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風吟》: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2020-12-06 球閒若可

「浮生如此,別多會少,不如不見。」納蘭性德這句話應該很好的描述了這本書的一個大致的梗概,書名為《且聽風吟》,雖美其名曰「風」,但並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意象,它象徵著你在人生長河裡面所面對的光怪陸離的事,林林總總的人……然而這一切都會幻化成風,隨著時間的漸進,漸行漸遠,一切一去杳然。有幸拜讀這本《竊聽風雲》——村上春樹先生的處女作,聽聞這還是他在經營爵士樂酒吧時,熬夜所著而成的。再者便是,1979年本書一經發表,就使村上從無人知曉的酒吧小老闆成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於是乎,一種莫名的興趣感在我心裡油然而生。

記得有一句這樣的話,「我嗒嗒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而是一個過客!」

際遇是一個奇妙的東西,它可以兌現非常規定義下的虛無縹緲,因為具象是無法選擇的。同理之於夏天的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作罷!

依舊是一部愛情故事。畢竟,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連接著生也拖拽著死——這點和《挪威的森林》有異曲同工之處,愛情與生死存在著休戚與共的關係,導致我讀這本書的有一種悠然之中滲透孤獨與抑鬱。也正如本書的譯者林少華所言:「距離感,連同虛無感、孤獨感、幽默感構成了村上作品的基本情調。」

「我」是本書的主人公——一個名為風的大學生,21歲,生物學專業,喜歡文學和音樂,經常在酒館和朋友「鼠」,傑氏酒吧的店長「傑」吃薯條喝酒。「我」與「鼠」三人之間的友情是故事的主線;期間穿插著「我」和幾個不同女孩子的故事。

21歲的時候,「我」有四段愛情故事:

第一次的際遇獻給了17歲的仲夏夜,「我」和她彼此相愛且相信著以後定能修正果。只是事與願違,高中畢業後以「分道揚鑣」作為結局,草草收場。

第二個女孩16歲,不規律的作息時間,「她每天睡過中午才醒,吃完飯便吸菸,呆呆地看書,看電視,同時與我索然無味的性交」,最後,以一張名為「討厭的傢伙」的紙條為這一段索然無味的愛情畫上了殘缺的句號。

第三個女孩是「我」在圖書館認識的法文專業的女孩,胎死腹中``````她最後在林中上吊自縊。

第四個女孩是「我」在酒吧所遇見的少女,異之於三者的是「我」並沒有和她進行所謂的性交,「我」同她促膝長談,煮酒暢聊,分享著沉積在心底的秘密,「我」應該是最喜歡她的``````

大多數的文學作品對於性和愛都是避而諱之,甚至有些排斥,其實不然,這是有失欠妥的,究根究底的講,性是本能,是人類不斷繁衍生息,締造現代文明的根本要求,也是自然更迭的選擇;愛是情感,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也沒有人有這個能力去規定,不論涉世深否,都很難觸及其本質。而在村上春樹的這本書中,他通過一個大學生的視角和看法將這些我們所有些避諱的給寫了出來,給人一種自然而然的適應。

而她們,就像書中的那個夏天一樣,海潮的清香、遙遠的汽笛、女孩肌體的觸感、洗髮水的檸檬味兒,傍晚的和風、飄渺的憧憬,以及夏日的夢境……這一切都將一去杳然,任何人都無法將其捕獲。

第一遍讀,走馬觀花地讀出了這種自然而然的本能與其所附加的情感,故事情節很休閒不算沉重``````

而第二遍,下馬看花我讀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

書中有一個片段是我為之淪肌浹骨的:

一天,一個在宇宙中往來仿惶的青年人鑽人井內。他已經厭倦了宇宙的浩渺無垠,而期待悄然死去。隨著身體的下降,青年覺得井洞逐漸變得舒服起來,一股奇妙的力開始溫柔地包攏他的全身。下降大約1公裡之後,他覓得一處合適的橫洞,鑽入其中,沿著曲曲折折的路漫無目的地走動不止。不知走了多長時間,表早已停了。或許兩小時,也可能兩天。全然沒有飢餓感和疲勞感,原先感覺到的不可思議的力依然包攏著他的身體。他在井圍弓身坐下,望著無遮無攔的茫茫荒野,又望望太陽。是有什麼出了錯!風的氣息、太陽……太陽雖在中天,卻如夕陽一般成了橙色的巨大塊體。「再過25萬年,太陽就要爆炸,……OFF。25萬年,時間也並不很長。」風向他竊竊私語, 「用不著為我擔心,我不過是風。假如你願意,叫我火星人也沒關係,聽起來還不壞嘛!當然,話語對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可你是在講話。」「我?講話的是你。我只是給你的心一點提示。」「太陽是怎麼回事,到底?」「老啦,奄奄一息。你我都毫無辦法。」「幹嘛突如其來地……」「不是突如其來。你在井內穿行之間,時光已流逝了約15億年,正如你們的諺語所說,光陰似箭啊。你所穿行的井是沿著時間的斜坡開鑿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是在時間之中彷徨,從宇宙誕生直到死亡的時間裡。所以我們無所謂生也無所謂死。只是風。」「有句話問一下好麼?」「願聞。」「你學得了什麼?」大氣微微搖顫,風綻出笑容,須臾,亙古不滅的沉寂重新籠罩了火星的表面。年輕人從衣袋裡掏出手槍,用槍口頂住太陽穴,輕輕扣動了板機。…………

沒有飢餓感和疲勞感,似乎在此時間的維度獲得了永生的機會,夜闌臥聽風之吟嘯,晨曦且看日之亙古。

若是將你置於一個闃無一人的戰慄空間,你只有一把槍兼之一發子彈,你的下一步會是什麼?

是為了生存探索,還是為了絕望而死亡?

竊以為,……我也一樣會選擇扣響扳機,原諒我不懂得逆來順受般的去對待孤獨,也許是我早已習慣了人世間的世態炎涼,虛情假意。又或許是,使我們崩潰的從來都不是孤獨,而是我們所面對孤獨的自暴自棄——汝等乃池中之鹽,倘鹽失效,當以何物鹽之?

時2020年8月3日,天朗氣清,芳草萋萋。閒來無事,覓得此書,鄙人之幸也!

相關焦點

  • 於曉豔:片片雪花落,隻影向誰去
    小時候常聽母親說起一些往事,弟弟出生的十月積雪盈尺,生後無呼吸無哭聲,太奶奶拉著大姑一齊跪在院子裡的雪地上向上天祈禱,半小時後聽見弟弟的哭聲才起身回屋。大雪紛飛的日子,茅草房簷齊刷刷垂掛著尺把長的冰錐,我和弟弟踮腳去夠夠不到,用棍去掄掄不及,哭鼻子纏鬧大人的把戲也不靈驗,太冷了!太奶奶、爺爺奶奶他們在茅屋燃柴生火,亮堂堂暖融融。奶奶手握盛飯的大勺在火上烤玉米粒,焦香飄來玉米粒拖著「嘣……嘣……」的調子勁舞,熟透時奶奶招手呼喚,那是最美最有效的誘惑,任屋外江山如此多嬌,任雪地玩鬧的孩童喧囂如市,美食永遠是抵禦一切「腐化」的準法則。
  • 千山暮雪——40句描寫「雪天」的經典詩詞,意境唯美,推薦收藏
    沒關係,堂主只帶大家進入古詩詞的世界,用文字意境淺淺地過一把「雪」癮。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柳宗元《江雪》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 李白《俠客行》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 韓愈《春雪》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 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過 —— 張九齡《答陸澧
  • 「嵌名撰聯」第5季,萬裡鄉愁傾杜酒,千山暮雪卷江風
    上接第4季:44、萬裡鄉愁傾杜酒;千山暮雪卷江風。嵌名:千山暮雪45、冷月無聲舟蕩槳;清江有韻水生風。嵌名:冷月46、神國冷暖賢王子;社稷興亡士大夫。嵌名:神國小王子47、依舊青山春未艾;何妨大器晚方成。嵌名:艾方成48、莫言冰雪香肌瘦;正是梅花傲骨貞。
  • 千山暮雪 亦相隨
    作者 主播/花舞花飛那一日你獨立於寒風素雪中不畏苦寒 長發飄搖 只為守候伊人歸來那一夜你獨倚在小軒窗口任由西風吹來蒼涼等待著杳無音訊的歸期素手纖指輕彈一簾月色 卻斷了一念相思的琴弦染盡你寫滿風霜的三世塵緣那一夢夢裡繁華三千 淚痕淺淺你揮舞長袖 衣袂飄飄 夢也牽掛 醒也牽掛許你萬千痴纏讀你萬千眷戀 萬裡山河踏破
  • 千山暮雪,只影響誰去
    踏,萬裡風波花池邊,月影伴,寂寥如初,小園香徑獨徘徊。回首望去,孤燈高照,清輝入內,輕笑,若是雲水相隔,心相融,會意,醉風。臨水對望,遙遙千裡,泅渡紅塵深處的默契,期許心靈一份安然。夜闌珊,燈未央,煙雲渺渺,是誰在如此漆黑的月色裡,將心事寄託於悽悽美景,獨自納一份寒涼於心間,合成千年未有的薄涼。襲風而來,抱臂徒步,仰天一聲長嘆,是距離,終究還是距離,讓你我遠遠站在斑駁的時光之外,漸行漸遠。星光點綴,蒼涼的夜,還是萬般靜諡,靜得只剩下自己的呼吸聲,忽緩忽急。
  • 村上春樹寫《且聽風吟》為了表達什麼?
    村上春樹《且聽風吟》的文字特點作家的風格,基本上在成名作中就奠定了。村上春樹1978年發表的《且聽風吟》(《風の歌を聴け》),除了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蜚聲文壇的敲門磚。這本書寫滿了「距離感」。以《且聽風吟》為例,某一天,書中的「我」去熟悉的酒吧消遣,結識了一位因酒醉而昏迷的陌生女人。在好心送女子回家後,原本沒打算深交的兩人,又因為各種巧合而不停相遇。在命運的搭橋牽線下,二人漸漸對彼此產生了好感,開始了類似戀愛的生活。
  • 且聽風吟,靜待花開……
    《且聽風吟》是村上的第一本小說,是他無意間伸手接住那一片雪花後,證明他擁有這個才華去接受人生中的那份「天啟」。村上憑藉這部小說拿到了日本獲第23屆「群像新人獎」,這部中篇小說是村上走入作家殿堂的入場券,也是此後村上的書迷飲下的第一本青春的烈酒。
  • 《千山暮雪》中毒記①:燃燒吧,莫禽獸!
    《千山暮雪》中的莫禽獸一招橫掃千軍,讓一眾場外圍觀的姑娘們都得了「禽流感」!  為啥米一個青蔥少年會成長為一個女主恨加怕,花痴MM愛的欲罷不能的禽獸呢?好吧,其實莫禽獸也不過是個可憐的缺愛的孩紙。  腹黑記:愛她,佔有她,虐死她!