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鑑定」引收藏界熱議 亮點何在?

2020-12-05 魯網

在近一個月裡,「量子鑑定」這一新概念橫空出世,迅速成為收藏界熱議的焦點話題。但是,圍繞著該儀器是否可以準確地為中國歷代古物精準斷代,又形成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論調。讚賞者認為,量子文物鑑定儀的面世,解決了運用科學儀器為各種文物客觀斷代的世界性考古難題;而質疑者則認為技術發明人對該儀器的技術原理、檢測模式和鑑定準確率,並沒有從理論上闡釋清楚。事實上,該新技術發明專利目前還處在國家專利申請、審核階段。

  在近一個月裡,「量子鑑定」這一新概念橫空出世,迅速成為收藏界熱議的焦點話題。但是,圍繞著該儀器是否可以準確地為中國歷代古物精準斷代,又形成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論調。讚賞者認為,量子文物鑑定儀的面世,解決了運用科學儀器為各種文物客觀斷代的世界性考古難題;而質疑者則認為技術發明人對該儀器的技術原理、檢測模式和鑑定準確率,並沒有從理論上闡釋清楚。事實上,該新技術發明專利目前還處在國家專利申請、審核階段。

  上個月,量子文物藝術品鑑定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據該活動主辦方稱,「經過長期、反覆對各種材料的文物藝術品進行實際測試,證明該鑑定儀所採用的科學原理是正確的,得出的被鑑器物生產、製作精確到年的鑑定結論是準確無誤的。」但是,該儀器的發明者並沒有詳細說明量子文物鑑定儀的技術性能。許多人認為「概念不清、邏輯不明」,難以服眾。

  現代物理學認為,量子是一個物理量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在量子世界裡,空間、時間、能量、物質和信息在本質上是量子化的。任何物質都存在著自身的磁場波,這種磁場波就是物質的「全息年份能量信息」。而物質的相互作用,就是物質之間的「全息年份能量信息」的交換。不同的物質,其磁場波都是不相同的,磁場波具有共振的特性。

  以對古陶瓷製品的檢測為例。用以燒造陶瓷器的各種礦物原料都存在著不同的磁場波,在陶瓷器的生產製作過程中,礦物原料、練泥、成型、施釉、入窯燒制等這些施加於礦物原料的外力作用,又會產生新的、各種不同的磁場波,這些磁場波信息便以疊加的方式儲存在陶瓷器物中。當採用「量子鑑定」時,「檢測單元」運用其所具備的量子共振的分析功能,把儲存在各種礦物原料中的磁場波「全息年份能量信息」剝離出來,變成代碼轉存到與「檢測單元」相連接的「儲存單元」裡。隨即「檢測單元」又像一把魔幻般的「鑰匙」,打開那些後來被疊加在陶瓷器物中的磁場波信息,同時自動與儲存在「量子晶片」裡的磁場波信息進行對比。如果兩種磁場波信息相同,量子文物鑑定儀就會發出共振信號,反之則產生非共振信號。瞬間非共振信號又被傳輸到「處理單元」,經過識別、處理的信號再由「顯示單元」加以顯示,其所顯示出的數據就是這件陶瓷器燒制的準確年份。同理,「鑑定儀」對玉器、金屬製品的製作年代、書畫作品創作時間的檢測鑑定亦然。

  如果「量子鑑定」確實能做到客觀、精準,就是對中國古代藝術品科技鑑定的一場重大技術革命。迄今為止,對待古代藝術品的鑑定主要包括目鑑和科鑑兩大類。前者主要依靠鑑定者的專業文物鑑定知識、經驗積累,後者則依據科技儀器的檢測數據判斷。儀器鑑定文物的效果,也可以大致區分為「相對年份斷代」和「絕對年份斷代」兩種檢測方式。但是,由於每項科技檢測儀器都有其特定的技術應用前提,目前還沒有一種通用於所有文物製造年份準確斷代的檢測儀器。比如,碳-14年代測定法可以有效地檢測出古代木器、絲製品、紙張的大致製造年代,卻對古代玉器、金屬製品的製造年代,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原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雷從雲研究員認為,長期以來,由於文物藝術品鑑定手段的嚴重滯後,真假的鑑定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地解決。恰恰是真假問題,直接關係到文化傳承和國家、民族利益。換言之,對古代藝術品的絕對年份斷定檢測儀器的發明,將會更加客觀、精準地甄別中國歷代文明遺存,更加合法、有效地保護不可再生的中華民族文化遺產。

  將來一旦這種能夠檢測出文物「絕對年份斷代」的新發明普及推廣,不僅將惠及廣大古玩藏家方便地檢測藏品製造年代、幫助海關更加科學客觀地檢測文物出入境,也會對國有文博系統內封藏的中國歷代文物客觀斷代,起到關鍵性作用。比如,上個世紀70年代,河南安陽發掘商代婦好墓的出土玉器中,有幾件加工精美的勾形玉器。當時,它們被認定為商代玉器,而沒有引起特別的關注。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紅山文化勾形玉器出土後,人們才逐漸恍然大悟:原來商代婦好墓中的這些勾形玉器,很可能是紅山文化的遺存!曾在首都博物館舉辦的《王后母親女將——紀念殷墟婦好墓考古發掘四十周年特展》中,展出的一件玦形玉龍造型,就明顯帶有紅山文化玉豬龍的審美基因。展品玉鳳的造型,也被有關專家認為是脫胎於石家河文化的玉鳳設計風格。問題是,商代婦好墓出土的勾形玉器、玦形玉龍、玉鳳,到底是商代的玉製品還是商代皇家的古董收藏品?由於當時的科技檢測手段局限,是無法給出精準答案的。如果「量子鑑定」確實可以做到「絕對年份斷代」,甚至可以「檢測出精確到某年製作」的鑑定結論,那麼,上述歷史疑案自然會真相大白。同理,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收藏的唐代畫家張萱的繪畫作品《搗練圖》,一直被中外鑑藏界認為是宋徽宗趙佶的臨摹作品。而唐代的張萱與北宋的趙佶,兩個人相差了三百餘年,通過「絕對年份斷代」儀器測試《搗練圖》的創作年代,應該很容易區分出這個有爭議的學術難題。推而廣之,如果該儀器能廣泛社會化使用,就有可能釐清許多文物斷代疑案。(曾力)

相關焦點

  • 《吐槽大會》新秀專場,周震南穿女裝引熱議抑鬱的熱依扎也來了
    《吐槽大會》新秀專場,周震南穿女裝引熱議抑鬱的熱依扎也來了時間:2020-01-02 22: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吐槽大會》新秀專場,周震南穿女裝引熱議抑鬱的熱依扎也來了 《吐槽大會》做到第四季,雖然越來越成熟,但是梗是越來越不好笑。
  • 鑑定把玩古玩 不可或缺可攜式顯微鏡
    前言:  從"金縷玉衣"騙貸事件、"鄭州朱氏"騙賣事件、再到"王剛砸寶"事件,其中都圍繞一個核心:"騙"或"蒙",相對應的是收藏界對相關知識的盲區。隨時隨處的鑑賞分析體驗,收藏界的鑑定革命可攜式顯微鏡MSV500:  從人類文明的歷史發展觀察,無論當前中國書畫真偽之間的"戰爭"如何激烈、如何複雜,邪不壓正,人類文明的進程總是不斷前進,中國書畫鑑定的未來局面一定會越來越好。
  • 詹皇面具像黑武士引熱議 LBJ:該為我畫個漫畫
    北京時間2月28日,勒布朗-詹姆斯今天面戴面具出場,黑色面具讓詹皇看上去與眾不同,隊友和網絡也對詹姆斯的黑色面具進行吐槽和熱議。(《智能殺機》是一部產自美國的的科幻電影,故事講述美國海軍加載在一部球形量子計算機中的人工智慧「艾迪」的故事。)
  • 愛滋病患者強姦15歲少女,判決引熱議!專家說…
    愛滋病患者強姦15歲少女,判決引熱議!經河池市公安局物證鑑定所法醫師鑑定,藍某褲襠內面上可疑斑跡檢出混合基因型,包含藍某血樣和袁某雷血樣的DNA分型。都安縣法院認為,被告人袁某雷行為已構成強姦罪,應予懲處。
  • 量子物理學鑑定文物真假?
    量子物理學和藝術品鑑定有什麼關係?普朗克、愛因斯坦等天才物理學家們或許也沒想到,量子物理學可以被「創造性應用」到文物鑑定領域。北京一家公司近日在京發布稱,通過一種量子文物藝術品鑑定儀,能夠對各種材質,諸如青銅器、金銀器、書畫作品等進行檢測鑑定,並得出被鑑文物藝術品生產、製作精確到「年」的準確結論。令人頭疼的文物鑑定問題真的被解決了?對此,業界資深文博專家在接受採訪時直斥這實則是一場「鬧劇」,「『國寶幫』確實需要整頓整頓了。」一些科學界人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有關部門來管理,這些報導很快會不攻自破的。」
  • 《祖國》「護航」英文名翻譯引熱議 網贊:翻得妙
    《祖國》「護航」英文名翻譯引熱議 網贊:翻得妙 時間:2019.10.03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別讓「量子文物鑑定儀」忽悠了你
    這是記者在新近「走紅」的量子文物鑑定儀宣傳片中看到的。據稱,這款鑑定儀由一家名為中古華通的公司推出,可以用「量子科技」解讀文物年份全信息,無需比對資料庫。  最近,幾種「高科技」儀器相繼亮相收藏界,除了「量子」,還有「能量守恆」「磁共振」,不約而同宣稱實現了文物全品類無損快速檢測,而且,斷代精確到年。  它能讀出文物的「靈魂」?
  • 阿里郎雞血培訓引熱議 盤點企業洗腦怪招
    阿里郎雞血培訓引熱議
  • 量子文物鑑定儀的檢測「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被發現
    ,而且,現在這個專業界橫跨多界,至少包括量子物理、文物、書畫藝術及考古收藏界。目前,所謂量子鑑定《蘭亭序》真跡的科學原理並沒有公布。當人們要求北京天鑑量子科技公司解釋量子科技鑑定古書畫作品的原理時,該公司的員工稱,這個技術的專利還在審查中,現在不能公布。因此,對於網上的質疑,他們暫時不方便發表評論,只能說等專利下來以後,會進行一個解釋。
  • 拳擊袋鼠Roger引全球熱議 踢碎鐵桶是家常便飯
    原標題:拳擊袋鼠Roger引全球熱議 踢碎鐵桶是家常便飯   近日,澳大利亞的一隻名叫羅格(roger)的拳擊袋鼠引發全球熱議。據悉,這隻拳擊袋鼠站直有2.07米高,95公斤重。換而言之,羅格的就是一隻龐然大物。此外,羅格還能踢碎鐵桶,十分彪悍。
  • 黃夢瑩景甜對比照引熱議 兩個人長得太像了
    黃夢瑩景甜對比照引熱議,網友看到她們的照片,都會說她們兩個人長得太像了!黃夢瑩景甜對比照引熱議黃夢瑩和景甜曾是楊冪旗下的藝人,她們也算是同門。不過現實中的她們其實一點都不像,有網友說黃夢瑩的現代裝扮跟景甜很像。還有網友說黃夢瑩的古裝打扮跟景甜在大唐榮耀中的沈珍珠也很像。所以她們的照片引發了一大片議論,她們的臉型是有點像,但是五官確是不像的。
  • 武漢一家10多口人跪拜五旬老龜祈福引熱議(圖)
    武漢一家10多口人跪拜五旬老龜祈福引熱議(圖) 事後經湖北水生野生動物救護站之一的武漢東湖海洋世界專家鑑定,這隻山龜年齡在50歲以上,在武漢市周邊發現實屬罕見。野生龜的壽命最長可過百年,這樣大的野生山龜年齡應該在50歲以上,算是步入老年了。  次日,海洋世界工作人員和當地部分媒體記者前往接烏龜。
  • 央視曝光人造魚翅引熱議:治亂當用重典
    熱議  工布的圍城:真的假的都不要吃了!  範志紅_原創營養信息:希望人造魚翅不會像真魚翅那樣,汞超標幾百倍...  燕靈子:不過究其原因 就是享受奢侈。。  飛花漣翩:不給他們吃人造魚翅,有多少鯊魚的鰭成了你們嘴裡的魚翅,夠你們吃的?
  • 清華把線性代數教材換成英文版引熱議:網友:早該換了
    乾明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因為課本換成了英文教材,清華大學的線性代數課火了。知乎上還專門熱火朝天展開討論。截至到現在,瀏覽已經近85萬次,有300+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2747514— 完 —原標題:《清華把線性代數教材換成英文版引熱議:網友:早該換了》
  • 表情符號含義引熱議 各國人們理解大不相同
    原標題:表情符號含義引熱議 各國人們理解大不相同  前幾天,「雙手合十」這個表情符號到底是「祈禱」還是「擊掌慶祝」在微信朋友圈引發熱議。以色列在線翻譯公司「一小時翻譯」(One Hour Translation)調查發現,在說不同語言的地區,人們對某些表情符號的理解大不相同。
  • 文物鑑定這一舉世難題已被量子鑑定儀解決?專家斥為鬧劇
    量子物理學和藝術品鑑定有什麼關係?普朗克、愛因斯坦等天才物理學家們或許也沒想到,量子物理學可以被「創造性應用」到文物鑑定領域。北京一家公司近日在京發布稱,通過一種量子文物藝術品鑑定儀,能夠對各種材質,諸如青銅器、金銀器、書畫作品等進行檢測鑑定,並得出被鑑文物藝術品生產、製作精確到「年」的準確結論。令人頭疼的文物鑑定問題真的被解決了?對此,業界資深文博專家在接受「澎湃新聞·藝術評論」採訪時直斥這實則是一場「鬧劇」,「『國寶幫』確實需要整頓整頓了。」
  • 丁真抽菸引熱議!電子菸無毒無害?別被騙了!
    丁真抽菸引熱議!電子菸無毒無害?別被騙了!來源:信息時報、觀察者網、新浪微博、廣東衛生在線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廣東禁毒粉絲之家」每天參與籤到、閱讀、互動打卡活動即有機會贏取大禮哦~原標題:《丁真抽菸引熱議!電子菸無毒無害?
  • 中科院院士北大教授陶澍:農村燒火取暖做飯產生PM2.5,引熱議
    最近,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陶澍一篇論文引發網友熱議,該論文說農村地區燒火做飯釋放PM2.5,致數十萬人死亡。 那麼,如果不是關鍵因素,研究的價值何在?僅僅是為了發表論文嗎? 中科院院士,國家重點實驗室,大量的科研經費,找不到更有意義的事情可做?
  • 《秀美人生》觀後感評價匯總 原型故事三大看點引熱議
    《秀美人生》觀後感評價匯總 原型故事三大看點引熱議  近日,撒貝寧一句「我不敢看這句話」,再次引發人們對「時代楷模」黃文秀關注的同時,也助推以黃文秀為角色原型的電影《秀美人生》迎來新一波觀影熱潮。  自上映以來,這部電影作品就一直都在影迷心中保持極高的熱度與口碑。
  • 郭京飛王珞丹坐景區雕塑踩石碑引熱議 做明星真難什麼事都被無限放大
    郭京飛王珞丹坐景區雕塑踩石碑引熱議 做明星真難什麼事都被無限放大時間:2020-07-29 13:58   來源:中華管理在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郭京飛王珞丹坐景區雕塑踩石碑引熱議 做明星真難什麼事都被無限放大 7月29日,關於郭京飛王珞丹在雲南香格裡拉獨克宗古城景區錄製綜藝節目時坐景區雕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