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揭秘了四維空間奧妙,宇宙或許不是無限大,只不過是在循環
在之前科學界流傳著一種說法,宇宙囊括了時間和空間的集合,人類可能永遠無法接觸到宇宙邊界,這不是技術和距離的問題,而是宇宙本身的構造超乎我們的想像。
剛開始大家都不理解這句話的含義,認為宇宙不就是一個920億光年的範圍,只要人類將速度進行不斷的突破,在能夠看得到的距離內,人類與漫長的時間還是能夠到達的,但後來才發現原來宇宙的概念可能和我們想的不一樣,人類和它的距離並非是位置上的差距,而是一種本質上的隔絕。
這種玄之又玄的感覺讓人捉摸不透,不過科學家通過一件事物進行了合理的表達,這個神秘的事物就是克萊因瓶,它的屬性基本上闡述了宇宙的特性,那麼這個神秘的瓶子它是什麼樣子的呢?
簡單的來說,這個瓶子具備了四維空間的屬性,它的瓶口和瓶子的底部是相通的,兩者之間的空間達到了完美無縫的銜接,在這種狀態下,人類朝著它傾銷多少的水都能被容納,它的內部環境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它就好像莫比烏斯環一般,在它的世界裡面不存在所謂的正反面,它的開始也是結束,它的時間也從來不會終結,空間永遠無限循環,這就是一種四維空間的屬性。
同樣的,我們的宇宙很有可能,也是一種四維空間的結構,甚至是更高的維度狀態,在這種狀態之下,宇宙陷入到了一種有限無界的循環中,也就是說宇宙的狀態是一種有限的,但是我們永遠不可能接觸到它的邊界,永遠只能在它的內部世界裡面循環,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
就和這個克萊因瓶一樣,他看起來明明就是一個有限的空間,但是無論我們往它裡面傾注多少的水量,它永遠都不會被盛滿,永遠都擁有著剩餘的空間。
換個角度我們來理解,地球也是這樣的,它的容納空間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我們在地球上任何一個方向行駛,都永遠不可能走到它的邊界,不過宇宙的概念比它更高級,在時間的維度上同樣也是無邊界。
正因為如此科學家才認為,在宇宙的範圍內並不存在時間和空間的描繪,這兩個標量只是用來衡量人類世界的,要是用來描繪宇宙就根本不適用的,因此人類以目前的狀態來說,根本不可能接觸到宇宙的邊界,無論我們的技術在距離上發展有多遠,我們和宇宙永遠相隔著一個維度上的差距,因此這麼說來,我們的宇宙並不是一種範圍上的描述,而是一種循環往復的結構。
不過這終究還只是一種宇宙層面的猜想,宇宙的具體狀態還有待未來的探索,但是它就是這樣在不斷的,猜想試錯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我們的宇宙遠沒有現在想的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