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量子科技,你了解嗎?| 思客問答

2020-10-22 新華社客戶端

這兩天,量子科技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10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主題是「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從大數據到人工智慧、區塊鏈,再到量子科技,近年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已經多次就前沿技術的相關問題進行集體學習,這些技術都極具前瞻性,到現在都炙手可熱。

那什麼是量子科技?量子科技有多牛?在生活中哪些會用到這種「科幻般的技術」?如何在量子科技領域加快發展?

量子科技是什麼?

要搞懂量子科技,還要從量子力學說起。

量子力學發源於20世紀初,許多科學家——普朗克、愛因斯坦、玻爾、海森堡、薛丁格等為之著迷,它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如果一個物理量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則這個物理量是量子化的。

物理學家薛丁格曾用一隻貓比喻量子疊加。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我們應該都聽過「薛丁格的貓」:箱子裡有一隻貓,在宏觀世界中它要麼是活的,要麼是死的。但在量子世界中,它可以同時處於生和死兩種狀態的疊加。這個實驗只是通過宏觀角度的貓來為我們解釋微觀世界的疊加狀態,這就是一個量子力學的故事,讓很多人猜不著摸不透,人們常常用一句半開玩笑的話來形容「量子力學」:「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不過,調侃歸調侃,「量子力學」是今天被驗證的最嚴密的物理理論之一,至今為止,所有的實驗數據均無法推翻「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建立100多年,催生了許多重大發明——原子彈、雷射、電晶體、核磁共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改變了世界面貌。

量子信息技術則是量子力學的最新發展,代表了正興起的「第二次量子革命」。在量子信息技術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

量子科技有多牛?

谷歌曾稱,其研發的量子計算機成功在3分20秒時間內,完成傳統計算機需1萬年時間處理的問題,並聲稱是全球首次實現「量子霸權」;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說,目前全球一年產生的數據需要百億TB的存儲量才能完成,而未來的量子存儲設備,可能只需指甲蓋大小就能存儲人類幾百年的信息數據……

而更多量子領域的現象還未得到科學解釋:超導體,完全屏蔽磁場;超流體,內部摩擦力為零;時間晶體,經典時空對稱破缺;不用光的反射成像;可以通過光改變引力為斥力的卡西米爾效應;單原子酶催化,背後量子隧穿現象等等。可以說,量子科技就是人類科學認知的極限,會讓你的想像力都開始顯得匱乏……

加快發展量子科技,為什麼這麼重要?

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薛其坤表示,量子科技在未來不但使我們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提高,通信更快,還有傳感技術更靈敏,信息精度越來越精確,這些方面都會有大幅的提高。對未來的數位技術、量子技術起到真正革命性的支撐作用,其他的技術都是漸進性的發展。

各國在量子科技領域有怎樣的發展?

現階段,量子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許多國家啟動了量子科技戰略計劃。

近期,歐盟擬投資80億歐元支持新一代超級計算技術,量子計算是其中重要內容;美國也一直支持量子科技發展,最新動向是在10月7日,白宮科學和技術政策辦公室啟用了國家量子協調辦公室的官方網站,同時發布了《量子前沿報告》; 近日德國公布量子計算機計劃,預計2021年可投入使用;日本作為全球科技強國同樣不甘落後,為實現量子領域逆襲,將大力培養「量子人才」。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與阿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平臺建立天地鏈路(2016年12月9日攝,合成照片)。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經過三十多年努力,中國已崛起為國際量子科研版圖上的重要力量,在多個戰略方向上實現領跑或進入第一陣營。近年來,我國多次創造量子比特糾纏數量的世界紀錄;發射世界首顆量子實驗衛星「墨子號」,實現千裡糾纏、星地傳密、隱形傳態三大科學目標;開通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實現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

如何在量子科技領域加快發展?

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堅持創新自信,敢啃硬骨頭,要保證對量子科技領域的資金投入,同時帶動地方、企業、社會加大投入力度。

人才隊伍是關鍵。北京量子院超導量子的科研帶頭人於海峰表示:「在量子科技領域,一方面需要善於統籌的領軍人才;另一方面需要敢闖『無人區』的青年人才。」

量子科技發展還要促進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和協同創新。於海峰說:「比如超導量子計算,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進入到科學工程化了,單一的高校實驗室或者研究所的實驗室不太適合發展,需要一個比較大的團隊在整合材料科學、微納米加工、低溫微波工程、軟體、電子學儀表方面,需要協同攻關,讓企業參與,谷歌和IBM的成功就是這方面的典型範例。我們也要跟優秀企業協同攻關,進行量子計算機的研發。」

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量子科技發展取決於基礎理論研究的突破,顛覆性技術的形成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要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畏艱難險阻,勇攀科學高峰,在量子科技領域再取得一批高水平原創成果。

經驗總結。要系統總結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成功經驗,借鑑國外的有益做法,找準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搶佔量子科技國際競爭制高點,構築發展新優勢。

未來,量子科技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紅利,就像10多年前,我們不會想到現在的手機會有這麼多的功能,會給生活帶來這麼多的可能性,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資料:

《科普:量子是什麼?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新華網 ,2020年10月19日

《量子科技意味著什麼?》,騰訊網,2020年10月19日

《量子科技為何成為多國戰略布局的重點領域》,央廣網,2020年10月19日

《加快發展量子科技:聽科學家說如何「補短板」》,光明日報,2020年10月20日

《量子科技站上風口,神秘的「量子」到底是什麼?》,每日經濟新聞,2020年10月20日

來源:新華網思客綜合

策劃:劉娟

監製:李曉雲

編輯:孫惠

校對:周佳苗

相關焦點

  • 神秘的量子科技,你了解嗎?|思客問答
    那什麼是量子科技?量子科技有多牛?在生活中哪些會用到這種「科幻般的技術」?如何在量子科技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是什麼?要搞懂量子科技,還要從量子力學說起。可以說,量子科技就是人類科學認知的極限,會讓你的想像力都開始顯得匱乏……加快發展量子科技,為什麼這麼重要?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絕了,科技圈用這些比喻看量子丨思客問答
    但是在普通人眼中,量子以及量子科技仍是一種「神秘莫測」的存在,那在科技圈,量子是什麼樣的?量子科技又是怎樣的尖端科技?研究量子有多難?科技圈流傳的這些淺顯易懂的比喻或許能解開你心中的疑惑。量子可以說是魚群中的一條條魚,上臺階時的一個個臺階物理學往往是違背人類直覺的,一個恰當的比喻,可以幫助大家理解違背直覺的物理定律。
  • 神秘的量子科技,你了解嗎?
    來源:新華網-思客什麼是量子科技?量子科技有多牛?在生活中哪些會用到這種「科幻般的技術」?如何在量子科技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是什麼?要搞懂量子科技,還要從量子力學說起。可以說,量子科技就是人類科學認知的極限,會讓你的想像力都開始顯得匱乏……加快發展量子科技,為什麼這麼重要?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利奇馬」停止編號,這些颱風小知識你知道嗎?|思客問答
    本期思客問答,思客君與你一起聊聊颱風背後那些事兒!颱風是個什麼風?這個問題,請戳視頻了解視頻來源: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颱風是怎樣被命名的?3.如果你是開車的話,則應立即將車開到地下停車場或隱蔽處。4.如果你住在帳篷裡,則應立即收起帳篷,到堅固結實的房屋中避風。5.如果你在水面上(如遊泳),則應立即上岸避風避雨。6.如果你已經在結實的房屋裡,則應小心關好窗戶,在窗玻璃上用膠布貼成「米」字圖形,以防窗玻璃破碎。7.如遇颱風加上打雷,則要採取防雷措施。8.颱風過後需要注意環境衛生,注意食物、水的安全。
  • 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帶你「夜遊量子科學」
    為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激發青少年對量子科技的濃厚興趣,培養量子信息事業的接班人,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擬於8月中下旬舉辦「未來已來」科普沙龍系列活動之「夜遊量子科學」,面向濟南市中小學生開展一次生動形象的量子信息科普活動。屆時,將帶您展開一場全新的量子科技之旅,與小朋友、大朋友們一起揭開「墨子號」的神秘面紗。
  • 「墨子號」過境濟南,難道你要錯過嗎?
    為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激發青少年對量子科技的濃厚興趣,培養量子信息事業的接班人,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擬於8月中下旬舉辦「未來已來」科普沙龍系列活動之「夜遊量子科學」,面向濟南市中小學生開展一次生動形象的量子信息科普活動。屆時,將帶您展開一場全新的量子科技之旅,與小朋友、大朋友們一起揭開「墨子號」的神秘面紗。
  • 最近熱議的量子科技,為什麼這麼重要?
    那什麼是量子科技?量子科技有多牛?在生活中哪些會用到這種「科幻般的技術」?如何在量子科技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是什麼?要搞懂量子科技,還要從量子力學說起。可以說,量子科技就是人類科學認知的極限,會讓你的想像力都開始顯得匱乏……加快發展量子科技,為什麼這麼重要?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
  • 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邀您夜遊量子科學
    屆時,將帶您展開一場全新的量子科技之旅,與小朋友、大朋友們一起揭開「墨子號」的神秘面紗。你知道量子技術是什麼嗎?提到量子科學,大多數人想到的或許是「神秘」二字,但實際上,量子信息技術與現實緊密相連,是量子物理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戰略性前沿科技,在確保信息安全、提高運算速度和精密探測等方面具有顛覆性的影響,是目前最引人矚目的前沿技術領域之一。
  • 人類能控制颱風嗎?|思客問答
    然而自然演變進程有一連串的道岔,如何將其「扳準」,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了解自然規律,在理論和實踐中檢驗科學假說的科學性,減少推測性。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工影響幹預颱風會變得更加有效。參考資料:1.《颱風組隊,「米克拉」今天生成!
  • 人類能控制颱風嗎?| 思客問答
    然而自然演變進程有一連串的道岔,如何將其「扳準」,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了解自然規律,在理論和實踐中檢驗科學假說的科學性,減少推測性。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工影響幹預颱風會變得更加有效。參考資料:1.《颱風組隊,「米克拉」今天生成!相比颱風,未來幾天上海人更需要注意的是…...》
  • 神秘面紗終被揭開!量子技術,21世紀無可爭議的科技明星
    提到量子,相信大部分人會覺得它是一個神秘的存在,距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十分遙遠,普通人對量子的了解也許僅僅限於幾個技術名詞,如量子電視、量子衛星、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訊等。量子看似神秘,實則不然,那麼它究竟是什麼呢物理學對於量子是這樣定義的「一個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則這個物理量是量子化的,並把最小單位稱為量子」,這裡面包含兩個限制性條件。
  • 《蜘蛛俠:英雄遠徵》裡神秘客真的死了嗎?他的計劃或許就是假死
    那就是神秘客真的死了嗎?還是說,他的死亡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神秘客是漫畫中蜘蛛俠的經典對手,傑克·吉倫哈爾飾演的神秘客也證明了自己幾乎可以與蜘蛛俠相匹敵。漫威電影宇宙中的昆汀·貝克(神秘客原名)是一位科學天才,曾經為託尼·斯塔克工作,《美國隊長3:內戰》裡出現的BARF技術就是他發明的。貝克曾痛苦地說,他生活在一個真正的科學家得不到讚揚和尊重的時代。
  • 我們可以穿越時空嗎?神秘的量子力學告訴你
    我們可以穿越時空嗎?在近年來的許多穿越劇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橋段:男主角或女主角藉助量子力學的作用,在某種神秘力量的裹挾下,穿過時空隧道,穿越到古代或現代,並由此開啟一段驚險奇幻的故事……那麼,在現實的研究中,量子力學又是否真的具備帶人「穿越時空」的「魔力」呢?這就要說到量子糾纏。
  • 我們可以穿越時空嗎?神秘的量子力學告訴你
    在近年來的許多穿越劇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橋段:男主角或女主角藉助量子力學的作用,在某種神秘力量的裹挾下,穿過時空隧道,穿越到古代或現代,並由此開啟一段驚險奇幻的故事……那麼,在現實的研究中,量子力學又是否真的具備帶人「穿越時空」的「魔力」呢?這就要說到量子糾纏。
  • 中央政治局為啥要集體學習量子科技?記者帶你走進神秘的量子世界→
    作為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大國,我國不能在這一領域競爭中缺席。量子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原子彈、雷射、核磁共振等新技術均在量子科學問世後孕育出來,改變了人類歷史進程。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也使之成為備受關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前沿。
  • 揭開「九章」的神秘面紗,了解量子計算機的原理
    同時,「九章」也等效地比谷歌去年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機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然而,很多讀者在驚嘆這一重大科研成果的同時,卻對其中的原理、成果的意義、量子計算機的應用前景不明就裡,甚至有讀者反映,「每個漢字都認識,但還是不懂」。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嘗試揭開「九章」神秘的面紗,了解量子計算機的原理。
  •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了解量子物理發展史
    《上帝擲骰子嗎》是2006年01月01日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天元。本書主要通過講述量子物理的發展史,簡單的帶我們了解基本的量子物理知識。量子論是一個極為奇妙的理論:從物理角度來說,它在科學家中間引起了最為激烈的爭議和關注;從現實角度來說,它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無與倫比的變化和進步;從科學史角度來說,也幾乎沒有哪段歷史比量子論的創立得到了更為徹底的研究。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它的基本觀點和假說至今沒有滲透到大眾的意識中去,這無疑又給它增添了一道神秘的光環。
  • 量子科技太高深莫測?別怕!獨家帶你探秘量子科研「四川隊」
    四川在線記者 徐莉莎最近,一則重磅消息讓量子科技踏上風口。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集體學習量子科技。這使得原本小眾的「21世紀尖端科技」走入公眾視野,36隻概念股總市值一天增加200億元。量子是什麼?我們能利用量子理論做什麼?「高深莫測」的量子科技令人好奇。
  • 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網友讚嘆中國科技神威
    同時,境內外網友也十分關注這一消息,在互動交流中闡述對「量子衛星」的認知了解,表達對中國科技先進水平的讚嘆。   直播帶來重磅消息   黑夜中,火箭的底部飄出一團灰煙。隨後一團火光開始出現,「轟」的一聲,火箭開始緩緩升空……這段畫面來自新華社記者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秒拍」。
  • 「思南匯科廳」 ,還不快來了解一下?
    作為2020年上海市科技節的活動之一,「思南匯科廳」首場科普互動體驗活動於8月21日至8月28日舉行,由黃浦區科學技術協會、思南公館、上海科技報社和上海市科普事業中心聯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