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於浩
你了解核酸檢測的流程嗎?
通常檢測人員通過鼻咽拭子等方式完成樣本採集之後,需要將樣本從滅活液中取出移入96深孔板中,隨後完成核酸提取、PCR擴增以及檢測工作。
其中將樣本移入96深孔板的過程被稱作「分杯」,具體包含抓取咽拭子樣本管、掃碼(即信息錄入)、開蓋、移液、在96孔板上進行信息錄入多個動作,不僅過程複雜,而且檢測人員存在著被感染的風險,可以說是以往的核酸檢測中最耗時耗力的步驟。
北京鎂伽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鎂伽」)於疫情期間推出的核酸檢測前處理系統試圖解決上述難題:其通過機器人技術實現了「分杯」過程的自動化,在確保檢測人員安全的同時,也極大提升了分杯的效率。
據鎂伽創始人兼CEO黃瑜清介紹,該處理系統每天可處理13000管核酸檢測樣本,相較人工效率提升近20倍。北京、河北等地區,目前已經有近20家醫院裝備了核酸檢測前處理系統。
自2016年6月創立以來,以協作機器人技術研發起步,以機器人與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為生命科學領域提供自動化解決方案,一直是鎂伽的主營業務之一。2020年鎂伽的多半收入都來自於生命科學領域業務。除此之外,零售、輕量級工業製造兩個領域鎂伽也有所涉及。
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於2020年上海工博會發布的《2020年協作機器人產業發展藍皮書》顯示,2016年,全球協作機器人廠商數量在30家左右,其中中國市場協作機器人廠商數量為15家左右;而到2020年,全球協作機器人廠商數量超過110家,中國市場超過75家,且還在持續增長。
相較於不斷增多的友商,黃瑜清認為,鎂伽的競爭優勢主要在於對成本的控制、方案交付能力以及對生命科學領域應用場景的理解。
鎂伽方面稱,與傳統的六軸工業機器人相比,其所研發的協作機器人具備更精準的控制與更智能的判斷,而這些優點意味著產品需要更多的傳感器,更高要求的運動控制器與減速機。這些核心部件決定了協作機器人的高成本。
「我們會從運動控制與零部件層面嘗試各種可實現的技術路徑來優化成本」,黃瑜清告訴界面新聞,「我們會和合作供應商一起設計可用的新型減速器構型。其次,運動控制相關的軟體結構都是我們自主研發,這一定程度上也利於節約成本。」
應用場景個性化程度高也是協作機器人領域的一大特點。科學家希望在做生物實驗時能夠更高效更精準的挑取單克隆,而咖啡店店員則希望做出更多樣更個性化的拉花。不同的應用場景會有不同的產品需求,不同的用戶群體也存在著不同的使用習慣。
在此基礎上,鎂伽構建了自己的「技術貨架」以提升個性化方案的交付能力。
「依據用戶需求的不同,我們呈現給用戶的UI界面會有很大不同,但是底層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黃瑜清介紹說,鎂伽將不同領域中共性的部分抽離出來形成底層功能的清單,再按照用戶需求將底層功能中硬體與軟體的部分進行排列組合,最終完成個性化的方案交付。基於「技術貨架」模式,鎂伽在25天內走完了核酸檢測前系統從立項到交付的全流程。
與汽車製造或者3C領域相比,生命科學、消費等領域的自動化程度較低,這就要求這些領域的自動化方案提供者了解目標領域,幫助用戶發現自身需求。據鎂伽提供的信息顯示,目前120餘名研發人員中,近半數都具備生命科學學科背景。黃瑜清認為,這種科學家基因將成為鎂伽在生命科學業務板塊競爭中的一個優勢。
據悉,自2016年成立至今,鎂伽已完成種子輪、天使輪、A輪、A+輪四輪融資。2020年,鎂伽已經基本實現盈虧平衡。
未來,鎂伽將加大「外包服務」類輕型商業模式的比重。2020年11月,鎂伽發布子品牌鎂伽鯤鵬實驗室。在商業模式方面,不同於以往直接對設備進行售賣或租賃,鯤鵬實驗室將為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目標用戶提供更輕型的自動化外包服務,為用戶代為完成科研任務。
針對少數幾項實驗,鯤鵬實驗室的機器人已配置了新的功能,該功能被黃瑜清稱作「機器生物學家」或「機器化學家」。「目前生物科學領域內的實驗主要分為四個步驟,實驗設計、執行實驗、實驗數據收集與分析、基於分析進行實驗迭代,」他向界面新聞介紹說,「通過部署傳感器與數據接口,機器人能夠在實驗過程中收集數據,並基於數據進行深度學習,最後使得機器人可以對實驗提出優化建議。」
這被黃瑜清視作未來鯤鵬實驗室的發展方向,「基於這樣一個自動化中心實驗室,我們希望未來鎂伽(產品)成為面向整個生命科學行業的基礎設施。」
除目前已有的生命科學、消費與工業領域的業務之外,鎂伽也在考慮其他領域自動化的可能。「我們內部已經成立戰略發展部門。未來將綜合考慮行業天花板、潛在用戶數量以及競爭對手數量三個因素,來決定是否開拓新的領域。」黃瑜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