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關於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

2020-11-2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關於在院校實施
「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制度試點方案》的通知

教職成〔2019〕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市場監管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市場監管局,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國教育大會部署和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要求,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制定了《關於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現將《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情況組織實施。

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市場監管總局

2019年4月4日

關於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

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

  按照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要求,經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研究通過,現就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部署,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深化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通道,拓展就業創業本領。

  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育訓結合、保障質量,管好兩端、規範中間,試點先行、穩步推進的原則。加強政府統籌規劃、政策支持、監督指導,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職業教育與培訓。落實職業院校學歷教育和培訓並舉並重的法定職責,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相結合,促進書證融通。嚴把證書標準和人才質量兩個關口,規範培養培訓過程。從試點做起,用改革的辦法穩步推進,總結經驗、完善機制、防控風險。

  (二)目標任務

  自2019年開始,重點圍繞服務國家需要、市場需求、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從10個左右領域做起,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以社會化機制招募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以下簡稱培訓評價組織),開發若干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證書。有關院校將1+X證書制度試點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緊密結合,推進「1」和「X」的有機銜接,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和學生就業能力。通過試點,深化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促進校企合作;建好用好實訓基地;探索建設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構建國家資歷框架。

  二、試點內容

  (一)培育培訓評價組織

  培訓評價組織作為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及標準的建設主體,對證書質量、聲譽負總責,主要職責包括標準開發、教材和學習資源開發、考核站點建設、考核頒證等,並協助試點院校實施證書培訓。按照在已成熟的品牌中遴選一批、在成長中的品牌中培育一批、在有關評價證書缺失的領域中規劃準備一批的原則,面向實施職業技能水平評價相關工作的社會評價組織,以社會化機制公開招募並擇優遴選參與試點。試點本著嚴格控制數量,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逐步推開。地方有關部門、行業組織要熱心支持培訓評價組織建設和發展,不得違規收取或變相收取任何費用。

  (二)開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以社會需求、企業崗位(群)需求和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為依據,對學習者職業技能進行綜合評價,如實反映學習者職業技術能力,證書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培訓評價組織按照相關規範,聯合行業、企業和院校等,依據國家職業標準,借鑑國際國內先進標準,體現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新要求等,開發有關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國家標準化工作要求設立有關技術組織,做好職業教育與培訓標準化工作的頂層設計,創新標準建設機制,編制標準化工作指南,指導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開發。試點實踐中充分發揮培訓評價組織的作用,鼓勵其不斷開發更科學、更符合社會實際需要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證書。

  (三)融入專業人才培養

  院校是1+X證書制度試點的實施主體。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可結合初級、中級、高級職業技能等級開展培訓評價工作,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及國家開放大學可根據專業實際情況選擇。試點院校要根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要求,將證書培訓內容有機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統籌教學組織與實施,深化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養的靈活性、適應性、針對性。試點院校可以通過培訓、評價使學生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也可探索將相關專業課程考試與職業技能等級考核統籌安排,同步考試(評價),獲得學歷證書相應學分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深化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充分利用院校和企業場所、資源,與評價組織協同實施教學、培訓。加強對有關領域校企合作項目與試點工作的統籌。

  (四)實施高質量職業培訓

  試點院校要結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要求和相關專業建設,改善實訓條件,盤活教學資源,提高培訓能力,積極開展高質量培訓。根據社會、市場和學生技能考證需要,對專業課程未涵蓋的內容或需要特別強化的實訓,組織開展專門培訓。試點院校在面向本校學生開展培訓的同時,積極為社會成員提供培訓服務。社會成員自主選擇證書類別、等級,在試點院校內、外進行培訓。新入校園證書必須通過遴選渠道,已取消的職業資格證書不得再引入。教育行政部門、院校要建立健全進入院校內的各類證書的質量保障機制,杜絕亂培訓、濫發證,保障學生權益,有關工作另行安排。

  (五)嚴格職業技能等級考核與證書發放

  培訓評價組織負責職業技能等級考核與證書發放。考核內容要反映典型崗位(群)所需的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體現社會、市場、企業和學生個人發展需求。考核方式要靈活多樣,強化對完成典型工作任務能力的考核。考核站點一般應設在符合條件的試點院校。要嚴格考核紀律,加強過程管理,推進考核工作科學化、標準化、規範化。要建立健全考核安全、保密制度,強化保障條件,加強考點(考場)和保密標準化建設。通過考核的學生和社會人員取得相應等級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六)探索建立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探索建立職業教育「學分銀行」制度,研製相關規範,建設信息系統,對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體現的學習成果進行登記和存儲,計入個人學習帳號,嘗試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與轉換。學生和社會成員在按規定程序進入試點院校接受相關專業學歷教育時,可按規定兌換學分,免修相應課程或模塊,促進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研究探索構建符合國情的國家資歷框架。

  (七)建立健全監督、管理與服務機制

  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培訓評價組織監督、管理與服務機制。建設培訓評價組織遴選專家庫和招募遴選管理辦法。本著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進行公示公告。建立監督管理制度,教育行政部門和職業教育指導諮詢委員會要加強對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關工作的指導,定期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的抽查和監督。對培訓評價組織行為和院校培訓質量進行監測和評估。培訓評價組織的行為同時接受學校、社會、學生、家長等的監督評價。院校和學生自主選擇X證書,同時加強引導,避免出現片面的「考證熱」。

  三、試點範圍及進度安排

  (一)試點範圍

  面向現代農業、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20個技能人才緊缺領域,率先從10個左右職業技能領域做起。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有關要求對符合條件的申報院校進行備案。試點院校以高等職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不含技工學校)為主,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及國家開放大學等積極參與,省級及以上示範(骨幹、優質)高等職業學校和「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入選學校要發揮帶頭作用。

  (二)進度安排

  2019年首批啟動五個領域試點,已確定的五個培訓評價組織對接試點院校,並啟動有關信息化平臺建設;陸續啟動其他領域試點工作。2020年下半年,做好試點工作階段性總結,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四、組織實施

  (一)明確組織分工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做好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整體規劃、部署和宏觀指導,對院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實施工作負監督管理職責。國務院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負責協調指導職業教育與培訓標準化建設。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主要負責指導本區域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會同省級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支持激勵教師參與試點工作的有關政策,將參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與考核相關工作列入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工作量範疇,幫助協調解決試點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省級有關職能部門負責研究確定證書培訓考核收費管理相關政策。試點院校黨委要加強對試點工作的領導,按有關規定加大資源統籌調配力度。

  (二)強化基礎條件保障

  各省(區、市)在政策、資金和項目等方面向參與實施試點的院校傾斜,支持學校教學實訓資源與培訓考核資源共建共享,推動學校建好用好學校自辦、學校間聯辦、與企業合辦、政府開辦等各種類型的實訓基地。要吸引社會投資進入職業教育培訓領域。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等方式,積極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實訓基地建設和運營。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和產教融合型企業要積極參與實施培訓。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各省(區、市)和試點院校要加強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建設,打造能夠滿足教學與培訓需求的教學創新團隊,促進教育培訓質量全面提升。要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關師資培訓納入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項目。培訓評價組織要組建來自行業企業、院校和研究機構的高素質專家隊伍,面向試點院校定期開展師資培訓和交流,提高教師實施教學、培訓和考核評價能力。

  (四)建立健全投入機制

  中央財政建立獎補機制,通過相關轉移支付對各省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予以獎補。各省(區、市)要加大資金投入,重點支持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等方面,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和考核工作。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的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除有關考核費用。凡未納入1+X證書制度試點範圍的培訓、評價、認證等,不享受試點有關經費支持。

  (五)加強信息化管理與服務

  建設1+X證書信息管理服務平臺,開發集政策發布、過程監管、證書查詢、監督評價等功能的權威性信息系統。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的學生,獲取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都將進入服務平臺,與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個人學習帳戶系統對接,記錄學分,並提供網絡公開查詢等社會化服務,便於用人單位識別和學生就業。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提升證書考核、培訓及管理水平,充分利用新技術平臺,開展在線服務,提升學習者體驗。

相關焦點

  • 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從2019年開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以下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一、完善國家職業教育制度體系(一)健全國家職業教育制度框架。試點工作要進一步發揮好學歷證書作用,夯實學生可持續發展基礎,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 職業院校1+X證書制度試點的誤區解析與實踐策略
    摘 要:《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為了保證1+X證書試點的順利推進,一些認識和實踐誤區需要快速理清,試點實踐策略需要迅速明晰。
  • 江蘇推進1 X證書制度試點 積分可兌換大學學歷
    根據教育部等部門關於推進1 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以及學分銀行建設的有關文件精神,近日,江蘇省教育廳下發《關於做好1 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將積極引導院校自主選擇產業契合度高、用人企業認可度高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開展試點工作。
  • 什麼是1+X證書制度?讓教信通小編來告訴你
    1、什麼是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簡稱1+X證書制度)? 「1」為學歷證書,「X」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為了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推進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經中央深改委第五次會議審議,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職教20條)。
  • 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1+X「數控車銑加工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制定...
    中國網5月18日訊(記者閆景致 通訊員劉姣 李君)近日,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數控技術專業團隊承擔的《數控車銑加工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考核標準和方案制定、宣講工作等取得突破性進展。今年3月,該標準正式獲得教育部評審通過。
  • 華為《移動應用開發》認證入選教育部第四批 1+X 證書制度試點
    IT之家1月8日消息 根據華為開發者聯盟官方的消息,2020年12月31日,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發布了《關於受權發布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的第四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名單的通知》,華為《移動應用開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正式獲批入選。
  • 國務院發文了,2020年前,測量員等76項職業資格證書數量...
    2020年底前將 國家職業資格數量再壓減一半以上,意味著證書會越來越難考。   2019年底前建立完善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推動實現由用人單位和第三方機構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政府不再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意味著證書依舊是一樣的,只是蓋的章可能會變成政府認可的第三方機構的章。
  • 重慶首批技工院校學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頒發
    通訊員 楊永權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4日14時30分訊(記者 李嫋)今(4)日,重慶市技工院校學生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首批證書頒發。113名重慶五一技師學院應屆畢業生,取得了電子商務師四級證書。據悉,證書數據將實時共享至人社部技能等級證書查詢平臺,其效用等同於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持證人對應享受同等待遇。
  • 教育部 江西省人民政府
    (四)建立專項工作推進機制建立由教育部部長和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長任組長,教育部分管副部長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副組長,教育部相關司局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推進;組建由教育部職成司司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
  • 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學生學籍學歷電子註冊辦法》的通知
    教學[2014]1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現將《高等學校學生學籍學歷電子註冊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依法對高等學校學生學籍學歷電子註冊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證書電子註冊工作由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進行管理和監督檢查,省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實施。第五條 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以下簡稱學信網,網址http://www.chsi.com.cn)是高等學校學生學籍學歷電子註冊信息查詢的唯一網站。
  • 2020年「無國界杯」全國航空職業院校空中乘務技能大賽總決賽舉行
    12月17日至19日,由全國航空工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鎮江航空教育小鎮、江蘇無國界航空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湖南通軟創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協辦的2020年「無國界杯」全國航空職業院校空中乘務技能大賽總決賽在鎮江航空教育小鎮順利開賽。
  • 全國首批航空電氣系統安裝調試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珠海頒發
    央廣網珠海10月30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龍志球)今天,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27名員工經企業自主認定合格,獲頒珠海市第一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他們也是全國第一批獲得航空電氣系統安裝調試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優秀技能人才。這標誌著珠海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改革工作由「構想」成為「現實」。據了解,去年8月,中航通飛公司成為廣東省第一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企業。
  • 黎明職業大學2019年高職招考招生章程
    4.學制:三年  5.頒發學歷證書學校:黎明職業大學  6.學歷證書種類: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  7.學校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通港西街298號  第二條 學校概況2016-2018年蟬聯福建省高職高專院校發展潛力綜合排名第1名,是全國職業院校服務貢獻和實習管理雙50強單位、福建省示範性現代職業院校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入選全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比例100強,還榮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國家建設類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試點高校、福建省文明學校、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
  •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資格證書  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X證書;機動車檢測維修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證書(選考);汽車駕駛證書(選考)。資格證書  汽車維修工技術等級證書、1+X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新能源汽車電工操作證(特種作業證);1+X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裝調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選考);機動車檢測維修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選考)。
  • 廣東省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
    日前,廣東省教育廳等四部門印發《廣東省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意見》(下文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哪些目標?有哪些具體內容?
  • 學歷等級提升是如何劃分的?
    學歷等級提升是如何劃分的?學歷從低到高排序為:中小學、中學、職高、高中、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具體日常生活和工作上,就是指最終也是最大層級的一個畢業證書,以經文化教育行政機關準許,執行學歷提升、由國家認同的學歷授予權利的院校以及它教育機構所授予的畢業證書為憑據。
  • 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點
    工作措施: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推動各地出臺實施意見,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各地完善小區配套園管理、公辦園生均撥款制度與收費標準、普惠性民辦園補助扶持、教師配備與待遇保障、規範監管等政策制度。開展小區配套園、民辦園過度逐利行為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實施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發揮中央財政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引導作用。
  • 技能證書可直接對應職稱證書嗎?官方回復來了(附對應關係表)
    【靈活用工APP證師傅】:據了解,目前已有30省份發文明確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係,意味著只要取得對應關係目錄清單裡的職業資格,就可直接對應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那麼技能證書可以直接對應職稱嗎?官方回復來了!一起來看看。
  • 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2020年高職擴招專項招生考試報考指南
    培養高素質農民專項介紹  擴招培養高素質農民專項是我省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高職大規模擴招的有關要求,全面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培養鄉村振興帶頭人,推動我省「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與培養高素農民工作實現「並軌」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