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對中國有多重要 | 環球時報

2020-10-22 風雲之聲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量子」是一個數學概念。一個事物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我們就說它是量子化的,並把最小單位稱為量子。

本文發表於《環球時報》2020年10月21日

從2016年「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更多國人開始關注量子通信這一「黑科技」,到2020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集中學習,量子科技已成為科技大國集中發力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前沿陣地。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中國專家認為,量子科技是真正的未來科技,在複雜的國際競爭中,將擁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

墨子號


將帶來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袁嵐峰20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解釋說,「量子」是一個數學概念。一個事物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我們就說它是量子化的,並把最小單位稱為量子。例如電子是陰極射線的量子,光子是光的量子。又如在氫原子中,電子可以獲取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它只能處於某些能量上,而不能處於這些能量的中間地帶。


但量子科技並不是新近出現的新學科領域,它距離民眾並不遙遠。量子科技發展逾百年,人類對量子科學的認識和發展產生的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通信,還有高密度信息存儲、全球定位系統,這都是量子技術一些隱形應用。資訊時代的關鍵核心技術,如電晶體、雷射、硬碟、GPS等是第一代量子技術的一些例子。


而現在,世界已進入第二次量子技術革命時代,通過主動人工設計和操控量子態發展量子技術和應用。袁嵐峰認為,量子科技被中央賦予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受之無愧,因為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人類在20世紀基於量子力學了解了微觀世界,才產生了許多重大的技術進步和發明創造。例如導電性,就是有了量子力學後才能解釋清楚的。磁性也是如此。


量子科技的應用為科技發展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那它將帶來哪些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呢?據介紹,目前全球一年產生的數據量需要數百億個存儲量為1TB的硬碟,而未來量子存儲設備則只需要指甲蓋大小就能存儲人類幾百年的信息。這給高密度、低能耗的信息存儲帶來巨大想像空間,而基於此的大數據發展也將突飛猛進。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說,量子計算會顛覆性提高信息運算處理速度,量子通信會大幅度提升通信安全性,量子精密測量和傳感技術會在未來數字時代和萬物互聯時代有著廣泛的應用。


此外,得益於量子保密通信的高度安全性,量子通信未來將在國防、財務和金融專網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19日撰文表示,量子科技是事關國家安全和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領域,必須將創新主動權和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袁嵐峰也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量子通信是中國目前少有的在全球領跑的科學領域,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整個量子信息領域非常廣闊,中國沒有理由不重視,不大力發展。


中國既有領先也存在短板


薛其坤介紹說,中國在量子通信基礎研究有很多亮點,比如北鬥時間測量系統定位已提高到非常高的精度,就是量子科技在全球定位或者衛星導航系統的一個重要應用。「所以不管在基礎研究,還是在通信、量子計算包括精密測量和傳感上,我們國家都有很多可圈可點的東西。」


其中「墨子號」無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據公開報導,「墨子號」於今年6月實現全球首次千公裡級量子糾纏密鑰分發。潘建偉稱,這一實驗成果將無中繼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並通過物理原理確保,即使在衛星被他方控制的極端情況下依然能實現安全的量子保密通信,取得了量子保密通信現實應用的重要突破。


路透社稱,按預定規劃,中國將陸續發射「墨子二號」「墨子三號」,到2025年前後構建起全球首座由中國主導的量子星群。未來量子通信工程應用、量子通信產業化推進,均可全球領先。展望約15年後,中國定製的量子網際網路,有望取代今天美國主導的光纖網際網路。


薛其坤表示,未來10年在量子信息科學的發展中,中國科學家的研究將會整體進入世界第一陣列,有些研究方向甚至會扮演引領角色。因此未來10年,中國科學家對世界信息技術的貢獻將會超過以往40年對世界貢獻的總和,這將是中國科學家大有作為的10年。


袁嵐峰表示,在量子計算領域,中國稍微落後於發達國家,不過各有特色;而在精密測量領域,中國整體上落後於發達國家,同時發展迅速。薛其坤表示,「在量子技術上中國的短板和中國在信息技術的短板有點類似,所以要加強關鍵核心元器件這種高端的技術材料、設備的研發,這都是我們需要解決的一些短板。」


華安證券分析師尹沿枝認為,當前正處於國家「十四五」規劃編制的重要窗口期,中央集體學習量子科技,再次凸顯量子科技作為國家戰略的頂層設計。他表示,量子信息技術在面向「十四五」乃至更長遠的未來,有望成為中國在全球科技產業中「換道超車」、掌握產業鏈話語權的重要核心技術,具有深遠戰略意義。


各國激烈爭奪技術制高點


正是因為量子技術所蘊含的巨大發展前景,量子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據了解,全球主要科技強國近期均出臺了國家層面的量子信息技術戰略計劃。美國正在建設量子網絡;英國建成了連接布裡斯託、劍橋等地的量子網絡,並聯合新加坡啟動了量子衛星項目;德國、法國等19個歐盟成員國籤署了未來10年開發和部署歐盟範圍內量子通信基礎設施的聲明。


尹沿枝稱,美國近10年來,已通過「量子信息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等項目,以每年約2億美元的投入力度,持續支持量子信息各領域研究。歐盟2016年推出「量子宣言」旗艦計劃,在未來10年投資10億歐元,支持量子計算、通信、模擬和傳感四大領域的研究和應用推廣,並在 2018年11月正式啟動首批20個研究項目。日本文部科學省2013年成立量子信息和通信研究促進會以及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計劃未來十年內投資400億日元,支持量子通信和量子信息領域的研發。


而美國尤其表現得雄心勃勃。2018年底,美國頒布了《國家量子倡議法案》,宣稱絕不能容忍在量子科技領域落後。2020年7月23日,美國能源部宣布了建設量子網際網路的藍圖。10月7日,美國發布的《國家量子信息科學戰略投入的量子前沿報告》宣布,美國將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保持領導地位,作為確保美國長期經濟繁榮和國家安全的關鍵優先事項。袁嵐峰說,「這些文件都表明,美國非常重視量子科技,決心用國家的力量大量投入。」


目前,量子科技的競爭並非只局限於政府之間,企業之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潘建偉說,谷歌、微軟、IBM、英特爾等國際巨頭企業積極投入量子計算研發。尹沿枝表示,美國的這些企業近年來大舉進軍量子計算領域,並且與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系統等科研機構聯合攻關共性技術,主要集中在超導量子計算領域,目前這些企業已經在超導量子計算領域取得較好成果。另外,在產業化方面,IBM發布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雲平臺。而谷歌也推出了72比特的量子計算晶片「狐尾松」。


記者 倪浩

特約記者 任重


擴展閱讀:

中科大袁嵐峰:什麼是量子科技?當前都有哪些應用?| 袁嵐峰

量子通信有爭議嗎?在科學上,根本沒有爭議 | 袁嵐峰

不可被破解的量子網際網路,到底是個什麼網?| 袁嵐峰

評論:美國宣布量子網際網路國家戰略藍圖 | 袁嵐峰


背景簡介:袁嵐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長,「科技袁人」節目主講人,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常務理事,入選「典贊·2018科普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微博@中科大胡不歸,知乎@袁嵐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文章2020年10月21日發表於環球時報(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0MwRNUcSEw)。

責任編輯:陳昕悅

相關焦點

  • 量子科技對中國有多重要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任重】從2016年「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更多國人開始關注量子通信這一「黑科技」,到2020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集中學習,量子科技已成為科技大國集中發力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前沿陣地。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中國專家認為,量子科技是真正的未來科技,在複雜的國際競爭中,將擁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
  • 量子科技對中國有多重要?專家:量子科技是事關國家安全和社會經濟...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任重】從2016年「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更多國人開始關注量子通信這一「黑科技」,到2020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集中學習,量子科技已成為科技大國集中發力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前沿陣地。
  • 環球時報記者手記:聽薩爾瓦多人談薩中建交
    【環球時報報導 赴薩爾瓦多特派記者 王驍波 劉旭霞】8月下旬,薩爾瓦多拋棄臺北並同中國建交,讓很多人將目光投向這個不太熟悉的國度。《環球時報》記者日前趕赴薩爾瓦多採訪,發現儘管遠隔重洋,薩中建交的消息也令當地民眾振奮,他們對了解中國充滿熱情。「這是薩爾瓦多作出的一個勇敢而正確的決定」,在薩爾瓦多首都聖薩爾瓦多,計程車司機勞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
  • 【環球時報】科技航母 懷柔起航
    歷史上,科技領域的中心話語權一直掌握在西方國家手中,雖歷經重心轉移,但仍未突破傳統發達國家範疇。  眼下,出現在西方國家的「科技航母」,已立於科技創新的最前沿,它們依託大科學裝置的大型、綜合性科學中心,具有多學科交叉研究的綜合優勢,廣泛開展前沿基礎研究和應用科學研究,已經成為代表西方國家科技最高水平參與國際科技競爭的重要力量。
  • 《環球時報》記者探訪多地冷鏈「紅區」的超嚴管理
    【環球時報報導】「紅區」是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一個概念,即把傳染病毒的高汙染風險區稱為「紅區」,用來警戒危險。在國內10多個省份先後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甚至因此成為個別地區疫情反覆的主要原因後,全國多地由此實施針對進口冷鏈食品的嚴格檢疫措施。
  • 12月5日 環球時報2021年會重磅來襲!
    美國在2020年對中國的極限施壓沒有放鬆,並引起全球性連鎖反應。2020年,無比慘痛的教訓需要總結,2020年,提出了很多新的問題,需要得到權威解答。2021年在向我們走來,我們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迎接它?12月5日,北京,環球時報2021年會將如期而至。
  • 《環球時報》專訪「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從5「R...
    環球時報:請您具體來解釋一下這5個「R」吧?艾利森:讓我逐個簡單解釋一下。重回正常外交政策實踐意味著,在對華關係以及在同其他國家的關係上,拜登會結束那種乖僻的、有個性的和衝動性的「推特治國」方式。通過他過去的職業生涯可以看到,他明白做外交政策決定時所需的審慎有多重要,以及同其他國家打交道——即我們早期被稱為「外交」的正常程序。川普的諸多倡議很明顯在損害美國利益,所以,可以期待的是拜登政府會重回《巴黎協定》、世衛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以及其他多邊組織。在川普一系列退出之前,美國曾發揮過積極作用。拜登一直都信奉「同盟」。
  • 瞬間傳輸 量子隱形傳態有多神奇
    瞬間傳輸 量子隱形傳態有多神奇 2017-08
  • 量子科技為何重要
    首先,量子力學建立以後,就成為整個微觀物理學的理論框架,帶來了後者一個又一個的成功。量子力學解釋了化學。元素周期表、化學反應、化學鍵、分子的穩定性等,都是量子力學規律所導致。量子力學幫助我們理解宇宙。我們的宇宙跨越各種尺度,從光到基本粒子,到原子核,到原子、分子以及大量原子構成的凝聚態物質。
  • 環球時報:人口普查 世界大國扎堆「摸家底」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深度】人口普查,世界大國扎堆「摸家底」【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國十年一次的大規模人口普查於本月啟動,外界對此極為關注。畢竟,中國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此次普查將提供有關中國人口最準確的變化信息,並被用作進行未來規劃的關鍵依據。
  • 量子科技為何重要?
    量子科技,被稱為21世紀的尖端科技,不僅可以讓「竊聽」無處遁形,甚至被認為可以改變未來人類生活。在普通人看來,量子科技距離日常生活很遙遠。在科技圈,量子科技一直是頂尖技術的存在,國內主要是大學和科研機構在研究。此外,有部分上市公司在量子科技上有少量產品推出,短期內量子科技落地領域也主要側重在B端。
  • 量子科技有多神秘?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領域,中國處於什麼位置?
    在上個周末,各大媒體估計都被量子科技這一關鍵詞刷屏,原因是在這個周末,國家再次明確提出,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其實在國家層面而言,對於量子科技,我們早就有了非常重要的投入,其中在《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就明確將量子通信列入超前布局的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要求推進量子通信網絡建設,近年來,我國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發展日趨成熟,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而在當前晶片、5G等產業受到美國擠壓環境下,量子科技,正成為我國彎道超車的又一賽道。
  • 美國著名投資人吉姆·羅傑斯接受《環球時報》專訪 美國印鈔票只會...
    環球時報:美國剛剛宣布了一系列抗擊疫情和提振經濟的措施。您對於美國川普政府目前抗擊疫情的做法是怎麼看的?這些做法和中國的有什麼不同?羅傑斯:截至目前,美國政府還沒有準備好快速且正確地應對疫情的方法。對於新冠病毒的存在,全世界人民都已經知道3個多月了,但美國直到最近都還沒有能力給100萬人做病毒檢測。美國在抗擊這次疫情方面,目前做得非常少。
  • 中國為什麼建造量子通信衛星,它到底有多重要?
    另外,耗資8000萬美元、長達2000公裡的量子通信京滬幹線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建成,連接北京和上海的政府辦公室。領導量子通信項目的,是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潘建偉,正是他成功構建了2009年國慶節閱兵關鍵節點之間的量子通信熱線。
  • 胡錫進環球時報年會致開幕辭:2020驚心動魄,華為肯定要被歷史至少...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烏元春】2021環球時報年會12月5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是「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百餘位來自國內外政界、學界和輿論界的權威人士、專家學者出席,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首先致開幕辭。
  • 什麼是量子?量子科技上升為國家戰略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中國專家認為,量子科技是真正的未來科技,在複雜的國際競爭中,將擁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墨子號量子科技對中國有多重要中國既有領先也存在短板薛其坤介紹說,中國在量子通信基礎研究有很多亮點,比如北鬥時間測量系統定位已提高到非常高的精度,就是量子科技在全球定位或者衛星導航系統的一個重要應用。「所以不管在基礎研究,還是在通信、量子計算包括精密測量和傳感上,我們國家都有很多可圈可點的東西。」
  • 從量子的角度看生命
    >科普:《神秘的量子生命》作者:(英)哈利利等著定價:69.9元評分:8.5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在整個科學領域,量子力學是最具影響力的重要理論。沒有量子力學,我們就無法解釋世界是如何運轉的,比如:知更鳥長途遷徙時是如何通過微弱的地球磁場感知方向的?小丑魚是如何找到回家之路的?光合作用中能量的傳遞效率為什麼那麼高?對所有這些問題的解答,都離不開量子力學,離不開量子隧穿、量子相干性和量子糾纏。酶促反應、光合作用、嗅覺、鳥類的磁感應、基因的複製、心智之謎、生命的起源……這種種現象都與神秘的量子世界有關。
  • 最近熱議的量子科技,為什麼這麼重要?
    那什麼是量子科技?量子科技有多牛?在生活中哪些會用到這種「科幻般的技術」?如何在量子科技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是什麼?要搞懂量子科技,還要從量子力學說起。量子信息技術則是量子力學的最新發展,代表了正興起的「第二次量子革命」。在量子信息技術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量子科技有多牛?
  • 潘建偉團隊透露光量子計算最新進展:「量子優越性」比...
    量子力學通過百餘年的發展,為解決信息科技的重大問題做好了準備。量子計算機能解決傳統計算機無法解決的複雜難題,展現量子優越性。比如,量子計算的計算能力隨著可操縱的量子比特數呈指數增長。利用萬億次經典計算機分解300位的大數需要15萬年,而利用萬億次量子計算機只需1秒。
  • 環球時報:紅歌有必要繼續唱下去
    原標題: 環球時報:紅歌有必要繼續唱下去  央視春晚一曲《英雄讚歌》,引來網絡上許多質疑甚至謾罵之聲。筆者以為,原因至少有兩點。首先,這首歌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插曲,讓那些「親美」人士很是不爽。第二,《英雄讚歌》屬於紅歌。有些人認為,唱紅歌就意味著懷念「文革」,甚至想讓中國回到那段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