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量子科技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10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主題是「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從大數據到人工智慧、區塊鏈,再到量子科技,近年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已經多次就前沿技術的相關問題進行集體學習,這些技術都極具前瞻性,到現在都炙手可熱。
那什麼是量子科技?量子科技有多牛?在生活中哪些會用到這種「科幻般的技術」?如何在量子科技領域加快發展?
量子科技是什麼?
要搞懂量子科技,還要從量子力學說起。
量子力學發源於20世紀初,許多科學家——普朗克、愛因斯坦、玻爾、海森堡、薛丁格等為之著迷,它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如果一個物理量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則這個物理量是量子化的。
▲物理學家薛丁格曾用一隻貓比喻量子疊加。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我們應該都聽過「薛丁格的貓」:箱子裡有一隻貓,在宏觀世界中它要麼是活的,要麼是死的。但在量子世界中,它可以同時處於生和死兩種狀態的疊加。這個實驗只是通過宏觀角度的貓來為我們解釋微觀世界的疊加狀態,這就是一個量子力學的故事,讓很多人猜不著摸不透,人們常常用一句半開玩笑的話來形容「量子力學」:「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不過,調侃歸調侃,「量子力學」是今天被驗證的最嚴密的物理理論之一,至今為止,所有的實驗數據均無法推翻「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建立100多年,催生了許多重大發明——原子彈、雷射、電晶體、核磁共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改變了世界面貌。
量子信息技術則是量子力學的最新發展,代表了正興起的「第二次量子革命」。在量子信息技術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
量子科技有多牛?
谷歌曾稱,其研發的量子計算機成功在3分20秒時間內,完成傳統計算機需1萬年時間處理的問題,並聲稱是全球首次實現「量子霸權」;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說,目前全球一年產生的數據需要百億TB的存儲量才能完成,而未來的量子存儲設備,可能只需指甲蓋大小就能存儲人類幾百年的信息數據……
而更多量子領域的現象還未得到科學解釋:超導體,完全屏蔽磁場;超流體,內部摩擦力為零;時間晶體,經典時空對稱破缺;不用光的反射成像;可以通過光改變引力為斥力的卡西米爾效應;單原子酶催化,背後量子隧穿現象等等。可以說,量子科技就是人類科學認知的極限,會讓你的想像力都開始顯得匱乏……
加快發展量子科技,為什麼這麼重要?
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薛其坤表示,量子科技在未來不但使我們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提高,通信更快,還有傳感技術更靈敏,信息精度越來越精確,這些方面都會有大幅的提高。對未來的數位技術、量子技術起到真正革命性的支撐作用,其他的技術都是漸進性的發展。
各國在量子科技領域有怎樣的發展?
現階段,量子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許多國家啟動了量子科技戰略計劃。
近期,歐盟擬投資80億歐元支持新一代超級計算技術,量子計算是其中重要內容;美國也一直支持量子科技發展,最新動向是在10月7日,白宮科學和技術政策辦公室啟用了國家量子協調辦公室的官方網站,同時發布了《量子前沿報告》;近日德國公布量子計算機計劃,預計2021年可投入使用;日本作為全球科技強國同樣不甘落後,為實現量子領域逆襲,將大力培養「量子人才」。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與阿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平臺建立天地鏈路(2016年12月9日攝,合成照片)。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經過三十多年努力,中國已崛起為國際量子科研版圖上的重要力量,在多個戰略方向上實現領跑或進入第一陣營。近年來,我國多次創造量子比特糾纏數量的世界紀錄;發射世界首顆量子實驗衛星「墨子號」,實現千裡糾纏、星地傳密、隱形傳態三大科學目標;開通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實現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
如何在量子科技領域加快發展?
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堅持創新自信,敢啃硬骨頭,要保證對量子科技領域的資金投入,同時帶動地方、企業、社會加大投入力度。
人才隊伍是關鍵。北京量子院超導量子的科研帶頭人於海峰表示:「在量子科技領域,一方面需要善於統籌的領軍人才;另一方面需要敢闖『無人區』的青年人才。」
量子科技發展還要促進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和協同創新。於海峰說:「比如超導量子計算,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進入到科學工程化了,單一的高校實驗室或者研究所的實驗室不太適合發展,需要一個比較大的團隊在整合材料科學、微納米加工、低溫微波工程、軟體、電子學儀表方面,需要協同攻關,讓企業參與,谷歌和IBM的成功就是這方面的典型範例。我們也要跟優秀企業協同攻關,進行量子計算機的研發。」
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量子科技發展取決於基礎理論研究的突破,顛覆性技術的形成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要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畏艱難險阻,勇攀科學高峰,在量子科技領域再取得一批高水平原創成果。
經驗總結。要系統總結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成功經驗,借鑑國外的有益做法,找準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搶佔量子科技國際競爭制高點,構築發展新優勢。
未來,量子科技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紅利,就像10多年前,我們不會想到現在的手機會有這麼多的功能,會給生活帶來這麼多的可能性,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資料:
《科普:量子是什麼?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新華網 ,2020年10月19日
《量子科技意味著什麼?》,騰訊網,2020年10月19日
《量子科技為何成為多國戰略布局的重點領域》,央廣網,2020年10月19日
《加快發展量子科技:聽科學家說如何「補短板」》,光明日報,2020年10月20日
《量子科技站上風口,神秘的「量子」到底是什麼?》,每日經濟新聞,2020年10月20日
來源:新華網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