵掌上丟失了一個釘子,會讓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秋天一片飄落的桑葉,會點燃七國混戰的戰火等等,都是「蝴蝶效應」的例子。那麼「蝴蝶效應」是否真的存在呢?
  • 數位化轉型浪潮中扇動翅膀的人
    「造夢者」似乎都有著「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帶來一場「龍捲風」的生命軌跡。數位化轉型浪潮中煽動翅膀的人隨著雲計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基礎設施的成熟和應用落地,中國的傳統企業正面臨著數位化轉型的「龍捲風」。不管你願意或者不願意,在趨勢的浪潮中,每一家企業都開始被迫重新思考。
  • 你看見蝴蝶翅膀上的數學公式了嗎?
    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他稱混沌學。
  • 愛因斯坦真說過「沒有蜜蜂人類只能活4年」嗎?這件事是真的嗎?
    愛因斯坦真說過「沒有蜜蜂人類只能活4年」嗎?這件事是真的嗎?蜂蜜一直都是非常美味的食品,也是非常好的保養品,更是很多女孩子眼中的上佳的天然保養品。而蜂蜜有很多的副產品,比如花粉也是有很好的保健的作用,還有蜂蠟也是護膚品裡一種不可或缺的一種材料。
  • 史上最讓人沒有安全感的總統就任了,就像是一隻蝴蝶扇起了它的翅膀
    可以說,川普的上臺就像是一隻蝴蝶扇動了翅膀,誰也不知道接下來的四年世界會因此而發生怎樣的改變。聽著這樣不近人情,又將保護主義貫徹的如此徹底的美國總統競選演說,想必下面坐著的不少「華盛頓之子」和「矽谷之光」心裡都不好受,川普好像就是要來帶領工人階級來革他們的命似的,只不過,川普自己本身就是富豪,他的團隊也是美國歷屆政府中富豪最多的,所以說,要革命,首先就要革自己命,可自己的命,是那麼好革的嗎?
  • 同樣是鳥兒扇動翅膀,你知道flap和flutter的區別在哪裡嗎?
    那隻鳥兒使勁地拍打著翅膀。3. a kid running and flapping her arms. 一個邊跑邊像小鳥一樣上下扇動著雙臂的小女孩。4.那隻鳥在拍動翅膀。通過詞典解釋和例句可以看出flutter也有拍動、扇動翅膀的意思,那麼flap和flutter之間到底存在什麼不同呢?
  • 2020,世界的不真實你感覺到了嗎!
    可是,冥冥中有一隻蝴蝶扇動了翅膀,你我瞬間便皆被捲入其中!沒有告別,沒有惜別,甚至連痛哭都來不及,那些人就被無情帶走,只留無力與沉重瀰漫在世間,我們面對是真實的世界嗎?這是不是就可以結束了?沒有回答,蝴蝶仍在扇動翅膀!
  • 人有翅膀能飛嗎?
    依靠電力的機械翅膀可能能行,但是像影視作品裡那種長出來的翅膀其實是很難的。很多影視作品裡,都會有那種有像是鳥翅膀一樣的角色。這時候出現了一個問題,如果人長了翅膀真的能飛嗎?研究表明,如果人想要運用鳥一樣的翅膀進行獨立飛行(而不是利用電力或者其他機械飛翔),首先需要足夠多的胸肌和背肌。鳥類翅膀的扇動,主要是上下運動,如果你的翅膀長在背上,那基本是無法控制的。
  • 因南半球蝴蝶扇翅膀可引發北半球一場風暴
    在三個處在同一平面上的三個天體,假如其中一個較小的天體處在另外兩個天體的拉格朗日點上,則會隨另外兩個天體保持固有距離同步旋轉,這樣的三體系統的運動規律是可以預測的。除了這五個拉格朗日點特解,還有一些特殊解,它們無一例外需要三個運動的質點處在同一個平面上,比如下面這個8字形的特解。
  • 因南半球蝴蝶扇翅膀可引發北半球一場風暴
    在三個處在同一平面上的三個天體,假如其中一個較小的天體處在另外兩個天體的拉格朗日點上,則會隨另外兩個天體保持固有距離同步旋轉,這樣的三體系統的運動規律是可以預測的。後來,1972年羅倫茲在一次學術報告中提出了一個瘋狂的問題,他那篇報告的題目就是:《巴西(南美洲)的一隻蝴蝶舞動翅膀
  • 你知道易經真的可以預測嗎?它可以預測的原理是什麼?
    我專業易學實戰十幾年年經驗,可以負責的告訴你周易是所有中國預測學的基礎!奇門遁甲,大六壬,梅花易數,六爻,四柱等預測學,都離不開周易的八八六十四卦!再配上陰陽五行,天幹地支和各種神煞,按各自的方法,才能準確預測! 易經是什麼書?
  • 還原昆蟲真實顏色 2億年前飛蛾長著金色翅膀
    蝴蝶扇動著五彩斑斕的翅膀,甲蟲在陽光下發著金屬的光澤……無論是在百科全書或是在博物館裡,我們常看到色彩豐富的配圖,展示出遠古時代昆蟲的風貌。不過,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告訴記者,很遺憾,這些顏色都來自於藝術創作,因為那些穿越億萬年時光保存在化石裡的蝴蝶昆蟲,都只能呈現出黑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