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掃日本的「海貝思」是最強颱風?福島核廢水會不會有洩漏風險?

2021-01-10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地質史上就不必討論了,畢竟超強颱風並不能在地質史上留下痕跡,我們以海貝思和歷史上最強颱風做個比較,看看是哪個颱風更強一些!另外海貝思登陸地距離福島是比較遠的,影響也就強降雨,那麼這個降水量會增加福島核電站核汙染的風險嗎?

颱風海貝思

颱風海貝思是一個奇葩,不知道算不算史上登陸時間最短,但破壞效率卻最高的颱風,因為它的軌跡非常詭異,海貝思颱風的中心登陸日本後數小時就衝出了日本,但它的威力卻不小,截至到日本當地時間10月15日20時整,颱風總共造成人員死亡72人,另日本全國52條河流中的73處堤壩決堤,170處山體滑坡等,因無法掌握日本全國救援狀況,不排除傷亡人數進一步增加!

與很多秋季颱風類似,海貝思的最大風力時是在臺灣東部1730千米的太平洋上,具體原因是颱風遠離了溫暖的洋面,得不到上升氣流的能量補充,強度下降這也屬於正常,當然這對登陸目的地日本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最高風力從58米/秒(17級)下降到了42米(14級),但日本並未逃脫海貝思的魔掌,造成大量傷亡的正是超強降水!

據《日本經濟新聞》10月14日援引日本氣象廳的數據稱,神奈川縣箱根町12日的降水量達到922.5毫米,這是2011年7月19日以來日本國內最高紀錄,當時是在高知縣馬路村測得降水量為851.5毫米!接近大部分地區全年降雨量,一天完成,這個降水在哪都將形成災難!

海貝思是最強颱風嗎?

並不是,如果按登陸日本的最大風速來看,甚至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颱風,但就像菲特颱風一樣,同樣以降水著稱,我們不討論這個話題,因為降水量上文已經有說明!

最強颱風是哪個?

非正式記錄是颱風南希,1961年9月7日生成,9月17日消散,這是全球有氣象記錄以來風速最高的颱風,近中心最大風速接近96米/秒,這個風速已經沒法用幾級來歸類了!

南希的路徑

其實南希最強的時候也並不是登陸日本時,同樣是在太平洋洋面上,去日本的颱風都會有一個詭異的大轉彎,而過了這個大彎以後,由於得不到溫暖水汽的提供能量,近中心風速都會下降,但無疑南希登陸日本時風速仍然遠超海貝思!

泰培的路徑

正式記錄的最強颱風是泰陪,1979年10月4日生成,泰陪的發展比較曲折,但10月12日突然增強到每小時305千米,這大約是84.7米/秒,中心氣壓低至870毫,在轉向東北方向後,受到低壓影響緩慢變弱,10月19日登陸日本南部!

泰培的誕生到增強和慢慢消亡的路徑

南希的氣壓和風速被懷疑記錄有誤,或者記錄儀誤差,但泰陪是美國軍方多次追蹤記錄的颱風,因此泰培的記錄更為準確一些,如果要正式評選最強颱風的話無疑是泰培,但南希明顯也不弱,只不過現在已經很難評估南希的等級了!

不知各位是否有留意到,本文中的2019最強颱風(海貝思號稱2019最強),歷史非正式最強,還有史上最強都是去招呼日本的,看來日本原罪需要更多的颱風才能蕩滌!

福島核電站會因暴雨增加核汙染風險嗎?

這是一個直刺日本政府良心的問題,因為福島核電站自事故發生以來,官方多次宣布打算將放射性廢水傾倒入太平洋!

2017年10月,日本開始討論將福島放射性廢水排入太平洋2018年01月,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沒地方存放廢水,可能要將福島核電廠輻射汙水要排入海2019年9月,日本環境大臣表示:如果2011年發生核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未來出現「放射性汙水存放空間不足」的問題,那麼,日本將「不得不把這些含放射性氚的汙水排入太平洋以稀釋」。英國《衛報》指出:「任何試圖為將廢水倒入海洋「開綠燈」的做法都可能引發韓國等日本鄰國的抗議」!

基本上日本隔三差五就發表一次打算將廢水倒入太平洋的言論,試圖將這個觀念兜售給大家,然後某天真的出現這個行為時全世界好有個思想準備!這個用心即險惡又可笑!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提供的數據,到2019年年初,福島核電站一共存放了超過112萬噸的廢水(含氚廢水,半衰期為12.43年),增加速度為每年5-8萬噸!福島核電站廢水存放工程設計容量為137萬噸,也就是說到2022年夏天,廢水存放罐就會不足!

上圖是福島存放廢水的罐子,工程設計與製造還是比較合理的,只要罐體強度足夠,底部的約束作得相當不錯,而且福島所在位置平坦,沒有山洪的威脅!像這種陣列式的罐子,周圍沒有高的建築物倒塌風險,颱風的影響非常有限,唯一能威脅福島放射性廢水存放罐的只有地震和它引發的海嘯,所以一定要防備下次地震時「放射性汙水意外洩漏事故」!

相關焦點

  • 「海貝思」是地球史上最強颱風?不可信!
    中國天氣網訊 日前,關於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的一些報導在日本網絡刷屏,比如「海貝思」是地球史上最大的颱風、「海貝思」已經超過目前為止的颱風最大等級,颱風影響已經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這些報導一經發出,在日本社會引起極大恐慌,不少超市的食物、飲用水等被搶購一空。
  • 超強颱風「海貝思」即將登陸日本 史上最強到底有多恐怖?
    並不叫海貝斯2、「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史上最強颱風」,這種結論是不正確的。首先,「海貝思」強度確實很強,截至目前維持超強颱風級別已經超過90個小時,是今年西北太平洋上的風王;它的體積也很龐大,影響(直徑)範圍在800公裡以上,一般的颱風在500公裡左右。「海貝思」屬於超大型的,也很強,但不是歷史上破紀錄的大和強,「史上最強、最大颱風」之類的相關言論切勿再相信。
  • 福島核廢水到底會不會放流入海?
    兩座核電站都建在海邊,原因是因為日本自己沒有處理核廢料(使用完畢的燃料棒)的能力,都要運往法國進行處理,所以海運最為安全。大地震發生後,福島兩座核電站都沒有被震倒,但是,隨後襲來的海嘯,卻襲擊了第一核電站。福島第一核電站有6座核反應堆,當時處於運營狀態的是2座。除5號6號核反應堆的供電系統是安裝在原子爐的爐頂之外,其餘4座的核反應堆的供電系統,都安裝在地下。
  • 颱風海貝思侵襲後 日本91個裝有放射性土壤袋子被衝走
    颱風海貝思侵襲後 日本91個裝有放射性土壤袋子被衝走 2019-11-03 15:29:07 來源:新京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日本環境省表示,上個月遭強颱風「海貝思」侵襲後,日本有91個裝有放射性土壤的袋子被衝入河流。
  • 最新監測:19號超強颱風「海貝思」,大概登陸日本,但閩江浙也要小心…
    二、「海貝思」對我國海區無影響預計,「海貝思」將以每小時25-3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最強可達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15-17級,50-60米/秒),7日夜間開始轉為偏西北方向移動,後期趨向日本南部海區。未來5天「海貝思」對我國海區無影響。
  • 日本排放福島核廢水,會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內的核廢水儲存罐。 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反應堆已停止運轉,廢水是從哪裡來的?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有過先例嗎?對核廢水科學處理方式是什麼?對此,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首席專家劉新華。
  • 「海貝思」是颱風登陸史上最強「風王」?專家:更厲害的不止一個
    這幾日,網上盛傳:「海貝思」是颱風登陸史上「最強颱風」。對此,颱風專家闢謠說:「海貝思」雖然的確實力雄厚,但是,它並非登陸或擦過陸地強度最大的颱風。有資料顯示,現任地球檯風「風王」當屬1979年的颱風「泰培」,它的巔峰時中心氣壓低於870百帕,強風圈直徑超過了2000公裡,可以說是超級巨無霸。即使從這幾年的情況來比較,「海貝思」也不如2013年的颱風「海燕」、2016年的颱風「莫蘭蒂」強。
  • 福島傾倒百萬噸核廢水入海,恐致海鮮變異,人患癌
    福島漁民和日本漁業協會都警告稱,把核廢水排入海裡會對該國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傷害」。從福島核事故發生至今,當地漁民的工作仍未能完全恢復到災前狀態。同時,也有許多科學家指出,在不得不對即將無處可存的廢水進行處理的情況下,核廢水中的輻射物含量是否已經降低至安全水平,還需要進一步證實。核廢水入海影響究竟多大?核廢水洩漏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
  • 颱風海貝思致92死 日本: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大雨
    原標題:颱風「海貝思」已致11死126傷 日本海上自衛隊閱艦式被迫中止    10月13日電颱風「海貝思」持續肆虐日本,目前已造成至少11人死亡,    綜合法新社、日本放送協會(NKH)報導,日本官方消息稱,「海貝思」在日本已造成至少11人死亡。其中,神奈川縣、栃木縣等7個縣,已有9人死亡、15人失蹤。另外,日本國內28個都道府縣共有126人受傷。  報導還稱,受颱風影響,日本多地洪水泛濫,位於琦玉縣川越市下小坂地區的一家特殊養老院被水淹沒,約260名老人合員工被轉移到隔壁建築物避難。
  • 日本福島核廢水 排與不排都是「定時炸彈」
    前一陣,日本政府宣布計劃將處理過的福島核廢水傾倒在海洋之中,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激烈反對。韓國濟州道知事元喜龍11月6日敦促日本政府將處理福島第一核電站輻射汙染水作為「人類和環境安全問題」加以重視。由於引發全球的擔憂和反對,日本不得不推遲決定是否排海。  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反應堆已停止運轉,廢水是從哪裡來的?
  • 日本遭遇史上最強颱風?跟著來的還有地震+火山噴發
    並且在與9月份登陸日本的15號颱風進行對比後,真是更直觀的感受到這次海貝思颱風的恐怖。 最終,海貝思颱風於今日凌晨從福島縣出海,日本氣象局在12點41分正式宣布颱風消散。
  • 日本決定將福島核廢水排放到大海!整個太平洋恐被核汙染
    報導指出,自2017年9月起,從福島附近6縣海域注入韓國的海水估計約有128萬噸,福島近海注入的高核汙染海水預計約6703噸。 儘管「減搖水」和核電院內儲存的核汙水受汙染程度不同,但可見,日本對汙水的處置方式是相似的。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事件引起全世界關注。 看過美劇《車諾比》的人都知道核洩漏後的輻射汙染有多可怕,吸入汙染粉塵都會大幅提高患癌風險,對土壤環境的影響可能長達未來幾千年。
  • 日本福島核廢水,排不排都影響深遠
    ,這段時間一直都備受各界矚目,很多國家也都聯合反對,前段時間,韓國民眾還自發聚集在日本大使館的門外,抗議日本向海洋中排放福島合核廢水。雖然在事故發生後不久,日本方面就關閉了福島核電站,但是為了冷卻核反應堆,需要不斷用大量的海水去冷卻,因此,雖然福島核洩漏事故已經過去了多年,但是,仍然不斷有核廢水產生。那麼,這些用來冷卻核反應堆的核廢水,在日本方面覺得排入大海之前,又被儲存在哪裡呢?
  • 123萬噸福島核汙水進入海洋,破壞人類DNA,威脅程度超車諾比
    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仍舊十分不樂觀,絲毫看不到好轉趨勢,疫情還沒結束近期日本又準備搞事了,打算將123萬噸福島核汙水排放進入海洋。日本打算往海洋排放大量核汙水,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議論,綠色和平組織近日發布報告,表示這些汙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質,將有可能破壞人類DNA。目前日本方面還未做出最後決定,現在韓國方面已經表態,如果日本將核廢水排放到海洋會遭遇韓國起訴。
  • 海貝思颱風眼大了不少,風速還將提升2m/s
    陸地區域變化明顯,海洋區域19號颱風也是同樣如此,根據中央氣象臺數據顯示,海貝思又加強了,風速從58m/s提升到了60m/s,最大風力為17級,按照預測的情況來看, 19號颱風海貝思還將持續增強,預估即將達到17級以上超強颱風,也就是風速還要提升2m/s,達到62m/s。
  • 海貝思對準日本,是史上最大最兇颱風?分析:並非如此
    譬如,日本新世紀災情最大的颱風,塔拉斯和派比安,登陸都不強,主要災情都是特大暴雨;日本災情最大的颱風,也不是最強的第二室戶颱風,而是裹挾風暴潮襲擊名古屋的伊勢灣颱風,因為1959年的伊勢灣,基本上處於不設防狀態,到1961年第二室戶颱風來時,日本做了全面準備,災情大大減小。日本史上最嚴重颱風災害——1959年伊勢灣颱風登陸前的天氣圖3、海貝思12日晚上的走向很重要。
  • 颱風海貝思重創日本,遇難人數激增至60人!它會被「除名」嗎?
    據日媒報導稱,颱風海貝思帶來的暴雨使得多地雨量破紀錄,因為颱風海貝思帶來的瘋狂暴雨,多個縣市河流決堤,在長野、茨城、福島各縣,一些鐵路橋樑倒塌,還有大量的城鎮遭遇水浸,日本當局出動超過10萬搜救人員,包括3.1萬名自衛隊員,連夜搜救恐因洪災受困的居民。
  • 海貝思是史上登陸最強颱風?中國氣象局颱風專家:並不是
    A- 新京報快訊(記者鄧琦)此前有消息稱,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是史上登陸最強颱風。新京報記者專訪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高工王海平,其表示,「海貝思」並非登陸或擦過陸地強度最大的颱風。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已於今日(11日)下午由超強颱風級減弱為強颱風級,11日17時,颱風「海貝思」仍保持在15級。
  • 闢謠|史上最強颱風登陸日本?假的,沒有破歷史紀錄
    3、「海貝思將影響全日本」這種說法是不太可信的。「海貝思」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久,風雨強,對於影響日本的颱風來講,這個颱風影響的時間相對就是比較長的了,大部地區會被風雨覆蓋,像是人口非常密集的東京都處於颱風右側風雨最強的區域,在這裡的小夥伴一定要加強防範!!!但是日本地形比較狹長,所有區域這種說法不夠嚴謹。
  • 日本要把福島核汙水排入大海?福島核洩漏的真相是啥?
    壹 在經歷了長達9年的欲蓋彌彰後,日本政府終於撕下其虛偽的面孔,宣稱計劃將130多萬噸的福島核電站核廢水,傾倒在大海中。 如今9年過去了,我們再回過頭看那場危害深遠的核洩露,又會看到什麼? 貳 2011年3月11日,受地震影響,福島核電站發生震驚世界的核洩漏事故。 日本雖是無核武國家,但日本55座在運營核電站,遠遠超過中國的1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