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墨子號量子衛星如此強大,美國為什麼不發射量子衛星?

2020-12-05 百家號

首先,美國綜合實力,科技實力確實很強大,這點沒有人否認,但也不是美國在每個方面都是全球領先,也不是美國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更不是我國強大而美國不太強大的領域都是假的,甚至是不合理的。有些人總是在心裡有這種暗示:凡是我國在某領域厲害的領先全球的而不是美國領先全球的,就不合理,好像只有我國跟著美國的腳步才是正確的。

這種思想與典型的「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沒有多大區別,說白了也可以說是一種「奴化」思想!簡單說,為什麼我國就不能在某個科技領域領先全球呢?我們也不能一直落後不是嗎?

而事實上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在量子密鑰分發技術領域,保護信息安全方面取得的成就尤其明顯!

那麼美國為什麼不發射量子衛星?

量子衛星還真是不是你想發射就發射,技術方面不過關,有錢也不行。我國的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在發射前投入了大量準備工作,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才有了今天的成果!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並不具備發射量子衛星的技術。

而美國和歐美一些國家已經意識到了量子通信技術的重要性,開始嘗試著方面的研究和技術工作,因為未來信息安全以及信息傳輸會顯得越來越重要!

雖然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基礎比較薄弱,量子相關的基礎理論並不是最早出現在我國,但在量子科技應用領域我國能夠後來居上,足以顯示我們並不比任何國家差多少,我們同樣擁有智慧,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的成就也值得我們稱讚,讓我們為之驕傲!

相關焦點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 "墨子號"量子衛星發射成功 墨學專家祝賀
    大眾網棗莊8月17日訊(記者 孟令洋)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這一消息令人振奮。首顆量子衛星被命名為「墨子號」,多年來一直堅持墨子文化研究和傳播的墨學專家歡欣鼓舞。
  •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安裝太陽翼(2016年7月27日攝)。 新華社發(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供圖) 16日1時40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搭載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航天城順利發射升空。
  • 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網友讚嘆中國科技神威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我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世界第一!中國首顆量子衛星發射成功,開啟人類保密通信新紀元」……   8月17日凌晨1時40分,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不僅是中國在量子科學方面,也是世界在這一領域所取得的重大進展。   衛星發射後,國內外各大媒體對此進行了相關報導。
  • 「墨子號」量子衛星天地通信試驗現場照片公布
    曹俊IHEP 發布了這樣一條微博:墨子號量子衛星和地面興隆站進行的通信試驗,紅光為地面發射,綠光為墨子號發射 (感謝韓越陽提供照片)。此外,衛星的運動速度很快,地面的光學天線必須時刻緊跟衛星的「節奏」才有可能實現信號的準確接收。所以,在「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的設計過程中,不僅要克服各種噪聲的幹擾保證信號源的穩定,同時還要實現與地面光學天線的準確對接。儘管是如同「針尖對麥芒」般苛刻的實驗條件,但是在我國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下,如此不可思議的技術難題也依然得到了解決。
  • 中國成功發射世界首個量子衛星「墨子號」
    記者 崔箏 於達維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將使中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新華社在今天凌晨播發這一消息時還說,「墨子號」將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並將首次在空間尺度驗證量子理論的真實性。
  • 安徽衛星發射中心同步發射「墨子號」定向量子衛星1-5顆
    中國研發「量子通信衛星」,西安又是一個引爆點!清華大學通信工程系陳洪亮團隊中國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已進入實驗階段,相關實驗信息日前已進入科學決策流程,時間定於明年1月中旬。1月1日,「墨子號」實驗衛星首飛成功,將為海南衛星發射成功貢獻新的有力推動力。
  • 「墨子號」量子衛星:太空最耀眼的「科學之星」
    圓滿實現三大科學目標,還將超期工作年「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於2016年8月1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2017年1月18日正式開展科學實驗。「『墨子號』量子衛星圓滿實現預定的全部三大科學目標,為我國在未來繼續引領世界量子通信技術發展和空間尺度量子物理基本問題檢驗前沿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與技術基礎。」
  • 「墨子號」量子衛星:太空最耀眼的「科學之星」
    這是國際上首次利用量子衛星在地球引力場中對嘗試結合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理論進行實驗檢驗,將極大地推動相關物理學基礎理論和實驗研究。 圓滿實現三大科學目標,還將超期工作年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於2016年8月1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2017年1月18日正式開展科學實驗。
  • 墨子號量子衛星,讓量子糾纏走出實驗室
    墨子號量子衛星,讓量子糾纏走出實驗室一提到量子,大家都是一頭霧水,那麼到底什麼是量子呢?三、量子糾纏的應用墨子號量子衛星,為中國人爭氣!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簡稱墨子號),於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在酒泉用
  •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衛星「墨子號」將驗證量子力學理論
    據新華社報導,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
  • 科技最先進的美國為什麼不發射量子衛星
    美國可能是申請不到經費吧。也有可能是技術不達標,像幾年前日本也發射過量子實驗衛星,但那個是典型的技術不達標,完全不能用於加密,因為它不能發射和接收單光子,只能發射和接收一束光子,這樣是沒法用來做密鑰的。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09:00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雲站在第23圈次成功跟蹤、接收到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我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精彩視頻 更多>> 現在...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
  • 不辱使命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四歲了!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回望「墨子號」衛星的經歷也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2011年,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工程正式啟動。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負責衛星系統總體,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負責量子密鑰通信機、量子糾纏發射機,以及載荷溫控儀等單機研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負責量子糾纏源、量子科學實驗控制與處理機等有效載荷研製,同時負責地面科學應用系統開發與運行。
  • 中國量子衛星對地通信試驗照片公布:發射綠光
    今天下午,微博認證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俊的網友@曹俊IHEP 發布了這樣一條微博:墨子號量子衛星和地面興隆站進行的通信試驗,紅光為地面發射,綠光為墨子號發射。  很科幻、很高大上有木有!  原來這是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與地面進行試驗的畫面。
  • 「墨子號」量子衛星:太空最耀眼的「科學之星」—新聞—科學網
    圓滿實現三大科學目標,還將超期工作年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於2016年8月1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2017年1月18日正式開展科學實驗。 「『墨子號』量子衛星圓滿實現預定的全部三大科學目標,為我國在未來繼續引領世界量子通信技術發展和空間尺度量子物理基本問題檢驗前沿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與技術基礎。」
  • 中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原標題:中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北京時間 8 月 16 日下午 1 時 40 分,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製的「墨子號」衛星,在中國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並進入預定軌道。
  • 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今成功發射 「墨子號」的獨門絕技有哪些?
    原標題: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今成功發射 「墨子號」的獨門絕技有哪些?   8月16日凌晨1時40分,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這將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網絡。
  • 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
    量子是個特別嚴肅、但很容易搞得不嚴肅的高深話題。與經典物理學和其他許多學科不同,量子論特別違反常識和直覺。一些看似不關聯的現象竟能結合成一體,讓人哭笑不得,如此無釐頭的理論,如何理解?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研製的空間高速相干雷射通信載荷搭載量子衛星發射升空,將開展衛星與新疆、北京地面站之間的高速相干雷射通信技術驗證。這將是我國首次開展空間高速相干雷射通信試驗,標誌著我國初步具備研製星間相干雷射通信載荷的能力。中國16日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使得量子信息技術再次進入聚光燈下。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提前完成全部預定科學目標
    經濟日報記者 佘惠敏攝  8月10日凌晨,我國科學家潘建偉院士領導的中科院聯合團隊關於量子衛星「墨子號」的兩篇科研論文同時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內容分別是「墨子號」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從衛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鑰分發,以及從地面到衛星的量子隱形傳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