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萬助軍
1.WSS的研究現狀1)基於LCoS技術的WSS
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矽基液晶)首先應用於液晶顯示領域,它是在一片矽基底上製作許多液晶單元,在每個液晶單元上面有一個透明電極,下面有一個電子控制單元,從每個液晶單元反射的光,其相位可通過施加在這個單元上的電壓來控制。一束光入射在LCoS晶片上,其光斑覆蓋許多液晶單元,每個單元的反射光相位被單獨控制,相當於對反射光的波前進行調節,從而對反射光方向進行控制。
2006年,澳大利亞Engana Pty公司的Baxter首先將LCoS技術引入WSS中作為控制陣列,他們的WSS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一個光纖陣列、一個偏振轉換單元、一個反射鏡、一個透鏡組、一個衍射光柵和一個LCoS晶片。因為衍射光柵對入射光的偏振態非常敏感,輸入的隨機偏振WDM光束,首先被偏振轉換單元轉換為線偏振光(相對於衍射光柵為s偏振態),然後被反射鏡反射並經透鏡組準直,準直的線偏振光束入射到光柵上並被衍射,衍射光束被透鏡組重新會聚並被反射鏡第二次反射,不同波長的光聚焦到LCoS晶片上的不同區域並被反射,其反射方向可獨立控制,然後被反射鏡第三次反射,並經偏振轉換單元恢復原偏振態,不同波長的光耦合到各自的目標埠中。由於不同波長的光被LCoS晶片上的不同區域單獨控制,該器件可以將任意波長組合切換到任一輸出埠中。
圖4.1基於LCoS技術的WSS結構
Baxter以上述結構實現了一個1×9 WSS,其傳輸譜線如圖4.2所示,它可同時工作於50GHz和100GHz通道間隔,IL小於5dB,0.5dB通帶寬度為80GHz(通道間隔為100GHz時),串擾低於-40dB。
圖4.2 基於LCoS技術的WSS傳輸譜線
該WSS可以獨立控制任一波長的損耗,因此兼有通道均衡功能,如圖4.3所示。
圖4.3 基於LCoS技術的WSS之通道均衡功能
2)基於MEMS技術的WSS
MEMS微鏡陣列也可以用作WSS中的控制陣列,2005年,貝爾實驗室的Marom等人報導了一種基於MEMS技術的WSS,其結構如圖4.4所示,由一個光纖-微透鏡陣列、一個光束壓縮透鏡、一個分析透鏡、一個衍射光柵和一個MEMS微鏡陣列組成,其中壓縮透鏡與分析透鏡組成一個望遠鏡系統,光纖-微透鏡陣列中包含一個偏振轉換單元,如圖4.5所示。輸入的隨機偏振WDM光束,首先被偏振轉換單元轉換為線偏振光(相對於衍射光柵為s偏振態)並由微透鏡陣列準直,然後經壓縮透鏡和分析透鏡擴展成更大的準直光束,入射到光柵上,不同波長的光束被衍射到不同角度,經分析透鏡聚焦到MEMS微鏡陣列的不同單元上,控制每個單元的偏轉角度,讓不同波長的光束再次經過分析透鏡、衍射光柵、分析透鏡、壓縮透鏡、微透鏡陣列和偏振轉換單元,恢復原偏振態並耦合進各自的目的光纖中,MEMS微鏡陣列的各個單元可以獨立控制入射波長,因此該器件可以將任意波長組合切換到任一輸出光纖中。
圖4.4 基於MEMS技術的WSS結構
圖4.5 光纖-微透鏡陣列結構
Marom以上述結構實現了一個1×4 WSS,其傳輸譜線如圖4.6所示,通道數為128,通道間隔為50GHz,IL小於5dB,PDL小於1dB,0.5dB和3dB帶寬分別為29GHz和38GHz,串擾低於-40dB。Marom還以這種結構實現了一個4×1合波器,通道數為64,通道間隔為100GHz,IL小於4dB,PDL小於0.3dB,0.5dB帶寬為74GHz,串擾低於-40dB,通道均衡的動態範圍為10dB。
圖4.6 基於MEMS技術的WSS傳輸譜線
3)基於PLC+MEMS技術的WSS
2004年,加拿大Metconnex公司的Ducellier等人報導了一種基於PLC和MEMS技術的WSS,其結構如圖4.7所示,由兩個PLC晶片、兩個小柱面鏡、一個大柱面鏡和一個MEMS微鏡陣列組成。每個PLC晶片上有5個陣列波導器件,該器件相當於半個AWG,光波經反射兩次通過該器件則相當於經過一個AWG器件。輸入的WDM光束,經過陣列波導器件,不同波長的光束產生不同的衍射角度,經柱面鏡1和3入射到MEMS反射鏡陣列的不同單元上,控制每個波長的反射角度,再次經過柱面鏡3和1(或者2),耦合到對應各自目標埠的陣列波導中,最後從目標埠輸出。柱面鏡1和2的作用是在垂直方向聚焦光束,柱面鏡3的作用是在水平方向聚焦光束,MEMS微鏡應具有兩維偏轉功能。
圖4.7 基於PLC+MEMS技術的WSS結構
Ducellier以上述結構實現了一個1×9埠的WSS,其傳輸譜線如圖4.8所示,通道數為39,通道間隔為100GHz,IL小於7.6dB,PDL小於0.3dB,0.5dB帶寬大於50GHz,串擾低於-35dB。
圖4.8 基於PLC+MEMS技術的WSS傳輸譜線
4)基於PLC技術的WSS
2002年,貝爾實驗室的Doerr等人報導了一種基於PLC技術的WSS,其結構如圖4.9所示(報導的是1×9埠的WSS,圖中為了簡略但說明原理,只畫了1×5埠的WSS),由一個解復用器、一個1×2熱光開關陣列、一個阻塞器/VOA陣列和9個復用器組成。輸入的WDM信號首先被解復用,然後由四級1×2光開關決定每個波長被導入哪個輸出埠,在被重新復用之前,由VOA進行功率均衡,或者由阻塞器完全阻斷以降低串擾。
圖4.9 基於PLC技術的WSS結構
該器件傳輸譜線如圖4.10所示,其通道數為8,通道間隔為200GHz,IL小於7.5dB,PDL小於0.2dB,串擾低於-43dB。從圖中可以看到,該器件未進行通帶優化設計,屬於高斯型通帶。
圖4.10 基於PLC技術的WSS傳輸譜線
2.OXC的研究現狀1)傳統的OXC結構
圖4.11是一種傳統的N維OXC結構,它由N個解復用器、M個N×(N+K)光開關和N個復用器組成。來自N根輸入光纖的M個波長的WDM信號,先被解復用為單波長,然後相同的波長被導入同一光開關的輸入埠,根據業務需要交換到相應的輸出埠,最後被復用到各自的目的光纖中,每個光開關中預留了K個輸入/輸出埠,可以從每個線路上同時上/下載K個波長。這種OXC結構可以用基於PLC技術的AWG和熱光開關陣列來實現,也可以用PLC與MEMS技術相結合來實現,其中復用/解復用部分用AWG實現,大型光開關陣列用MEMS技術實現。
圖4.12 由WSS組成的OXC結構
2)由WSS組成的OXC結構
圖4.12是一種由N(或者2N)個WSS組成的N×N OXC結構,它由N個圖4.13所示的ROADM互聯而成,即每個ROADM中用於OXC互聯的WSS埠相互連接起來,其中的WSS可以採用前面提到的各種技術和方案來實現。
圖4.13 基於WSS的ROADM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