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365測控網 發表於 2020-05-27 09:44:42
電子測量儀器融合了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多種技術。是現代工業產品中新技術應用最多、最快的產品之一。目前,我國電子測量儀器正處於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二次發展機遇。五十多年來,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實現了「從無到有」,並朝著「從有到強」邁進。但我國的電子測量儀器儀表高端市場,一直以來被國外先進技術產品所壟斷。目前,我國使用的高端測量儀器,大部分來自國外。諸如美國是德科技、德國化羅德與施瓦茨、美國泰克科技等多家外企佔據主要市場。據行業協會以及海關數據估計,2017年我國現有通用電子測量儀器市場銷售額約600億元,其中,進口設備銷售額達到400億元,高端設備年銷售額達到300億元,90%以上依賴進口。2020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的現狀和發展前景分析
電子測量儀器是以電路技術為基礎,融合電子測試測量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數位技術、軟體技術、總線技術等組成單機或自動測試系統。以電量、非電量、光量的形式,測量被測對象的各項參數或控制被測系統的運行。電子測量儀器全方位應用於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是實現國家科技進步和原創核心技術必不可少的條件。
目前,我國電子測量儀器正處於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二次發展機遇。源於我國經濟的發展,各個產業正進行轉型升級與技術創新。而每個產業從原材料的選定、生產過程的監控、產品的測試、行業運營都需要電子測量儀器輔助完成。同時,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等政策方針也將進一步擴大市場需求,為電子測量儀器提供新的廣闊市場。
中國現有各類測試儀器企業6000多家,已經形成門類品種比較齊全,具有一定技術基礎和生產規模的產業體系。雖然中國測試儀器產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遠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各行各業日益增長的迫切需求。其產品絕大部分屬於中低檔技術水平,而且可靠性、穩定性等關鍵性指標尚未全部達到要求。目前,我國在科學儀器的研究和製造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對外依賴度過高。我國每年上萬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中,有60%是用於進口設備,高端科學儀器幾乎100%進口。每年進口各類測試儀器總額接近我國測試儀器產業總產值50%。此外,在5000多家儀器生產企業中,年銷售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不足1000家,與國外相比,全行業經濟效益顯得較低。
2019年國內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市場規模
2019年,國內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市場規模約為711億元,較2018年上漲了8.22%。近年來,行業發展相對穩定,並且逐漸開始降低對國外品牌的依賴,國內品牌逐漸開始滲透。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深度分析與投資諮詢報告》數據顯示
2017-2019年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市場運營情況分析
第二節2017-2019年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2017-2019年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市場特點分析
(1)購買過程中的「體驗品」特徵
體驗品是相對於查驗品而言。對於查驗品,購買者和使用者可以通過觀察其外形、色澤、樣式等方式,基本可以推斷其質量高下,如大部分農副產品,檢驗商品質量、性能的過程相對簡單,交易費用低,成交後買賣雙方不再有關聯;而電子測量儀器具有較複雜的內部結構、且其性能主要由其內部結構及關鍵部件質量而非外觀所決定,必須通過一定時期的實際操作使用來體驗其品質性能(精確性、可靠性、便利性等),成交過程一般伴隨著較詳盡的性能、內部構造等檢驗程序,成交後購買者和使用者仍需技術諮詢、產品升級、計量校準、維修維護等服務。
電子測量儀器較強的專業性要求及交易對象「體驗品」的特徵,使得交易雙方就交易對象性能、價格、服務等方面存在較強的信息不對稱。因此,對於電子測量儀器的使用者而言,在購買或者租賃儀器的過程中,為了降低交易費用、減少交易風險,一般會選擇市場知名度較高的廠商或服務商。
(2)使用過程中的「間歇性」特徵
電子測量儀器下遊應用行業眾多,部分行業由於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季節性特徵,導致儀器在由某一單位購置、封閉使用的情況下,儀器的利用率較低,造成較大的資源浪費。比如,企業在生產高峰時需要配置較多的儀器,高峰期過後便會很少用到或閒置不用,因此,對於突發或短期的生產高峰,企業可以採用租賃儀器的方式來避免儀器閒置的風險。對於研發部門,電子測量儀器作為必需品,往往價值較高,但部分使用頻率又相對較低,且面臨較高的技術更新或淘汰風險,因此更適合通過租賃儀器來實現其研發需求。
二、2017-2019年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圖表:2017-2019年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市場規模
2019年,國內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市場規模約為711億元,較2018年上漲了8.22%。近年來,行業發展相對穩定,並且逐漸開始降低對國外品牌的依賴,國內品牌逐漸開始滲透。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