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題檢測
1、默寫元素周期表前20號元素(見知識梳理)
2、默寫常見原子團的化合價(見知識梳理)
3、默寫常見的單質及化合物的化學式(見附表)
二、知識梳理
【知識點1】元素
1. 元素的種類和分類(要求學生自己默寫)
人類已知的化學元素有110多種,其中有些是人造元素。根據性質的類似,初步把元素分類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含有稀有元素)
【常見的元素符號】1.氫(H);2.氦(He);3.鋰(Li);4.鈹(Be);5.硼(B);6.碳(C);7.氮(N);8.氧(O);9.氟(F);10.氖(Ne);11.鈉(Na);12.鎂(Mg);13.鋁(Al);14.矽(Si);15.磷(P);16.硫(S);17.氯(Cl);18.氬(Ar);19.鉀(K);20.鈣(Ca)。
21.鐵(Fe);22.銅(Cu);23.鋅(Zn);24.汞(Hg);25.鋇(Ba);26.錳(Mn);27.銀(Ag);28鉑(Pt);29.鉛(Pb);30.錫(Sn);31.金(Au);32.碘(I);33.溴(Br)
(注意元素符號書寫的基本原則,前20號元素要求學生自己默寫,21-33酌情考慮)
2.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採用提問式,引導孩子記憶)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下列是地殼、空氣、人體、海水中主要元素按
質量分數排列順序:
(1)地殼中:O%>Si%>Al%>Fe%>Ca%
(2)空氣中:N%>O%
(3)人體中:O%>C%>H%
(4)海水中:O%>H%>Cl%
小知識補充】元素之最(1-12要求孩子掌握,13-18酌情考慮)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
2、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O
4、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5、其單質是最輕的金屬元素是Li
6、常溫下其單質呈液態的非金屬元素是Br
7、熔點最小的金屬是Hg
8、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9、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Ag
10、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原子是H
11、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是Fe
12、組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C
13、其氣態氫化物最易溶於水的元素是N
14、單質與水反應最劇烈的非金屬元素是F
15、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強的元素是Cl
16、其單質是最易液化的氣體的元素是Cl
17、其氫化物沸點最高的非金屬元素是 O
18、常溫下其單質有顏色氣體的元素是F、Cl
【知識點2】元素符號和元素周期表
1. 元素符號:國際上統一用來表示元素的一種特定的化學符號。通常用某元素的拉丁文名稱。
2. 元素符號寫法:
若只有一個字母的元素則該字母必須用大寫,若有兩個字母則「一大二小」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如Cu,Mg等。
3. 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
(1)表示一種元素(宏觀)。
(2)表示這種元素的1個原子(微觀)。
(3)若由原子直接構成物質,該元素符號還表示該種物質(宏觀)。如「Fe」可以表示鐵。
(4)若元素符號前有係數,則只表示這種元素的原子個數。如「2H」表示:2個氫原子,不能說表示2個氫元
4.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重要信息:
8——原子序數(質子數)
O——元素符號
氧——元素名稱
16——相對原子質量
註:元素原子核內的質子數即原子序數
5. 元素周期表的排序規律:
(1)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數(即質子數或核電荷數)從小到大有序排列的。
(2)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個橫行,代表7個周期。
「行」(周期):a、從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質子數在增加
b、從左到右,元素按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排列
(3)元素周期表共有18個縱行,劃分為16個族,其中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其餘15個縱行各成一族。
「列」(族):同族的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