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黃海領海基點「南坨子」 中廣網記者 向昌明/攝
位於海洋島東端海面上有兩塊巨大的礁石,那就是被稱為「南坨子」的我國黃海領海基點。11日上午,萬裏海疆巡禮採訪組乘坐漁船,並換乘小舢板最終登上了我國黃海領海基點「南坨子」。
位於黃海深處的海洋島,擁有長山列島最好的港灣和最高的山峰,海水清澈沒有汙染,有大連最清潔海域之稱,馬蹄形的海灣是國內罕見的天然良港。海岸多處臨海的斷崖,易守難攻,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採訪團到海洋島的第一天,就迎來了一場大霧。能見度不到十米的濃霧讓海洋和島嶼的界限非常模糊,戰士們說這樣的大霧一年之中至少要有四十多天。
我們都很擔心,這樣的天氣狀況還能登上領海基點南坨子嗎?不過第二天,島上颳起了南風,大霧被吹散,天空放晴,港灣內能見度極佳。走出房間才感覺到風很大。早飯的時候,海軍駐海洋島的官兵們說,這麼大的風,上南坨子恐怕有難度。
海洋島某艦艇大隊參謀長魏東雷負責護送採訪團登島,對於這樣的天氣,他還是也有些擔心的。
魏東雷:我們這個海區風力一般都比較大,大風超過5-6級時,艦艇一般都不出海。今天是南風6級,陣風7-8級,希望這個小船能堅持。我從昨天晚上開始就一直在擔心,裝備的損壞還是小事,如果有人員落水,我會第一時間去施救。
離開港灣才幾分鐘,劇烈的搖動已經讓我們再度感到恐懼和緊張。參謀長介紹,剛才的幾個大浪打過來,船體的傾斜角度超過20度,估計今天的風力,會導致傾斜角達到45度。別人不知道,反正記者的胃裡開始翻江倒海了。
魏東雷:傾斜角達到45度是什麼概念呢,意味著兩邊加起來就是一個直角。
海洋島某艦艇大隊參謀孫鵬為字跡模糊的石碑重新塗上紅色 中廣網記者 向昌明/攝
艱苦地航行了一個多小時,南坨子終於出現在眼前,可是沒有碼頭,靠岸又成了一個新難題。大家換上小舢板,嘗試了三次登陸點,終於手腳並用的爬上了南坨子下面的礁石。
魏東雷:南坨子處於我國(黃海)海岸線的最東端,在南坨子的西北方向就是海洋島,朝東邊延伸12海裡就是朝鮮海域,也可以說南坨子就是我國的領海基點之一,跨過這個地方就意味著出國了。
登上南坨子,意味著我們腳下的藍色海洋就是中國海岸線的最東端,60年前留下的領海方位點石碑和石柱,告訴我們這裡就是北緯39度02分,東經123度12分。隨行的海洋島某艦艇大隊參謀孫鵬特地帶來了紅油漆,為已經字跡模糊的石碑重新塗上了鮮紅的顏色。
孫鵬:第一次登上南坨子,對我來說是一個很有紀念意義的事情。自己感覺很驕傲和自豪,希望能夠激勵其他人能夠獻身海防,有機會也登山南坨子,為祖國的領海基點獻上一抹紅色。
另一位已在島上服役6年的士官白南南也是第一次登上南坨子,他說能親自到南坨子上看一看祖國的領海,很神聖、很驕傲。自己能在這麼重要的海域當兵很光榮。
白南南:今天能夠登上南坨子覺得很幸運。我們以前可以在南洋生產基地能遠遠的看到南坨子,今天上去後站在那裡,第一覺得很神聖,第二是覺得當兵使命很重要,尤其是在戰略位置如此重要的海洋島當兵,儘管條件艱苦,但是我覺得自己身上的責任很重大。
南坨子所在地人跡罕至,海水清澈,這裡成了海鷗棲息繁衍的好地方,上百隻海鷗在海天一色的藍色國土上自由飛翔,當地人說每當有漁船從這裡離開,都會有幾十隻海鷗在船尾跟隨,有的海鷗甚至還會跟著漁船一直飛到海港,有人說這是海鷗對人類的依戀,記者卻覺得這更像是一種護航,讓所有靠海維生、出海闖蕩的人們,可以並肩飛翔。(記者馬藝 海峽之聲記者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