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紅歌有必要繼續唱下去

2020-12-02 東方網

    原標題: 環球時報:紅歌有必要繼續唱下去

  央視春晚一曲《英雄讚歌》,引來網絡上許多質疑甚至謾罵之聲。筆者以為,原因至少有兩點。首先,這首歌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插曲,讓那些「親美」人士很是不爽。第二,《英雄讚歌》屬於紅歌。有些人認為,唱紅歌就意味著懷念「文革」,甚至想讓中國回到那段歲月。雖然說這兩條原因可以理解,但不能成為否定《英雄讚歌》,尤其不能成為否定唱紅歌的理由。

  所謂紅歌,即紅色歌曲,是「歌頌革命和祖國的歌曲」。比如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奧運會開幕式唱響的《五星紅旗》,都屬於紅歌。可見,紅歌不僅限於「文革」,更不能等同於「文革」歌曲,簡單以「文革」為理由來否定紅歌是站不住腳的。

  大體而言,紅歌大多是中國革命時期和建國後改革開放前30年的歌曲。國內輿論曾經一度有否定前30年的傾向。但新一屆中央領導已明確表示,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此中重點,是不能否定前30年。央視春晚演唱紅歌明確標誌了新一屆政府不否定前30年的態度。

  紅歌也包括歌頌革命領袖毛澤東。毛澤東帶領第一輩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卓絕忘我犧牲建立了新中國。建國後又白手起家,建設了獨立的中國工業體系和「兩彈一星」的軍事自衛能力。毛澤東的歷史功績不容抹殺。

  而且我以為,紅歌不僅是紅色,更根本的是歷史。紅歌反映了整個中國革命和新中國的歷史。忘卻紅歌,實際上是忘卻這段歷史。人們唱紅歌,重溫歷史,懷想革命先輩,並不意味人們要回到過去。全中國都一律唱紅歌當然不應該,但全中國的螢屏媒體都聽不到紅歌也不正常。唱紅歌沒有那麼諱莫如深。

  紅歌曾經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正音,與流行樂曲相對。一個國家不能只有流行樂曲,而沒有正音,正如詩壇不能只有婉約而沒有豪放。正音慷慨長歌,可以凝聚人心,激勵民族精神,奮發前進。很多紅歌表現出一種陽剛、豪邁、雄壯、勇武的精神。而今的中國遍地靡靡之音,無病呻吟,年輕一代染髮陰柔,偽娘成風。讓中國的年輕一代唱紅歌,不僅可以讓他們了解歷史,不忘歷史,更可以培養他們陽剛勇武的精神。

  另外,許多紅歌旋律優美,歌詞生動,有很高的藝術性。許多人唱紅歌並不因為歌紅,而是因為歌好聽。比如《我的祖國》的「一條大河波浪寬」,旋律非常優美,以致郎朗在白宮的一次活動中演奏此曲。紅歌的藝術性,也決定其有強大的生命力。

  因此,在中國,紅歌有必要、也能夠繼續唱下去。

相關焦點

  • 紅歌會120強《建黨偉業》「數星星」
    雖然在紅歌舞臺上,紅歌手們每人都是閃耀的明星,但是來到電影院,他們卻搖身一變成了小粉絲。來自上海唱區的武國舉告訴記者:「哎呀,只顧看明星去了,劇情都還沒看太明白,如果每個角色出場時,加上演員名字的字幕就好了!」網絡唱區的聲音樂隊則在微博上寫到:「馮鞏出演自己的曾祖父,第一句臺詞剛出口,全場大笑……開演第二次笑場則是趙本山第一次特寫,不愧是喜劇王,一看臉就喜感十足。」
  • 《環球時報》記者探訪多地冷鏈「紅區」的超嚴管理
    一名冷庫負責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該冷庫的進口冷鏈食品是一些大外貿企業從世界各地,如巴西、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國進口後存放在這裡的,每噸每天的存儲費用從2.5元到2.8元不等。冷庫佔地40多畝,大概能容納一萬噸貨物。在堆放的進口冷鏈食品中有一部分為外包裝寫有GJ字樣的白色箱子,記者查詢得知,「這些紙箱內肉類品牌可能來自澳大利亞」。
  • 初心,一起唱首紅歌給黨聽
    初心,一起唱首紅歌給黨聽 來源:2020-07-02 14:08:30 查看數  鮮紅的旗幟,肅穆而又莊嚴  交織的鐵錘與鐮刀,鑄就著忠誠  又是一個激情的七一建黨節  今天,就讓我們以澎湃的精神,嘹亮的歌聲  向偉大的黨獻上誠摯的祝福  不足2分鐘,不到250字的紅歌很短
  • 《環球時報》專訪「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從5「R...
    【環球時報記者 王雯雯】「(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會是一個多邊主義者。他批評過川普的『美國第一』導致『美國孤獨』。」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創始院長、「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言簡意賅地總結了美國過去4年的變化,並對拜登團隊未來的外交政策做了展望。
  • 江西分公司:唱首讚歌抒黨情 紅歌經典頌黨恩
    ★ 前言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咱們工人有力量
  • [試聽]胡彥斌《紅歌》全碟(全文)
    網易娛樂2月24日訊 在經歷了大喜大悲又振奮人心的2008年之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到來之際,胡彥斌推出這張名字響亮而直接的EP《紅歌》,開門見山、直抒胸臆。
  • 近20首紅歌飄滿校園為新中國慶生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學生一起歌唱紅歌。通訊員供圖    本報訊(現代金報 | 甬上教育 記者 鍾婷婷 攝影記者 張培堅 通訊員 許玉燕)9月30日上午,寧波市四眼碶小學的全體師生以「唱響紅色音符、傳承家國情懷」為主題的紅歌拉拉賽的形式為祖國慶生。
  • 量子科技對中國有多重要 | 環球時報
    本文發表於《環球時報》2020年10月21日從2016年「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更多國人開始關注量子通信這一「黑科技」,到2020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集中學習,量子科技已成為科技大國集中發力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前沿陣地。
  • 環球時報:人口普查 世界大國扎堆「摸家底」
    《環球時報》記者也用鉛筆作答,之後寄出。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目前大多數調查已經完成,少數遭受暴雨災害的地區將持續到11月20日。相比別國10年普查一次,日本是5年一次。記者在日本總務省網站上看到了解釋:日本處於社會經濟變化劇烈的時代,國內人口、家庭結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
  • 美國著名投資人吉姆·羅傑斯接受《環球時報》專訪 美國印鈔票只會...
    現在還不是美股最低谷環球時報:當美股在2018年刷新最長牛市紀錄的時候,您就預言,美股有很多問題,甚至認為美股下一次熊市,可能是「我有生以來最糟糕的一次」。目前的美股表現,和您之前的判斷一樣嗎?美股還會繼續下跌嗎?羅傑斯:是的,和我之前判斷一樣,美國債務增加後,美聯儲又印製更多鈔票,將股市刺激到更加超值的水平,形成惡性循環,讓美國股市變得更糟糕。
  • 胡錫進環球時報年會致開幕辭:2020驚心動魄,華為肯定要被歷史至少...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烏元春】2021環球時報年會12月5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是「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百餘位來自國內外政界、學界和輿論界的權威人士、專家學者出席,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首先致開幕辭。
  • 這首紅歌有了青春版,大學生教會村民一起唱
    每到夜間,她就會邀上同村好姐妹,一起來到村鎮文化廣場學唱村歌。教授歌曲的,並不是鎮文化站的工作人員,而是一群「95後」大學生。這群青年學生,是寧波大學農村文明示範線建設志願服務項目實踐隊的成員。今年7月中旬,為助力鄉村振興,建設文明家園,寧波大學組建了一支由30餘名學生骨幹組成的實踐隊伍。隊員們分別來自寧大機械學院、潘天壽藝術設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等6個學院。
  • 一首紅歌一段歷史 一首紅歌一面旗幟
    一首紅歌一段歷史 一首紅歌一面旗幟 2020-07-03 04: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環球時報記者登上港珠澳大橋及其人工島 領略「超級工程」的設計之美
    在距離香港不遠的伶仃西航道與銅鼓航道交匯處的海域,有一段6公裡多的橋體「鑽入」海裡,這是大橋的海底隧道部分。在橋體出入海面的位置,建有東西兩個人工島,起到島隧道轉換的作用。《環球時報》記者隨眾人登上東人工島,只見島上的核心區域是一座呈流線型的四層建築,像一艘帶有科幻感的豪華遊輪。「遊輪」頂部是一個貝殼狀的風帽,用於海底隧道的通風。
  • 環球時報記者手記:聽薩爾瓦多人談薩中建交
    【環球時報報導 赴薩爾瓦多特派記者 王驍波 劉旭霞】8月下旬,薩爾瓦多拋棄臺北並同中國建交,讓很多人將目光投向這個不太熟悉的國度。《環球時報》記者日前趕赴薩爾瓦多採訪,發現儘管遠隔重洋,薩中建交的消息也令當地民眾振奮,他們對了解中國充滿熱情。「這是薩爾瓦多作出的一個勇敢而正確的決定」,在薩爾瓦多首都聖薩爾瓦多,計程車司機勞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
  • 12月5日 環球時報2021年會重磅來襲!
    12月5日,北京,環球時報2021年會將如期而至。在這裡,將有70多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就「中美博弈」「中印交鋒」「臺海危局」「科技創新」等重大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對公眾關心的問題作出回應。夜話環節,專家學者將對「2021年的世界」和「2021年的中國」作出預測。屆時,還將邀請數百位各行業領軍人物與會,並有機會參與討論。
  • 全國首個「人民紅」快閃店唱響「紅歌之夜」
    陳文夏 攝   人民網深圳9月25日電(王楠)9月25日晚,全國首個「人民紅·向祖國表白」快閃店迎來「紅歌之夜」。來自深圳龍崗區本地的基層工作人員和退休人員,帶來多首紅色歌曲,以歌唱的形式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當晚19時30分,來自深圳龍崗區保安服務公司的方麗女士走上快閃店露臺,動情演繹《幸福中國一起走》《中國夢》兩首歌曲。
  • 環球時報戰地記者親歷:巴斯拉要死多少人(圖)
    (法新社圖片)(環球時報2003年3月28日見報)巴斯拉究竟發生了什麼?那裡的什葉派穆斯林真的在造反,還是像伊拉克新聞部長薩哈夫說的那樣,軍民在繼續抵抗,城內「非常穩定」?從戰爭一開始,巴斯拉就是美伊雙方進行心理戰的主戰場,各種傳言不停地圍著這個城市轉,讓人越來越猜不透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 韓國瑜上任後高雄有什麼變化?《環球時報》記者問了25名高雄人
    《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專程探訪高雄,從市政議員到街頭商販,從六合夜市到旗津景區,聆聽高雄人的心聲,找尋臺灣「藍綠」版圖變化背後的深層原因。《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當日,樓門口還擺放著幾十盆慶祝韓國瑜勝選的盆景。進入黨部,一樓有韓國瑜參選的大型廣告牌,很多來訪者都站在廣告牌前留影。韓國瑜進來後,大家拉著他要求合照,他來者不拒,展現出親民風範。來自屏東的一對年輕夫婦以及幾位來自臺北的老人,都對韓國瑜很有好感。他們提醒記者:「我們在韓市長吃過的酸白菜火鍋店吃飯,很好吃!你們一定要去吃啊!」
  • 紅歌嘹亮迎國慶,南山縱享嘉年華
    國慶節期間,景區將在檢票廣場搭設合唱舞臺,唱響廣大遊客耳熟能詳的紅歌,頌揚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歌頌黨的豐功偉績。現場遊客可與演員共同唱起紅歌,表達對祖國的美好祝福。節日期間,景區將安排有抖空竹、新疆舞、西藏舞、竹竿舞等互動表演,廣大遊客可參與其中,載歌載舞,表達節日的喜悅。為了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南山景區還為廣大遊客準備了威風鑼鼓、少數民族舞表演,唐風古韻舞、「中國範兒」手工藝展等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盛典,還有演繹國慶主題的華麗韻味旗袍秀,向遊客盡情展示華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