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網友讚嘆中國科技神威

2020-11-22 人民網

原標題:量子衛星發射,網友讚嘆中國科技神威(七日網景)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拼版照片)。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我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世界第一!中國首顆量子衛星發射成功,開啟人類保密通信新紀元」……

  8月17日凌晨1時40分,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不僅是中國在量子科學方面,也是世界在這一領域所取得的重大進展。

  衛星發射後,國內外各大媒體對此進行了相關報導。同時,境內外網友也十分關注這一消息,在互動交流中闡述對「量子衛星」的認知了解,表達對中國科技先進水平的讚嘆。

  直播帶來重磅消息

  黑夜中,火箭的底部飄出一團灰煙。隨後一團火光開始出現,「轟」的一聲,火箭開始緩緩升空……這段畫面來自新華社記者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秒拍」。儘管只有短短41秒,但現場感十足而又壯觀的畫面令不少網友為中國的重大科技成就感到自豪,因而被許多微博、微信帳號轉發並點讚。

  對於量子衛星的關注,許多新媒體平臺就是從發布火箭發射的消息開始。比如「央視新聞」的微博帳號在8月17日凌晨發布【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一段視頻告訴你量子衛星有多牛!】一天內獲得2000多條轉發,700多條評論;「頭條新聞」發布微博【我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並附上火箭發射的現場圖片,在同樣的時間裡獲得近千條轉載,近600條評論。

  網友感嘆中國實力

  「揚我國威!」「科學家們辛苦了!」

  在眾多關於「量子衛星發射」的文章、視頻下方,中國網友這樣留言表達對國家科學實力發展的肯定與自豪。不僅如此,衛星的名字同樣受關注。有網友評論,取「墨子號」來命名量子衛星,和衛星本身的意義相符,也體現了我們的文化自信,因為墨子本身就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除了中國網友的感嘆,外國各界人士也十分關注中國取得的科技成就。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英國劍橋大學量子物理學教授阿德裡安·肯特、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量子物理學專家斯皮裡東·米哈拉基斯等都希望能與中國合作,一起參與到量子技術的研究中來。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17日的一篇報導指出,在當今這個網絡間諜大行其道的時代,憑藉此次發射,中國將在一項令人垂涎欲滴的資產方面取得遠遠領先於其全球競爭對手的優勢。這項資產就是:防黑客通訊技術。

  另外,部分境外網友則表示「中國開始引領世界創新」「這把中國科學帶到了前沿」「這是中國科學家努力和智慧的結晶」,對中國這一科技上的重大進展表示祝福。

  「量子」科普多元呈現

  「還記得這樣的場景嗎?電影中,主人公走入一扇『任意門』,瞬間就穿越來到另一個空間……在量子世界裡,這或許不是幻想。」

  這段話來自一篇名為《「量子衛星」究竟是啥?一張圖告訴你》的文章裡。在網站及微信公眾帳號、朋友圈中,這樣的文章還有許多,它們的出現幫助網友們解疑釋惑,讓大家深入淺出地了解了什麼是量子力學,量子衛星有什麼用。

  比如網絡文章《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說說什麼是量子糾纏》提到,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量子密鑰一旦被截獲,其自身狀態會立刻發生改變,截獲量子密鑰的人只能得到無效信息。微信公眾號「龍泉科普平臺」上的《量子是什麼,中國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將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改變?》則用「支付寶、網銀不怕盜號,類似斯諾登這種洩密事件不會再有」來解釋量子衛星發射帶來的實際用途。

  而為了增加解釋力、降低理解難度,一些網站及公眾號用漫畫形式、問答體來對量子衛星作解釋,方便網友獲取信息。(柴逸扉)

(責編:宋心蕊、燕帥)

相關焦點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 "墨子號"量子衛星發射成功 墨學專家祝賀
    大眾網棗莊8月17日訊(記者 孟令洋)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這一消息令人振奮。首顆量子衛星被命名為「墨子號」,多年來一直堅持墨子文化研究和傳播的墨學專家歡欣鼓舞。
  • 中國成功發射世界首個量子衛星「墨子號」
    記者 崔箏 於達維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將使中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新華社在今天凌晨播發這一消息時還說,「墨子號」將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並將首次在空間尺度驗證量子理論的真實性。
  •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
    新華社發(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供圖) 16日1時40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搭載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航天城順利發射升空。 「墨子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實驗衛星之一,主要科學目標是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實驗,在此基礎上實驗廣域量子密鑰網絡,以期空間量子通信實用化;它將在太空中分發糾纏光子,實驗量子隱形傳態,並檢驗空間尺度的量子力學完備性。
  • 安徽衛星發射中心同步發射「墨子號」定向量子衛星1-5顆
    中國研發「量子通信衛星」,西安又是一個引爆點!清華大學通信工程系陳洪亮團隊中國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已進入實驗階段,相關實驗信息日前已進入科學決策流程,時間定於明年1月中旬。1月1日,「墨子號」實驗衛星首飛成功,將為海南衛星發射成功貢獻新的有力推動力。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09:00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雲站在第23圈次成功跟蹤、接收到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我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精彩視頻 更多>> 現在...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
  •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衛星「墨子號」將驗證量子力學理論
    據新華社報導,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
  • 「墨子號」量子衛星天地通信試驗現場照片公布
    曹俊IHEP 發布了這樣一條微博:墨子號量子衛星和地面興隆站進行的通信試驗,紅光為地面發射,綠光為墨子號發射 (感謝韓越陽提供照片)。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墨子號」發射升空。
  • "墨子號"成功發射 上海開啟量子科學研究"小宇宙"
    東方網記者解敏8月16日報導:今天,備受矚目的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墨子號」衛星系統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同研製,是我國發射的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同時也是世界上首顆量子衛星。成功發射後,它將在全球率先實現高速星地量子通信。那麼,量子究竟是什麼?
  • 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與「墨子號」成功握手
    科技日報訊 (記者王延斌)2019年12月30日23時31分至39分,在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的樓頂,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發出了一道紅色的光,尋找到天空中過境的一點綠光,紅、綠「握手」,實現星地對接。該「綠光」即2016年升空的「墨子號」量子衛星發出的。
  • 中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原標題:中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北京時間 8 月 16 日下午 1 時 40 分,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製的「墨子號」衛星,在中國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並進入預定軌道。
  • 「墨子號」量子衛星提前實現三大目標 墨子號的意義
    日前,中國科學院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宣布,「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提前並圓滿實現全部三大既定科學目標,為中國在未來繼續引領世界量子通信技術發展和空間尺度量子物理基本問題檢驗前沿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與技術基礎。  2016年8月16日,中國成功發射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
  • 不辱使命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四歲了!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回望「墨子號」衛星的經歷也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2011年,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工程正式啟動。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負責衛星系統總體,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負責量子密鑰通信機、量子糾纏發射機,以及載荷溫控儀等單機研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負責量子糾纏源、量子科學實驗控制與處理機等有效載荷研製,同時負責地面科學應用系統開發與運行。
  • 墨子號發射成功帶動量子晶片.量子加密SIM卡.量子通信與量子手機
    2016年8月,「墨子號」中國研發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以中國古代偉大科學家墨子的名字命名。8月16日1時4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
  • 中國量子衛星對地通信試驗照片公布:發射綠光
    今天下午,微博認證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俊的網友@曹俊IHEP 發布了這樣一條微博:墨子號量子衛星和地面興隆站進行的通信試驗,紅光為地面發射,綠光為墨子號發射。  很科幻、很高大上有木有!  原來這是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與地面進行試驗的畫面。
  • 科學網—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與「墨子號」對接成功
    據新華社電 2019年12月30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共同研製的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
  • 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今成功發射 「墨子號」的獨門絕技有哪些?
    原標題: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今成功發射 「墨子號」的獨門絕技有哪些?   8月16日凌晨1時40分,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這將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網絡。
  • 我國的墨子號量子衛星如此強大,美國為什麼不發射量子衛星?
    首先,美國綜合實力,科技實力確實很強大,這點沒有人否認,但也不是美國在每個方面都是全球領先,也不是美國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更不是我國強大而美國不太強大的領域都是假的,甚至是不合理的。這種思想與典型的「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沒有多大區別,說白了也可以說是一種「奴化」思想!簡單說,為什麼我國就不能在某個科技領域領先全球呢?我們也不能一直落後不是嗎?而事實上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在量子密鑰分發技術領域,保護信息安全方面取得的成就尤其明顯!
  • 「墨子號」衛星完成量子糾纏傳輸實驗,壯哉我中國!
    提到量子科技,大家一定認為國外在這方面遠遠領先中國,可是事實上並非如此,中國目前在量子科技領域遙遙領先國外,當法國人不斷在公開場所提出分享中國量子科技,並且製造謠言還威脅中國,得到的是四個字回應,「絕不可能」,這是中國科技工作者最霸氣的回答。
  • 「墨子號」量子衛星:太空最耀眼的「科學之星」
    9月20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布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範靖雲等與合作者完成的一項成果——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對一類預言引力場導致量子退相干的理論模型進行了實驗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