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儀器的發展

2021-01-14 涼Bing

作為一個測量人真有必要去了解一下測量的發展史,下面就談談我了解的測量。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525年這個時候就有用棕櫚葉和鉛垂線記錄夜間時間和待定天體的儀器。

在戰國時期利用天然磁鐵製成的指南儀器,稱為司南。司南是中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發明。據近代考古學家猜測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勺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 現比喻行事的準則;正確的指導。

東漢時期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自動天文儀--渾天儀和世界上第一臺觀測氣象的候風儀,開創了人類使用儀器測量地震的歷史。

公元1650年新型的精密儀器不斷地被製造出來,如測量用的圓周儀、量角器,航海用的高度觀測儀和反向式八分儀,繪圖和校儀用的分度尺和繪圖儀,還有經緯儀、氣泡水平儀、新型望遠準鏡、測探儀、海水取暖器、玻意爾製造的比重計、擺鐘,等等。

這些精密儀器為17世紀後自然科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標誌,也為科學儀器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公元1688年沙伊納製造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牛頓製成了第一架天文反射望遠鏡。

公元1714年華倫海特創造了以其名字命名的溫度計,被稱為華氏溫度計。

17~18世紀

歐洲的一些物理學家開始利用電流與磁場作用力的原理製成簡單的檢流計;利用光學透鏡製成的望遠鏡,奠定了電學和光學儀器的基礎。其它一些用於測量和觀察的各種儀器也逐漸得到了發展。

17世紀末

氣壓計和溫度計與刻度標尺、指針和其他配件配合安裝在一起,成為儀器大家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儀器製造貿易中的重要部分。

18世紀初

由於科學研究和科學課堂的需求,製造者們開始設計和生產標準的儀器和配件;儀表工匠與其它專業製造者聯合起來,製造了光學、氣動、磁力和電力等方面的儀器,從此將儀器與儀表正式結合起來,使儀器儀表融為一體,成為一個專門的學科。

以蒸汽機的發明為標誌,一種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往復式動力機械,引起了18世紀的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工業化時代。

公元1800年

英國的特裡維西克設計了可安裝在較大車體上的高壓蒸汽機,這是機車的雛型。

公元1820年

自從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奧斯特做了六十多個實驗,考察電流對磁針作用的強弱、電流對磁針的影響;並在1820年7月21日發表了題為《關於磁針上電流碰撞的實驗》的論文,向科學界宣布了電流的磁效應,揭開了電磁學的序幕,標誌著電磁學時代的到來。

公元1829年

英國的史蒂芬孫將機車不斷改進,創造了「火箭」號蒸汽機車,該機車拖帶一節載有30位乘客的車廂,時速達46公裡/時,引起了各國的重視,開創了鐵路時代。

公元1831年8月26日

法拉第用伏打電池在給一組線圈通電(或斷電)的瞬間,在另一組線圈獲得的感生電流,稱之為「伏打電感應」。

公元1831年10月17日

法拉第完成了在磁體與閉合線圈相對運動時在閉合線圈中激發電流的實驗,稱之為「磁電感應」,並提出磁場的概念,實現了「磁生電」,創造電磁力學,設計了圓盤發電機,宣告了電氣時代的到來,以電磁為核心的第一代電磁式儀器開始逐步走向成熟。

電磁效應的發現與應用,為原始的機械式儀器儀表向電磁式儀器儀表發展提供了理論和技術保障,使第一代指針式儀器儀表正式形成與發展。

公元1865年麥克斯韋繼法拉第之後集電磁學大成,在1865年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說並指出電磁波只可能是橫波,計算出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等於光速。

公元1873年麥克斯韋於1873年建立電磁理論,在出版的科學名著《電磁理論》中系統、全面、完美地闡述了電磁場理論,成為經典物理學的重要支柱之一。

公元1886年-公元1888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通過試驗驗證了麥克斯韋爾的理論,證明了無線電輻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進而發現了無線電波,設計出了雷達,開啟了無線電波通信技術,使遠距離無線測量儀器的出現成為可能,讓電話、電視等電器有了飛躍發展。

公元1895年隨著X射線、γ射線先後被德國科學家倫琴、法國科學家P.V.維拉德發現,因其超強穿透力這一特性,使儀器的功能與概念被進一步推向更深的領域,如X光檢查機、檢孔機、線寬檢測儀等儀器,就採用了X射線、γ射線的超強穿透力研發的先進檢測儀器設備。

18世紀後半葉有的光學儀器都是在克卜勒式透鏡組合的基礎。

在我的記憶中見過的測量儀器。

水準儀(英文:level)是建立水平視線測定地面兩點間高差的儀器。原理為根據水準測量原理測量地面點間高差。主要部件有望遠鏡、管水準器(或補償器)、垂直軸、基座、腳螺旋。按結構分為微傾水準儀、自動安平水準儀、雷射水準儀和數字水準儀(又稱電子水準儀)。按精度分為精密水準儀和普通水準儀。

水準儀

測量水平和豎直角度的測繪儀器。 經緯儀。

全站儀結合了水準儀經緯儀的優點,全站儀!主要功能:能快速、方便、準確的將結構物各點從圖紙中定位到實際施工現場。

主要得到以下數據:距離,角度、高程。

以上是最簡單的光電測距儀能做到的。根據不同型號的全站儀的功能,還能測出面積、體積等數據。

RTK技術是一種新的常用的GPS測量方法,以前的靜態、快速靜態、動態測量都需要事後進行解算才能獲得釐米級的精度,而RTK是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釐米級定位精度的測量方法,它採用了載波相位動態實時差分方法,是GPS應用的重大裡程碑,它的出現為工程放樣、地形測圖,各種控制測量帶來了新曙光,極大地提高了外業作業效率。

無人機建築公司和工程承包商也能通過無人機受益。尤其是在房地產行業,建築師可以使用圖片和短視頻等素材製作出設想建築物的3D 模型。

而使用無人機能夠快速獲取建設地點航拍素材,建築師可以利用這些素材創建出真實場景的虛擬概念,然後將設計建築物的3D模型放入虛擬建設地點中以便於精確計算和調整,從而獲得最佳施工方案。並且在施工過程中無人機還可以用於實時監測及數據反饋,從而保證施工全程精確進行。

無人機

相關焦點

  • 電子測量儀器的現狀和發展前景
    目前,我國電子測量儀器正處於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二次發展機遇。五十多年來,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實現了「從無到有」,並朝著「從有到強」邁進。但我國的電子測量儀器儀表高端市場,一直以來被國外先進技術產品所壟斷。目前,我國使用的高端測量儀器,大部分來自國外。諸如美國是德科技、德國化羅德與施瓦茨、美國泰克科技等多家外企佔據主要市場。
  • 我國齒輪測量儀器研製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
    來源:中國機械網       我國齒輪行業在「十五」期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而跨越式發展的標誌之一就是整個齒輪行業的普遍技術改造和裝備水平的大幅提升。其中,齒輪測量儀器作為齒輪生產企業必備的檢測儀器,是齒輪行業技術裝備提升的主要設備,「十五」期間,我國齒輪行業添置了320多臺各式數控齒輪測量中心,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期以來齒輪企業裡檢測設備相對落後的局面。     與此同時,我國齒輪量儀的開發與製造水平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 華盛昌:引領行業發展 打造世界測量測試儀器儀表的民族品牌
    在十三五規劃實施的五年中,政府明確指出要加強科學儀器設備研發和應用。因此,在十三五規劃期間儀器儀表行業發展迅速,行業規模整體呈現增長態勢。作為集專業自主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各類測量儀器儀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華盛昌直面行業發展的新機遇,用實力詮釋測量科技,把握行業發展動向,打造企業品牌核心競爭力。
  • 虛擬儀器的測量原理
    毋庸置疑,來自傳感器的信號裡包含了被測物理量十分有用的信息或特徵,而測試、測量過程則是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的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虛擬儀器是如何實現測量和分析的?它與傳統儀器的測量方式有何不同?
  • gps測量儀器品牌大全
    作為全球空間信息技術與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徠卡測量系統在機械控制、大地測量、測量工具、地理空間信息、大型工業產品測量、礦山和農業等方面為您提供先進、前端及可靠的解決方案,為全球專業人士所信賴。徠卡測量系統在全球28個國家擁有3,500多名員工,數百家合作夥伴遍布全球120多個國家,每年為十幾萬用戶提供覆蓋整個測量工作流程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推動世界空間的數位化發展。
  • 中國測量儀器的春天即將到來
    中國測量儀器的春天即將到來
  • 簡述納米測量技術與微型智能儀器
    納米測量技術是納米科學技術的基礎學科之一。納米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不但給納米測量技術提出了挑戰,同時也給納米測量技術提供了全新發展的機遇。綜述了國內外納米測量技術發展的現狀,重點討論了納米材料、納米電子學和納米生物學等領域所涉及的納米測量與性能表徵的難題和挑戰,論述了納米科技成果給納米測量技術帶來的發展機遇,最後對納米測量技術的發展方向做了展望。  微型智能儀器指微電子技術、微機械技術、信息技術等綜合應用於儀器的生產中,從而使儀器成為體積小、功能齊全的智能儀器。
  • 測試儀器發展的四大階段
    縱觀儀器技術的發展,其歷經了模擬儀器、 數字儀器、 智能儀器和虛擬儀器等幾個主要階段,如圖。( 1)模擬儀器:20世紀 50 年代以前, 電測量技術主要是模擬測量, 此類儀器的基本結構是電磁機械式, 主要是藉助指針來顯示測量結果。
  • 國內外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差距市場分析
    這是國際電子測量儀器發展的方向,實際上模塊化與總線技術、軟體技術是三位一體的,並不是「機械式」的模塊化,其難度不亞於總線技術和軟體技術,在我們的電子測量儀器企業中還沒有很好地啟動。  3.總線技術差距很大。VXI、PXI、LXI、USB接口、總線技術在電子測量儀器中已經發展到很高水平。
  • 機電工程知識點:常用測量儀器的應用
    測量儀器必須經過檢定且在檢定周期內方可投入使用,是保證工程質量,加快工程進度,減輕勞動強度,為作業機具自動化創造條件。隨著建築業的發展,工程規模日益擴大,建築物的高度不斷增加,施工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雷射測量儀器得到了迅速發展,被廣泛使用於各種施工測量中,並對測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RTK測量儀器怎樣選擇
    隨著測量技術的迅速發展與廣泛應用,RTK主機的功能及性能都在不斷的提升。技術的進步提升後隨即而來的是產品的更新迭代,市面上形形色色的RTK看得人眼花繚亂。那麼問題來了!哇,市面上測繪儀器品牌這麼多,品牌旗下型號更多,我到底要怎麼選擇合適的RTK啊?
  • gps測量儀器價格多少錢一臺_南京華威測繪儀器有限公司
    gps測量儀器價格多少錢一臺,南京華威測繪儀器有限公司,對外承接測繪工程,包括地形測量、地籍測量、GPS測量、控制測量、市政工程測量、線路測量、房屋測量、沉降觀測、施工放樣、竣工測量、鋼結構測量、大型設備安裝測量、城鎮規劃定線與撥地測量等。
  • 滾動軸承遊隙測量儀器與測量方法
    在專業生產和計量單位,使用專用的儀器測量滾動軸承的徑向遊跳。在使用單位,有必要時可使用簡易的方法進行測量,得出近似的數值。以下介紹相關儀器和測量方法。 1、徑向遊隙的測量方法 (1)用專用儀器測量
  • 電子儀器的測量誤差
    電子儀器的測量誤差一般測量儀器的準確度常用容許誤差來表示,它是根據技術條件的要求,規定某一類儀器的誤差不應超過的最大範圍,又稱極限誤差。一般技術手冊上所標明的都是指容許誤差。容許誤差的表示方法常用相對誤差,也有用相對誤差與絕對誤差相結合的形式來表示。
  • 常用尺寸測量儀器介紹
    尺寸測量儀器有很多很多,最常見的就是遊標卡尺了,相信人都有接觸過。遊標卡尺除了遊標卡尺,三坐標測量機在各工廠也是非常常見的尺寸測量儀器。三坐標測量機除了三坐標機,輪廓儀,投影儀,工具顯微鏡、立式光學計、工具顯微鏡、測長機等也是很常見的尺寸測量儀器。
  • 溫度對測量儀器的致命影響
    三、儀器預熱的必要性  根據儀器設備的用途和精密等級不同,有的需要預熱,有的不需要預熱,儀器設備預熱是為了內部電子器件達到熱穩定平衡。電路中的電容,電感,電晶體等達到穩態,需要一定的時間,必須預熱以降低測量誤差,越是精密的儀器設備預熱時間越長。
  • 中國電子測量儀器喜迎百億市場大蛋糕
    中國電子測量儀器目前處於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二次發展機遇。主要源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目前出現了兩個變化:一是產業要升級,二是產業要自主創新。
  • 靜態GPS測量——儀器安置
    127.儀器安置最為重要的是接收機與測站標誌對中。對釐米級精度的靜態GPS測量來說,天線的整平和對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如此複雜的測量系統若因普通的操作程序而失敗,顯然具有諷刺意味。工程開始前,光學對中基座或其他用於整平對中的裝置都應該進行檢查並在必要時進行校準。
  • 測量儀器基礎知識
    敏感器(sensor)又稱敏感元件,是指「測量系統中直接受帶有被測量的現象、物體或物質作用的測量系統的元件」。敏感元件是直接受被測量作用,能接受被測量信息的一個元件。例如,熱電高溫計中熱電偶的測量結(熱端),鉑電阻溫度計的敏感線圈,渦輪流量計的轉子,壓力表的波登管,液面測量儀的浮子,光譜光度計的光電池,雙金屬溫度計的雙金屬片等。它是測量儀器或測量鏈中輸入信號的直接接受者,可以是一種元件,也可以是一種器件。必須注意敏感元件與傳感器、檢測器的區別,三者的概念是不同的。
  • 測量儀器的原理及製作
    往往需要高精度的測量。環境溫度對測量的影響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因此要求我們必須對環境溫度進行精密的測量。對測量儀器也應有如下的要求,即製造成本低。測量精度高。溼度傳感器探頭,不鏽鋼電熱管,PT100傳感器,流體電磁閥,鑄鋁加熱器,加熱圈線形度好,應用範圍廣。便於安裝和調試。目前市場上有多種傳感器可以用來實現溫度的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