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全球原料藥供應鏈的變與不變

2021-01-08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劉可為了平衡歐洲對於源自亞洲地區原料藥(API)的嚴重依賴,總部位於法國的生物製藥巨頭公司賽諾菲於2月24日宣布,計劃將賽諾菲分布在歐洲各地的6個原料藥生產基地結合起來,在歐洲成立一家新的、獨立的原料藥公司。

賽諾菲在其官網上如此描述:「到了2022年,這家新的原料藥公司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原料藥公司。屆時,它的銷售額將達到10億歐元。」

原料藥指的是藥物劑型中所包含的活性藥物成分,具體的原料藥在進一步加工後才能成為藥物製劑,可供患者使用。

總部位於義大利的化學製藥通用協會(CPA)在其出品的有關全球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的2019年產業報告中稱,中國與印度在全世界範圍內供應著全球所需原料藥總量的60%。除此之外,印度作為仿製藥、原料藥出口大國也嚴重依賴著中國為其供應的原料藥上遊產品——醫藥中間體。

因為新冠疫情,中國企業推遲復工時間,交通運輸受阻。中國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在整個原料藥供應鏈上會產生怎樣的連鎖反應?

「我現在還是在家辦公。」濟南泛諾化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泛諾化學」)的張經理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在家銷售先接單,有可以出的就庫存先出著,不能出的就先欠著。」

從原料藥產業鏈剖析,原料藥的上遊是醫藥中間體,再往上走是精細化學。泛諾化學就是一家研發與供應醫藥中間體、精細化學品的企業。公司生產的醫藥中間體主要涉及抗腫瘤、抗抑鬱、治療心血管、糖尿病等領域。

從本質上講,泛諾化學也是一家化工企業。再往上追溯,泛諾化學也需要從如山東石大勝華化工集團等提供基礎化工產品的企業中購進原料,再將基礎化工原料進行化工合成進而生產出醫藥中間體。據張經理介紹,泛諾化學的出口業務佔了公司的總業務的80%,主要向印度、馬來西亞、韓國、日本等國供應產品。

採購方永遠都是對價格最為敏感的,儘管泛諾化學確實因上遊提供基礎化工原料的企業延期復工而出現了部分原料短缺的現象,但是從原料進價方面,還算是穩定。「我這邊工廠不給我漲,我也就不給他(客戶)漲啊。」張經理這樣說。最讓張經理頭疼的還是交通運輸問題,貨無法從廠裡運到港口,影響了船期也影響了訂單。

在原料藥、仿製藥行業,印度一直是中國的競爭對手。但在另一方面,印度又嚴重依賴中國的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供應。根據印度方面統計的數據,印度每年從中國進口約1740億盧比(約 174 億人民幣)價值的原料藥,佔其全部原料藥進口總額的約43%,許多關鍵抗生素類原料藥對中國的依賴程度甚至接近100%。據《印度日報》報導,由於新冠疫情導致中國生產原料藥及相關企業推遲復工,一些印度藥企擔心將因原料藥庫存不足而被迫停產。

印度有沒有可能為了減少對於中國原料藥的依賴而發展自己的原料藥產業鏈呢?張經理認為有這種可能性。「疫情所帶來的影響還是短期影響,但印度對於中國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大的競爭對手。他們的人力比較便宜,研發費用也比較低,印度是有優勢的。再加上中國環保查得越來越嚴,所有的原料價格都上去了,我覺得印度的優勢可能會比中國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張經理說道。

中國企業的國內復工正在進行時,但境外新冠疫情似有蔓延之勢。張經理已經接到日本客戶的郵件告知她訂單要推遲了。供應鏈條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疫情在海外大規模蔓延就又會反向對中國的工廠生產產生影響。

不變

目前就職於一家生產肝素類原料製劑一體化上市公司的秦衡(化名)並不認為,肝素類原料藥產業鏈會從中國遷轉到其他國家。「目前中國生產的肝素原料藥應該能佔到全球總產量的80%,這也可以說是因為中國自身的資源稟賦。」 秦衡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肝素行業的全產業鏈從生豬養屠宰開始,從生豬的豬小腸中提取肝素粗品。肝素粗品經過進一步的加工提純製成肝素原料藥。肝素製劑是肝素的最終產品形態,是臨床應用中最廣泛和最有效的抗凝血、抗血栓藥物之一。肝素製劑又分為標準肝素製劑和低分子肝素製劑,目前低分子肝素製劑已佔據肝素類藥品市場的主導地位。

豬的全球產業結構鑄造了肝素原料藥的全球供應鏈結構,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生豬飼養國與豬肉進口國,自然也在肝素原料藥生產方面在全球佔據重要地位。

截至本周一(2月24日),秦衡所供職的藥企也只有約三分之一的人復工。在肝素原料藥生產方面,因為有春節前的戰略儲備,所以還能維持。新冠疫情對公司最大的影響還是國內的醫院部分科室停止接診而帶來的肝素製劑訂單銷量減少,但好在出口訂單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據秦衡介紹,雖然國內做肝素原料藥和肝素製劑的企業很多,但要獲得可向國外出口的資質並不容易。「原料藥出口必須要獲得出口(目的地)國家對你生產車間和生產線的檢查,一條生產線可能就要投入上百萬。而如果是製劑就要有準入資格,這個準入是要做三期臨床實驗的。所以中國製劑國際化的進程還比較緩慢。」秦衡打了個比方,「比如中國有1萬個製劑生產公司,能到國外去賣的也就不到10個。」

向產業下遊延伸也已經成為了中國原料藥企業的共識,這意味著公司能獲得更高的利潤。而因為國家藥品帶量採購政策,倒逼企業不得不減低生產成本,以量換價。沒有掌握原料藥源頭的公司,在國家帶量採購的殘酷競爭中可能就會被淘汰出局。

變化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在北京鼎臣醫藥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史立臣看來,例如抗生素、維生素、胺基酸等大宗原料藥的產業鏈遷出可能對中國的原料藥產業反而有益處。「短期內印度想要替代中國不太可能,但實際上這個改變對中國有好處。」 史立臣表示,中國原料藥出口以大宗原料藥為主,而生產這些原料藥的汙染性比較強,中國的原料藥生產企業可以轉向生產附加值較高的高端原料藥。

現今,也有出口原料藥價格比國內銷售原料藥銷售價格要低的情況。究其原因,是中國逐漸加強的環保力度,使得很多中小原料藥公司關停,以至於出現一個品種的原料藥在國內僅有3-5家公司仍在生產,缺少競爭就極易產生價格壟斷。

「很多藥企也在呼籲原料藥生產備案制而不是許可制,不是去尋求GMP(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的要求,而是從製劑的層面去看質量。這樣中國的原料藥行業就可能得以升級換代,國內原料藥價格下降,另一方面驅使原料藥生產企業去生產高附加值產品,而不是像現在還是以價格競爭。」史立臣說。

相關焦點

  • 蝴蝶扇動翅膀 真的可以引發颱風嗎?
    上周,颱風泰利和蘇炳瑞分別從中國的東海和南海擦肩而過,特別是泰利,在臨近登陸的時候,90°轉身直奔島國,不知道是受了什麼神秘力量的吸引。雖然本次雙颱風未能在我國登陸,不過掰掰手指算下來,今年在我國登陸的颱風已經達到7個,9月下旬還將會生成1到2個颱風,真是風了。
  • 中國汽車供應鏈大轉型:每一個崩塌的節點,都是亞馬遜蝴蝶扇動的翅膀
    馬斯克決定在中國投建第一座海外工廠,除了中國市場的龐大需求,和優厚的市場政策,還有中國完備的汽車供應鏈體系,尤其是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特斯拉稱目前Model 3的國產化率在30%左右,但是在2020年底就能實現Model 3 100%的國產化率。這樣的本地化速度在全球也是非常罕見的。
  • 世界「搶購」中國原料藥:印度70%原料藥來自中國
    疫情蔓延引發的生產停滯及貿易管制,直接促使全球原料藥供應鏈梗阻。 作為「世界藥房」的印度,自3月25日起實施全國封鎖,更加劇全球醫藥供應鏈緊張局面。 歐盟、美國等政府紛紛著手應對疫情中的藥品短缺風險。
  • 蝴蝶扇動翅膀真的能引發一場龍捲風嗎?
    郭鑫鵬曾經有一名氣象學家作過一個相當形象的比喻:南美洲亞馬遜河熱帶雨林中的一隻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就可以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在之後被人們稱作「蝴蝶效應」。
  • 數位化轉型浪潮中扇動翅膀的人
    從「中國地方網站發展論壇」到「驅動數字中國——2018雲棲大會」,從名稱上毫無關聯的兩個名詞,在「蝴蝶效應」煽動翅膀下,如今變成了現實。2009年,雲棲大會的前身,還只是一個名叫「中國地方網站發展論壇」的峰會。2010年更名為站長大會,2011-2014年,站長大會更名為阿里雲開發者大會,2015年,阿里雲開發者大會正式更名為雲棲大會。
  • 蝴蝶可扇動翅膀產生微型噴流以躲避捕食者
    通過在實驗室環境下對蝴蝶扇動翅膀的方式展開風洞研究,瑞典隆德大學的科學家們,終於揭示了這種昆蟲是如何快速飛行、以及躲避捕食者的。
  • 全球與中國紫杉醇原料藥行業現狀調研與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
    《全球與中國紫杉醇原料藥行業現狀調研與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年)》首先介紹了紫杉醇原料藥的背景知識,包括紫杉醇原料藥的相關概念、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國際市場動態分析,國內市場動態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分析及經濟形勢對紫杉醇原料藥行業的影響,紫杉醇原料藥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紫杉醇原料藥產品技術參數,生產工藝技術,產品成本結構等;接著統計了全球及中國主要企業紫杉醇原料藥產能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化改革辦公室副主任邵鳳茹發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主題演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適應新時代我國比較優勢和社會主要矛盾轉變、適應國際環境複雜深刻變化的迫切要求,服務雙循環格局也是對民航業的必然要求。
  • 蝴蝶扇了一下翅膀,混沌就誕生了
    如果你會編程,我建議你自己嘗試一下!在早期的計算機中,這樣的方程甚至被用作偽隨機數的生成器。 就算我們知道小數點之後的100或者1000位,在此之後,結果都是不可預測的,因為在每次操作中,由於刪除了小數點之前的數,破壞了信息。因此最後得到的結果,尤其依賴於初始條件。
  • 賈康:全球供應鏈再配置 中國要力求從中下遊升級到上遊|中國世界觀...
    《中國世界觀》評論欄目由中國網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全球化的本質在於供應鏈和供給能力體系的上下遊分工協作。當前疫情疊加逆全球化,全球供應鏈正處於再配置階段,對於中國來說,挑戰與機遇並存。資本逐利也必逐安全,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供應鏈條配置現狀(經濟體系的全球化)、共同信仰(價值體系的全球化)以及宜商配套因素(規則體系的全球化)是國際資本投資需要權衡的關鍵。中國必須在供應鏈條、去政治化和宜商環境上下足功夫,不但盡最大可能集聚、延長供應鏈條,還要力求從供應鏈的中下遊升級到上遊。
  • 疫情衝擊下的供應鏈重組 中國有望成為全球供應鏈多元化的先驅者和...
    ,但是隨著最近跨國疫情的擴散,全球供應鏈中斷問題開始劇烈衝擊世界股市。其實自2003年以來,中國已從世界第六大經濟體躍升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中國為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了39%。根據世貿組織(WTO)的數據,中國在2003年是全球第四位出口國,自2009年以來已經是最大的出口國,連日本和越南等國家都「對中國供應鏈有很大依賴」。
  • 空運急需配件 汽車供應鏈遭遇極限測試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作為全球汽車「大工廠」的中國,正上演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供應鏈大考。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跟隨著跨國汽車製造商們在中國紮根以及中國本土汽車品牌壯大的腳步,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同樣將中國培養成了各自的最大單一市場和重要產地。它們的亞太總部、工廠和研發中心悉數落戶中國,分散於各個城市。而武漢、湖北正是這些零部件工廠的聚集地之一。
  • 從200億「黃金」變黃銅,看實物黃金的風險,黃金還值得投資嗎
    最近全球黃金市場是一片欣欣向榮,但國內卻爆發了「200億黃金變銅塊,83噸黃金不知去向」的驚天大騙局。但是,這對以黃金為標的的衍生金融產品造成的打擊是巨大的,也許會影響到黃金的價格,畢竟「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畢竟中國2019年全年的原料黃金產量才380噸,這一下就失蹤了四分之一以上,這可不是蝴蝶扇幾下翅膀的小事情。
  • 史上最讓人沒有安全感的總統就任了,就像是一隻蝴蝶扇起了它的翅膀
    在川普勝選以來的兩個多月裡,歐洲、中東、拉美、東南亞、中國、俄羅斯等地區和國家一直都在圍繞這位「非傳統美國政客」,解讀言論、猜測政策、評估風險,甚至思考對策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壓力、摩擦和碰撞。可以說,川普的上臺就像是一隻蝴蝶扇動了翅膀,誰也不知道接下來的四年世界會因此而發生怎樣的改變。
  • 科普系列:什麼是變星?恆星是固定不變的嗎?
    科普系列:什麼是變星?恆星是固定不變的嗎?什麼是變星?人們長期觀測星空,發現有的恆星的亮度會在一個不十分長的時期內發生變化,或變亮,或變暗;有的有規律可循,有的卻變幻莫測,發生變化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
  • 劉強東:京東物流將搭建全球智慧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
    ,兩年前我們以物流為載體開始了在東南亞地區的布局,今年通過與谷歌的合作,我們也將繼續開拓歐美和其他市場,將中國模式反向拓展到海外,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中國製造通全球、全球商品通中國。」確定了京東未來10年的國際化方向,即以物流打頭陣的供應鏈服務全球化。京東物流過去十年,以自建的方式在中國落地生根,成為中國電商物流的標杆,其倉配一體化模式帶來的極致速度及優質的服務,讓中國消費者及商家的物流體驗領先於全球。未來十年,將是京東物流主攻國際化的十年。
  • 疫情過後,中國有望成為全球供應鏈多元化的先驅者和實踐者
    「在新冠肺炎疫情徹底平息、世界經濟重回軌道之後,中國有望成為全球供應鏈多元化的先驅者和實踐者。」 中新社報導,最新一期《中國新聞周刊》刊發文章《疫情衝擊下的全球供應鏈重組》,指出疫情暴發後,跨國公司的補救動作將導致全球供應鏈重組。
  • 還原昆蟲真實顏色 2億年前飛蛾長著金色翅膀
    蝴蝶扇動著五彩斑斕的翅膀,甲蟲在陽光下發著金屬的光澤……無論是在百科全書或是在博物館裡,我們常看到色彩豐富的配圖,展示出遠古時代昆蟲的風貌。不過,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告訴記者,很遺憾,這些顏色都來自於藝術創作,因為那些穿越億萬年時光保存在化石裡的蝴蝶昆蟲,都只能呈現出黑白色。
  • 你看見蝴蝶翅膀上的數學公式了嗎?
    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他稱混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